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习题_第1页
二氧化硫习题_第2页
二氧化硫习题_第3页
二氧化硫习题_第4页
二氧化硫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第三节 氧族元素二氧化硫巩固案(1) 编号:1【学习目标】1.通过习题能熟练写出二氧化硫与典型氧化剂和硫化氢的反应方程式2.通过习题会区分二氧化硫使有色物质退色的原因,并能对漂白性物质进行汇总3.通过实验题能综合运用二氧化硫的制备、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酸性氧化 物的性质4.掌握三氧化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作用BSO2和Cl2都有漂白作用,所以将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时,可大大 增强漂白作用C亚硫酸是中强酸,氢硫酸是弱酸,两者都是酸,故彼此不会发生化学反应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SO2

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2. 能与SO2气体起反应,但无沉淀产生的是()溴水 Ba(OH)2溶液 石灰水 Na2CO3溶液 稀H2SO4 H2S Na2SO3溶液A. B. C. D. 3. (双选)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2OHSOH2OB.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SO2COCO2SOC. 向亚硫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OH)2溶液:Ca2HSOOHCaSO3H2OD. 亚硫酸钠溶液吸收SO2:SO2SOH2O2HSO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5. (双选)有关SO2的说法错误的是()A. SO2通入N

3、a2SO3或NaHCO3溶液中能发生反应B. 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它有氧化性C. 给已被SO2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可恢复原来的红色D. SO2和O2混合加热,可生成SO36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2FeSO4高温,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物是()ABaSO3和BaSO4BBaSCBaSO3 DBaSO47(双选)下列有关亚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亚硫酸是SO2的水溶液,显酸性B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为水和SO2C亚硫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D亚硫酸对人体有害,所以用SO2漂白过的食品不能食用8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

4、气体的是()石灰水H2S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品红溶液A BC D全部9.(双选)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通常条件下都易溶于水C都是酸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都是可逆反应,所得溶液都是强酸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10.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SO2混合后再通 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溶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很快褪色 溶液不褪色出现沉淀 不出现沉淀A BC D11 一定量的SO2与Na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中含有Na2SO3和NaH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35,则参

5、加反应的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 B35C811 D18812下列实验,一定不会出现沉淀现象的是()A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B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C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D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13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碘和淀粉的混合物A BC D14为除去混入CO2中的SO2和O2,下列试剂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溶液灼热的铜网碱石灰A B C D15.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6、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B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D向少量某物质的稀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16.(双选)若向含少量水蒸气的容器中通入SO2与H2S共1.00 mol,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8.0 g,则通入的SO2和H2S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A11B12C21 D1317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

7、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中的实验现象为_,此实验证明SO2是_氧化物。(3)中的品红溶液_,证明SO2有_性。(4)中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SO2有_性。(5)中的实验现象是_,证明SO2有_性。(6)的作用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8(8分)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_,B_,C_,D_,E_,F_。(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

8、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提出猜想猜想1:_;猜想2:_;猜想3:_。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端通入,则:(1)B中应该装_试剂(填编号)。ANaCl溶液BKMnO4酸性溶液C盐酸 D澄清石灰水(2)A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3)D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A中品红溶液褪色C中品红溶液不褪色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为_。20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后,将溶液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另一份通入少量Cl

9、2,产生白色沉淀B。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SO2与水的反应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可能是“不反应”,也可能是“反应但无现象”。此处应为_,原因是_。(2)沉淀A的化学式为_,该沉淀能否溶于稀盐酸?_。(3)写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_。(4)生成2.33 g沉淀B,需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_ mL。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产生的现象分别是_、_,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_和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

10、离子方程式为_。(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4)尾气可采用_溶液吸收。22已知有机色质的发色官能团可以被氧化或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为了探索比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甲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a将干燥的SO2和干燥的Cl2分别通到干燥的品红试纸上,发现红色试纸均不褪色; b将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品红溶液均褪色;c加热b中漂白后的溶液,发现前者恢复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者无明 显现象;d将SO2和Cl2分别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前者只变红,不褪色,后者先变 红,后褪色。 请根据甲同学的实验事实,简要

11、说明SO2与Cl2漂白原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SO2和Cl2本身都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分别是其与水反应后的产物 _和_。 不同之处:H2SO3只能与某些有机色质发生_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产物受热分解再放出S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HClO能与很多有机色质发生 _反应,生成物较稳定。(2) 乙同学为了探索对比O3、H2O2和Cl2的漂白能力大小,将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溶液与三 种漂白剂呈喷雾状分别反应,至完全褪色时,发现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褪 色时间O3最短,H2O2次之,Cl2最长。 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尔物质_相等。 O3漂白速度较H2

12、O2快的主要原因是_; Cl2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3) 丙同学为了比较H2O2和NaClO的氧化性强弱,将两者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无色无味气 体。 丙同学认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由此确认NaClO的氧化性强于H2O2;丁同学认为产生气体也可能是H2O2分解的原因, 建议丙同学进一步补充实验来确认。补充实验需要的试剂是_和_。巩固案答案1 D。A项SO2使品红褪色,是利用SO2的漂白性;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是 SO2的还原性引起的,故A项错。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而亚硫酸具有氧化性,二 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2SH2SO3=3S3H2O,C项错。D项,在标准

13、状况 下,SO2是气态物质,符合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要求。2. D。有关反应为:Br22H2OSO2=2HBrH2SO4SO2Ba(OH)2=BaSO3H2OSO2Ca(OH)2=CaSO3H2OSO2Na2CO3=Na2SO3CO2SO2H2SO4不反应SO22H2S=3S2H2OH2OSO2Na2SO3=2NaHSO3对照题意,符合条件的有,故答案为D。3. CD。选项A、B中SO2过量,生成HSO,A、B错。向亚硫酸氢钙溶液中滴加过量Ca(OH)2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SO3)2Ca(OH)2=2CaSO32H2O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Ca2HSOOH=CaSO3H2O,C正

14、确。4 C。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通入酚酞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通入品红溶液 中,品红褪色;c中SO2被氯水氧化为SO,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同时因Cl2的消耗, 溶液变无色。d中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生成BaSO3白色沉淀。5. BD。二氧化硫漂白性是由于SO2与有色物质生成无色化合物,无色化合物不稳定受热易 分解为SO2和H2O,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SO2和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 才生成SO3。6 D。SO3溶于BaCl2溶液,生成了BaSO4沉淀,并使溶液呈强酸性:BaCl2SO3 H2O=BaSO42HCl。而SO2溶于水生成H2SO3,酸性比盐酸弱,

15、所以BaCl2与 SO2的水溶液不反应。7AC。亚硫酸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它是化合物,而SO2的水溶液是一种混合物。8C。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利 用这一性质来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氧化生成单质S(有黄色 沉淀生成);SO2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和氯水氧化(溶液褪色);SO2还具 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没有这些性质。所以可以用来区别 SO2和CO2。9AB。S在O2中燃烧,无论O2是否过量,均生成SO2。10 C。尽管潮湿的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2具有强的氧化性,而SO

16、2具有还原性,若同时使用,它们将发生如下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这样两者等物质的量混合,会完全丧失漂白作用,溶液不会褪色。而生成的H2SO4和BaCl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白色沉淀BaSO4。点评:本题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忽视了两者的反应,误认为两者混合后漂白作用增强,溶液褪色,且溶液不会出现沉淀。11C。利用原子守恒,可得SO2与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2×35)811。12C。A.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B.Na2CO3CO2H2O=2NaHCO3 因生成的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故会析出NaHCO3晶

17、体。C.SO2与BaCl2 溶液不反应。D.SO2Ba(OH)2=BaSO3H2O但当通入的SO2过量时BaSO3SO2H2O=Ba(HSO3)2,沉淀又会溶解。符合题意的只有C。13.D。酸性KMnO4溶液、溴水、碘遇SO2褪色,均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致;SO2 与NaOH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故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14D。15.B。A项,可能受到Ag的干扰,生成AgCl沉淀;C项,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 一定就是SO2,还可能是其他气体如氯气;D项,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为 二氧化碳,也可为二氧化硫,则对应的盐可为碳酸盐,也可为亚硫酸盐。16AD。H2S

18、和SO2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O22H2S=3S2H2OS(氧化、还原产物之差)1 mol 2 mol 32 gn(SO2)n(H2S) 8.0 g若H2S过量,则n(SO2)0.25 mol,n(SO2)n(H2S)0.25 mol(1.00 mol0.25 mol)13。若SO2过量,则n(H2S)0.50 mol,n(SO2)n(H2S)(1.00 mol0.5 mol)0.5 mol11。17解析:根据SO2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备SO2的反应原理回答问题。答案:(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石蕊试液变红酸性(3)褪色漂白(4)出现黄色浑浊氧化(5)褪色还原(6)吸收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SO22NaOH=Na2SO3H2O18解析:由题图中A、B两种气体等物质的量加入H2O中,生成含C、D的无色溶液, 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F和溶液D,D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G,可知 溶液C、D中含有SO、Cl。气体B中通入过量Ba(OH)2溶液有沉淀E生成,且B 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B为SO2,则A为Cl2。答案:(1)Cl2SO2H2SO4HClBaSO3BaSO4 (2)Cl2SO22H2O=4HSO2Cl19 解析:SO2和CO2在某些性质方面较相似,如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浑浊都可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