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风格的翻译一向是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践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来说,如何再现原作的风格,如何处理译者的风格,都是值得探讨的。受到阿诺德“诗人的优美总是蕴藏在风格与声调里” 238的启发,本文试图将这一问题置于文学性极高的诗歌翻译中来研究,探讨译者是如何在处理诗歌不可译因素和力求音美、形美、意美的重重制约因素中处理原作风格的。一、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性(一风格的界定关于风格,有很多说法,一种形象的说法是“风格即其人”。译学词典中对风格的解释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中”L2 Jl”。风格的内涵意义是普遍认同的,而它的指称意义则中西有别
2、,“汉语的风格包括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塑造、情节与结构的安排,以及体裁、语言、艺术手法等的综合。英语中的style主要指艺术表现的方式,如用词、句子与段落的组织、艺术手法的运用等” ”。由于个体的生活经历、个人体验、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等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其语言运用,于是在文学作品中便呈现了多种多样的风格。(二风格传译的重要性文学翻译中首先强调的是“信”,这不仅包括语言表层结构要忠实地传达原文,更包括语言深层结构(思想、风格的忠实。l6世纪法国翻译家雅克·阿米欧(Jacques Amyot提出:“一个称职的译者的任务,不仅在于忠实地还原作者的意思,还在于在某种程度上模仿和反映他
3、的风格和情调。”阿诺德(Mattew Arnold也极为重视风格的翻译,他说:“以为对原文信实,就是把原文译出,不必管它的风格,以为不把风格译出自然界的某一种美,是存在于整体而非分散于各部分的。”_1(三语言风格可译风格是一个笼统的抽象概念,它其实是可以具体化的,于是就有了时代风格、民族风格、语体风格、语言风格等。正是风格的这种多面性和抽象模糊性,致使关于风格的翻译也存在了争议。尤其是语言风格的翻译问题。本文采用的观点是语言风格可译。因为语言是风格的基础,语言可译,风格也就可译。二、风格翻译(一作者的风格所谓作者的风格,就是其精神面貌的总体呈现,其社会观、审美观和创作个性的表现,就是作者的形象
4、。更简单地说,作者的风格就是作者的全部个性。而作者的风格总是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形式来表现的,也就是词语、句型结构、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段等语言特点的规律性重现,也就是“语言是风格的文化符号,作家必须通过语言去实现其个性风格” jl 。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风格性,是原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想真实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就必须忠实传达原作者的风格。(二译者的风格它指的是“译者的人格倾向,选题倾向,文笔色彩以及译者所遵循的翻译标准,使用的翻译方法和译文语言运用技巧等特点的综合,尤其是语言运用的特点”2so。优秀的译者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一如郭沫若所说的翻译等于创作,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背叛,在这种再创造
5、过程中,译者会受到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影响,从而选择极具个人特色的词法、句法和结构,使原作的风格在译者的特有的语言中被立体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风格就会得到自然的流露。(三风格翻译、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辩证统这里说风格翻译,其实强调了译者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没有风格的文学翻译作品是不会成为经典的。而原作的风格也只能通过译者的地道的本土语言(含有译者风格表达,一如卞之琳说的“文学语言总是有风格的,有个人风格的,不通过我们的译本自己的风格,原著的风格也不会在我们的语言里活起来。这正像演戏,只有通过演员自己的风格才能活现戏剧人物的性格风度”41216。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彰显译
6、者的风格而喧宾夺主地淡化原作的风格。译者风格的呈现是以忠实传达原作风格为前提的,毕竟翻译是以原作为蓝本的,是再创造,故译者不可天马行空,而需要一个度最大限度地忠实原作。好的译作是原作风格和译文风格的珠联璧合,既淋漓尽致地展现原作的艺术魅力又恰到好处地蕴涵译者的个性风格。三、莎士比亚Sonnet 18汉译中风格的翻译文学翻译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运用地道的本国语言来充分传达原文的风格。诗歌,作为一种极其独特的文学体式,其语言的强大的表现张力,其独特的格律(音韵节奏、语言形式(特殊的修辞 等,无一不体现着作者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较其他文学体式而言,诗歌的翻译要求在极为有限的篇幅里既要传达原诗的神韵
7、,又要竭力保持其形式,风格的传译似乎变得更为艰难。尽管如此,诗歌翻译实践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色译文也是层出不穷。比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该首诗的汉译本现已有十几种,对同一个原文文本有如此众多各有千128秋的译本,或者更确切地说,一种风格被不同的译家演绎出了很多种互不相同的版本,这中间势必渗入了译者的风格。那么在诗歌翻译中,原作的风格究竟是被怎样呈现的呢?本文以莎士比亚Sonnet 18三个汉译本为例,通过对其措辞的对比分析来展示风格翻译是可以实现的,且译者的风格是可以彰显的。Sonnet 18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8、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An 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s declines,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ed;But t
9、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 st;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译文一:可要我将你比作初夏的晴晖?/你却焕耀得更可爱,也更加温婉:/狂风震撼五月天眷宠
10、的嫩蕊,/孟夏的良时便会变得更短暂:/晴空里赤日有时光照得过亮,/它那赫奕的金容会转成隐晦;/被机运或被造化变迁所跌宕'/任何美妙的形象会显得不美;/但你这丰美的永夏不会衰颓/你不会丧失你这无比的修好;/死亡不会夸你在它影下低回,/有这些诗行将你的韶光永葆:/只要人们还活着,眼睛还能看,/这首诗便能栩栩赋予你霞丹。译文二: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狂风会吹落五月里开放的好花儿,/夏季的生命有未免结束得太快:/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关而凋落,/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11、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死神不敢夸口你在他影子里踯躅,/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译文三:我可能把你和夏天比拟?/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有时太阳照得火热,/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美繁荣事物总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C-e.神不能夸说你在他的阴影里面走着,/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见,/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原作表达的思想是作者借自己的诗
12、歌来赞扬爱人的美貌并希望其美貌亘古长存。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风格特点是:主题选择上具有时代特征,热衷于友谊、爱情、青春和美,措辞华丽多姿,语言精练优美,富有诗意节奏,善于抒情和使用特殊的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段(如双关的频繁使用,形式完整,格律严谨,用韵自由洒脱(常用协韵字。具体到本诗来说,首先是形式上采用了莎氏十四行诗一贯的严谨格式:三个四行诗组和一个双行联韵诗组,节奏是抑扬格五音部,韵式是abab cdcd efef gg。其次是语言技巧上,修辞(比喻、夸张等的巧妙使用,句式的灵活使用(设问、倒装等。如“以sumemer(夏季作喻,并以莎氏惯用的设问形式起首,语势颇委婉,是欲擒故纵法” 凹,再如以
13、“the eye of heaven”喻指“太阳”,“and”、“nor”、“SO long as”等连接词所引导的倒装句式使诗行更灵动。再次是用词的优雅华美,形象生动传神,如“temperate”,“darling buds”,“lease ”,“gold complexion”,“dimm d”,“ untrimmd”,“fade”,“brag”,“wanderst in his shade”。还有古英语词形的使用更增诗歌的古雅,如“thee”,“thou”,“thy”,“st”。孙大雨采用的是以诗译诗,在传达原作风格上,的确颇费苦心,也的确取得了一定效果:形式上力求和原诗一致,也采用了十
14、四行诗的韵式;用语上也颇为古雅,比如“晴晖”、“温婉”、“嫩蕊”、“孟夏”、“赫奕”、“修好”、“韶光”、“霞丹”等。从他的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在最大限度地呈现原作的风格,尽管如此,译者的风格还是隐约可见,他为了形似(如押韵,译文的韵式也采用了abab cdcd efef gg,很有诗歌的味道而对词语的筛选,透着一股古雅严谨。同时,形似的追求也使得一些措辞充满了再创造的味道,故而偏离了原文文字的表层含义。总之,该译文体现了译者译诗的主张和“诗人译诗”的风格。屠岸先生的译文一向被推崇,主要在于其对格律的适当处理。十四行诗所用的格律对英语读者来说是习以为常的,而对汉语读者来说,就显得陌生奇怪了,主要
15、是英汉语言的差异对读者的语言思维和接受习惯的影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华美律动,如果不采用一个适当的途径来传译,译文读者就无法领略到其中的韵味和魅力。屠岸先生在充分考虑到英汉语言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了极具译者本人风格的译法:形式上“以顿(或音组代步”,一行五个音组,韵脚上尽量和原文保持一致,但也做了适当变通,变为abcb defe gbgb ee。用语上也“避免生硬的欧化语法,采用了朗朗上口的现代汉语翻译”41117。比如“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通顺流畅,颇有诗味。略显不足的是,莎翁的诗就俨然成了现代白话诗,而且“原诗的华美风格有所减弱”_7
16、。还有一些词语过于口语化,如“好花儿”、“呀”,一些修辞手法的词语也未加处理,如“苍天的巨眼”。梁实秋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裁,这和他一贯的翻译主张是一致的。他主张译人语“国化”,所以他的译文就更注重文本意境的传达,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不局限于形式的严格对等。故在译文形式上相对比较松散,格律不严谨,在语言使用上,文风朴素清雅,把原诗那种浓烈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素丽文笔呈现出来。比如“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很明显”、“美繁荣事物总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读起来更像是散文。可见,译者的风格在语言风格的选取上、在形式格律的取舍上,都得到了彰显,尽管在传达原作风格上,诗味不够,语言也不够华丽,该译文仍不失为佳译。至少我们看到了立体的作者和译者。对比了三个译本,三个译者的风格便一目了然,尤其是其语言风格。而原作的风格就是在这多种译本中,在从不同角度的不同的诠释中,得到了一个立体的展现,从每一个译本中呈现的鲜活的莎翁形象构成了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子在中国的总印象,于是莎翁复活了,复活在他的诗歌里,复活在不同的国度。四、小结综上所述,通过对文学翻译风格性的探讨及实例分析,不难看出风格的翻译对于再现原文神韵的重要性以及风格因素对译者的影响。一篇好的译 文,是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完美结合的产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那份离婚协议书
- 子女对父母抚养协议书
- 环保战略协议书
- 签订创建协议书
- 男子分手协议书
- 赎回土地协议书
- 推广业务员合同协议书
- 瓷砖有问题理赔协议书
- 第二离婚协议书
- 股票账号协议书
- 2025年消防知识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逃生技巧实战演练题
- 福建卷-2025届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卷
- 高速公路占道施工应急安全措施
- 2025高考英语作文考前背诵(应用文+读后续写)
- 6.3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课件-2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成人创伤性颅脑损伤院前与急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 北京开放大学2025年《企业统计》形考作业4答案
- 广东2025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GB/Z 27001-2025合格评定通用要素原则与要求
- 挂学籍协议书范本
- 2024年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