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课改方案-_第1页
汽修专业课改方案-_第2页
汽修专业课改方案-_第3页
汽修专业课改方案-_第4页
汽修专业课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随着企业岗位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中职校如何确定汽修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制订使用高效的教学计划,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汽修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本文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企业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分析学校汽修专业教学现状,明析汽修专业的课改思路,明确汽修专业课改目标,提出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一、课改的必要性1行业背景与社会需求在汽车业发达国家,快修连锁服务是一种趋势。发展连锁经营可以确保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易于形成一个巨大而稳定的用户市场,同时借助网络优势,不仅可以分散市场风险,其规模化经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随着众多国际品

2、牌加入汽车后市场服务的竞争行列,一些新鲜的、集团化的运作方式开始兴起,市场开始细分。品牌、个性、差异化成为服务的新主题。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国连锁维修企业,有的只是一些区域性的连锁。因此,这一市场空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2专业定位汽修专业定位是以职业岗位工作对知识、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结构要求,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相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汽修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进行汽修设备的操作,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自动控

3、制技术比较熟悉,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能直接阅读英文维修手册;在实践技能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应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以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办学,主动服务社会"的优势,坚持走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道路。服务面向定位:坚持依托制造业行业,立足厦门,面向厦、漳、泉三个地区,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汽修专业的准确定位为让课改有了明确的方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3专业基础学校现有汽修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掌握较先进的新工艺技术,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4、教学设备完善。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实训设备。现拥有整车10台、各种型号实训台70台、教学模型10台、汽车检测线1条、常用汽车维修工具多套。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1个,满足了专业教学和实训之需。基地建设得到中央和地方财政重点支持,2012年学校汽修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得到中央财政资助资金400万元,地方财政支持资金400万元,共投入800万元。汽修专业良好的基础为课改的有效实施提供质量保障。二、教学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教学设备欠完善,学校对设备的添置跟不上日新月异的企业新设备,实训工位不足,不能实现小班化教学;高水平的专业教师欠缺,特别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较少;教学方法有待变革,仿真实训室未完善,信息化

5、教学手段应用不够深入,汽修专业资源库稀缺,抽象讲解或简单的PPT教学效果和效率均不能满足要求;多年未深度修改教学计划,未与企业技术骨干深入探讨课程体系改革与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三、市场调查结果表明: 1学生在学校内所学习的专业技能缺乏社会实用性,与生产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专业技能的实训不能与企业生产接轨。 2部分学生不能以积极的、正常的心态面对社会,对社会缺乏了解,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认识,个人的素质有待提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足,眼高手低,站在这山望那山高,就业稳定率低。企业要求的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需要具有一定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较好的职业发展基础。 3社会大环境而言,用人单位存对学生的操作技能需求有

6、较高的要求,不能胜任整个加工工艺流程,特别是编程与过程质检监控,造成成品率低,影响企业经济效益。4一些大公司的就业门槛过高,一般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在学历上我们的学生就已失去了绝大多数著名企业公司的准入资格。准入门槛较低的小企业用人制度方面存在缺欠,待遇较低,缺乏人才培训机制,易造成跳槽等不良现象。5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第一是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高尚的企业道德,第二是专业技术水平、处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只注重技能的培养,缺乏人格修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大部分毕业生缺乏检测技能、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四、课改思路汽修专业课改必须紧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步伐,按照

7、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结合厦门区域特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发展需要。1广泛开展企业调研, 在对汽修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召开由企业技术能手和一线技术骨干组成的实践专家研讨会,分析探讨汽修专业人才成长规律,依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参考行业技术规范要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证考核鉴定要求,校企合作开发出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研讨论证,在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制定出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2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立学习领域课程模式根据汽修技术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以任务教

8、学为引领,以实际项目为驱动,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围绕学习领域对应开发编写工学结合教材,每门课程不是传授单纯的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据汽修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相关工作任务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学习任务。课程体系模块由思想文化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技能拓展、实践能力和任选等六个部分组成。五、课改目标1完善课程体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使新的课程体系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应变的综合能力。2满足企业对岗位的需求。在企业调研中了解到:企业对机械加工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方面,明确表示:加工编程、加工

9、操作、设备维护、质量检验仍将是主要岗位,文化课以够用、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在校期间的实训课应对接生产实际。3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生产性实践为教学主线,注重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培养健康的心态、较强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4构建“基于生产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优质核心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大专业、小专门化”课程架构。六、课程体系改革内容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结构,文化课以够用、专业课以实用为原则,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项目式教学法提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其以独立技术为单元的课程体系

10、充分体现了职业工作的行为过程,解决了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针对传统的汽修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在项目式教学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具体做法如下:1、教材的选用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据以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它的选择甚为关键。现行职业教育培训教材的内容结构基本上是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的“压缩本”,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仍在按照学科系统化课程和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考学生,技能人才培养效率低下,中高级技能人才长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不少学校对传统教材进行改革探索,但还是停留在某些章节的“加”、“减”,或只对版面加以设计,使之生动活泼一些。但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拼凑,

11、而是靠教材开发者对职业活动的理解与把握。目前缺乏与项目式教学相配套的教材,为确保项目式教学的实施,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我们根据项目式教学需要,正组织子模块教师编写汽车维修实训、汽车销售基础、汽车发动机与技能训练、汽车底盘与技能训练、汽车电器基本技能训练、汽车新技术与技能训练等几种项目教材。2、实训场地的建设好的教材必须有好的课程实施环境相匹配,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材的改革必须与教学的整体改革同步,才能使整个教学资源得到改造和提升。建立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实验室、实训中心,也是搞好项目式教学的根本保证。我校组织实验实训教学、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同时,对多项技能进行了专门训练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动

12、手操作能力,建设专业教室,实行“讲练一体化”。每个项目都有专门的专业教室,按照专业环境要求,布置挂图,配备必要设备、工具和教学模型,把理论教学搬到专业教室和实验室里,为项目式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3、师资队伍的提高实行项目式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成为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因此,汽车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把两者融为一体,努力通过“讲师技师”的“双师”评定,有效地推

13、动教改的进行。4、教学文件的改革我们通过外出交流、上网查阅、校内研讨等多种形式获得大量的资料,对现行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修改。先对项目式教学有了总体方向的把握;然后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现有的师生情况、教材情况、教学场地及教学设备,集思广益,制订出项目式教学的可行性方案;项目式教学方案应强调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动态管理,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5、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职校生的普遍特点是理论基础知识水平低,但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因此,我们将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有熟练维修操作技能的操作工人”。这一定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对“用”与“学”的双向要求。汽车维修专业项目式教学体

14、系的核心就是考虑如何使教学满足“操作工人”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应当包括对汽车工作原理、结构的了解,正确使用工具、量具,掌握汽车各部位的解体方法和步骤,正确判断零部件的使用条件和极限,快捷准确地查阅维修资料,掌握装配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利用主要检测仪器检测、诊断故障,并能制定维修操作的完整工作流程以及正确而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6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汽车专业的技能主要以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呈现,所以新的课程体系架构必须以能力证书化为目标,做到课程内容和行业标准深度融合、顶岗实践和就业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内容、能力训练和考证融会贯通,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

15、满足企业用工的技术要求。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创新教育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应用及更新,以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动态更新机制,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汽车维修类企业所需的工作岗位,通过调研和考查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目标,确定关键能力目标,根据应用能力的培养思路和职业养成规律,由浅入深安排学习内容,并由企业实际工作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确定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主线,以“职业基础”、“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三大系统为学习内容

16、。学生根据岗位目标要求按“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等方式进行学习,逐步深入。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及核心技能实训课程。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架构调研报告,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4门核心课程教材的开发为切入点,逐步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精品课程课件4套、校本教材4本,与企业共同研发实训课教学仿真软件,增强教学的实效性。7新课程体系构成(一)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岗位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重视德育、体育课,在德育教学中,要尽量培养学生规划好人生目标,塑造

17、好良好的职业道德、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等;体育课主要是增强体质和培养耐挫、耐劳能力,不容忽略。语文课应重视应用文写作,忽略古文等深奥知识传授,英语也以从简为妥。主要课程及学时分配:德育(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哲学人生)144学时,语文144学时,数学144学时,英语144学时,物理72学时,计算机108学时,体育144学时共900学时,占总学时27.8%。(二)专业课:(1)专业核心课:主要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几科组成。具体课时比例分配如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08学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72学时,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54学时,机械基础

18、36学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54学时,机械制图144学时,钣金基本工艺及设备72学时,汽车涂装工艺与技训72学时。以上几门专业核心课共612学时,占总学时18.9%。(2)、顶岗实习:主要通过构建校企长效合作运行机制和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实习生学习质量来实现,以工学结合为载体,创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人才培养机制。具体课时比例分配如下:社会实践540学时,毕业实习及报告540学时,共占33.3%。(3)选修课:主要包含技能拓展和素养拓展两方面。为了增加专业方向的拓展能力,使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不但学会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还要学会汽车使用与维护和焊工工艺等技能。具体课时

19、比例分配如下:汽车使用与维护72学时,汽车电工电子基础72学时,焊工工艺与技训72学时,共216学时,占总学时6.7%。此外,还可增加素养拓展:开设:音乐、美育、书法、礼仪或心理健康等课程108课时,占总学时3.3%。8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随着企业岗位对数控人才要求的变化,中等职业学校如何确定数控人才的培养方向,分析人才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制定实用高效的教学计划,是数控专业教学改革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此,必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课程结构,构建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改必须依据“多能并重,学做一体,校企融通”的

20、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分析调研企业岗位需求和梳理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把企业生产要求与行业企业标准以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起来确定课程学习领域;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学习情境和编写教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学、做一体的形式组织教学;把学校“双基训练”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既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社会、方法能力的培养,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主线。采取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梳理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工学结合实施教学、顶岗实习、毕业生跟踪反馈、从而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9、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1) 课堂中教师角色变主体为主(指)导。“以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指)导”为基本特征的项目式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进行角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