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公路勘测设计书 目 录1.概况.31.1测区概况.31.2已有资料.31.3作业依据.4 1.4坐标系统.4 1.5仪器设备.5 1.6人员组织.52.平面控制测量.5 2.1GPS首级控制.5 2.2加密5秒一级导线网.63.高程控制测量.7 3.1水准测量等级选择.73.2水准点的布设.73.3水准观测.83.4观测成果整理.84. 线路带状图测绘.84.1一般规定.85. 选线,定线.95.1选线.9 5.2定线.116 中线测量.116.1线路中桩计算.116.2中线测量.177 中平测量(纵断面测量).178.横断面测量.208.1横断面的测量宽度.208.2横断面测量方法.21
2、8.3横断面绘制.221. 概述1.1 测区概况XX公路自二道川乡西侧引出途经二道川,东麻黄套,麻黄套,素卓尔,东木呼尔川,终到纳林滩。二道川乡中心至纳林滩中心线路全长40公里,五康公路设计时速60km/h。二道川乡位于榆林地区定边县北侧。二道川乡与纳林滩基本处于一条线上。二道川乡与纳林滩所处地区为平缓丘陵地势,地貌形式比较简单,坡度缓慢,从XX高程逐渐增大,其平均高程在1340m左右。两村所在区域离城区较远,地形比较简单,无复杂地形,大多为旱地农田,树木稀少,人口比较稀疏,建筑物比较稀少,全年平均降雨量约在400-1000mm,雨量集中在7-9月份,全年平均气候10-18,夏季气温较高,一般
3、为27左右,冬季有雪,较寒冷,最低温度可达-8;宜于外业作业时间为3-12月;其地形图概况附图一。1.2 已有资料 二道川乡1:5万地形图,纳林滩1:5万地形图。1.3 作业依据 1、测绘技术设计规范(GBT19022.2-2000); 2、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1);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 4、公路测量规范(JTJ061-99);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6、1:500比例尺地形图图示; 7、大比例尺地形图制图规范(GB 5791-1993); 8、测量任务书; 1.4坐标系统 1.41 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
4、坐标系统采用高斯正行任意投影带,测区中心坐标为(4201818.304,18741835.392379),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5度.1.4.1.1 现有坐标系统 图纸坐标系为6度带西安80坐标系,沿途国家点1.4.1.2 坐标系统分析 根据测区地形情况和线路长度及位置,测区平均海拔1340m,东西长度44km,中心位于(4201818.304,18741835.392379),长度综合变形 &/S=-Hm/R+ym2/2R2<1/150001.4.1.3 建立坐标系高斯正行投影3度带国家80平面坐标系统。由Y坐标可知L0=105° 由中心点坐标反算得B=37°
5、5500 l=2°45由=2R 得=130668.59m求得过中心点的=1°4123新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经度=L0+l-=1°41=106°04经换带坐标转换得控制点P1(4201935.329, 631390.984) P2(4192334.894, 651288.517) P3 (4104597.167, 664263.619)1.4.2 高程坐标系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1.5 仪器设备瑞士Leica1230型GPS接收机3台套,仪器标称精度3+0.5ppm。DS3水准仪4台套,标称精度为每公里高差中误差0.3mm。1.6 人员组织 计划组织17
6、名专业测量人员参加复测,共分2组。其中第一组为GPS组,安排11名测量人员;第二组为水准组,安排6名测量人员;2. 平面控制测量 本次测量沿线控制采用D级GPS网,加密采用5导线。2.1 GPS首级控制根据测区实际情况与沿途国家点,每5公里布设一段GPS点,共布设 2点,与 2点进行联测,采用整网平差。GPS控制网见附图二。GPS观测技术见表2.11GPS平差限差要求见表2.12 表2.12 测量精度指标2.2 导线控制测量根据规范,在首级GPS控制网的控制下,在测区加密5秒一级导线网。导线网为符合导线,其中两条符合边为G01-JD1和JD3-G02。路线导线网见附图三 控制点的布设应满足一下
7、要求:.1、控制点必须在国家控制点上进行加密.2控制点点位应选在距线路中线较近、稳固可靠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之内,以便于长期保存,方便测设中心。.3、加密的平面和高程点尽量共用.4、点间距离按照250300m左右为宜,且保证点间互相通视。.5.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如表2.21测回法观测的各项限差如表2.222.21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等级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DJ2DJ6一级±524±10二级±812±16注:n为测站数2.22测回法观测的各项限差仪器测角等级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秒13秒9秒导线环(段)的测角中误差按照下
8、式计算: ()式中 f附合或闭合导线方位角闭合差n计算f测站数 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个数3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各级公路及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标准,此次修路工程高程控制采用三等水准测量,选用的高程系统为国家85高程系统。各级公路及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标准见表3.11,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3.12,水准测量观测限差(mm)如表3.13。表3.12 水准测量作业的主要技术要求3.2水准点的布设 从测区的已知国家高程点引导水准路线的起点,沿线布设水准路线如附图四所示 式中: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m); L测段长或环线周长(km); n测段数; W水准路线的环线闭合差(mm); N水准环数。3
9、.4观测成果整理 编制高差表,计算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数,水准路线闭合差,1km水准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及其全中误差。各等水准网的计算,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或间接观测平差。4. 线路带状图测绘 4.1一般规定 测图比例尺应附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的规定。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应符合下表4.1注:基本等高距可视工作需要在此表基础上适当加密; 一个测区同一比例尺,宜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 地形图的图式应符合1:500,1:1000 ,1:2000测图图式的规范要求。 本次地形图测图比例尺为1:1000.地形图的精度应满足下表4.2注:主要地物是指外廓明显的坚固建筑物;森林、隐蔽或困难地区
10、,可按表中要求放宽0.5倍;Hd为基本等高距。5. 选线,定线5.1选线 由于测区沿路线地势比较平缓,且比较开阔,无较大障碍,故我们选用纸上定线进行路线定线。路线沿线必须从二道川乡出发,沿途经过东麻黄套,麻黄套,素卓尔,东木呼尔川,终到纳林滩。纸上定线要求:1)应将有特殊要求或控制的地点,必须避绕的建筑物或地质不良的地带,地下建筑或管线等标注于地形图上。2)山岭地区的越岭路线,需要进行纵坡控制的地段应在地形图上进行放坡,将放坡点标示于图上。、3)在地形图上选定路线曲线与直线位置,定出交点,计算坐标和转角,计算平曲线要素,计算路线连续里程。4)沿路线中线按一定桩距从图上判读其高程,点绘纵断面图。
11、河堤、铁路、立体交叉等需要重点控制的地段或地点,应实测高程点绘纵断面图,并据以进行纵坡设计。5)应根据路线中线线位,在地形图上测绘控制性横断面,并按纵坡设计的填挖高度进行横断面设计,作为中线横向检验和计算路基土石方数量的依据。6)依据纸上定线的线位及实地调查资料,初步确定人工构造物的位置、交角、类型与尺寸。7)综合检查路线线形设计及有关构造物的配合情况与合理性。线形设计可采用透视图法检验平、纵、横组合情况。8)纸上定线后,对高填深挖地段、大型桥梁、隧道、立体交叉以及需要特殊控制的地段,应进行实地放线、核对,并作为各专业工程勘测调查的依据。9)所确定的线位应总体配合恰当、工程经济合理、线形连续顺
12、适。对需进行比较的方案,应按上述步骤方法定出线位、计算工程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5.2定线 在1:5万地形图上进行,根据选线要求和既有线位,在图上定出三点:JD1,JD2,JD3,保证线路坡度满足一级公路的百分之十的要求。纸上定完线后,需沿线进行实地勘察,进行实地定线改正。现场定线要求:1)现场踏勘前应在1/50000地形图上对路线进行总体布局,拟定主要技术措施,确定控制点、绕避点,选择路线合适通过最佳位置。2) 越岭路线或受纵坡控制的路段,应选择好坡面与展线方式,进行放坡试线,作出分段安排。3) 3)根据公路勘测规范中各种地形的定线要点和放坡点进行布线,穿线定点钉设交点和转点。4)测定交角,
13、进行中桩、水准、横断面和地形线等测量。5)通过内业工作,对路线进行平、纵、横面综合检查,确定线位。6 中线测量 6.1线路中桩计算直线段中桩里程于坐标计算 在直线段,从起点JD1起,里程计为K0+000,往后沿路线中线每20米加一桩,桩号记为K0+020,当里程数达到千位时,则将千位数加至K后,如K1+020,以此类推,直至JD2,如JD2非整桩,则以JD2最近的整桩号和JD2点坐标通过两点距离公式计算出两点之间距离,加至最后的整桩里程上及可得到JD2的里程。 直线段桩号坐标计算,应先通过JD1和JD2两点坐标,计算出JD1和JD2边的方位角,然后同过平面坐标转换即可将所有桩号坐标转换到工程所
14、用坐标系统下。 方位角计算公式:A=arctanA=arctan(Y2-Y1)/(X2-X1)坐标转换公式:X=XJD1+xcosA12-ysin A12 Y=YJD1+xsin A12-ycos A12其中:A为LJD1-JD2边的方位角 XJD1为JD1点工程X坐标; YJD1为JD1点工程Y坐标; X1,X2,Y1,Y2为JD1和JD2两点工程坐标。 x.,y为测点所建坐标系下的坐标。路线中桩间距不应大于下表6-1的规定:6-1注:表中R为曲线半径,以米计。缓和曲线段里程计算和坐标计算缓和曲线曲线半径长度和缓和弧长按下表6-2,6-3规定6-26-3 本次路线只有一个转点JD2,设置一段
15、缓和曲线,根据上表要求,该路线圆曲线半径为1500米,缓和曲线长度为100米。 确定曲线位置,计算缓和曲线要素,确定出缓和曲线上的五大桩ZH点,HQ点,QZ点,QH点,HZ点的位置。 曲线要素的求解按以下要素进行: 计算路线转角tan12=( YJD2- YJD1)/( XJD2- XJD1), tan23=( YJD3- YJD2)/( XJD3- XJD2), 转角= A23- A12 曲线主点里程推算为“ZH桩号=JD桩号-THY桩号=ZH桩号+lsQZ桩号=ZH桩号+L/2YH桩号=HY桩号+LyHZ桩号=YH桩号+ lsJD桩号=QZ桩号+D/2(检核)缓和曲线桩号坐标求取: 如图,
16、以ZH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方向,以垂直X方向指向圆心方向为Y方向,建立坐标系,则:由dx = d× Sinx 、dy = d× Cosx ,将Sinx 和 Cosx 用函数幂级数展开,同时将 X代入并分别对其进行积分,略去高次项得缓和曲线直角坐标为: x =l-l5/40R2l2h y = l2h/6R当= LS 时,缓和曲线终点坐标:&
17、#160;
18、 x h =lh-l3h/40R2 y= l2h /6R 式
19、中: x 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 y 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 x h缓和曲线终点处的横坐标; y h缓和曲线终点处的纵坐标;
20、0; 其余符号同前。最后通过坐标转换,将其转换为工程所用坐标系, 其中XZH3与YZH3为工程中的JD2与JD3直线段上ZH点坐标,A23为该直线线段的方位角。中桩里程及坐标 通过和求出所有中桩及主点里程于坐标,将其列为表格,其详细内容见俘虏表格一(中桩于主点里程及坐标数据)。6.2中线测量 通过6.1中桩计算,获得线路中线中桩及主点里程及坐标,则将其放样到实地,获得路线中线。放样的常用方法有拔角法,支距法,极坐标法和GPS(RTK)。7 中平测量(纵断面测量) 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标高,
21、高速公路则指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 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包括:纵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为了满足行车和排水要求,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和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应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短。纵断面设计线拟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如桥涵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方深度、交叉口标高等)。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填挖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的长度相同。2.8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横
22、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1)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融入自然。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现高填、深挖时,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 (2)路基断面布设应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自然横坡较缓时,以整体式路基断面为宜。横坡较陡、工程地质复杂时,高速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 (3)整体式路基的中间带宽度宜保持等值。当中间带的宽度增减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条件受限制时,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100。 (4)整体式路基分为分离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汇合为整体式路
23、基时,其中间带的宽度增宽或减窄时,应设置过渡段。其过渡段以设置在圆曲线半径较大的路段为宜。按照平纵断面的设计,可取其中l公里左右做横断面设计,该段范围内所有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除规定的路基路面宽度外应照各桩断面的地形质情况确定边坡度、边沟形状尺寸,绘出横断面的设计线(即“戴帽子”),绘出各桩号的横断面图。路拱的型式应按道路等级、性质及道路宽度,采用直线横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横坡)曲线。高填深挖路段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外,应按规定计算或参照标准图设计。 具体过程如下: 以两个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个水准点出发,逐个测定中桩的地面高程,符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 如下图,由BM1到BM2为一测段中
24、线中桩水准测量,其步骤为,水准仪置与I站,后视水准点BM1,前视转点ZD1,将读数记录表后视,前视栏如下表,然后观测BM1至ZD1之间的中间点K0+000,K0+020,K0+040,K0+060,K0+080,将读数记入中视栏;再将仪器搬置II站,后视ZD1,前视转点ZD2,然后观测各中间点K0+100,K0+120,K0+140,K0+160,K0+180,将读数分别记入后视前视和中视栏。按此方法以此类推,直至符合到水准点BM2.将观测数据按以下记录方式进行记入表格:中桩的地面高程及前视点的高程应按所属测站的视线高进行计算。每一测站的计算按下式进行: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中桩高程=视线高程-中视读数 转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 各站记录后,应立即计算各点高程,直至下一个水准点时计算高差闭合差,让其满足规范要求。,但不进行闭合差的调整,而以原计算的各点中桩点高程作为绘制纵断面图的数据。根据中平测量结果数据,以里程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沿中线方向绘制地面起伏和纵坡变化的现状图,即绘制纵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各地段路纵坡大小,中线上的填挖尺寸和构筑物布置,是路线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消防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64排螺旋CT设备采购与配套设备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太阳能路灯安装与维护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包车接送VIP客户合同
- 2025版五星级酒店总经理职位聘用合同书
- 2025版常年财务顾问及财务报告编制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开发合同范本18
- 2025版icp业务5G通信技术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科研实验室场地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文化场馆布草用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3年四川甘孜州遴选(考调)公务员考试真题
- 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指南(3篇模板)
- 办公楼维修改造施工方案
-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
- 半结构化结构化面试题目
- 202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项目作业指导书
- 节日氛围营造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安全注射完整
- 乐高大颗粒搭建课件:救护车
- 领会《护士条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