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材料_第1页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材料_第2页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材料_第3页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材料_第4页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Oi H疗科技大考MW Un wraMy at SsenoB and Tedtfi口Itogy /典 咐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时 间 2014.10_学院自动化专业班级自1103.姓名曹俊博学号41151093指导教师潘月斗 成 绩 一摘 要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 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刖ASR吉构,其中主回路采用品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 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6i05%空载启动到额定 转速超调量(rnW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 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

2、定下的仿真。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Abstract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

3、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

4、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Key Words: double closed loop ;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simulation目 录摘要 1Abstract 1引言 11实验内容 32实验设备 33实验设计原理 33.1 V-M系统原理 33.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33.3 保护电路部分 43.4 直流电源电路 53.5 VT触发电路 63.6 ASR控制电路 63.7 ACR控制电路 8

5、3.8 电流检测电路 93.9 转速检测电路 104系统工作原理 105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 115.1 参数以及设计要求 115.2 相关参数计算 125.3 电流环设计 125.4 转速环设计 156 Matlab 仿真 196.1 启动过程仿真 197心得体会.19参考文献 21附录 221主电路原理图 222仿真模型图 223启动波形图 23文案大全实用标准引 言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需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一个较为具体的控制对象或过 程进行系统设计、硬件选型。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对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同学们的 系统设计能力,使同学们达到以下能力训练:(1)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2)

6、使用设计手册、技术规范的能力;(3)查阅文献的能力;(4)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5)计算机应用的能力;(6)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7)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本次设计的内容的具体内容是主电路及其保护电路设计,转速、电流调节器及其限 幅电路的设计。文案大全双闭环V-M调速系统中主电路电流调节器及转速调节器的设计1实验内容(1)主回路及其保护系统的设计;(2)转速、电流调节器及其限幅电路的设计;2实验设备1、装有matlab的P(M一台3实验设计原理3.1 V-M系统原理V-M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如下。图中 VT是进闸管整流电路,为直流电机提供可控 直流电源,GT是晶闸管整流电路的控制器,称为调节触发装

7、置(简称触发器)。通 过调节触发装置GT的控制电压Uc来移动脉冲的相位,即可改变平均整流电压 Ud, 从而实现平滑调速。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主电路原理图如图3-1。Q 0 0图3-1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主电路原理图3.2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三相整流电路是电机的可控供电电源。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必须有两只晶闸 管同时导通才能构成电流回路,其中一只在共阴组,另外一只在共阳组,而且这两 只导通的管子不在同一相内。因此,负载电压是两相电压之差,即线电压,一个周期内有六次脉动,它为线电压的包络线。晶闸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120。,关断240。,管子换流只在本组内进行,每隔 1

8、20。换流一次。出发脉冲需宽脉冲或双窄 脉冲,共阴极组及共阳极组内各管脉冲相位差为 120。,接在同一相的不同管子脉冲相位差为180。晶闸管按顺序轮流导通,相邻顺序管子脉冲相位差为60。,即每隔600换流一次。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的电压峰值。图3-2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V-M系统)主电路原理图3.3 保护电路部分选用用储能元件吸收生产过电压的能量的保护。使用RC吸收电路,这种保护可以把变压器绕组中释放出的电磁能量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量储存起来。由于电容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所以能有效抑制过电压,用联电阻消耗部分产生过电压的能量, 并抑制LC回路的震动。品闸管对过电压很

9、敏感,当正向电压超过其断态重复峰值值电压一定值时,就会误导通,引发电路故障;当外加的反向电压超过其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一定值时,品闸管将会立即损坏。因此,必须研究过电压的产生原因及抑制过电压的方法。过 电压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供给的电压功率或系统的储能发生了激烈的变化,使得系统 来不及转换,或者系统中原来积聚的电磁能量不能及时消散而造成的。本设计采用 如图3-3阻容吸收回路来抑制过电压。图3-3 阻容保护电路由于本系统是不可逆控制系统,电机不能反转。可以设想,如果系统突然断电,电机的电流突然下降。感应电动势为:品闸管开关的时间是毫秒级的,所以 dt非常小,U非常大。也就是说,给电机 供电的电源突然断开

10、后,电机将产生很大的反电动势。这个电动势对晶闸管是次冲 击,在反复的冲击下,品闸管会被击穿而不受控制,造成整个电路瘫痪。因此为了 防止这个电压突然加在晶闸管上,所以在电机两端可以并联一个RC电路,R用来消耗电路中的电能,防止 RLC®荡,C用来缓冲电机两端的电压,防止电压突变。L1VT5 O图3-4电机两端RC保护电路除此之外,主电路中还应该设计保险,当系统出现异常之后,能立即断电保护 主电路。3.4 直流电源电路由于运放和触发电路中的器件均需要使用直流电源,所以电路中包含直流电源 部分。直流电源需要先经过整流,滤波,稳压最后得到+15V和-15V的电源。整流桥使用的是桥式整流电路,

11、滤波电路使用的是大容量电解电容。稳压使用的是78系列的线性稳压芯片7815和7915芯片。X图3-5整流稳压电路X4 口:3.5 VT触发电路品闸管是半控器件,导通需要触发脉冲。触发脉冲可以使用模拟电路搭建,但是稳定性不可靠,因此实际电路中多使用集成电路。由于VM系统正在被PW碌统替代,网上的这方面的资料匮乏,所以这里使用一个虚拟的触发脉冲产生器件。实际 中,产生的脉冲不是单窄脉冲还是双脉冲或者单宽脉冲。这样可以保证导通的品闸 管均有脉冲。VTJV I2LNVHVCC!VT4GNDVT5UcrVT6图3-6 VT脉冲触发电路3.6 ASR控制电路转速调节器ASR调节转速,用电流调节器 ACR调

12、节电流。ASR与ACR之间实现审级连接,即以ASR勺输出电压Ui作为电流调节器的电流给定信号,再用 ACR的输 出电压Uc作为晶闸管触发电路的移相控制电压。从闭环反馈的结构上看,转速环在 外面为外环,电流环在里面为内环。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 个调节器都采用具有输入、输出限幅电路的PI调节器,且转速与电流都采用负反馈闭环。ASR是转速调节器,一般为了有较高的精度,使用 PI调节器。PI调节器的传递函数 为:Wasr(S)_ Kn( nS 1)nSASR的加入使外环转速环成为II型系统环节,所以可对负载变化产生的扰动起主要 抗扰作用,且由于ASR作为ACR的输入,使得转速n很快

13、地跟随给定电压变化,稳 态时可减小转速误差。通常,调节器输出的限幅方法有三种,一种是采用二极管钳 位的外限幅电路,一种是采用二极管钳位的负反馈内限幅电路,第三种是采用晶体 三极管负反馈内限幅电路。在这里,我们采用第一种限幅方式,即二极管钳位的外 限幅电路。:概管钳位的外限幅电路图3-7二极管钳位限幅电路VS VS,/ GU"1 即卅 $UeO- * P_1=1_OrLI稳压钳位的外限幅电路图3-8稳压管钳位的外限幅电路由于PI调节器的传感器的传递函数可以知道,PI调节器在模拟电路中表现为比例放大电路和积分电路。图3-9 ASR控制电路图中R3为滑动变阻器,是转速的设定端。这个信号经过

14、放大后,与实际的转速 信号进行比较,所得差分信号,然后对差分信号进行比例积分运算。得到信号必须 要进行限幅,这里使用的是二极管钳位限幅。3.8 ACR控制电路AC电电流调节器,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电流调节器一般均采用PI调节器。由图可知,ACR勺传递函数为:Wacr(S)Ki( iS 1)isACR勺加入使作为内环的电流环成为I型系统环节,使电流紧紧跟随其给定电压(即外环调节器的输量)变化,实现了时间最优控制。同ASRS节器一样,PI调节器包含一个比例环节和一个积分环节。用模拟电路实现的方式如下:-I ;ACR图3-10 ACR控制电路上面电路中,U*i为电流的设定值。该信号经过放大之

15、后与实际电流值进行比较。所得的信号进行比例积分计算,其输出信号为UC即整流电路的控制信号。同样为了限制输出上限和下限,使用了二极管钳位电路。3.9 电流检测电路电枢电流检测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使用点数串联电阻的方法。图3-11电流检测电流检测电路上图是一个差分信号放大电路,放大的信号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输出。输出 的信号作为电流环的反馈信号。上图的计算公式为:3.10 转速检测电路控制电路最终的控制的目标就是电机的转速。因此,任何电机调速系统中,必 定存在转速检测电路。检测电机的转速有多种方式,数字电路中有码盘电路,或者 编码器,在模拟电路中一般使用测速电机。测速电机的返回的电压信号会随着电机 转

16、速的增加而增加。图3-12 转速检测电路4系统工作原理内环是电流控制环,一般将其设计为PI调节器,整个回路是I型系统。内环的输 入是外环转速环的输出。突然上电的时候,系统突然给定电压后,由于实际转速为零,所以外环的输出信号会很快增加到输出允许的最大的值。此时,ASR艮快进入并保持饱 和状态,ACR-般不饱和。启动之后的第二阶段,ASR!台终是饱和的,转速环相当于开环。此时点数电流达到 了启动允许的最大值,电机的速度呈线性增加。这也是启动过程的主要部分。当转速上升到允许的最大值时,转速调节器ASRW输入偏差为零,但是其输出却由 于积分作用还维持在限幅值,所以电机仍然在加速超调。转速超调后,ASR

17、俞入的偏差电压变负值,使ASR!出饱和状态,和 很快下降。但是只要 仍然大于负载电流,转速就继续增加,直到时,转矩 。此后,电机的转速开始在负载的阻力下开始下降。最后几经振荡之后到达稳态。当电机的转速受到干扰之后,外环的传送器检测到转速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经 过ASR马到偏差信号,传送到AC阴节调节后得到Uct,于是调节整流电路的导通角, 调整电枢电流,最后使电机速度达到设定值。5调节器参数的计算过程5.1 参数以及设计要求设计书要求该系统采用品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 Un=220V In=136A nN=1460r/min,电枢电阻 Ra =0.2 Q ,允

18、许 过载倍数入=1.5;晶闸管装置Ts=0.00167s,放大系数Ks =40;平波电抗器:电阻RP=0.1C、电感LP=4mH ;电枢回路总电阻R=0.5Q;电枢回路总电感L=15mH电动机轴上的总飞轮惯量GD2=22.5? m2电流调节器最大给定值Uim* =10.2V ,转速调节器最大给定值U nm* =10.5V;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0i=0.002s,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on=0.01so设计要求:1.稳态指标:转速无静差;2.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5 W 5% ;空载 启动到额定转速的转速超调量仃n <10% 0设计书要求设计直流电机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如图所示:FI K

19、a.'图5-1 双闭环系统框图5.2 相关参数计算UN - I NRa 220 -136 0.21电动势系数:Ce = N一U =0.132V/( rmin )1nN146030 -30转矩系数:Cm二一 Ce 二一 0.132 =1.26 N m/ A3电磁时间常数:Tl = 一 = = 0.03sR 0.52GD R 22.5 0.5机电时间常数:Tm = = = 0.18s375CeCm 375 0.132 1.26品闸管整流器滞后时间常数:Ts= 0.00167sACR艮幅/&入:Uim -10.2VASR艮幅/&入:Unm = 10.5V电枢回路最大电流:Id

20、m=N -1.5In u204A *电流反馈系数:一:="=些 =0.05V/ AI dm 204 * 转速反馈系数:二=m- = =0.00719V min/ r nN1460电流环的设计5.3 电流环设计二 E一 00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暂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动态影响,即图5-2电流环系统框图如果把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两个环节都等效地移到环内,同时把给定信号改成Ui(s) / P ,则电流环便等效成单包负反馈系统最后,由于Ts和Toi 一般都比T小得多,可以当作小惯性群而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惯 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Tei = T s + Toi。图5-3电流环系统框图从稳态要

21、求上看,希望电流无静差,以得到理想的堵转特性,由上图可以看出, 采用I型系统就够了。从动态要求上看,实际系统不允许电枢电流在突加控制作用 时有太大的超调,以保证电流在动态过程中不超过允许值,而对电网电压波动的及 时抗扰作用只是次要的因素,为此,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I型系统。为了让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T1,则电流环的动 态结构图便成为下图所示的典型形式,其中 降=即”iR电流滤波时间常数:% = 0.002s调节器参数:-=0.03sT =Ts Toi =0.00167 0.002 =0.00367s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不5%时,应取Ki吃=0.5,因此

22、:0.50.5KI =136.24sTi 0.00367Ki1=1.022sTlR0.03 0.52 KsTv.i - 2 0.05 40 0.00367ACR勺传递函数为:Ki(is 1) 1.022 (0.03s 1) 34.07(0.03s 1)彳 34.07WACR (s) - 1 'is0.03sss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止频率:c = KI = 136.24 s,(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3Ts 3 0.001671=199.6s r - ci满足近似条件(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满足近似条件(3)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1=X310

23、.00167 0.002= 182.39s,'ici满足近似条件 实际电路的搭建如下图:* ,nG1UC 一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图5-4电流环模拟电路U* 一为电流给定电压;-Bid一为电流负反馈电压;压。电流调节器电路参数的计算公式:K_1 一RG,4*取R=100KC,电流环校正为典型I型系统时:R =R0MKi =100 父 1.022 =102.2KC 定 100KCc i 0.03Ci = = = 0.3 -FR 1005.4转速环设计电流环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为此,须求出它的闭环传递函数Wcii (s)Id(s)*Ui (s)/Ki s(Ts 1)=1 Ki

24、Tx 21.1 s s 1s(T、s 1) Ki Ki忽略高次项,上式可降阶近似为Wcli(s)ft:s 1Ki近似条件可由式(2-52)求出:8工103 m式中切cn 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的截止频率。接入转速环内,电流环等效环下的输入重应为Ui(s),因此电流环在转速环中应等效为Id(s)*Ui(s)Wcli(S)T这样,原来是双惯性环节的电流环控制对象,经闭环控制后,可以近似地等效成只 有较小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环节。2、转速调节器结构的选择用电流环的等效环节代替图中的电流环后,渣十J图5-5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便如图所示:图5-6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和

25、电流环中一样,把转速给定滤波和反馈滤波环节移到环内,同时将给定信号改成U*n(s)/ 巴再把时间常数为1/ K和Ton的两个小惯性环节合并起来,近似成一个时间常数为的惯性环节,其中T,n - TonKi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面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该包含在 转速调节器ASR中,现在在扰动作用点后面已经有了一个积分环节,因此转速环开环 传递函数应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 n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 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由此可见,AS他应该采用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WASR (s) -Kn( nS 1)nsWn (S)=Kn( nS 1)nS令转速环开环增

26、益为KNKn:R- n CeTm则 Wn(S)=KN( nS 1)2S2(TnS 1)式中K 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T n 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这样,调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一:Kn:R(nS 1)CeTmS(TnS 1) 一 .n(eTmS2(TnS 1)图5-7校正后系统结构3、转速调节器参数的选择综合系统和特性考虑,选取h=5,有: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 =2T、,=0.00734 s Ki转速滤波时间常数:兀0= 0.01S1转速环小时间常数:K n =一 Ton -2K-i Ton =2 0.00367 0.01 601734 s n KiiASR勺超前时间常数为:n -hT

27、n -5 0.01734 -0.0867s可求得转速环开环增益:KN=h2 1 2 =6 = 399.1s/2h Tn 2 25 0.01734可得ASR勺比例系数为:Kn什1/CeTm2h: RT n6 0.05 0.132 0.182 5 0.00719 0.5 0.01734= 11.43截止频率:cn = =KN n =399.1 0.0867 曰4.6 s,ASR专递函数为:WASR(S)二Kn( ns 1) n s11.43 (0.0867 s 1) 131.8(0.0867 s 1) . 131.8 10.0867sss4、校验近似条件:(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1 Ki

28、=1136.243 Ti -3 0.00367=64.2scn满足简化条件(2)转速换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满足近似条件5.转速调节器的实现图5-8含给定滤波与反馈滤波的PI型电流调节器Un一为转速给定电压;-a n 一为转速负反馈电压;Ui一调节器的输出是电流调节器的给定电压。转速调节器电路参数的计算公式:K n=-n RnCnT onRo=R 0 C on4取Ro=100KC,转速环校正为典型II型系统时:Rn=R0 Kn =100 11.43 =1143K一 1100KJCn0.0867 =0.0788F : 0.08日FR 1100Con4TonR04 0.001=0.04F1006 Matlab 仿真6.1启动过程仿真按照上面计算出的数据,在simulink中仿真。下图给出了积分带限幅的PI调节器Simulink仿真模型。图6-1仿真模型图中不仅把PI调节器的比例部分和积分部分分开,对PI调节器的输出设置上、下 限幅,还要对积分设置上、下限幅。而且这种积分是积分环节本身所带的。在 Simul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