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_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_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_第3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_第4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5.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完成第6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七第1、2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 1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体会图形的相似; 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3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直观感知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开展空间观念。学习重点: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利用方格纸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方格纸、火柴棍等。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

2、旧知1画一画:将图1向左平移4格;将图2利用旋转绕O点在格子图里画一朵小花。 1 2 2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和 。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64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观察例1:1第一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 ,大小也 ;第二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 ,大小 。2仔细观察第二组图片,从左到右,这两张图片的 完全一样,图形 了;从右到左,这两张图片的 完全一样,图形 了。 观察并考虑“议一议:3明确图形的缩小。第一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 了,形状 ,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4明确图形的放大。 第二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 了,形状 ,像这种保持图形原

3、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5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 ,大小 。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图形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放大:形状相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自主检测 1完成课本第65页“课堂活动1、2题。2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与原图相比, 改变了, 没有变化。3观察下面两个笑脸,从右至左,图形 没有变,但图形 了;从左至右,图形 没有变,但图形 了。"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

4、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动手试一试:同桌讨论。用你准备好的火柴棒摆两个正方形。看看它们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从左向右看怎么样?从右向左看怎么样?2用同一张底片,可以洗印出1寸、2寸、5寸等不同规格大小的照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图形放大与缩小的例子或现象吗?"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第66页练习十七第1题。 2完成课本第66页练习十七第2题。3判断:1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相比,大小不同,但形状一样。 2一个长方形的每边都放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变为原来的3倍。 二拓展延伸在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中,可以放多少个边长为1的小等边三角形? "

5、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缩小;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放大。 2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3形状一样,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5.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二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例2,完成练习十七第39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 1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 2经历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画图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才能;3通过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画一画等活动,激发学

6、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按一定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学习难点:按一定比例画出放大或缩小的图形。教学准备:多媒体、方格纸、火柴、圆规等。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1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 ,大小 。 2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 ;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 。 3一个数a的3倍是 ,一个数b的是 。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6567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阅读课本例2:1第1题是要求我们把左边的正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 倍,观察图中的正方形可知,原正方形每边是 格,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每边是 格。2第

7、2题是把L形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 。观察L形的各边可知,原图中是4格的边缩小为原来的为 格;原图中是6格的边缩小为原来的为 格;原图中是2格的边缩小为原来的为 格,然后画图。 3把一个长20cm,宽12cm的长方形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缩小后长方形的长是 cm,宽是 cm。 4把一个边长为2cm的正方形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cm,周长是 cm,面积是 c。 5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首先 各边是几格,然后按要求计算出 各边是几格,最后按计算后各边的格数画出 。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

8、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算:新图各边占几格看:原图各边占几格画:新图形"自主检测1完成课本66页第3题; 2完成课本66页第4题; 3正方形各边长3cm,放大到原来的3倍后,正方形的边长是 cm; 4长方形的长9cm,宽6cm,把长和宽缩小为原来的后,长是 cm,宽是 cm。 5判断:一个角是20°,放大3倍后,这个角就是60°。 "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或步骤是什么?可结合“初步构建板块进展交

9、流总结 2把一个长4cm,宽2cm的长方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发生怎样的变化? 3把一个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各边缩小为原来的 ,它的面积发生怎样的变化?"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6667页第58题提示:第6题建议缩小为原来的;2一个底是5cm,腰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图形的周长是 cm; 3把一个长20cm,宽是12cm的长方形的各边缩小为原来的 ,缩小后的图形的面积是 c。二拓展延伸 一个长方形鱼塘,长40m,宽30m,现要改建,将它的长和宽各放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这个鱼塘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

10、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1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1看;2算;3画。2图形的各边无论放大还是缩小,都只改变大小,而不改变形状。3假如一个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为原来的n>0,那么它的周长就放大到原来的n倍或缩小为原来的 ,它的面积那么放大到原来的n2倍或缩小为原来的 。5.2 比例尺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节例1、例2,完成第69页课堂活动13题和练习十八第14题。课 型:新授课 学习目的: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理解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区

11、别和联络,会进展它们之间的转化;3通过观察、考虑、计算等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用数学目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学习重点:认识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正确计算比例尺。学习难点:能进展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转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直尺、方格图。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 ,即:54=5÷4= 。 21km= m 1m= 1dm= cm 1cm= mm 15km= cm 500cm= m 310cm 20km= 500m 2cm=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68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1阅读课本例1:1一间会议室长 m,宽

12、 m。2在方格纸上画出示意图。假如1个方格的边长表示3m,长画 格,宽画 格;假如1个方格的边长表示2m,长画 格,宽画 格。3结合这两种画图方法可知,同一个场地,按照不同的 缩小,画出的图形的大小也就不 。2阅读课本例2:1观察第一幅图可知,比例尺是 ,1表示图上间隔 cm,4600000表示实际间隔 cm,也就是 km,所以,比例尺14600000就是表示 相当于 ,这是用数字表示的形式,叫做 比例尺。2观察第2幅图中的比例尺是用 来表示的,叫做 比例尺,图上的1cm就是实际间隔 的 m。3比例尺是 与 的比,就是 = 。比例尺可分为 比例尺和 比例尺。 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

13、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数字比例尺含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 =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分类比例尺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算:新图各边占几格看:原图各边占几格画:新图形"自主检测 1比例尺12019000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间隔 cm,也就是 km。2 是 比例尺,它表示图上1cm代表实际间隔 cm或 m或 km。 3完成课本69页“课堂活动第1、2题。"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数字比例

14、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区别和联络。 2结合例2,将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进展转化。 3讨论:比例尺110与比例尺101有什么不同? 4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完成课本71页练习十八的第14题。(2) 拓展延伸 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间隔 是1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间隔 的2.4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王师傅按照比例尺为101的图纸加工一批零件,零件图上长度为3cm,零件的实际长度是多少cm?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它们的含义一样,只是

15、表现形式不同; 2数字比例尺只有两种表示形式:一种是带比号的形式,一种是分数的形式;3比例尺是一个比,它表示图上间隔 和实际间隔 的倍比关系,不能带计量单位。5.2 比例尺二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节例3,完成课本70页课堂活动第1题和练习十八第58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 1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间隔 和实际间隔 ;2应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应用比例尺进展图上间隔 和实际间隔 的计算。 学习难点:能根据比例尺正确求出图上间隔 和实际间隔 ,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

16、直尺等。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1比例尺是一个 ,包括 比例尺和 比例尺。 2 数字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间隔 1cm相当于实际间隔 km,图上的 cm相当于实际的150km。 3比例尺= ,即:图上间隔 =实际间隔 ×比例尺,实际间隔 =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6970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 1第1题中,儿童乐园中的长方形碰碰车场长 m,宽 m;比例尺是 。求它的图上长与宽各是多少cm,即图上间隔 ,必须知道 和 。2首先要统一单位,40m= cm,20m= cm,然后根据图上间隔 =实际间隔 ×比例尺,求出碰碰车场的图上长为4000&

17、#215;= cm,宽为2019×= cm。3第2题中,图中旱冰场的长 cm,宽 cm。旱冰场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要务实地占地面积,首先必须求出旱冰场的实际的 和 。4根据比例尺12019可知,实际间隔 = ,所以旱冰场的实际长为2.5×2019= cm= m,宽为1.5×2019= cm= m,旱冰场实际占地面积为 m2。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 比例尺= 即:图上间隔 =实际间隔 ×比例尺 实际间隔 = "

18、;自主检测1判断:1比例尺的前项只能为1。 2实际间隔 一定大于图上间隔 。 2某一种零件的长度是8mm,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cm,那么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3永胜到昆明的实际间隔 大约是460km,假如按120190000的比例尺,永胜到昆明的图上间隔 是多少?"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1小组合作完成70页“课堂活动第1题。2结合例3第1题,根据信息,求图上间隔 ,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3结合例3第2题,根据信息,务实际间隔 ,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完成课本7172页练习十八

19、第58题。二拓展延伸 1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间隔 是4cm,乙、丙两地的间隔 是3.6cm。乙、丙两地的实际间隔 是36km,求甲、乙两地的实际间隔 。 2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东西宽为500m,南北长为880m,请按比例尺为 画出它的平面图。要求:先求图上间隔 ,再画平面图。"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图上间隔 和比例尺务实际间隔 ,可以用“图上间隔 ÷比例尺=实际间隔 进展计算; 2实际间隔 和比例尺求图上间隔 ,可以用“实际间隔 ×比例尺=图上间隔 进展计算; 3利用比例尺求图上间隔 或实际间隔

20、,长度单位一定要统一。5.1 比例尺三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二节例4,完成第71页课堂活动第2、3题和练习十八第911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1熟悉运用比例尺的意义求图上间隔 或实际间隔 ;2综合运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3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应用比例尺进展图上间隔 与实际间隔 的换算,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灵敏应用比例尺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地图、直尺等。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15km= m= cm 2根据表达形式不同,比例尺分为 比

21、例尺和 比例尺。 3比例尺= 图上间隔 = 实际间隔 = 4路程= 速度= 时间=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70页例4及“议一议,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1比例尺是 ,小兰量得北京到重庆的图上间隔 是 cm,飞机平均每小时飞行 km。2问题1:北京到重庆的实际间隔 是多少?根据比例尺可知,地图上1cm表示实际间隔 cm,也就是 km,所以求北京到重庆的实际间隔 ,列式为 ,计算结果为 km。 3问题2:从北京到重庆乘飞机需要多少时?根据路程和速度,列式为 ,计算结果为 时。 4重庆到宜昌的实际间隔 是 km,比例尺是 ,求图上间隔 ,列式为 ,计算结果是 cm。 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quo

22、t;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比例尺的意义 图上1cm表示实际间隔 6000000cm6000000cm=60km实际间隔 =图上间隔 ÷比例尺"自主检测1根据例4北京到重庆的实际间隔 为1440km,假如火车平均每时行驶120km,从北京到重庆需要多少时?2一种精细零件实际长2mm,画在图纸上长4cm,求这张图纸的比例尺。3A城到B城的实际间隔 是120km,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

23、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小组合作完成“议一议首先要统一单位,根据实际间隔 480km与地图上的比例尺,求重庆到宜昌的图上间隔 。 2小组动手操作71页“课堂活动第2题知道图上间隔 和地图上的比例尺,求两地实际间隔 。 3小组合作交流71页“课堂活动第3题差异在于一个是直线间隔 ,另一个是非直线间隔 。"分层训练 一课堂达标 完成课本72页练习十八第911题。 二拓展延伸 1一个长方形稻田长与宽的比是32,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2019的地图上,周长是100m。稻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2原来比例尺为150000的一幅地图,如今改用120190的比例尺重新

24、绘制,原地图中4.8cm的间隔 ,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cm? "总结提炼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1求比例尺的一般步骤:一化、二列、三简;2求图上间隔 的一般步骤:一化、二列、三算;3务实际间隔 的一般步骤:一列、二算、三聚。5.3 确定物体的位置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节例13,完成74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九第15题建议2课时完成。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1能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间隔 在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用文字描绘图中物体的位置;3培养识图才能,开展空间观念,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能根据物体

25、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间隔 在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能用文字描绘图中物体的位置。 学习难点:能根据情境描绘,按给定的比例尺画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量角器、直尺等。银行学校邮局( )( )( )( )医院警察局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 根据右边的图填空:1在右边括号里填上东、南、西、北。 2以学校为参照点: 邮局在学校的 方向上; 银行在学校的 方向上; 医院在学校的 方向上; 警察局在学校的 方向上。 "新课先知阅读课本7374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 1例1:第1题以 为参照点, 和 到学校的间隔 相等。根据图示,通过测量、计算可知,邮局和小食店到学校的间隔 都是

26、米,但是 不同;第2题以 为参照点, 和 都在学校的东方。根据图示,通过观察发现,商场和小食店都在学校的 方,但是 不同;确定参照点后,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 和 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2例2:以 为参照点,通过观察可知,旧码头在学校 方,可量得旧码头到学校的图上间隔 为 cm,旧码头到学校的实际间隔 为 m,大柱村在学校 方,可量得大柱村到学校的实际间隔 为 m。 3例3:小明家在学校的北方 处,小辉家在学校南偏东30°方向上 处。要确定小明家和小辉家的位置,以学校为参照点,首先确定 ,然后根据实际间隔 计算出小明家和小辉家到学校的图上间隔 分别是 cm和 cm,最后量出图上间隔 ,

27、画图确定位置。 4知识链接:方位一般写成“北偏东多少度,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南偏西多少度。如例2中,“旧码头在学校北偏西45°, 不说成“旧码头在学校西偏北45°。一般以“南、北开头,偏“东、西多少度。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确定物体的位置方向:距离: 确定参照点"自主检测1确定参照点后,确定物体的位置,必备的两个条件是 和 。2判断:知道物体的方向和间隔 ,就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3完成课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qu

28、ot;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1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同桌议一议。 2结合例3,怎样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在图上的间隔 ? 3怎样画出物体在图上的位置? "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1完成课本74页“课堂活动第2题。2完成课本76页练习十九的第15题。二拓展延伸 小强家在客运站的东方200米处,奶奶家在客运站的东南方400米处,张老师在客运站的西北方440米处。按比例尺12019画图。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参照点,然后要

29、知道物体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间隔 ,缺一不可; 2在图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步骤:1确定参照点;2画出方向标;3标出比例尺;4以参照点为基点,确定物体的方向;5根据实际间隔 计算出物体到参照点的图上间隔 ;6量出图上间隔 ,并且描出点,标明位置。5.3 确定物体的位置二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三节例4、例5,完成7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九第69题。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的:1会看简单的道路图,能根据道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2根据道路图准确地描绘到达各物体位置的行走方向和道路;3在探究位置关系变化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学习重点:能描绘并画出

30、简单的道路图。 学习难点:在详细情境中描绘简单的道路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量角器、直尺等。第一版块 自主学习导学"回忆旧知北1根据右图完成以下各题 1幼儿园在电影院北偏 幼儿园 °方向 米处。农贸市场2农贸市场在电影院 偏 °方向 米处。电影院东3育才小学在电影院南偏西50°方向1.2千米处,请在图中表示出0 400米它的位置。"新课先知阅读课本7475页,考虑并答复下面问题:例4:1首先整体观察,确定平面图的方向即是 。2描绘小方从 到 的道路。 3道路图1:小方从家出发以小方家为参照点向 走到医院;以医院为参照点,向 走到邮局;以邮局为参

31、照点,向 走到车站;以车站为参照点,向 走到公园。 4小方从家到公园还有另一条道路图,请写出来。例5:1在道路1各段路的间隔 依次是 m, m, m, m。 2按 比例尺画图。 3首先把数字比例尺13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为 。4将各段的实际间隔 换算成图上间隔 :1200÷300= cm,300÷300= cm,450÷300= cm,600÷300= cm。5画图:首先取一点代表小方家,以小方家为参照点,向 画4cm,描出一点代表医院的位置;以医院为参照点,从医院往 画1cm,描出一点代表邮局的位置;以邮局为参照点,从邮局往 画1.5cm,描出一点

32、代表车站的位置;以车站为参照点,从车站往 画2cm,描出一点代表公园的位置。第二版块 课堂学习导学"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根底知识,搭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体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的方法方向标求距离确定方向绘图"自主检测根据下面的道路示意图填空。"交流探究结合第一版块的自主学习导学、第二版块的初步构建、自主检测内容,通过生生、师生合作交流探究总结: 小组交流,绘制简单的线路图的方法是什么?注意:到达一个新目的就要重新画出方向标,才能确定出到达下一个目的的方向。"分层训练一课堂达标 1完成课本

33、75页“课堂活动第1、2题。 2完成课本77页练习十九第69题。二拓展延伸 小明从家出发,先向东偏北30°的方向跑了350米到达点A,接着向北偏西30°的方向跑了200米到达点B, 然后又向西偏南30°的方向跑了350米到达点C,这时小明间隔 家多少米? "总结提炼 学生自主合作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 1描绘行走道路时,要说清楚是从哪里沿着什么方向走到哪里,假如图中有相关的表示间隔 的数据时,还要说清走多远; 2描绘道路图时要清楚一共经过几个场所,以及每两个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把经过的场所都要表达清楚;3画道路图的方

34、法:首先以起点为参照点,根据方向和图上的间隔 确定下一个地点,再以下一个地点为参照点继续画线路图;4画图时,一定要标出比例尺。5.4 绘制校园平面图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与理论课本第78页。课 型:综合与理论课学习目的:1经过实际的测量,更好地理解位置、方向和比例尺等根底知识,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2动手测量,搜集数据,并确定各场所的位置,选择适宜的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3培养动手操作的才能,促进空间观念的开展,进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学习重点:掌握简单的测量方法; 学习难点:确定各场所的位置,选择适宜的比例尺绘制校园平面图; 教学准备:皮尺、标杆、测绳、指南针等。活动过程:一、活动准备阅读课本第78页,按以下要求完成任务:1确定绘图范围:学校平面图的绘图范围以校园为主,可适当兼顾学校附近的道路及周边的主要建筑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