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1页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2页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3页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合成氨联产甲醇系统的安全评价及控制措施         近年来,随着市场变化和企业进展要求,甲醇生产厂家似雨后春笋般消失。氨联产甲醇装置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产品缺口,给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产品种类增加,物料种类会相应增加。加之新老装置联产,原有装置系统的设备、工艺线路等也要进行局部调整,继而带来操作规程、开停车程序、方案及指挥系统的调整。两套装置一个系统,要保证合成氨、甲醇生产都在最佳工况下进行,加重了部分工段从供应高要求物料组分和全系统生产指挥科学性的难度。整个

2、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用的原料、中间体及最终产品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性,轻则损害人体健康,重则危及生命。依据生产过程的危急特性,一旦发生指挥失误、误操作、报警装置失灵、平安联锁失效、处理不准时或处理方法不当等,就会发生泄漏和超温超压现象,进而引起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等事故,危及员工人身和企业财产平安,严峻时可能危及四周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平安,造成严峻的恶性事故。氨联产甲醇生产,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和易腐蚀环境中进行,对操作及指挥者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1 物料的危害辨识及危急性评价

3、0;       1.1 生产过程中的物料        1.1.1 一氧化碳(CO)        1.1.1.1 危害性辨识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膜进入血液,与血液中血红蛋白进行可逆性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中的携氧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人体低氧血症,因而导致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者会消失头疼、眩

4、晕、耳鸣、眼花,颞部压迫及博动感,并有恶心、呕吐,心前区痛苦或心悸,四肢无力,甚至有短暂的昏厥;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初期尚有多汗、烦燥,步态不稳,皮肤粘膜樱红,可消失意识模糊,甚至进入昏迷状态;重度中毒者快速进入昏迷,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消失阵发性和强直性痉挛,有病理反射消失,常伴发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紊乱或传导阻滞,高热或惊厥,皮肤、粘膜可呈樱红色或苍白、紫绀。        1.1.1.2 危急性评价        一氧化碳属易燃

5、、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浓度在12.5%74.2%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急度为4.9。遇热容器压力增大,泄漏遇火种有燃烧爆炸的危急。GB 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 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5。        1.1.2 二氧化碳(CO2)        1.1.2.1 危害性辨识        低浓度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有致兴奋作用,高

6、浓度有显著性的麻痹作用。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力量比氧大25倍,空气中CO2浓度高时,必造成体内CO2滞留,缺氧引起窒息死亡。即使在含氧浓度较高的状况下,二氧化碳也可以引发中毒。有时缺氧窒息会与二氧化碳中毒并存。吸入浓度为8%10%的CO2,除头昏、头痛、眼花和耳鸣外,还有气急,脉博加快、无力,血压上升,精神兴奋,肌肉痉挛,时间过长则会消失神志丢失。急性重症发作都在几        秒钟内,几乎象触电似的倒下,表现为昏迷,反射消逝,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严峻者会消失呼吸停止或休克。   

7、     1.1.2.2 危急性评价        受热后容器压力增大,有爆炸危急。GB 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2类不燃气体;GB 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2021。        1.1.3 氢气(H2)        1.1.3.1 危害性辨识      &#

8、160; 氢气在生理上属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能引起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1.1.3.2 危急性评价        氢属易燃易爆物质,与空气混合浓度在4.0%75.6%时成为爆炸混合物,爆炸危急度17.9。氢气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泄漏气体会聚集在上部空间不易外排,遇火即引起爆炸。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 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1。&#

9、160;       1.1.4 硫化氢(H2S)        1.1.4.1 危害性辨识        硫化氢是剧烈的神经性毒物,对粘膜有明显刺激作用,随空气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能很快被人体汲取。一部分可经呼吸道排出,另一部分在血液中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化酸盐等经尿道排出;在血液中来不及氧化时,则引起全身中毒反应。体内达到较高浓度时,首先对呼吸中枢和脊髓运动中枢产生兴奋作用,然后转为抑制;

10、高浓度时则引起颈动脉寞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时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马上引起窒息,造成“闪电式”中毒以致死亡。轻度中毒者首先消失眼结膜刺激病状,接着是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激、流鼻涕及咽喉灼热感;当接触浓度为200300mg/m3时,会发生中度中毒,症状为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呕吐,同时引起上呼吸道炎和支气管炎。眼刺激症状剧烈、流泪、眼刺痛,且有眼睑痉挛,看光源时四周有色环存在,视觉模糊,有角膜水肿的症兆;当接触浓度在700mg/m3以上时,会发生重度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最突出。消失头晕、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消失烦燥,意识模糊,呕吐、腹泻,很快处于昏迷状态,最终可因

11、呼吸麻痹而死亡;当接触浓度在1000mg/m3以上时,可发生“电击样”中毒,即在数秒钟后突然倒下,瞬间呼吸停止。        1.1.4.2 危急性评价        硫化氢属易燃剧毒液化气体,人的嗅觉阈为0.035mg/m3,起初是臭鸡蛋味增加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mg/m3时,浓度增高而臭鸡蛋味却减弱,以至不能察觉。与空气混合,当浓度在4.3%45.0%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危急度为9.5。气体泄漏遇火源会发生燃烧爆炸。GB 1369092标准将该物质划分为第2.1类易燃气体;GB 1226890标准规定其危规号为21006。        1.1.5 氮气(N2)        1.1.5.1 危害性辨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