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我国漏电保护的发展1.2 国外研究状况1.3本文所做工作2.1漏电分析电网一旦发生漏电故障,原来三相对称的运行状态就要发生变化,绝大部分情况下其对地的对称性遭到破坏,因而各相对地电压不再对称,并产生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等新的参数。运用对称分量法、节点电压法及戴维南定理等理论,可以对供电单元发生漏电时的状态进行升入的定量分析,分析的结果将为设计完善可靠的漏电保护系统提供理论根据。由于三相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所以不论电网发生什么类型的漏电故障,电网的线电压将不发生变化,仍是三相对称的。单相漏电和两相漏电均属于不对称故障,故障发生后,电网各相对地电源就不再对称,并且变压器中性点也要发生位移,产
2、生对地电压(零序电压),如果系统中有零序回路,则在回路中有零序电流流通。考虑到低压电网与其各相对地的绝缘阻抗可以构成一具有一个节点的网络,故采用节点电压法来进行漏电分析较为方便,但这种分析方法要用到的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及零序阻抗的概念,出自对称分量法的理论。针对一个节点的网络,节点电压法的定义为:联到节点的各支路电动势和该支路阻抗之商的向量和,等于该节点电压与联到该节点各支路阻抗并联值之商。即 /=) (2-1)式中节点电压; 联到节点的所有支路阻抗并联值(理解为节点内所有支路); 节点内各支路的电动势 与各同支路的阻抗 当忽略变压器、线路等元件的阻抗后,正常时电网的电源中性点N与大地之间只有
3、3个支路并联,并分别由各相电动势与各相对地的零序阻抗组成,故构成一具有一个节点的网络。发生单相漏电或两相漏电时,就相当于在漏电相的零序阻抗上并联了过渡电阻,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应用节点电压法求出中性点与大地的电位差,即零序电压,进而根据边界条件和回路电压定律求得其他故障参数的表达式。2.1.1 利用节点电压法分析单相漏电单项漏电时情况如图2-1所示。图中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不接地,为相漏电的过渡电阻,其变化范围约为011K,为个相对地绝缘电阻,为各相对地电容。对于漏电回路,变压器、线路及大地的阻抗均为欧姆数量级及以下,远小于r和容抗,可以忽略。正常时电网的电源中性点N与大地之间只有三条支路并联,
4、并分别由各相电动势与各相对地的零序阻抗组成,故构成一具有一个节点的网络。发生单相漏电或两相漏电时,相当于在漏电相的零序阻抗上并联了过渡电阻,因而可以直接应用节点电压法求出中性点与大地的电位差,进而根据边界条件和回路电压定律求得其故障参数的表达式。此时的零序电路如图2-2所示。图 2-1 利用节电电压法分析单项漏电的电路图N点为变压器二次侧中性点,N'为大地,设在L1相发生单相漏电,过渡电阻为Rtr。显然当未发生单相接地时,电路相当于三项对地接有一阻抗为ZZS的三相星形负载,根据公式(2-1)可得VN'N=0,也就是不产生零序电压,因此也不会有零序电流,三相对地只有较小的各相泄漏
5、电流,并在地中达到平衡。 图 2-2 单相漏电的等效电路图。 (2-2)式中XC=1/WC , W=2f=314当发生单相漏电时,相当于在L1相的零序阻抗ZZS上又并联了一个过渡电阻Rtr,因而破坏了原由ZZS组成的三相星形负载的对称性。根据公式(2-1),并令Rtt与ZZS的并联值为,故得零序电压 = = = = = (2-3)式中a、向量算子; 各相零序电流 (2-4)根据回路电压定律得故障相的对地电压 (2-5)同理,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 (2-6) (2-7)电网经入地的漏电电流 (2-8)与各相对地电压的向量关系图如2-3所示图 2-3 各相对地电压的向量关系图2.1.2 利用节点电压
6、法分析两相漏电等效电路如图2-5所示,分别在两相发生了经过过渡电阻,同样破坏了原由三个上各并联了一个电阻,同样破坏了原由三个所组成的三相星形负载的对称性。图2-4两相漏电的等效电路图利用节点电压法,可以求得两相漏电各故障参数的向量表达式如下: (2-9) (2-10) (2-11) (2-12) (2-13)电网经入地的各相漏电电流,可据边界条件求得 (2-14) (2-15)电网的总入地漏电电流 (2-16)零序电流保护原理。2.3.1 按漏电保护装置中间环节的结构特点分类2.3.2 按结构特征分类2.3.3 按安装方式分类2.3.4 按极数和线数分类2.3.5 按运行方式分类2.3.6 按
7、动作时间分类2.3.7 按动作灵敏度分类2.4.1 关于漏电动作性能的技术参数 表 2-1 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 2.4.2 其他参数3.1 漏电保护装置的结构实 验 装 置执行机 构比较 元 件放大元 件检测元 件中间环节辅 助 电 源图 3-1 漏电保护器组成框图3.2 漏电判断原理漏电判断原理图 3-2 漏电保护器工作原理3.2.2 漏电相选择原理表 3-1 660V电网单相漏电时的各相电压图 3-3模拟电网线路为 (2-34) 即为零序电压,式中则有 (2-35) (2-36)3.3单片机的选用 3.3.1 MCS51单片机系列单片机简介3.3.2 单片机外部引脚说明图3-5 805
8、1单片机管脚示意图、等4种形式。(1)(9脚):RST即为RESET,为备用电源,所以该引脚为单片机的上电复位或掉电保护端。当单片机振荡器工作时,该引脚上出现持续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就可实现复位操作,使单片机回复到初始状态(复位电路将在我的硬件设计中给出说明)。当VCC发生故障、降低到低电平规定值或掉电时,该引脚可接上备用电源(+5±0.5V)为内部RAM供电,以保证RAM中的数据不丢失。(2)(30脚):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允许地址锁存信号)以每机器周期两次的信号输出,用于锁存出现在P0口的低8位地址。在不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殿仍以上述不变的频率(振荡器频率的1/6)
9、,周期性地出现正脉冲信号,可作为对外输出的时钟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但要注意,在访问片外数据存储器期间,ALE脉冲会跳过一个,此时作为时钟输出就不妥当了。对于片内含有EPROM的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该引脚作为编程脉冲的输入端。(3)(29脚):片外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输出端,低电平有效。当从外部程序存储器读取指令或者常数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有效,以通过数据总线口读回指令或常数。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期间,信号将不出现。(4)(31脚):为访问外部程序存储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当端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4KB(MCS52子系列为8KB)。若超出该范围时,自动转去执行外部程
10、序存储器的程序。当端保持低电平时,无论片内有无程序存储器,均只访问 程序存储器。对于片内含有EPROM的单片机,在EPROM编程期间,该引脚用于接21V的编程电源。5.输入/输出(I/O)引脚P0口、P1口、P2口及P3口(1)P0口(39脚32脚):P0.0P0.7统称为P0口。当不接外部存储器与不扩展I/O接口时,它可作为准双向8位输入/输出接口。当接有外部存储器或扩展I/O接口时,P0口为地址/数据分时复用口。它分时提供8位地址总线和8位双向数据总线。对于片内含EPROM的单片机,当EPROM编程时,从P0口输入指令字节,而当检验程序时,则输出指令字节。(2)P1口(1脚8脚):P1.0
11、P1.7统称为P1口,可作为准双向I/O接口使用。对于MCS52子系列单片机,P1.0和P1.1还还有第2功能:P1.0可用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计数脉冲输入端T2;P1.1用作定时器/计数器2的外部控制端T2EX。对EPROM编程和进行程序验证时,P1口接收输入的低8位地址。(3)P2口(21脚28脚):P2.0P2.7统称为P2口,一般可作为准双向I/O接口。当接有外部存储器或扩展I/O接口且寻址范围超过256个字节时,P2口用于高8位地址总线送出高8位地址。对于EPROM编程和进行程序验证时,P2口接收输入的高8位地址。(4)P3口(10脚17脚):P3.0P3.7统称为P3口。它为双功能
12、口,可以作为一般的准双向I/O接口,也可以将每1位用于第2功能,而且P3口的每一条引脚均可独立定义为第1功能的输入或第2功能。P3口的第2功能详见表3-2。表 32 P3口第2功能表综上所述,MCS51系列单片机的引脚作用可归纳为以下两点:(1)单片机功能多,引脚数少,因而许多引脚都具有第2功能;(2)单片机对外呈3总线形式,由P2、P0口组成16位地址总线;由P0口分时复用作为数据总线;由ALE、RST、与P3口中的、T0、T1、共10个引脚组成控制总线。由于是16位地址线,因此,可使外部存储器的寻址范围达到64KB。4.1软件设计的总体思想对于一个实际的应用系统来说,往往需要从硬件、软件两
13、个方面进行设计。硬件电路是实现预定功能的基础,是漏电保护器的“肢体”,是整个设计任务的第一步。而所有功能的实现和可靠运行,还依赖与完整的软件设计。即软件是设计任务的关键,是灵魂。在设计系统的指挥下,漏电保护器才能够完成一系列的保护工作。软件是系统的指挥中心,性能优良的软件是保证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工作的技术保障。根据保护系统的控制原则和技术要求,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C语言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级语言,他具有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目标代码效率高、可移植性好等优点,同时它还具有位操作等许多低级语言的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开发单片机等嵌入式应用程序。在进行软件设计时,常用的设计方法有三种:模块化程序设计、自
14、顶向下逐步求精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由于实际的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功能复杂、信息量大、程序较长,所以选用切合实际的程序设计方法就显得相当重要。由于模块化程序设计的中心思想是把一个复杂应用程序按整体功能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程序模块,各模块可以单独设计、编程、调试、和差错,然后装配起来联调,最终成为一个完成一个功能,具有实用价值的程序。本文中采用了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设计了保护系统的主控程序和各功能模块程序,并给出了程序框图。试验表明,采用模块化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调试方便,编程效率高。软件设计原则软件设计包括拟定程序的总体方案并画出程序流程图、编制具体程序、程序的检查修改、程序调试等步骤。(1)程
15、序的总体设计程序设计首先要拟定设计的总体方案,由于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功能复杂、信息量大、程序较长,因此需要选用切实可行的程序设计方法。该系统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把一个较大的程序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子程序,各子程序分别进行编译、调试,最后链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设计过程中,应确定出具体功能模块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并转换成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形式,最后绘制出各功能模块和总体设计的流程图。(2)程序的编制程序流程图绘制成功后,整个程序的轮廓和思路已十分清楚。设计者就可以进行编制程序。首先要统筹考虑和安排一些全局问题,如:程序地址空间分配、工作寄存器安排、数据结构、端口地址和输入/输出格式等。然后
16、就可以依照程序流程图来编出目标程序。(3)程序的检查和修改实际的应用程序编好后,往往会有不少潜在隐患和错误,这是不足为奇的。但如果这些隐患和错误不加排除和修改很容易产生并发症,使得本来很好的程序陷入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源程序编好后在上机调试前进行静态检查是十分必要的。(4)程序的调试程序经过检查直到没有错误后,就可以进入调试过程,调试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编制的程序是否符合实际功能,各模块子程序之间配合是否协调,是否存在漏洞以及程序优化等,最后完成系统的总体程序设计。本课题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智能漏电装置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检测零序电流(2)判断电路是否漏电(3)判断漏电相(4
17、)显示零序电流(5)按键设置整定值程序构成程序主要由数据采集、漏电故障判断、漏电故障相判断、控制信号输出、报警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主要将A/D转换的数据读入计算机,A/D转换出发工作方式采用软件出发,即在软件操作下,选通某一输入通道,将该通道模拟输入信号送入采样保持器,然后通过单稳电路启动A/D转换开始。当A/D转换完成时,转换完成为寄存器被置为“1”。当软件查询到这个状态位为“1”时,即将数据读入到计算机内存中。漏电故障判断及漏电故障相判断,这部分程序主要实现故障的判断功能,即通过检测到的各信号判断是否漏电,若漏电发生,指出那一相发生漏电,同时发出报警。4.2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是整个系统软件
18、的“总指挥”,通过对各功能模块的合理调用来完成参数的检测、分析、判断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开始数据采集漏电判断N A相漏电指示灯亮蜂鸣器报警A相漏电 Y YB相漏电 NB相漏电指示灯亮蜂鸣器报警YC相漏电 NC相漏电指示灯亮蜂鸣器报警Y结束N图 4-1 主程序流程图4.3交流采样及算法4.3.1 交流采样软件交流采样的硬件结构中,调理过电压、电流信号分别经采样/保持器接至A/D0809转换器的输入通道。交流采样的硬件要提供系统频率和采样频率信号,作为CPU的中断请求信号。交流采样的软件结构如图4-2所示。初 始 化同 步 跟 随采 样 点 计 数 指 针 k=0N
19、采 样 结 束允许采样中断 Y根 据 算 法 计 算 出 有 效 值图 4-2交流采样的软件结构图图中k为采样点计数指针;N为采样点数应为12;j为采样/保持器编号。交流采样要求在每一个采样点的电压、电流数据在时间上保持一致,因此对各个采样/保持器的控制要一致,即同步跟踪、同步保持。采样中断服务程序在一次采样过程应产生N次中断。这个中断可以是有N倍系统频率的采样信号触发,也可以是1/N系统周期的定时中断。不论是那种中断源,其采样任务是相同的,图3给出采样中断服务程序框图。当主程序允许采样中断,并且中断请求得到CPU响应后,进入采样中断服务程序。保护现场后立刻控制采样/保持器同步保持,并对2路信
20、号进行A/D转换。转换完毕后,使采样/保持器处于跟随状态,判断N采样是否完成,若完成,则置采样结束标志,关中断;若未完成,则退出等待下一次中断,最后是恢复现场。如图4-3所示:保护现场同步保持J=0N启动第j路A/D转换NA/D转换结束取存A/D转换结果Jj+1J=2? Y 同步跟踪K=k+1K=N? 置采样结束标志 Y关中断恢复现场 N图 4-3 采样中断服务流程图4.3.2 A/D转换软件由于ADC0809是单极性A/D转换器,进行交流必须加平移电路来满足它的要求,在A/D转换时对采集来的数据还要进行还原处理,这样才能为下面的傅氏算法提供有效的数据。平移电路把正弦信号的横向对称轴移到+2.
21、5V,经A/D转换后的数字量为128,128所对应的平移前的模拟量为0V,所以大于128的为正值,小于128的为负值,其流程如图4-4所示。开始 图 4-4 A/D转换流程图4.3.3交流采样算法零序电流互感器采集到的模拟量为交流信号,单片机无法直接识别。通过算法过程的处理,可由若干个已被量化的采样数据求得被测信号的有效值、相位等量供单片机使用。傅立叶算法可用于求出各谐波分量的幅值和相角,所以它在微机保护中作为计算信号幅值的算法被广泛采用。实际上,傅立叶算法也是一种滤波方法。分析可知,全周傅氏算法可有效滤除恒定直流分量和各正次谐波分量。算法:傅氏算法的基本思路来自傅立叶级数,它假定被采样信号是
22、一个周期性时间函数,除基波外还含有不衰减的直流分量和各次谐波。设该周期信号为x(t),它可表示为各次谐波分量的叠加 (4-1)其中为直流分量,为m次谐波,m取自然数。对于m次谐波又可表示为 (4-2) 式中 m次谐波分量有效值; m次谐波分量初相角; m次谐波分量角频率,(为基波角频率)。 (4-3) (4-4)上面的、分别为m次谐波的正弦分量和余弦分量系数。代入式(4-3),则 (4-5)这表明一个周期函数x(t)的各次谐波可以看成振幅分别为和的正弦项之和。我们感兴趣的是m次谐波的正弦、余弦分量的系数和,因为,只要有了和后,就可以求m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 (4-6) (4-7)m次谐波分量的复
23、数形式为 (4-8)下面的问题就是如何求取和。求取和的方法。对于采样来的数据采用每周12点的傅氏算法,它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基波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 根据傅氏级数原理,当已知周期函数x(t)时,可以求出其m次谐波分量的正弦和余弦系数 (4-9) (4-10)式中T为x(t)的周期,我们感兴趣兴趣的是基波分量(m=1),因此基波分量的正弦和余弦分量的系数为 (4-11) (4-12)求上面的积分可以采用梯形法和矩形法,设每周期采样N点,则一周内各点采样点分别为0,1,N-1,对应的采样值就是这些点上的x(t)函数值x(0),x(1),x(N-1);将积分式中的sint及cost也进行离散化为(k=0
24、,1,N-1)、(k=0,1,N-1),于是根据矩形法有 (4-13) (4-14)其中采样间隔,与采样频率的关系为;一个采样间隔对应的相角,;N一个周波采样的点数式(4-15)和式(4-16)也可写为另一种形式,即 (4-15) (4-16)对正弦函数,x(N)=0,对余弦函数有:x(N)=x(0)。所以,对于一个纯正弦信号,式(4-17)、式(4-18)和式(4-15)、式(4-16)求出结果完全一致。利用上述方法求出基波的正弦系数后,则基波分量的复数形式为 (4-17) (4-18)电流电压均可用式(4-15)(4-20)计算各基波分量正弦和余弦系数、。当N=12,采样频率为600Hz时
25、,用傅氏算法求基波分量幅值时,当k从0N-1(011)变化时,和的数如下表。表4-1 采样频率为600Hz时和的值当N=12时,基波分量的实部和虚部为 (4-19) (4-20)在程序中,利用全周波傅氏算法求有效值可以按上面的公式计算。一般在微机保护算法中位了获得对采样结果分析计算的快速性,在准确度容许的情况下,尽量简化计算方法,注意到表3-1中,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离散化后的系数仅有三组值,即0.5、0.866、1。因此,我们也可以用下式求出和: (4-21) (4-22) 其有效值为 (4-23)分别把电压、电流的各个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就可以求出电压、电流有效值。这也就是在微机保护中常采用每
26、周采样12点的傅氏算法的原因,它可以快速地计算出基波电流和电压的有效值。在监控系统中也常采用傅氏算法。但为了保证计算精度,其采样速度往往采用每周波16点(或20点、24点)。傅氏算法在谐波分析中也常采用,因为它可以单独计算各次谐波分量。但在采样频率的选取上,应注意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所要计算的最高次谐波频率的2倍。4.4电网漏电判断模块本模块的功能主要是,根据零序电流是否大于整定值来判断电网是否发生了漏电故障,如果没有发生漏电故障则正常指示灯亮,如果发生了漏电故障则正常指示灯灭并同时蜂鸣器报警。如图4-5所示图 4-5 电网漏电判断流程图4.5漏电相判断模块如果电网发生漏电则需要判断到底是哪一相发
27、生漏电。本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最低幅值选相法对漏电相进行选择,判断出发生单相漏电的电网中到底是哪一相漏电了,同时发出跳闸信号使相应的指示灯亮。如果故障被切除,按下返回键,则返回正常状态,正常指示灯亮、故障指示灯灭、蜂鸣器停止报警、LED显示当前零序电流值。如图 4-6所示:图 4-6 漏电选相流程图4.6按键调整模块计算机暂时中止正在执行的主程序,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并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完了之后能自动回到原主程序处继续执行,这个过程叫做“中断”。中断可以及时处理控制系统中许多随即产生的参数与信息,即计算机具有实时处理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因此本程序中对整定值的按键设定通过中断程序
28、来设定。图4-7为,按键调整整定值的流程图。按键中断程序完成的任务是:通过中断程序实现对零序电流整定值和电压差整定值的调整,从而满足对漏电保护的实时性调整。进入中断 图 4-7 按键调整整定值流程图漏电保护器是低压电路中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火灾的保护类电器,作为关系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各类电子式剩余电流断路器一直沿用传统的模拟集成电路期间来实现单一的漏电保护功能。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到剩余电流断路器可以提高其可靠性,实现更适用于用户的多功能的保护。因此采用单片机技术的漏电保护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漏电保护的方法及软件设计进行了研究。现对本文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
29、.研究了漏电信号的检测和单片机的保护技术将剩余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到运算放大器对信号进行放大,再由A/D0809对剩余电流信号进行采样和转换,求得剩余电流的有效值及各相相电压,并以此作为判断电网漏电的依据,将处理得到的数据与额定动作值进行比较,当实际剩余电流值达到额定动作值时,漏电保护器发出合闸信号。最后根据比较各相相电压大小判断出漏电相。2.研究了漏电保护的数字处理技术由剩余电流互感器和变压器检测到得零序电流和各相相电压,进行处理后送入单片机的A/D输入端,进行数字处理,这些信号都是交流信号,一个周波为20ms,本文采用12点采样法根据傅立叶全波算法得到交流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并以
30、此为依据得到交流信号的有效值,利用有效值进行分析和判断。3.完成了漏电保护器的软件设计漏电保护器的软件包括信号采集模块、按键中断服务模块、电网漏电判断模块、漏电相判断模块、漏电动作模块、零序电流显示模块。致 谢非常感谢张兴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三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
31、,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设计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最后感谢所有老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论
32、文,给予我鼓励和指点。参考文献1 赖昌干,张金程,邹明。矿山电工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1,112 李学海。PIC单片机实践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063 王移凤。点阵液晶显示器与微机的连接与编程J。机电工程,19984 张明军,厉吉文。8098单片机与液晶显示控制器HD61202接口的新方法J。山东电子,19985 庞俨英,曹海建。PIC单片机子程序库及运算平台M。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4,106 宋建成。ZDB系列单片机电动机综合保护器J。煤矿自动化,19937 刘荣玉。煤矿隔爆异步电动机(原理、检修与实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98 白
33、明,邢红梅,赵吉普。单片机智能保护器在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磁力启动器中的设计应用J。东北煤炭技术。19989 王玉生,马新尚,张大明。新型真空磁力启动器补偿启动器J。陕西煤炭技术 200010 郝俊芳,李海英,宋建成。电动机控制系统本质安全型先导电路的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复杂志。200111 崔景岳,刘恩沛,聂文龙。煤矿供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812 吴晓。XG-A型自动跟踪补偿装置的开发与研究J。电工技术,200213 杜丁香等。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有功选线J。继电器,200214 李润先。中压电网系统接地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附录 软件程序清单#include<
34、;intrins.h>#include <reg51.h> #include <absacc.h> #include <math.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ADC0809 XBYTE0x6000 /P2.7?unsigned char code dis_code10=0x3f,0x06,0x5b,0x4f,/ 0, 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4, 5, 6, 7, 8, 9unsigned char data d
35、is_buf4; unsigned char j,k;sbit P1_0=P10;sbit P1_4=P14;sbit P1_5=P15;sbit P1_6=P16;sbit P1_7=P17;sbit P2_0=P20;sbit P2_1=P21;sbit P2_2=P22;sbit P2_3=P23;sbit P2_4=P24;sbit P2_5=P25;signed char dis_count,x412;float y4,Xs,Xc;signed int lxdl=10;signed int dy=3;void adc();void cal();void display();void
36、dealy_ms();void dealy_100ms();void panduan();void guzhang0();void guzhang1();void guzhang2();void main(void) loop: P2_0=1; P2_1=0; P2_2=0; P2_3=0; P2_4=0; TI=1; P1_0=0; k=0; TMOD=0x00; TH0=0xCB; TL0=0x1D; TF0=0; EA=1; EX1=1; IT1=1; ET0=1; TR0=1; loop1: if(ET0=0) cal(); display(); dealy_ms(); panduan
37、(); goto loop; else goto loop1; void sample(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TR0=0; TH0=0xCB; TL0=0x1D; TR0=1; P1_0=1; j=0x00; loop4: ADC0809=j; loop3:if(IE0=0) goto loop3; else adc(); j+; if(j<4) goto loop4; else P1_0=0; k+; if(k=12) ET0=0; TR0=0; void adc(void)if(ADC0809<128) xjk=-(128-ADC0809); el
38、se xjk=(ADC0809-128);void cal()int i; for(i=0;i<4;i+)Xs=0.166667*(xi1+xi5-xi7-xi11)*0.5+(xi2+xi4-xi8-xi10)*0.866+(xi3-xi9);Xc=0.166667*(xi2-xi4-xi8+xi10)*0.5+(xi1-xi5-xi7+xi11)*0.866+(xi0-xi6); yi=sqrt(Xs*Xs+Xc*Xc)/2); dis_count=y0*5; dis_buf0=0x00; dis_buf1=dis_codedis_count%1000/100; dis_buf2=d
39、is_codedis_count%100/10; dis_buf3=dis_codedis_count%10;void display()int s;for(s=3;s>=0;s-) SBUF=dis_bufs; loop2: if(TI=0) goto loop2; else TI=0; void dealy_ms() unsigned char a,b,c; for(a=0;a<15;a+) for(b=0;b<3;b+) for(c=0;c<220;c+) ;void dealy_100ms() unsigned char a,b,c; for(a=0;a<100;a+) for(b=0;b<3;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型材购销合同
- 2025租房合同协议书的样本
- 人防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安全用电基础知识及隐患排查重点
- 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第二篇第5章
-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制度落实
- 技能培训电工复审培训
- 项目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防护用品
-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件:《有趣的图形》
-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检查及佩戴使用方法2
-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设备租赁服务及安全措施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产房护理人文关怀课件
-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2025年上半年招考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酒店前台餐厅收银流程
- 贸易安全培训
- 中级消控证的试题及答案
- Unit 5 Everyone is speci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PEP(一起)(2024)英语一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