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_第1页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_第2页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_第3页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_第4页
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方法提要 14 试剂和材料 15 仪器与设备 26 采样及保存 27 分析步骤 28 定性 29 计算 310 质量要求 3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原油中正庚烷以前轻烃、C8C40正构烷烃等烃类化合物的全烃分析。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Y/T 512086 岩石氯仿抽提物及原油中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3 方法提要试样汽化后随载气通过高分辨率毛细柱,使正庚烷以前轻烃、C8C40正

2、构烷烃与异构烷烃分离,用火焰离子化检器检测,以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质量分数。4 试剂和材料a 色谱柱:固定相为聚甲基硅氧烷(SE-30、OV-1等)交联石英毛细柱,最高使用温度不低于320,柱长3550m,内径0.220.25mm,柱效不低于3000理论板/m;b 色谱标样:烷烃类标准混合液体;c 玻璃注射器:10,50,100ml;d 微量注射器:0.5,1,5l;e 氮气或氦气:纯度99.99%以上;f 氢气:纯度99.99%以上;g 空气:净化;h 溶剂:二硫化碳,分析纯。5 仪器与设备a气相色谱仪:具有毛细管分流进样装置、程序升温装置和火焰离子化验测器;b色谱数据处理机:具有峰面积积

3、分和处理功能。6 采样及保存6.1 试油试采中取样在试油试采中取选定层位的脱气原油,用玻璃注射器取46ml试样,密闭。6.2 油井开采过程中取样在井口用玻璃注射器,取流动的原油试样46ml,密闭。若原油含水,视油水比取样,取样体积应保证脱水后试样为46ml,密闭。在实验室将注射器倒置,在4050下恒温12h。油水分离后,在室温下将水排除,密闭。6.3 试样保存试样采集后即可分析,试样可在110下保存。7 分析步骤7.1 打开色谱仪气路及电路系统。7.2 设置仪器、色谱数据处理机分析条件。可参照下列分析条件:a 柱温:40恒温10min,以310/min升到320,恒温至色谱峰流出;b 汽化室和

4、检测室温度:330;c 分流比:1:401:120;d 载气:氮气或氦气,线速1722cm/s;e 燃气:氢气,流量3050ml/min;f 助燃气:空气,流量300500ml/min。7.3 待仪器稳定后,用微量注射器抽取0.21.0l试样(试样需要加热时温度不高于50;重质油可加等体积的CS2溶剂),进样,同时启动程序升稳和色谱处理机,记录色谱图及原始数据。8 定性采用色谱峰保留指数、保留时间、标样和色谱一质谱定性。原油轻烃定性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9 计算9.1 原油全烃质量分数计算式中:Wi全烃组分(i)的质量分数,%;Ai全烃组分(i)的峰面积值;fi全烃组分(i)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9.2 原油全轻烃参数计算10 质量要求10.1 色谱图10.2 准确度标样三次平行测定结果色谱峰组分一致,且相对误差符合表1规定。表1 相对误差 %含量相对误差含量相对误差1.00.0015.005.0010.0010.3 精密度同一样品两次平行测定结果色谱组分一致,且相对双差符合表2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