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6章工程图功能_第1页
教材第6章工程图功能_第2页
教材第6章工程图功能_第3页
教材第6章工程图功能_第4页
教材第6章工程图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麦特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UG NX培训教材 第6章 工程图功能 353 第6章 工程图功能本章主要内容:l UG的工程图模块l 工程图管理功能l 视图管理功能l 剖视图的应用l 工程图中的对象插入功能l 工程图标注功能l 编辑绘图对象l 工程图参数的设置l 工程图的其他功能l 本章实例6。1 UG的工程图模块利用UG的Modeling(实体建模)功能创建的零件和装配模型,可以引用到UG的制图(工程图)功能中,快速的生成二维工程图。由于UG的制图功能是基于创建三维实体模型的二维投影所得到的二维工程图,因此,工程图与三维实体模型是完全关联的,实体模型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二维工程

2、图作出时时变化.当用户在UG主菜单条中选择了 【应用】【制图】菜单命令后,系统就进入了工程图功能模块,并出现工程图设计界面。6。1。1制图应用特点一个直观的,易于使用的,图形化的用户界面;图与模型相关;主模型方法支持并行工程;自动的正交视图对准;大多数制图对象的编缉与建立是在同一对话框中;用户可控制的图更新;支持大部分GB制图标准6.1。2 UG 图的组成6。1。3 建立图的过程6.1.3 制图工具条常用制图工具条:Drawing Layout(工程图布局)、制图 Annotation(工程图标注)、制图 Preference(工程图参数)及Dimension(尺寸标注)三个工具栏,它们如图6

3、2所示.应用这些菜单命令和工具栏图标可以快速建立和编辑二维工程图.图6-2制图相关工具条6。2 工程图管理功能在UG环境中,任何一个三维模型,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投影方法、不同的图样尺寸和不同的比例建立多样的二维工程图.工程图管理功能包括了新建工程图(New)、打开工程图(Open)、删除工程图(Delete)和编辑工程图(编辑)这几个基本功能.下面分别进行介绍。6.2.1 工程图的建立执行菜单命令【应用】【制图】进入工程图功能模块后,系统会按省缺设置,自动新建一张工程图,并将图名默认为SHTl.系统生成工程图中的设置不一定适合于你的三维模型的比例,因此,在添加视图前,用户最好新建一张工程图,按输

4、出三维实体的要求,来指定工程图的名称、图幅大小、绘图单位、视图省缺比例和投影角度等工程图参数,也可以应用工程图编辑功能对系统自动生成的工程图SHT1进行修改,最后达到适合用户的三维视图的程度,下面对新建工程图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选择菜单命令【插入】【片体】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3所示的【新建工程图】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图样名称、指定图样尺寸、比例、投影角度和单位等参数后,即可完成新建工程图的工作。这时在绘图工作区中会显示新设置的工程图,其工程图名称显示于绘图工作区左下角的位置.下面介绍一下该对话框中各个选项的用法.图6-3 【新建工程图】对话框1Filter(过滤器)

5、该选项指定对当前部件的多张工程图进行筛选的方法。在过滤器文本框中输入要搜寻的名称,则系统在图名列表框中列出所输入的工程图名称。如果不知道工程图的确切名称,可以通过通配符“或“?”取代不确定的字符.2Selection(选则名称)该文本框用于输入新建工程图的名称。名称最多可包含30个字符,但不能含空格,输入的名称系统会自动转化为大写方式。3Drawing Size(图纸规格)该选项用于指定图样的尺寸规格。确定图纸规格可直接从规格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与实体模型相适应的图样规格,也可以在Height和Length文本框中输入图纸的高度和长度,自定义图样尺寸。图纸规格随所选工程图单位的不同而不同,在图63

6、中如果选择了Inch(英寸)单位,则为英制规格;如果选择Si(毫米)单位,则为公制规格。图6-4所示的就是这两种方式下,图纸规格列表框中的不同规格。AB 图64 Inch图纸规格(A)和Si图纸规格(B)4Scale(比例)该选项用于设置工程图中各类视图的比例大小,系统省缺的设置比例是1:1,通过设置合适的比例可以将工程图的大小调整为标准的尺寸。5Project Angle(投影角度)该选项用于设置视图的投影角度方式。系统提供的投影角度有两种.按第一分角投影和第三分角投影.按我国制图标准,一般应选择按第一分角投影的投影方式。6。2.2 打开工程图对于同一实体模型,如果采用不同的投影方法、不同的

7、图纸规格和视图比例,建立了多张二维工程图,当要编辑其中其中的一张工程图时,首先要将其在绘图工作区中打开。选择菜单命令【格式】【打开图纸】或在工具栏中单击Open(打开工程图)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5所示的【打开工程图】对话框。图6-5 【打开工程图】对话框对话框的上部为过滤器,中部为工程图列表框,其中列出了满足过滤器条件的工程图名称。在图名列表框中选择需要打开的工程图,则所选工程图的名称会出现在Selection文本框中,这时系统就在绘图工作区中打开所选的工程图。6。2.3 删除工程图选择菜单命令【编辑】【删除】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与图6-6所示的【删除工程图】对话框.其中图名列表

8、框中列出了满足过滤器条件的工程图名称,用户图66 【删除工程图】对话框选择要删除的工程图名称,在系统即可删除所选择的工程图。但是在进行删除操作时,不能删除当前正打开的工程图.6.2.4 编辑工程图向工程图添加视图的过程中,如果想更换一种表现三维模型的方式(比如增加剖视图等),那么原来设置的工程图参数势必不合要求(如图纸规格、比例不适当),这时可以对已有的工程图有关参数进行修改。选择菜单命令【编辑】【片体】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编辑工程图】对话框.可按前面介绍的建立工程图的方法,在对话框中修改已有工程图的名称、尺寸、比例和单位等参数。完成修改后,系统就会已新的工程图参数来更新已有

9、的工程图。在编辑工程图时,投影角度参数只能在没有产生投影视图的情况下被修改,如果已经生成了投影视图,请将所有的投影视图删除后执行编辑工程图的操作,删除投影图的方法将在下一节中介绍.6。3 视图管理功能生成各种投影视图是创建工程图最核心的问题,在建立的工程图中可能会包含许多视图,UG的制图模块中提供了各种视图管理功能,如添加视图、移除视图、移动或复制视图、对齐视图和编辑视图等视图操作。利用这些功能,用户可以方便的管理工程图中所包含的各类视图,并可修改各视图的缩放比例,角度和状态等参数,下面对各项操作分别进行说明。6。3。1 右键菜单图导航器或视图中选中对象单击、双击或使用右键,可以添加对象、进行

10、编辑、删除、更改设置、查询、复制、粘贴等许多操作,方便使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ESC 键释放已选中的对象图导航器中可以把视图直接在图纸间拖动6。3.2 添加视图选择菜单命令【插入】【视图】【基本视图】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7所示的【添加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的图标选项用于指定添加视图的类型;对话框中部是可变显示区,用户选取的添加视图类型不同时,其中显示的选项也有所区别;对话框下部是与添加视图类型相对应的参数设置选项。利用该对话框,用户可在工程图中添加模型视图、投影视图、向视图、局部放大图和各类剖视图。下面介绍一下该对话框中各主要选项的用法,其中有关剖视图的操作将在下一小节中

11、详细介绍。工具条选择视图 视图放置 视图放置时右键菜单 添加向视图添加局部放大图添加剖视图 添加半剖视图 添加旋转剖视图其它剖视图 展开剖 折叠截面剖局部剖断开剖 视图管理:编辑-视图对齐视图视图边界装配中不剖部件处理 视图相关编辑编辑剖面线 6。3。3 移动或复制视图选择菜单命令【编辑】【视图】【移动/复制视图】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15所示【移动或复制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由视图列表框、移动或复制方式图标及相关选项组成.应用该对话框可以完成视图的移动或复制工作。下面对各个选项的功能及用法进行说明。图615 【移动或复制视图】对话框1移动或复制方式在UG系统中,共提供了以五种移

12、动或复制视图的方式.l To appoint(到一点)选取该选项,则在工程图中指定了要移动或复制的视图后,系统将移动或复制该视图到某指定点。l Horizontally(水平方式)选取该选项,则在工程图中指定了要移动或复制的视图后,系统即可沿水平方向来移动或复制该视图。l Vertically(垂直方式)选取该选项,则在工程图中指定了要移动或复制的视图后,系统即可沿垂直方向来移动或复制该视图.l Perpendicular to a Line(垂直于直线)选取该选项,则在工程图中指定了要移动或复制的视图后,系统即可沿垂直于一条直线的方向移动/复制该视图。l To Another Drawing

13、 (到另一工程图)选取该选项,则在工程图中指定了要移动或复制的视图后,系统即可将所选的视图移动或复制到指定的另一张工程图中.2Copy View(复制视图)该选项用于指定视图的操作方式是移动还是复制,选中该复选框,系统将复制视图,否则将移动视图。3View Name(视图名称)该选项可以指定进行操作的视图名称,用于选择需要移动或是复制的视图,与在绘图区中选择视图的作用相同.4Distance(距离)该选项用于指定移动或复制的距离。选取该选项,则系统会按文本框中指定的距离值移动或复制视图,不过在该距离是按照规定的方向来计算的.5Deselect View(取消已选视图)该选项用于取消用户已经选择

14、过的视图,以进行新的视图选择。用户在进行移动或复制视图操作时,先在视图列表框或绘图工作区中选择要移动的视图,在确定视图的操作方式:是进行移动,还是复制。再设置视图移动或复制的方式,并拖动视图边框到理想位置,则系统会将所选视图按指定方式移动到工程图中的指定位置。图616所示的就是利用垂直于直线方式移动视图的示例。图616 垂直于直线方式移动视图6。3。4 对齐视图选择菜单命令【编辑】【视图】【对齐视图】或在工具栏中单击Align View(对齐视图)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17所示的【对齐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由视图列表框、视图对齐方式、点位置选项和矢量选项等组成。下面对各个选项进行说明。 图6-

15、17 【对齐视图】对话框1对齐方式该选项组的图标选项用于确定视图的对齐方式。系统提供了五种视图对齐的方式.l Overlay(重合对齐)选取该对齐方式后,系统会设置各视图的基准点进行重合对齐.l Horizontally(水平对齐)选取该对齐方式后,系统会设置各视图的基准点进行水平对齐.l Vertivally(垂直对齐)选取该对齐方式后,系统会设置各视图的基准点进行垂直对齐。l Perpendicular to a Line(垂直于直线对齐)选取该对齐方式后,系统会设置各视图的基准点垂直某一直线对齐。l Infer(推论模式)选取该对齐方式,则系统根据选择的基准点不同,用自动推断方式对齐视图

16、。2视图对齐选项视图对齐选项用于设置对齐时的基准点。基准点是视图对齐时的参考点,对齐基准点的选择方式有三种.l Model Point(模型点)该选项用于选择模型中的一点作为基准点.l View Centers(视图中心)该选项用于选择视图的中心点作为基准点。l Point to Point(点到点)该选项按点到点的方式对齐各视图中所选择的点。选择该选项时,用户需要在各对齐视图中指定对齐基准点。图618所示的就是利用垂直于直线对齐方式,并指定模型点为基准点时,进行视图对齐操作的示例.图618 对齐视图在对齐视图时,先要选择对齐的基准点方式,并用点创建功能选项或矢量功能选项在视图中指定一个点作为

17、对齐视图的基准点。然后在视图列表框或绘图工作区中选择要对齐的视图,再在对齐方式中选择一种视图的对齐方式。则选择的视图会按所选的对齐方式自动与基准点对齐。当视图选择错误时,可选择Deselect View选项,取消选择的视图。6。3。6 定义视图边界选择菜单命令【Drawing】【Define View Boundary】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20所示【定义视图边界】对话框。对话框上部为视图列表框和视图边界类型选项,下部为定义视图边界和选择相关对象的功能选项.下面介绍一下该对话框中各选项的用法.图6-20 【定义视图边界】对话框1视图列表框该选项用于选择要定义边界的视图.在进行定

18、义视图边界操作前,用户先要选择所需的视图。选择视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视图,另外一种是直接在绘图工作区中选择视图。当视图选择错误时,还可用Reset(重置)选项重新选择视图。2视图边界类型该选项用于设置视图边界的类型。UG中提供了四种边界类型:l AutomaticRectangle(自动矩形边界)该类型边界可随模型的更改而自动调整视图的矩形边界。l ManualRectangle(手工矩形边界)该类型边界在定义矩形边界时,在选择的视图中按住鼠标左键并拖动鼠标,来生成矩形边界,该边界也可随模型更改而自动调整视图的边界.l Break Line/Detail(断开线边界)该类型

19、边界用断开线或局部视图边界线来设置任意形状的视图边界。该类型仅仅显示出被定义的边界曲线围绕的视图部分.选择该类型后,系统提示选择边界线,用户可用鼠标在视图中选择已定义的断开线或局部视图边界线.如果要定义这种形式的边界,应在打开【定义视图边界】对话框前,先要创建与视图关联的断开线。创建与视图关联的断开线的方法是:在工程图中选择要定义边界的视图,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Expand菜单命令,即进入视图成员工作状态,再利用Curve功能在希望产生视图边界的部位,创建视图断开线。完成断开线创建后,再从快捷菜单中选择Expand菜单命令,恢复到工程图状态.这样就创建了与选择视图关联的断开线.图62

20、1所示的就是利用这种方式定义视图边界的示例。图621 断开线边界l BoundByObject(对象边界)该类型边界是通过选择要包围的对象来定义视图的范围,用户可在视图中调整视图边界来包围所选择的对象。选择该类型后,系统提示选择要包围的对象,用户可利用Included Points或Included Obects选项,在视图中选择要包围的点或线.3Point(点创建功能)该选项利用点创建功能来设置固定点。4Anchor Point(锚点)锚点是将视图边界固定在视图中指定对象的相关联的点上,使边界随指定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如果没有指定锚点,当模型修改时,视图边界中的对象部分可能发生位置变化,使得

21、视图边界中所显示的内容不是希望的内容.反之,如果指定与视图对象关联的固定点,则当模型修改时,即使产生了位置变化,视图边界会跟着指定点进行移动.图622所示的就是修改模型后,指定了锚点和没有指定锚点的变化对比图.图622 没有指定锚点和指定锚点的对比5Chain(链接曲线)该选项用于选择链接曲线,用户可按顺时针方向选取曲线的开始段和结束段,则系统会自动完成整条链接曲线的选取。该选项只有选择了Break Line/Detail(断开线边界)视图边界类型时才激活.6Deselect Last(取消前一次操作)该选项用于取消前一次所选择的曲线.该选项也只在选择了Break Line/Detail(断开

22、线边界)视图边界类型时才激活。7Boundary Point(边界点)该选项用于指定边界点,来改变视图边界。该选项也只在选择了Break Line/Detail(断开线边界)视图边界类型时才激活.8Included Points(包含点)该选项用于选择视图边界要包围的点.该选项只在选择了Bound By Object(对象边界)视图边界类型时才激活。9Included Objects(包含对象)该选项用于选择视图边界要包围的对象。该选项只在选择了Bound By Object(对象边界)视图边界类型时才激活。10Detail Circle on Parent View(父视图中显示环形边界)该

23、选项只有在选择了局部放大视图时才激活。它用于指定局部放大视图的父视图是否显示环形边界。如果选择该选项,则在其父视图中将显示环形边界;如果不选择取该选项,则在其父视图中不显示环形边界.6。3。7 视图相关编辑选择菜单命令【编辑】【视图】【视图相关编辑】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23所示的【视图相关编辑】对话。图623 【视图相关编辑】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为视图列表框,中部为添加编辑选项、删除编辑选项和转换类型选项,下部为设置视图对象的颜色、线型和线宽选项.应用该对话框,可以擦除视图中的几何对象和改变整个对象或部分对象的显示方式,也可取消对视图中所做的相关性编辑操作。1Add 编辑s(添

24、加编辑)该选项组用于让用户选择要进行什么样的视图编辑操作,系统提供了三种编辑操作方式。l Erase Object(擦除对象)该选项用于擦除视图中选择的对象.选择该图标时系统系统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用户可在视图中选择要擦除的对象(如曲线、边和样条曲线等对象),完成对象选择后,则系统会擦除所选对象。擦除对象不同于删除操作,擦除操作仅仅是将所选取的对象隐藏起来,不进行显示。但该选项无法擦除有尺寸标注的对象。图624所示的就是进行了擦除操作的示例。图624 擦除操作l 编辑 Entire Object(编辑整个对象)该选项用于编辑视图或工程图中所选整个对象的显示方式,编辑的内容包括颜色、线型和

25、线宽。选择该图标时,其它图标将显。用户设置了颜色、线型和线宽选项后,将弹出【类对象选取】对话框,用户可在选择的视图或工程图中选择要编辑的对象(如曲线、边和样条曲线等对象),选择对象后,则所选对象会按指定的颜色、线型和线宽进行显示。l 编辑 Object Segment(编辑对象的片断)该选项用于编辑视图中所选对象的某个片断的显示方式,编辑的内容包括颜色、线型和线宽.选择该图标后,先设置对象的颜色、线型和线宽选项,接着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用户在视图中选择要编辑的对象,然后选择该对象的一个或两个边界点,则所选对象在指定边界点内的部分会按指定颜色、线型和线宽进行显示.图625所示的这种编辑操作

26、的示例(编辑选取的对象的线型为不可见)。图6-25 编辑对象的片断2Delete 编辑s(删除编辑)该选项组用于删除前面所作的某些编辑操作,系统提供了三种删除编辑操作的方式。l Delete Selected Erasures(删除所选擦除)该选项用于删除前面所做的擦除操作,使先前擦除的对象重新显示出来.选择该图标时,系统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已擦除的对象会在视图中加亮显示。在视图中选择先前擦除的对象,则所选对象会重新显示在视图中.l Delete Selected 编辑(删除所选编辑操作)该选项用于删除所选视图先前进行的某些编辑操作,使先前编辑的对象回到原来的显示状态.选择该图标时,系统

27、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已编辑过的对象会在视图中加亮显示,用户可选择先前编辑的对象。完成选择后,则所选对象会按原来的颜色、线型和线宽在视图中显示出来.l Delete All 编辑(删除全部编辑操作)该选项用于删除所选视图先前进行的所有编辑操作,所有对象全部回到原来的显示状态。选择该图标时,系统将弹出一个【确认信息】对话框,让用户确定是否要删除所有的编辑操作,如果选择了Yes,则所选视图先前进行的所有编辑操作都将被删除。3Convert Dependency(视图和模型间切换)该选项组用于设置对象在视图与模型间进行转换。l Model To View(从模型到视图)该选项用于转换模型中存在的

28、单独对象到视图中。选择该图标,系统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选择要转换的对象,则所选对象会转换到视图中.l View To Model(从视图到模型)该选项用于转换视图中存在的单独对象到模型中。选择该图标,系统将弹出【对象选取】对话框,选择要转换的对象,则所选对象会转换到模型中。4Color(线的颜色)该选项用于改变选择对象的颜色,单击该选项,系统将弹出【Color(调色板)】对话框,用户可以设置所需的颜色类型.5Font(线型)该选项用于改变选择对象的线型,系统提供了9种线型供用户选择,如图626(I)所示。6Width(线宽)该选项用于改变几何对象的线宽,系统提供了4种线宽类型供用户选择,

29、如图626(II)所示。当要进行视图相关编辑操作时,应先在视图列表框或绘图工作区中选择某个视图,再选择相关的编辑图标,最后选择要编辑的对象.III图6-26 线型和线宽选项6。3。8 显示与更新视图1视图的显示选择菜单命令【视图】【显示图纸】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则系统会在对象的三维模型与二维工程图之间进行切换。2视图的更新选择菜单命令【编辑】【视图】【视图更新】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可以实现更新绘图工作区中的视图的操作.选择该菜单命令或图标后,系统将弹出如图627所示的【更新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用于选择要更新的视图。图6-27 【更新视图】对话框1List All ln Part(列出所有

30、视图)该选项用于控制在视图列表框中是否列出所有视图,并自动选择所有过期视图.当选取了该选项,则系统自动在列表框冲选取所有过期视图;当不选取该选项时,则系统不选取过期视图,需要用户自己选择要更新的过期视图。2View Selection(视图选取)该选项组用于选择视图。选择视图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可在视图列表框中选择,也可在绘图工作区中用鼠标直接选择视图,还可用图6-28对话框中该选项组的选项来选择视图。在选择视图时,可以单击鼠标左键选择单个视图,也可用拖动鼠标方式或按住Ctrl键再用鼠标选择的方式选取多个视图.l OutOfDate(过期视图):用于选择工程图中的过期视图;l OutOfDate

31、 Automatic(自动选择过期视图):用于自动选择工程图中的过期视图;l All(所有):选项用于选择工程图中所有视图,包括过期视图和非过期视图;l Reset(重置):如果视图选择有错误,可以运用该按钮清除已选择的视图,以便重新选择视图。6。4.6 局部剖视图选择菜单命令【Drawing】【BreakOut Section】或在工具栏中单击 Break-Out Section(局部剖视图)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36所示的【建立局部剖视图】对话框。应用该对话框中的选项可以完成局部剖视图的创建、编辑和删除工作。1创建局部剖视图创建局部剖视图的步骤包括了选择父视图、指定基点、设置投影方向、选择

32、剖视边界和编辑剖视边界五个步骤,分别与图6-36中部的五个操作图标相对应。在创建局部剖视图之前,用户先要定义和视图关联的局部剖视边界。定义局部剖视边界的方法是:在工程图中选择要进行局部剖视的视图,单击鼠标右键,从快捷菜单中选择Expand菜单命令,进入视图成员模型工作状态。用Curve功能在要产生局部剖切的部位,创建局部剖切的边界线。完成边界线的创建后,单击右键,再从快捷菜单中选择Expand菜单命令,恢复到工程图状态。这样即建立了与选择视图相关联的边界线.l 选择父视图用户可在绘图工作区中,选择已建立局部剖视边界的视图作为父视图。并可在对话框中选取Cut Through Model选项,它用

33、于将局部剖视边界以内的图形部分清除。图636 【局部剖视图】对话框l 指定基点基点是用于指定剖切位置的点。选择视图后,指定基点图标被激活,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会变为点创建功能选项.在与局部剖视图相关的投影视图中,用点功能选项选择一点作为基点,来指定局部剖视的剖切位置.但是,基点不能选择局部剖视图中的点,而要选择其它视图中的点.l 指定投影方向指定了基点位置后,投影方向图标被激活,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会变为如图637所示的矢量选项形式.这时绘图工作区中会显示省缺的投影方向,用户可以接受省缺方向,也可用矢量功能选项指定其它方向作为投影方向,如果要求的方向与省缺方向相反,则可选择Reverse vect

34、or选项使之反向,设置好了合适的投影方向后,单击OK按钮或直接单击鼠标中键将跳到下一个操作步骤.图6-37 矢量选项l 选择剖视边界边界是局部剖视图的剖切范围。在剖切基点和投影方向指定后,选择边界图标会激活,对话框的视图列表框会变为如图6-38所示的形式.此时,用户可用对话框中的Chain选项选择剖切面,也可直接在图形中选择.当选取有错误时,可用Deselect Last选项来取消前一次选择.如果选择的剖切边界符合要求,确定后,则系统会在选择的视图中生成局部剖视图。图6-38 选择剖视边界选项l 编辑剖视边界选择了局部剖视边界后,编辑剖视边界的图标被激活,其相关选项包括了一个Snap Cons

35、truction Lines(捕捉构造线)复选框和点创建功能选项。如果用户选择的边界不理想,可利用该步骤对其进行编辑修改.编辑边界时,打开Snap Construction Lines选项,则在编辑边界的过程中会自动捕捉构造线,也可用点创建功能选项来选择修改边界和移动边界位置。完成边界编辑后,则系统会在选择的视图中生成新的局部剖视图局部剖视图与其它剖视图的操作是不同的,局部剖视图是在存在的视图中产生,而不是产生新的剖视图.2编辑局部剖视图在图636对话框中选择编辑选项时,系统将弹出【编辑局部剖视图】对话框。该对话框中的图标和选项与图6-36基本相同。应用对话框中的图标和选项,可以编辑局部剖视图

36、中的基点、投影方向和边界等内容。编辑局部剖视图时,首先应选择需要编辑的视图(可在各视图中选择已进行的局部剖切的剖视图),完成选择后,对话框中的指定基点、指定投影方向、选择边界和编辑边界图标同时激活。此时可根据需要修改的内容选择相应图标,按创建剖视图时介绍的方法进行编辑修改。完成局部剖视图的修改后,则局部剖视图会按修改后的内容得到更新。3删除局部剖视图要删除已建立的局部剖视图,可在图636对话框中选择Delete选项。选择Delete选项后,系统将弹出如图6-39所示对话框。用户在绘图工作区中选择已建立的局部剖视图,则系统会删除所选的局部剖视图.如果选取了Delete Break Curve(删

37、除剖视边界)选项,则在删除局部剖视图的同时,也会将局部视图的边界一起删除掉。 图639 【删除局部剖视图】对话框6.4。7 编辑剖视图对剖视图的编辑操作包括了编辑剖切线、编辑剖面阴影线和编辑剖面线边界等内容,下面分别进行说明。1编辑剖切线选择菜单命令【编辑】【视图】【截面线】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40所示的【剖切线】对话框。应用该对话框可以修改已存在的剖切线的剖切属性设置,如增加剖切线段、删除剖切线段、移动剖切线段和重新定义折叶线等.图640 【剖切线】对话框修改剖切线属性设置时,用户先要选择剖切线.选择剖切线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对话框弹出后,用鼠标在视图中直接选择剖切线;另

38、一种是在对话框中选择Select Section View选项,激活剖视图列表框,再在剖视图列表框中选择剖视图,则系统自动选择视图中的剖切线。选择剖切线后,系统激活相应的Add Segment(添加剖切位置线)、Delete Segment(删除剖切位置线)、Move Segment(移动剖切位置线)和Move Rotation Point(移动旋转点)等选项,这些选项对应于各种剖切线的编辑方法。可根据编辑剖切线的需要,选择一种编辑剖切线的方法。其中Move Rotation Point选项只能用于修改旋转剖视图。选择相应的编辑剖切线的方法后,用相对应的点创建功能或方向矢量选项来修改剖切线的位

39、置和方向.完成修改后,系统就按新的剖切位置来更新剖视图.下面介绍一下该对话框中各选项的用法。l Add Segment(添加剖切位置线)该选项用于在选择的剖切线上增加剖切线段.增加剖切线时,用点创建选项在视图中指定增加的剖切线段的放置位置。此时,系统会自动更新剖切线,在指定的位置上增加一段剖切线,并更新剖视图.对于旋转剖视图,在指定新的剖切线位置后,还需要在其邻近位置选择一段剖切线,告诉系统在旋转点的哪一方增加剖切线段。图641所示的就是添加剖切位置线的示例,增加剖切位置线后,相应的剖视图将会产生对应的变化.图641 添加剖切位置线前后比较l Delete Segment(删除剖切位置线)该选

40、项用于在选择的剖切线上删除剖切线段。删除剖切线时,用户在视图中,选择剖切线上需要删除的剖切线段,则选择的剖切段会在剖切线中被系统自动删除,并更新剖视图。图6-42所示的就是删除剖切位置线的示例.图6-42 删除剖切位置线前后效果l MoveSegment(移动剖切位置线)该选项用于移动所选剖切线中某一段的位置。移动剖切线时,用户先选择剖切线上要移动的线段,它可以是剖切线,也可以是箭头或是弯折位置。再用点创建选项指定移动的目标位置。则在指定了位置后,系统会自动更新剖切线,选择的剖切线段移会到指定位置处,并更新剖视图。图643所示的就是移动剖切位置线的示例。图643 移动剖切位置线l Move R

41、otation Point(移动旋转点)该选项只用于移动旋转剖视图的旋转中心点的位置。移动旋转点时,用户只需要指定一个新的旋转点,系统即可将旋转剖切线的中心点移到指定位置上。并更新剖视图.l Refine Hinge Line(重新定义折叶线)该选项用于重新定义剖视图的折叶线.重新定义折叶线时,用户利用矢量功能选项在视图中为剖视图指定一条新的折叶线,则系统即可改变折叶线位置,并更新剖视图。后面的Refine Cut Vector(重新定义剖切方向)和Refine Arrow Vector(重新定义箭头方向)选项的操作方式与其基本相同。l Cut Angle(剖切角度)该选项用于为展开剖视图指定

42、一个新的剖切角度。该选项只有在编辑展开剖视图的剖切线,并选择了Add Segment或Move Segment选项时才激活,否则无法更改剖切角度。如果选择Add Segment选项,用户先在视图中指定一个新的剖切线的位置,再在激活的Cut Angle文本框中输入剖切角度,这样系统就会更新剖视图.如果选择Move Segment选项,则用户在选择了要编辑的剖切线段后,其剖切角度会显示在激活的Cut Angle文本框中,用户可在文本框中重新输入剖切角度,所选择的剖切线段则按修改的剖切角度得到更新,并更新剖视图。2定义剖面阴影线在绘制工程图中,用户可用选择的曲线或自定义的曲线作为剖面阴影线来填充剖面

43、.与产生剖视图的结果不同,填充剖面不会产生新的视图.选择菜单命令【编辑】【式样】,选择剖面线或在工具栏中单击 Crosshatching(剖面线)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44所示的【剖面阴影线】对话框.应用该对话框,可用已设置的剖面阴影线类型或填充图案类型来填充选择的剖面线边界所包围的区域.填充剖面阴影线操作包括了指定填充类型和选择填充边界两个操作步骤。图6-44 【剖面阴影线】对话框l 选择填充类型UG系统提供的填充类型有以下两种:1)Crosshatch(阴影线)选择该类型则用设置的剖面阴影线类型来填充选择边界所包含的区域,该类型为省缺设置值.2)Add Fill(区域填充)选择该类型则用设

44、置的填充图案类型来填充选择边界所包含的区域,填充图案一般用于表现某实体的材料特点。图6-45所示的就是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剖面阴影线类型和填充图案类型。在用户选择填充类型之前,应先选择【Preferances】【Annotation】菜单命令,利用该参数设置对话框中的Fill/Hatch选项卡,预先设置Area Fill选项中的填充图案类型和选取所需的剖面阴影线类型文件.图6-45 剖面阴影线类型和填充图案类型l 选择剖面线边界在确定了填充类型后,用户可以在绘图工作区中选择曲线来定义剖面线的边界.完成边界选择后,则系统会用指定剖面阴影线或图案来填充选择边界所包含的区域,在这里选择的边界一定要封闭。

45、在图644对话框中还有其他一些功能选项。其中New Boundary选项用于在选择边界的内部再指定一个新的边界,主要用于指定不需要产生剖面阴影线或填充图案的内部区域,例如:当选择一个包含圆的矩形边界时,如果不希望在圆的内部产生剖面阴影线或填充图案,那么应当指定该圆为新的边界。Chain选项用于快速的选择相链接的曲线.Chain to End选项用于自动链接所有相连的线段,Remove Last选项用于移除最后选择的边界.Reset选项用于清除已选所有边界,让用户重新进行设置.3编辑剖面线边界编辑剖面线边界,主要是指编辑剖面区域的自定义边界,以修改剖面填充区域的形状。选择菜单命令【编辑】【段面线

46、边界】或在工具栏中单击 Crosshatch Boundary(编辑剖面线边界)按钮,系统将弹出如图6-46所示的【编辑剖面线边界】对话框.该对话框用于编辑已存在的填充边界,可对其进行包括更换、添加和移除这三种编辑操作.图6-46 【编辑剖面线边界】对话框l Replace(替换)该选项用于以另一边界替换已存在的剖面区域自定义边界,替换之后,剖面线会与新的边界进行关联。执行该操作时,首先要选择剖面线,然后选择要替换的边界,最后选择新的边界。完成边界选择后,则系统会按新的边界来更新剖面线区域.图647所示的就是进行边界替换操作的示例。图648 边界替换l Add(添加)该选项是在一个存在的剖面线

47、边界中添加新的边界。选择该选项时,首先要选择剖面线,然后选择新的边界.完成选择后,则系统会按所添加的新边界来更新剖面线区域.图647所示的就是进行边界添加操作的示例。图648 添加操作l Remove(移除)该选项是在存在的剖面线边界中移除一条或多条剖面线边界.选择该选项时,首先要选择剖面线,然后选择要移除的边界。完成选择后,则系统会按新的边界设置来更新剖面线区域.图649所示的就是进行边界移除操作的示例。图6-49 移除操作6。5 工程图中的对象插入功能为了清楚的表达视图含义和便于尺寸标注,在绘制工程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向工程图中插入一些对象,如中心线、用户自定义标记和标识符号等,UG提供了

48、专门的对象插入方式,包括功用符号的插入、用户自定义符号的插入、ID符号的插入、表格的插入等功能模块,本节将分别进行说明.6.5.1 公用符号的插入选择菜单命令【插入】【符号】【实用符号】或在工具栏中单击或,系统将弹出如图650所示的【公用符号】对话框。该对话框上部图标为各种公用符号的类型;中部点位置选取选项,用于确定产生公用符号创建的位置;下部是可变显示区,其中将显示与各类公用符号相对应的参数。应用该对话框中的图标,可在视图中插入线性中心线、环形中心线、圆柱中心线、对称中心线和其它公用符号。下面对这些公用符号的操作方法进行说明。图650 【公用符号】对话框1Linear Centerline(

49、线性中心线)在图6-50中选择图标,对话框的可变显示区会变成如图650所示的形式。它用于在所选的共线点或圆弧中产生中心线,或在所选取的单个点或圆弧上插入线性中心线.选择该图标后,在可变显示区中指定线性中心线的参数,并用点位置选项选择一个或多个圆弧的中心点或控制点,则系统就会在所选位置插入指定参数的线性中心线,并在选择点位置产生一条垂直线。下面介绍一下线性中心线各参数的用法.l 点位置选项该选项用于选择中心线的插入位置。在插入线性中心线时,用户只能选取控制点、交点和圆心这三类点.选择的点必须与已存的几何对象关联,如果选择多个点,这些点必须位于同一直线上,否则会出现错误提示信息。l A该参数表示的

50、是中心线中长线段与短线段的间隔距离。l B该参数表示的是中心线中的短线段长度。l C该参数表示的是中心线在圆弧边外的伸出长度。l Angle(角度)该参数表示的是中心线角度,该选项仅用于选择单个的圆或点.l Multiple Centerlines(多条中心线)该选项用于设定是否插入多条中心线。在操作时,产生的中心线与选择的圆弧或控制点是关联的,如果它们的位置变化,中心线也会跟着移动。如果删除了圆或点,则中心线也会自动移除。如果有三个或三个以上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圆建立了线性中心线,若修改其中的某个圆,使其位置不再共线,则它们间的中心线会自动移除。如果要修改已存的中心线,用户先要在图形中选择中心线

51、,再修改其参数,即可对已存中心线进行修改。如果要删除建立的中心线可选择菜单命令【编辑】【Delete】。2Full Bolt Circle(带孔的完整环形中心线)在图649中选择图标,对话框的可变显示区会变成如图6-51所示的形式.它用于为沿圆周分布的螺纹孔或控制点插入带孔标记的完整环形中心线.系统提供了两种产生带孔的完整环形中心线的方法:Center point(中心点)和Through 3Points(过3点)。下面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和各参数的含义。l Through 3Points(过3点)该方法利用选择的三个点来确定环形中心线的直径。用户可利用点位置选项选择同一圆周上三个以上的圆弧中心

52、或控制点,则系统会在选择位置按指定参数插入环形中心线,并在选择位置处产生一个孔标记。图6-51 Full Bolt Circle可变显示区l Centerpoint(中心点)该方法利用选择的中心点与第一个选择点的距离确定环形中心线的直径。用户先用点位置选项选择环形中心线的中心点,再选择同一圆周上一个以上的圆弧中心或控制点,则系统会在选择位置按指定参数插入环形中心线,并在选择位置处产生一个孔标记.l A(参数A)该参数表示的是中心点与中心线的间隔距离。l B(参数B)该参数表示的是中心点处中心线段的长度。l C(参数C)该参数表示的是圆弧边外中心线段的伸出长度。3Partial Bolt Cir

53、cle(带孔的部分环形中心线)在图6-49中选择图标,对话框的可变显示区也会变成如图6-52所示的形式。它用于为沿圆周分布的螺纹孔或控制点插入带孔标记的部分环形中心线.可变显示区中的参数和选项与带孔的完整环形中心线中的用法是相同的,这里不再重复说明。它们唯一的区别就是,该方式产生的中心线只在选择的圆弧或控制点之间,不生成一个完成的圆。4Offset Center Point(偏移中心点)在标注大半径圆弧尺寸时,其中心点经常难以找到,这时需要用偏移圆弧中心点的方产生一个半径尺寸的标注位置。在图650中选择图标,对话框的可变显示也会变成如图652所示的形式。它用于在所选取的圆弧上产生新的定义点并产

54、生中心线。图652 Offset Center Point可变显示区在该对话框中,点位置选项处于非激活状态,只能通过输入偏移值的方式来指定偏移中心点的位置.要产生一个偏移中心点,需要设置偏移方式、输入偏移值和设置显示方式.其中参数A、B和C的含义和前面介绍的一样,下面介绍一下偏移方式、偏移距离和设置显示方式的用法l 偏移方式偏移方式下拉列表中的选项用于设置偏移中心点的位置方式,系统中共提供了以下六种偏移方式。1)Horizontal Distance from Arc(圆弧水平距离)该方式放置偏移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上(X轴),其偏移值是偏移点到圆弧边的距离。2)HorizontalDistance from Center(圆弧中心水平距离)该方式放置偏移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上(X轴),其偏移值是偏移点到圆弧中心的距离。3)HorizontalDistance By Position(屏幕中点水平距离)该方式放置偏移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上(X轴),它距圆弧中心的距离等于绘图工作区中选择点到中心的距离。4)Vertical Distance from Arc(圆弧垂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