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吸附效果_第1页
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吸附效果_第2页
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吸附效果_第3页
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吸附效果_第4页
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吸附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验报告铁系混凝剂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研究系 别专 业班 级姓 名分 数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混凝操作,观察混凝现象,深入理解混凝机理(2)确定铁系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pH、以及搅拌强度(3)对比Fe3+及Fe2+混凝剂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的影响的二、实验原理废水中体现颜色的是胶体颗粒。胶体间的静电斥力,胶粒的布朗运动及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使得胶粒具有分散稳定性,三者中以静电斥力影响最大。因此,胶体颗粒靠自然沉淀是不能除去的。向水中投加的混凝剂能提供大量的正离子,压缩胶团的扩散层使电位降低,静电斥力减少。此时,布朗运动由稳定因素转变为不稳定因素,也有利于胶粒的吸附凝聚。水化胶中的

2、水分子与胶粒有固定联系,具有弹性和较高的黏度,把这些分子排挤出去需要克服特殊的阻力,阻碍胶粒直接接触。有些水化膜的存在决定于双电层状态,投加混凝剂降低电动电位,有可能使水化作用减弱,混凝剂水解后形成的高分子物质或直接加入水中的高分子物质一般具有链状结构,在胶粒与胶粒间起吸附架桥作用。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可以使胶体颗粒脱稳,脱稳后的胶粒后相互聚结形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微絮粒相互粘附聚集或通过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作用而使微粒相互黏结,而形成絮凝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根据混凝过程的特点,混凝操作分为两个阶段,即混合阶段和絮凝阶段,两个阶段的操作要求明显不同。混合阶段的操作要求

3、是快速(30s)和剧烈搅拌,而絮凝反应阶段的操作要求是反应时间较长(25min),搅拌强度较小。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无级调速六联混凝搅拌机;(2)pH酸度计;(3)1ml,5ml,10ml, 移液管各1支;(4)250ml容量瓶,100ml烧杯; (5) 1的NaOH溶液和lHCI溶液500mL各l瓶作为调节pH时的药品;(6)混凝剂为FeCl3·6H2O、FeSO4·7H2O,使用时FeCl3·6H2O配制成4g/250ml, FeSO4·7H2O配制成4.1g/250ml;(7)电子天平;(8)玻璃棒,洗耳球等;(9)分光光度计;(10)大红染料

4、废水的浓度为0.25g/L。四、实验内容1.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用pH计测得原水的pH值为7.51,吸光度为0.263(在波长为400nm下测定)。用1000mL量简量取6份水样至6个1000mL烧杯中,将装有水样的烧杯放在搅拌器下,保持各烧杯中的搅拌器位置相同,然后设定搅拌程序:首先是快速搅拌,时间为30s,搅拌器转速为250r/min;然后是缓慢搅拌,时间为25min,搅拌器转速为50r/min。用移液管依次量取六份不同剂量的混凝剂溶液,分别为1、2、3、4、5、6ml并添加到投药器中。启动搅拌程序,同时投加混凝剂,混凝操作开始。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形成的过程、矾花大小、密实程度。

5、混凝操作完成后,轻轻提升搅拌器,静置沉淀15min,并观察矾花沉淀情况。沉降完成后,从取样口分别取出各烧杯中的上清液,并测其相应的吸光度。观察结果为在投药量为34时效果最佳。为了确定更准确的投药量,在34时分别取3.0、3.2、3,4、3.6、3.8、4.0,然后重复上述相同的步骤,测定沉降后的吸光度。实验数据如下:表1 FeCl3最佳投药量的确定(1)FeCl3(ml) 1 2 3 4 5 6 原水 吸光度 0.261 0.26 0.256 0.254 0.258 0.264 0.263图1 投加不同体积的FeCl3后原水吸光度(1)表2 FeCl3最佳投药量的确定(2)FeCl3(ml)

6、3 3.2 3.4 3.6 3.8 4 原水 吸光度 0.266 0.263 0.269 0.27 0.268 0.269 0.272图2 投加不同体积的FeCl3后原水吸光度(2)2.最佳pH的确定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当投药量为3.6ml时絮体颗粒最大,沉降最快,所以在投加药量为3.6ml的情况下确定最佳混凝效果的pH值。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在波长为495nm时测得的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 FeCl3最佳pH的确定FeCl3(ml) 5 6 7 8 9 10 原水 吸光度 1.2 1.19 1.2 1.205 1.211 1.199 1.216图3 不同pH下原水混凝后吸光度3.最佳转速的确定在

7、最佳投药量确定的情况下,在对最佳pH测定的过程中,观察到在pH在7时形成絮体的速度最快,形成絮体的颗粒最大,沉降速度也是最快的,所以我们是在pH为7的情况下确定最佳转速,为了更好的说明实验结果,我们在每个转速条件下采用三个量筒进行结果的确定,在设定搅拌程序中:首先是快速搅拌,时间为30s,搅拌器转速为250r/min;然后是缓慢搅拌,时间为25min,搅拌器转速分别为40、50、60、70r/min,在波长为495nm下测吸光度,实验数据为:表4 FeCl3最佳转速的确定转速(r/min) 1 2 3 原水(吸光度)40 1.185 1.189 1.185 1.21650 1.156 1.15

8、5 1.162 1.21660 1.176 1.181 1.180 1.21670 1.154 1.157 1.167 1.216图4 不同转速下原水混凝后吸光度4.为了对比试验效果,同时进行了FeSO4·7H2O的混凝试验,实验过程中在混合阶段的转速为250r/min,反应阶段的转速为50r/min,操作步骤和FeCL3·6H2O混凝过程相似,在波长495nm处,通过最佳投药量的确定,得到了如下的数据:表5 Fe+2最佳投药量的确定FeSO4(m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原水吸光度 1.180 1.211 1.221 1.217 1.217 1

9、.216 1.229 1.221 1.204 1.217 1.209 1.171图5 不同Fe+2投药量下混凝后吸光度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观察到当投加量为9ml时,混凝效果明显,因此在确定最佳pH时采用的投加量为9ml,在波长为495nm处,其结果如下:表6 Fe+2最佳pH的确定FeSO4(ml) 5 6 7 8 9 10 11 11.4 原水吸光度 1.156 1.158 1.224 1.22 1.201 1.176 1.13 0.9 1.171 图6 不同pH下混凝后吸光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当pH值为10时,形成的絮体最大,沉降效果比其他pH值明显,所以在在确定搅拌强度时,取用的pH值为

10、10,在波长为495nm处,最后试验的结果如下:表7 FeSO4最佳转速的确定转速(r/min) 1 2 3 原水(吸光度)40 1.130 1.138 1.144 1.19660 1.148 1.153 1.143 1.196图7 不同转速下原水混凝后吸光度五、实验结果和讨论1.在确定FeCL3·6H2O混凝剂最佳投药量时,由测得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去除率,可以做出曲线1。投药量/ml曲线1去除率/%图8 FeCL3·6H2O混凝剂不同投药量时去除率由曲线1可以得出,FeCL3·6H2O对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不是很高,但仍可以看出在实验条件下有一个最佳投药量。2

11、.在对最佳pH进行实验时,同样可得出下面的曲线2,。pH去除率/%曲线2图9 FeCL3·6H2O混凝剂在不同pH时去除率由曲线2可以看出,最佳混凝效果的pH在7左右,这与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符合。3.在对FeSO4·7H2O进行混凝实验时,同样可以得到下面两条曲线,曲线3与曲线4投药量曲线3去除率/%图9 FeSO4·7H2O混凝剂不同投药量时去除率去除率/% 由曲线三可以看出,最佳投药量在9ml附近,这与在试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pH曲线4图10 FeSO4·7H2O混凝剂混凝剂在不同pH时去除率在曲线4中可以看出脱色率随着pH的增加而增大,而在

12、强碱性环境下,二价铁是属沉淀的,这说明在这种环境下混凝效果起主要作用的是网捕卷扫作用。六、结论与体会在对两种混凝剂进行混凝的过程中,都能观察到明显的絮体产生的过程以及沉降的过程,但两种混凝剂对大红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都不太理想。其原因可能为温度的影响,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是室温,没有控制温度,而温度也是对混凝剂混凝效果的一个影响因素。无机盐混凝剂水解是吸热反应,在温度低时水解困难。而且低温水的粘度大,使水中颗粒布朗运动强度减弱,碰撞机会减少,不利于胶粒脱稳凝聚。同时,水的粘度大时,水流剪力增大,影响絮凝体的成长。且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胶体凝聚,而且水化膜内的水由于粘度和重度增大,影

13、响了颗粒之间粘附强度。另外,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团队是一个集体,只有将集体的力量发挥出来才能取得好的成果,例如,我们本次实验虽然分工是每个人做一组,但在实际实验中我们都是一起合作,负责做这组的同学总体领导,其他同学则积极配合,有的人负责量取染料,同时有些同学就测上一组实验的吸光度,另一些同学就准备下组实验所需,如调pH等,正是因为这样的密切合作,也使得我组的实验快速高效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原定的实验计划。而在本次实验中我自己也收获到了很多,因为这次实验有两组是做混凝的,另一组做的是正交实验,而我们做的是单因素的,这让我体会到前期的实验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正交实验是多组不同变量的综合变化,而单因素实验则对控制的变量有较高的要求,如果变量选取的不好,则会影响到整个实验的结果。整个实验下来,也让我了解了一个做一个实验的总体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心里上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几天的实验,也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