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1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2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3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完成练习。 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选自艾青的绿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选自宗璞的西湖漫笔1这两个片段都写“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强调的是(_),“绿意扑眼而来”强调

2、的是(_),“有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强调的是(_)。A绿无处不在 B绿的种类多 C绿的差异大2下面的诗句中,与“流的水是绿的”写的是同一种事物的是(   )A.绿树村边合 B.春来江水绿如蓝 C.万条垂下绿丝绦3艾青的绿中提到了_、_、_、_四种景物,说它们都是“绿的”,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试着仿照画“   ”部分写一写整个世界都被火烧云染红时的景象:_是红的,_是红的,_是红的,_也是红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绿中“绿得发黑、绿得出奇”是说绿色太浓了,以至于看起来非常奇怪。B.绿中描写的“绿”是大自然中的

3、景象,更是作者的感觉和联想。C.西湖漫笔中“苍翠欲滴”写的是雨滴在碧绿的树叶上滚来滚去而欲落未落的样子。D.西湖漫笔中“直绿到了石头缝里”的意思是绿色的青苔绕过了石头缝。2.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在天(晴   睛)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給雨(佃   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顺   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汉字,用“”标出。2根据意思写词语。(1)夸耀显示。(_)  (2)胆小怯弱。(_)(3)灰尘与污垢。(_)

4、3. 古诗词阅读。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1解释加点的字词。始:_   终:_   躬行:_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_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下面(  )的意思相同。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陆游告诉儿子读书的两个道理:一是_;二是_。4. 古诗品鉴。雪梅_,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代)_。3关

5、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本诗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B. “评章”即评价。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C. 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4有人说“梅雪争春未肯降”中“争”字用得很妙,为什么?_5最后两句诗告诉我们_的道理。6我还能写出与梅花有关的其他诗句:_, _。5. 古诗赏析。四时田园杂兴(其十五)宋范成大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鸡飞过篱犬吠窦(dòu),知有行商来买茶。注释:日长:即日头升得老高。窦:孔,洞,这里指狗窝。行商:来往各地流

6、动经商的商人。1借助注释,说说前两句诗的大概意思。_2茶商来采购茶叶,连_都为之震动,这反衬出平时极少有外人进村,进一步说明农村_的特点。6. 古诗阅读。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1补全古诗2“题”的意思是:_;“缘”的意思是:_。3读完后两句诗句,我明白的道理是:_。4在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_,_。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1给下列字注音。 _膏频饷畦笋鞭  2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和_等。3本诗描写的是_季的景色,它和

7、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都表现了_。4试着用自己的话写出本诗的意思。_8.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3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

8、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9. 课外类文阅读。回延安(节选)贺敬之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méi)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1这部分诗歌主要写了(   )A.回延安,激动满情怀。B.忆延安,圣地养育我。C.会亲人,欢聚话今昔。D.逛新城,旧貌换新颜。2诗中的“母亲”是指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_的深厚感情。3哪一句诗强调了“我”和“延安母亲”的血肉联系?用“ &

9、#160; ”画出来。4作者选取了_、_、_、_四种典型事物,概括了当年热火朝天的生活。5从幼儿园毕业已经很多年了,你能仿照诗歌,抒发对幼儿园同学和老师的思念之情吗?_10. 阅读理解。成长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在没有玩具的环境中辛勤地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将别人也当做自己的玩具在没有粉饰的环境中野树般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一丝一缕的劳苦才懂得感恩当多数人围着奇花异卉齐声赞颂孩子啊!你们要多注视随处坚忍地生长的小草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辛勤(_)   尊重(_)   赞颂(_)2用“野树”比喻孩子

10、有什么含义?_3诗中描绘的三类孩子的个性特点是_;_;_。4为什么说“在没有掌声的环境中/默默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使尽手段/抢镜头”?_5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_11. 阅读与欣赏。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注释)麦花:指麦子扬花,一般在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日长:白天渐渐变长。篱落: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挡物。蛱蝶:蝴蝶的一种。1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季节应该是(_)2下列哪个选项中的景物没有在诗中出现?( )A.白菜花  黄莺鸟 B.杏子  蜻蜓 C

11、.麦花  油菜花 D.蝴蝶 篱笆的影子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用“”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砚(yàn xiàn)   痕(héng hé

12、n)   乾(qián q)   坤(kn shn)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淡:_(2)清气:_(3)乾坤:_3诗中的“洗砚池头”点明了_,“朵朵”说明了_13. 古诗阅读。梅雪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_,和句中的“ _”意思相近。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2后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14. 阅读。已是傍晚。荨麻上(俄)叶赛宁已是傍晚。荨麻上闪着()的露珠。我站在大道旁,倚靠着一棵柳树。()的月光倾泻在我家房顶。远处不知哪里,传来夜莺的歌声。既温暖又惬意,仿佛围着冬天的火炉。白桦亭亭玉立,如一根根高大的蜡烛。而在树林的尽头,在远处的河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