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_第1页
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_第2页
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_第3页
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_第4页
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九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一)一、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词语解释:(1) “澹澹”的意思是 (2)“竦峙”的意思是 (3)“星汉”是指 2、本诗以“ ”字总领,借大海 景象,表达得胜归来的 ,抒发了作者 的抱负。3、与“东临碣石”的“临”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C.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D.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了观沧海的时间和地点。 B“水何

2、澹澹”两句勾勒出大海壮丽的景象。C“日月之行”四句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D诗人借大海抒写了自己高远的抱负。、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点明观沧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B“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呼应“水何澹澹”。C“日月之行”四句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大海的浩荡无际和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概。D诗人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豪情壮志。二、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词语解释:(1) “造化”的意思是 (2)“岱宗”是指 (3)“齐鲁”是指 2、本诗描写了泰山 、

3、的特点,抒发了诗人 的雄心壮志。3、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陡峭的形象。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4、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泰山别名“岱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惊叹。C末句描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三、

4、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词语解释:(1) “潋滟”的意思是 (2)“空蒙”的意思是 (3)“西子”是指 2、作者抓住 季西湖 的特征,表达了诗人 。3、下列句中的“空”字与本诗中“空”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地空余黄鹤楼 B.空山新雨后 C.潭影空人心 D.鬓先秋,泪空流4、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B第二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象。C末句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D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

5、。四、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词语解释:(1) 诗中“云脚”的意思是 (2)诗中“乱花”的意思是 (3)诗中“足”的意思是 2、本诗以“ ”字为线索,从 起至 终;以“ ”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西湖美景给游人带来的 之情。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B“谁家”的疑问,表现出诗人乍见莺燕的好奇心理。C“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D全诗前四句写湖上春光,先写环境,后写景;后四句写湖东景色,然后直抒胸臆。4、下列理解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春行起点,描绘了从孤山寺远望所见的早春景致。B颔联“争”“啄”二字以禽鸟之乐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C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及诗人的感受,给人以清新之感。D尾联“不足”二字最为直接地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五、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词语解释:(1) 诗中“历历”的意思是 (2)诗中“萋萋”的意思是 (3)诗中“乡关”的意思是 2、本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 ”字,抒发了诗人 的伤感与的 情怀。 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

7、借今昔变化,抒发寂寞惆怅之感,气概雄浑。B诗人想象在天晴时登楼远眺,由渺不可知的感觉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归思,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D描写黄鹤楼的日景晚景,富于变化,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D尾联展现朦胧的江上月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六、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

8、词语解释:(1) 诗中“浣女”的意思是 (2)诗中“春芳歇”的意思是 (3)诗中“王孙”是指 2、本诗通过描绘 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诗人 的意趣和对 的心情。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山居秋日的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B三四句写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皓月当空,山泉清冽,流于石上。C五六句写浣纱女子归来,莲叶分披,渔舟荡水的情景。D最后两句点明山间是王孙们洁身自好的所在。七、送友人

9、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词语解释:(1) “孤蓬”喻指 (2)“浮云”喻指 (3)“故人”是指 (4)“班马”的意思是 2、本诗通过描写 的送别环境,渲染 的送别气氛,表达作者对友人 的情感。3、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两句中“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B“孤蓬万里征”中“孤蓬”写出了友人孤单无依的形象。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D“萧萧班马鸣”一句是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景,未见“送别”二字

10、,却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点明主题。B颔联抒发对漂泊天涯的友人的关怀与不舍。C颈联展示离别的背景,用贴切的比喻表达了离别时的依恋与对友人的关切。D尾联写离别时的动人场景,突出了依依惜别的无限深情。八、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词语解释:(1) “翩翩”的意思是 (2)“骑”的意思是 (3)“驱将”的意思是

11、2、全诗通过记叙卖炭翁 的经过,揭露了宫市的弊端给老百姓带来的 ,表现了作者 ,希望得到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题注为“苦宫市也”,可见诗人意在反映当时宫市的痛苦。B诗的开头四句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卖炭翁伐薪烧炭的艰辛。C“把”、“称”、“叱”、“牵”等词表现了宫使如狼似虎的强横。D“惜不得”三个字直接写出了卖炭翁的悲愤、心酸和懦弱。4、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两句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两句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三句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两句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九、酬乐天杨州

12、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词语解释:(1) 诗题中“乐天”指的是 (2)诗中“酬”的意思是 (3)“凄凉地”指诗中的“ ”,指诗人 (4)诗中“二十三年”是指 2、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 的情感,表现了诗人 的精神。 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B.颁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4、下列对这首诗内容

13、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C颈联“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表明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十、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1、词语解释:(1) “人心”的意思是 (2)“万籁”的意思是 (3)“此”是指 2、本诗衍化出两个成语 和 ;诗人以 为线索,描写了古寺的 ,表达了诗人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唐代诗人常建游历破山寺所写的一首题壁诗。B颔联运用移步换景,写出阳光明媚、竹花繁盛、禅房幽静美妙的环境。C颈联借景抒情,以鸟儿之乐展诗人怡然自乐,而清潭荡涤了尘世杂念。D本诗题咏佛寺禅院,营造佛门圣地的忘情尘俗,抒发寄情山水隐逸情。4、下列对诗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