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平分线的性质_第1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_第2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_第3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_第4页
角平分线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 八 学科: 数学 课题:角平分线的性质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9月 主备人:霍小雪 审核人:酒秀霞学习目标: 1、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与计算1、提高综合运算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演绎推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理性思考,从而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活动1:情境引入:如图所示,要在S区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公路、铁路距离相等,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m,这个集贸市场

2、应建于何处(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比例尺为1:20000)? 1集贸市场建于何处,和本节学的角平分线性质有关吗?用哪一个性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比例尺为1:20000是什么意思? 已知条件符合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所以RtPEOPDO(HL)于是可得POE=POD 由已知推出的结论: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判定定理: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部分学生疑惑,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不了,引出新知识,等待学完再解决。学生可以讨论,独立思考,然后说出答案。 师这样的话,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个性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两个性质有什么联

3、系吗? 生这两个性质已知条件和所推出的结论可以互换 师对,这是自己的语言,这一点在数学上叫“互逆性” 2、进一步引导学生用集合的观点概括两个性质,教师及时点拨讲解,让学生区别性质和判定两个的区别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最短的路线,可以复习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为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作铺垫;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合作交流环节活动3:。 讨论结果展示: 1应该是用第二个性质这个集贸市场应该建在公路与铁路形成的角的平分线上,并且要求离角的顶点300米处2在纸上画图时,我们经常在厘米为单位,而题中距离又是以米为单位,这就涉及一个单位换算

4、问题了1m=100cm,所以比例尺为1:20000,其实就是图中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的意思作图如下: 第一步:尺规作图法作出AOB的平分线OP 第二步:在射线OP上截取OC=2.5cm,确定C点,C点就是集贸市场所建地了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交流结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2、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就可以省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步骤,使问题简单化所以若遇到有关角平分线,又要证线段相等的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性质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写出命题的已知、求证并加以证明,让学生熟悉证明文字命题的步骤,体会由实践活动得到的猜想,只能通过证明来验证,从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展示点拨环节

5、学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分析可以知道:在S区集贸市场的位置是其中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那么点P到三边的距离一定相等吗?从而引出例1。 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师生共析点P到AB、BC、CA的垂线段PD、PE、PF的长就是P点到三边的距离,也就是说要证:PD=PE=PF而BM、CN分别是B、C的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和等式的传递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证明:过点P作PDAB,PEBC,PFAC,垂足为D、E、F 因为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所以PD=PE 同理PE=PF 所以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

6、离相等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活动中,倾听学生交流结果,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从上面的实际问题抽出数学图形得到本例题。通过解决此题进一步巩固角平分线的两条性质,并在此过程中通过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是相交于一点的巩固达标环节 活动5:变式训练,深化新知将例题进行变式:PBCANM变式1 如左图, 点P是ABC的两个外角平分线,BM、CN的交点,求证: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变式2 如右图, ABC的一个外角的平分线BM与BAC的平分线A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ABC另一个外角的平分线上。PBCAMN 如图:若要建一个集贸市场,使它到两条

7、公路和一条铁路的距离都相等,请问集贸市场应建于何处?铁路公路公路 教学反思:首先,重视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求知过程。问题在生活中产生,在整堂课中,我创设情景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这样使学生在数学活动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为了解决角平分线的性质这一难点,我通过具体实践操作、猜想证明、语言转换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连贯性。       其次,教学环节是: “复习定理-学习逆定理-例题学习-练习巩固”。但考虑到学生在之前已经对角平分线定理已有了一定的接触,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我先采用了“先做后教”的方法,通过课堂的巡视了解了学生的掌握

8、情况。再次,这节课的学习,我主要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等式的性质,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抽象的数学定理获取感性的认识,进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变为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同时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以及探索和发现打下基础。如果说一节课的课堂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那么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方式更是关键。这其中包括老师对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把握,老师的教态是否大方得体,尤其有很多老师听课的时候,还包括语言是否精

9、炼,知识的逻辑感是否连贯,层次是否清楚等。首先说本节课的课堂气氛,不知是否是第一节课的缘故亦或是学生有点紧张,平时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太敢发言了,所以感觉课堂的气氛还是有些沉闷。当然,老师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时,要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感,让学生在课上轻松而愉快的学习知识。这是对任何一位老师的考验。二、对课堂的再认识    1、角平分线的两个性质具有互逆性,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解决问题越来越简单,像与角平分线有关求证线段相等、角相等问题,可以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而不必再去证明三角形全等而得出线段相等,但学生用还是喜欢采用全等解题,要试着让学生尽快接受新知识去解题。2、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整个课堂显得时间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定理应用。特别是课堂小结,在对知识的梳理上显然做的不够。假如对本节课进行第二次设计,我想探讨角平分线判定命题是否正确时应老师给出已知和求证即可,而后补充一些例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分析和运用,落实对推理问题思路的探寻和清晰、条理性书写证明的过程,切实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学语言不精练,有的话重复了好几遍,过多的点拨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参与机会;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有的问题设问没有必要。在习题的处理上,教师的指导没有起到正确的导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