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_第1页
隆昌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_第2页
隆昌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2020年调整完善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隆昌县界市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隆昌县界市镇人民政府二一七年八月目录第一章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 1第一节 农用地 1第二节 建设用地 1第三节 其他土地 1第二章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2第一节 耕地保有量调整 2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 2第三节 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 2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2第五节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 2第六节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 2第七节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 3第八节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 3第九节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3第十节 园地面积调整 3第十一节 林地面积调整 3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第一节 农

2、用地结构调整 4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4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5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6第一节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6第二节 土地综合整治 6第五章 建设用地规划 7第一节 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控制 7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 7第三节 土地用途分区 8第四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2第六章 生态保护用地规划 15第一节 土地生态建设 15第二节 环境保护 15附表 18附表 1 :界市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18附表 2 :界市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19附表 3 :界市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20附表 4 :界市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22第一章 2014 年土地

3、利用现状根据隆昌县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2014 年界市镇土 地总面积 6946.84公顷。其中农用地 5938.0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5.48%;建设用地 918.2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22%;其他土 地 90.5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0%。第一节 农用地在农用地中: 耕地面积 3443.96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58.00%; 园地面积 354.73 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5.97%;林地面积 1362.1 公 顷,占农用地面积的 22.94%;其他农用地面积 777.24 公顷,占农 用地面积的 13.09%。第二节 建设用地在建设用地中:

4、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817.65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 积的 89.05%;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100.15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10.91%;其他建设用地面积 0.42 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 0.05%。第三节 其他土地在其他土地中: 水域用地 36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39.74%; 自然保留地 54.59 公顷,占其他土地面积的 60.26%。第二章 规划目标调整情况按照隆昌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的相关要求,对界市镇镇 2020 年土地利用主要指标作如下调整:第一节 耕地保有量调整到 2020 年全镇耕地保有量目标由 3094.9 公顷调整为 3316.07 公顷,增加 221.

5、17 公顷。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调整到 2020 年全镇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由 2680 公顷调整为 2758 公 顷,增加 78 公顷。第三节 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到 2020 年全镇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 966.07 公顷以内, 在 2014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 918.22 公顷的基础上新增 47.85 公顷。第四节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到 2020 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控制在 857.5 公顷以 内,在 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817.65 公顷的基础上新增 39.85 公顷。第五节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规模调整到 2020 年全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 129.89 公顷以

6、内,在2014 年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90.04公顷基础上新增 39.85公顷。第六节 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全镇 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58.54 公顷。第七节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指标全镇 2015-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第八节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指标全镇 2015-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面积为第九节 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 全镇 2015-2020 年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为第十节 园地面积调整 规划调整后园地面积为 344.62 公顷。第十一节 林地面积调整33.54公顷。47.87公顷。63.59公顷规划调整后林地面积为 1382.1

7、公顷。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根据规划期内土地利 用目标和任务,在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基础上,对全镇 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结构予以合理调整。第一节 农用地结构调整(1)耕地:切实强化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提高优质耕地 面积与比重。规划耕地面积从 2014 年的 3443.96 公顷调整为 2020 年的 3316.07 公顷,减少 127.89 公顷。期内建设占用耕地 39.81 公顷,加大建设用地整理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开发,规划 通过土地整治增加耕地 63.59 公顷。(2)园地:规划园地面积从 2014 年的 354.73 公顷

8、调整为 2020 年的 344.62 公顷,减少 10.11 公顷。(3)林地:规划林地面积从 2014 年的 1362.1 公顷调整为 2020 年的 1382.1 公顷,增加 20 公顷。(4)其他农用地:加大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力度,鼓 励低效利用的其他农用地调整为林地和耕地, 统筹其他农用地比重。 规划其他农用地面积从 2014 年的 777.24 公顷调整为 2020 年的 689.45 公顷,净减少 87.79 公顷。其变化原因为建设用地占用以及 土地整理减少田坎面积。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重点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障交通、水 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

9、;适度增加工业用地,尽量将工业 用地纳入城镇用地规划指标;将农村居民点复垦与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建设相结合,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从 2014年的 918.22 公顷调整为 2020年的 966.07 公顷。(1)城乡建设用地: 充分发挥土地的载体功能, 提升城镇用地 综合服务功能、优化产业集群用地,注重存量挖潜,同时农村居民 点用地统一规划、规范管理。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从 2014 年的 817.651 公顷调整为 2020年的 857.5 公顷,净增加 39.85 公顷。(2)交通水利用地:规划交通水利用地规模从 2014年的 100.15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1

10、08.15 公顷,增加 8 公顷。(3)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从 2014 年的 0.42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0.42 公顷。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规划其他土地规模从 2014 年的 90.59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90.59 公顷。(1)水域:面积从 2014年的 36公顷调整到 2020年的 36公顷, 面积不变。( 2)自然保留地:面积从 2014 年的 54.59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54.59 公顷。界市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具体情况详见附表 F1。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第一节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本轮规划至 2020 年,界市镇耕地保有量为 3094.

11、9 公顷,基本 农田保护目标为 2680 公顷。此次调整后,界市镇耕地保有量为 3316.07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758 公顷。主要分布在龙台村、 柏树村、湖潭沟村、金盆寺村、大星村、吴家祠村、天宫村、古堰 村等。第二节 土地综合整治一、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土地综合整治的主要目标一是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大力建设高 标准基本农田;二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三是大力推进废弃 工矿用地复垦与生态环境治理;四是有序开展城镇低效用地改造, 积极清理并处置闲置建设用地。二、土地综合整治任务规划期内, 界市镇农用地整理规模 894.47 公顷,计划新增耕地 63.59 公顷。第五章建设用地规划按照保障

12、建设、集约挖潜的原则,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加 强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到2020年,全镇城 乡建设用地控制在857.5公顷以内。第一节城镇和农村居民点控制规划调整期间安排新增城镇用地 39.85公顷,保障必要的重点 区块建设。到2020年城镇用地规模125.96公顷。规划调整期间未安排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坚持以城乡建设用 地增减挂钩来保障新农村建设,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到2020 年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727.61公顷。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加快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保障重点项目 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类项目用地。一、交通用地规划交通用地规划期内主要有:

13、省道 S426线(界市)-隆昌(县 城)、内隆路、田界路、界渔路、富荣路、界迎路、内江旅游环线(快 速通道)、周界公路等。二、水利用地规划水利用地规划期内主要有长桥水库工程。三、电力能源规划规划调整期内建设蜀南气矿威 206-H1#、蜀南气矿威206-H1# 试采工程管网等电力能源用地。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依据本镇土地资源特点,按照“土地利用方向相对一致,主导 用途明确,相对连片集中”等原则,规划划定八类用途区:基本农 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 工矿区、生态安全控制区、林业用地区和其他用地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区内保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3224.75公顷,占

14、土地总面积 的46.42%。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 道路、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区内一般耕地,应按照 基本农田管制政策进行管护;(2) 区内现有非农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应当整理、复垦 或调整为基本农田,规划期间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 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3) 严禁占用区内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禁止在基本农 田保护区内建房、建窑、建坟、挖沙、采石、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它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活动。二、一般农地区本区土地利用主要类型为耕地、园地和其他农用地,面积1

15、29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64%。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 生产。一般农业区主要管制规则:(1)区内土地主要用作耕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农业设施 用地;(2)严格控制区内的耕地转变用途,经批准的建设占用区内耕 地,必须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补充与所占耕地数量和质量相 当的耕地;(3)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土地适度进行农村 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4)加大对区内农用整理,提高耕地质量、 新增耕地规模,鼓 励对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三、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指在土地利用上以城镇功能为

16、主导用途的区域,也是镇域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区域,面积 126.29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1.82%。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城镇建设。用途管制规则:(1)厉行节约和集约用地,合理控制城镇扩展规模和时序,优 化城镇用地功能和产业用地布局;(2)城镇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空闲地、闲置地和低效用地,确 需安排新增建设用地的,应首先利用非耕地。严格用地标准控制,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得突破规划控制标准;(3)城镇建设区内的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以前,主要用于农 业生产和生态维护。占用该区域内农用地进行建设,要符合相关审 批程序,其建设用地规模要在规划实施中通过年度计划严格控制。四、村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是指

17、农村居民住宅、镇村企业、村公共设施和 公益事业建设的用地区域,面积 72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47%。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村庄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用途管制规则:(1)村镇建设必须充分利用旧宅基地、空闲地和废弃地,确需 扩大的,应当首先利用非耕地或劣质耕地;(2)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 荒芜;(3)区内部分已划入撤并村的村庄,或已纳入土地整治规划的, 规划期内鼓励和引导该类村庄撤并,待条件成熟后,应依照土地整 治规划选择部分村庄用地逐步整理、复垦为农用地;(4)在规划期内已基本完成本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任务的前提 下,如果本区部分自然村确实无需复垦,允许依照相

18、关规划进行原 拆原建。五、独立工矿用地区本区是指独立于城镇村之外的采矿用地以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发展的区域,面积为4.0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6%。独立工矿用地区主要管制规则:(1)土地主要用于采矿业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工业用 地;(2)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工矿建设规划;(3)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应及时复垦;(4)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之前, 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不得荒芜六、林业用地区本区土地以林地为主,面积 137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9.73%。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林业生产及生态营林设施建设。林业用地区主要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林业生产,以

19、及直接为林业生产和生态 建设服务的营林设施;(2) 区内影响林业生产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 途;(3) 严格控制各类建设占用水土保护、水源涵养林及其他各种 防护林用地,加强有林地的管理,严禁乱砍乱伐,毁林开荒;(4) 区内严格限定土地开发强度,在不影响林业生产的前提下, 允许区内土地进行适度的营林设施建设;区内依据有关规划对文物、 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和重建的,可视同符合规划。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本区是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需要进行特殊控制的区域,面积 42.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2%,包括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地质灾害咼易发区等。用途管制规则:(1) 区内土地利用方向以保

20、护为主,具体用途应符合经批准的 生态保护规划;(2)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调整期间调整为 适宜的用途;(3) 水源保护核心区,除必要的保护设施和附属设施外,禁止 从事与防治、保护相冲突的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八、其他用地区 本用地区主要为上述各区外的土地,包括河流、道路及其他未 利用地。总面积 156.18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2.25%。(1)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2)区内建设应优先利用现有低效建设用地、 闲置地和废弃地;( 3)加强水利建设, 巩固和完善堤防工程, 努力提高防洪、抗 洪能力;(4)严禁影响泄洪、灌溉、渔业生产等其他用地项目进入水域。(5)注意

21、水环境的综合利用,积极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第四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为对镇域内城乡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管制,所划定的空间地域。 包括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四种类 型。一、允许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边界所包含的范围,包括镇域 内城镇、农村居民点、工矿建设用地现状边界以及规划期内确定的 城乡建设用地指标落实到空间上的预期用地。 本区面积为 857.52 公 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34%。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 镇、村或工矿建设用地发展空间; (2)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和年度计划指标约束, 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

22、用;( 3)规划实施过程中, 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 其空间布局形态可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4)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 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 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二、有条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是指建设用地规模边界之外、扩展边界以内,可 依法定程序进行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与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 钩项目的区域,主要布局在胡家镇重点发展区域周边,面积 146.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0%。管制规则: (1)区内土地符合规定的,可依程序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同时相应核减允许建设用地规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农村土地整治规模已完成, 经

23、评 估确认拆旧建设用地复垦到位, 存量建设用地达到集约用地要求的, 区内土地可安排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 如需调整按 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三、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包括辖区范围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禁 止建设区外的其他区域。 本区面积为 5900.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4.94%。本区的管制规则为:(1)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 是发展农业生产, 开 展土地整治和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2)区内禁止城、 镇、村建设,控制线型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用地。四、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指以生态与环境保

24、护空间为主导用途、严格禁止开 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间区域。规划将古宇湖水源保 护区划为禁止建设区,该区总面积 42.81 公顷,占全镇土地总面积 0.62%。本区的管制规则为:(1)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 严格禁止与 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2)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得 调整。第六章 生态保护用地规划第一节 土地生态建设界市镇土地生态建设主要是通过镇域的土地利用合理布局,切 实保护具有生态功能的耕地、园地和林地等用地,使土地在其生态 稳定限度范围内发挥最大的生产潜力。合理安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和布局,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依托

25、山水资源,优化绿地 网络、完善生态功能、提升景观特色、改善环境质量,严格控制对 天然林、水域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开发利用,稳定增加生态用地的 规模,提高生态用地对环境的维护作用。第二节 环境保护规划调整期内,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全面协调,主要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城乡饮用 水不安全因素,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一、水污染防治染物排放量;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严 格监督企业达标排放情况,从源头削减水污染排放;加快城乡污水 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改善城市水体水质,形成覆盖全市的污 水收集处理系统;发展适合隆昌的农业循环模式,推广生态农业技 术

26、,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河道、湖泊长效治理,提高水体自净 能力;逐步开展达标尾水再利用、河湖水体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等 相关研究或工程。二、大气污染防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强度,控制 排放总量;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加 强对大气污染的监测和科学研究;加快环保技术创新;实行公交优 先和机动车环保认证制度,减少小汽车使用量,推广新能源汽车使 用,减少尾气排放量;加强对建筑工地的管理,控制和减少扬尘。严格控制扬尘污染、工业废气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三、噪声、辐射、固废污染防治选择降噪功能强的树种,加强不同声环境功能区之间的绿化隔 离;现有噪声污染超标的服

27、务业场所限期整改,新建敏感服务业项 目须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合理规划工业布局,确定声源和声敏感 目标的距离,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远离学校、居民区、公建设施区 等声敏感区,并要达标排放;优化城市交通网络,保持道路畅通, 扩大禁鸣区域,降低交通噪音;加强施工噪声管理。推广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 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 统,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确保养殖 废水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氮肥、磷肥施用量,禁止使用高毒农药。五、土壤环境治理措施调整污染土壤的作物品种,

28、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严格控 制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有毒元素的排放及泄漏,禁止随意堆放废弃 物,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生产废渣,防止重金属下渗至土壤;由市 区外迁至郊区或从外地引进的工业企业应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定,确定安全或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后方可开发建设附表附表1界市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单位:公顷地类2014 年规划目标年规划期间面积增减面积比重面积比重土地总面积6946.84100.00%6946.84100.00%0农用地耕地3443.9649.58%3316.0747.73%-127.89园地354.735.11%344.624.96%-10.11林地1362.119.61%1382.11

29、9.90%20其他农用地777.2411.19%847.3912.20%70.15农用地合计5938.0385.48%5890.1884.79%-47.85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建设用地86.111.24%125.961.81%39.85农村居民点用地727.6110.47%727.6110.47%0独立工矿用地3.930.06%3.930.06%0小计817.6511.77%857.512.34%39.85交通水利用地100.151.44%108.151.56%8其他建设用地0.420.01%0.420.01%0建设用地合计918.2213.22%966.0713.91%47.85其他土地

30、水域360.52%360.52%0自然保留地54.590.79%54.590.79%0其他土地合计90.591.30%90.591.30%0单位:公顷基期耕地规划期间补充耕地规划期间减少耕地规划期间净 增(+)减(-)规划期末耕地保有量基本农 田保护 面积增加合计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开发其他减少合计建设占用生态退耕灾毁其他规划期3443.9663.5963.5900191.4833.5400157.94-127.893316.072758年均增减12.7212.7200038.36.710031.59-25.58附表3:界市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单位:公顷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项目

31、用地涉及村备注总规模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其中占耕地水利项目长桥水库工程新建2016-2017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交通项目省道S426线(界市)-隆昌(县城)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内隆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田界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界渔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富荣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界迎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旅游环线(快速通道)新建2016-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周界公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张天路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隆昌县红旗水库旅游环线改扩建2017-2020相关村能源、电力项目蜀南气矿威206-H1#新建2017

32、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蜀南气矿威206-H1#试采工程管网新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蜀南气矿威234#新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蜀南气矿威206-H3#新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蜀南气矿威206-H2#试采工程管网新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蜀南气矿威206-H3#试采工程管网新建2017-2020相关村内江市级重点加油站新建2017相关村旅游项目北城印象新建2017相关村项目类型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建设年限项目用地涉及村备注总规模其中新增建设用地其中占耕地农业旅游开发项目新建2017-2020相关村川东森林竹海新建2017-2018相关村其他项目

33、第二污水处理厂新建2017相关村界市八中新建2018相关村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及配套设施项目新建2017-2020相关村乡镇卫生院新建2017-2020相关村建筑材料加工项目新建2015-2020相关村养老机构新建2017-2020相关村场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动力改造改建2017相关村污水处理站新建2017-2020相关村污水处理厂新建2017-2020相关村新农村建设新建2017-2020相关村合计46.7318.6910.71附表4:界市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乡镇名称辖区面积用途分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其他用

34、地区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面积%界市镇6946.843224.7546.42%1294.818.64%126.291.82%727.210.60%4.040.06%1370.7719.73%42.810.62%156.182.12%柏树村333.94204.732.95%47.470.68%00.00%36.120.52%00.00%36.080.52%00.00%9.540.14%包家山村200.8687.131.25%34.030.49%00.00%21.220.31%00.00%57.690.83%00.00%0.790.01%蔡家寺村129.5177.261.11%

35、30.620.44%00.00%20.60.30%00.00%0.820.01%00.00%0.210.00%蔡家滩村149.38101.951.47%25.10.36%00.00%18.070.26%0.390.01%2.310.03%00.00%1.480.02%槽房村178.37107.271.54%33.180.48%00.00%21.160.30%00.00%9.820.14%00.00%6.960.10%潮水村150.6890.221.30%33.990.49%00.00%21.370.31%00.00%0.380.01%00.00%4.720.07%大河村219.5667.160

36、.97%44.620.64%3.20.05%21.630.31%0.660.01%77.091.11%00.00%5.20.07%大星村295.03162.322.34%13.060.19%00.00%28.410.41%00.00%89.641.29%00.00%1.60.02%段家村152.15109.211.57%17.830.26%00.00%20.990.30%00.00%1.090.02%00.00%3.010.04%高屋村213.98123.361.78%17.830.26%00.00%23.150.39%00.00%43.890.63%00.00%1.750.03%葛滕村134

37、.2600.00%31.070.45%49.880.72%14.250.21%00.00%30.010.43%00.00%10.060.13%古堰村282.89141.342.03%15.140.22%00.00%27.430.39%00.00%91.611.32%00.00%7.370.11%桂花村233.97111.321.60%68.80.99%00.00%20.470.29%00.00%24.390.35%00.00%8.990.13%湖潭沟村381.94130.731.88%14.220.20%00.00%21.690.38%00.00%193.112.78%00.00%19.260.25%花坟村234.9143.812.07%30.590.44%00.00%25.320.36%2.040.03%30.60.44%00.00%2.540.04%金盆寺村273.1886.631.25%9.050.13%00.00%22.20.32%00.00%154.092.22%00.00%1.210.02%井场村173.7716.530.24%76.271.10%50.640.73%21.380.31%00.00%4.310.06%00.00%4.640.07%乡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