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一_第1页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一_第2页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一_第3页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一_第4页
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 (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了,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             (2)不知

2、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四处)(2分)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仁 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2分)  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分) (二)误认卓茂尝出门,有人认其马。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

3、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注 卓茂:人名。  公:对人的尊称。)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他日 马 主 别 得 亡 马 乃 诣 丞 相 府 归 马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1)归(          )    (2)诣(          )7、翻译“心知非是,解以与之”一句的意思。(2分

4、)   8、卓茂问“子亡马几何时矣”的用意是什么?(1分)   9、这件小事表现了卓茂               的品质,表现了“马主”                 的品质。 (三)王右军诈睡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

5、犹未起。须臾 ,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 ,既 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 ,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 。 王右军:即王羲之。    减十岁:不满十岁。    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   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   屏:通“摒”,让手下退出。 

6、0;  阳:同“佯”,假装。   从:同“纵”。 10 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      )。(3分) A.智      B.谋       C.才      D.诈 11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1)须臾 ,钱凤入 (2)诈熟眠 12 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

7、标点。(2分)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四) 约不可失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公将焉之 () 岂可不一会期哉()  

8、14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不复出焉   15 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往,身自罢之。    16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2分 (五)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者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

9、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17、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18、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猴遍哭于乡( ) (2)乡人乃资而掩( )19、“义猴之墓”中的义猴的“义”表现在什么地方?请摘取原文中相关的句子回答。(3分) 20、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六)蝂传 柳宗元蝂者,善负(背)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印(同“昂”,高高抬起)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

10、涩,物积因不散,卒踬(zh,绊倒)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今世之嗜(爱好)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地,黜(罢免)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越发)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21、解释下列加粗词在语境中的意思。(4分)卒踬仆不能起()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不艾()22、比较各组加粗词的意思。(3分)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2分)(1)其背甚涩,物积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2)今世之嗜取者

11、,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惟恐蓄其不积。 24概括本文的中心大意。(1分) (七)食者众而耕者寡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 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 子不若已 2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 子独自苦而为义 27、从文中看,墨子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28、结合我们学过的墨子.公输,说说墨子的政治主张是什么?他是如何实践

12、他的政治主张的?2分 (八)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5权衡:秤锤秤杆。)29、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4分) (1)一牛且数万斤。 (2)募能出之者。 (3)徐去其土。 (4)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 30、翻译: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3分) 31、试说明怀丙和尚是怎样把铁牛从河中打捞出来的? (3分) (九)

13、御者之妻晏子为齐相,出,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车篷),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32、解释下面加点词的词义。(4分)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 相齐国 妾是以求去也 33、翻译下面的句子的意思。(4分)(1)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2)其后,夫自抑损 34、说说全文的大意是什么?(2分) (十) 杨朱之弟曰布,衣表衣而出。天雨,解表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

14、:“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杨朱:人名。 缁:黑色。 35、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衣缁衣而反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 应 3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衣表衣而出(穿) 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37、将下面的句字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_ 38、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十一)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

15、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具:备办。 香居:齐国大夫。 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39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书 之 寡 人 不 肖 好 为 大 室 香 子 止 寡 人 也 40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

16、“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A放下,放弃 B消融,融化 C排解,解除 D 指佛教或僧人 E喜悦 41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2分) 42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4分) 答案: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4. 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9. 还,归

17、还 往,到去 5.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6. 想确认马是谁的。7. 仁厚(宽厚、宽容)     诚实10、A 11、(1)一会儿 (2)假装 12、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13、相约;下雨;打算;怎么14、A 15、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宴会。16、一诺千金 17、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 18、到处;资助 19、(1)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2)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3)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 20、示例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

18、些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有义。21、终于如果原来,旧的停止22(1)即使虽然(2)背背的东西(3)原来所以23(1)它的背很不光滑,因此背上集聚的东西不容易散落,最后终于被东西压倒爬不起来。(2)当今世上那些爱好索取的人,见到功名利禄就不肯放过,使自己的家充实起来,也不顾劳累自己,惟恐不能积蓄更多的功名利禄。24借对善负小虫的描写,讽刺了那些贪财不止、极力向上爬的人。25、拜访;停止26、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吃饭的人多而种地的人少。只有你自找苦吃,从事正义事业。27、要点:坚持正义,机敏善变。28、墨子的政治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或兼爱、非

19、攻或坚守正义)。(1)他不辞劳苦,身体力行,奔走呼号,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制止不义的战争。如在墨子 公输中,为止楚攻宋,他行十日十夜至楚,亲自说服公输般停止助楚攻宋;这次又自鲁即齐,面对朋友的不理解,他设喻说理,言辞委婉、态度恳切地表明自己坚守“为义”而不动摇的决心。29、且:几乎,重达。 募:招募。 徐:慢慢的。 实:装满,充实。 30、用大的木材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钩住铁牛,慢慢的去掉船里的土,船浮上来,铁牛也被拉出来了。31、怀丙和尚先用两艘大船装满了土,放到铁牛两边,系住铁牛,然后用一根大木头做成秤锤秤杆的形状,保持两船对铁牛的拉力平衡,然后慢慢的去掉两艘船中的土,依靠水的浮力,慢慢把铁牛

20、拉出来。32.驾车的人 偷看 做宰相 因此33、(1)智谋深远,态度谦虚(2)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 34、写了御者之妻规劝丈夫要谦虚、塌实的故事。35、D 36、C 37、假使让你的白狗出去,而变成黑狗回来,你不感到奇怪吗? 38、要认识到事物都是在变化的,不能只通过表面现象判断本质。38、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39、 A 40 、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41 、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各2分)(一)陈元方(纪)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

21、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二)卓茂有一次出门(坐马车)。有人说那马是他的。于是问他:“你丢马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年,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走。将要走时,回头对那人说:“若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

22、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茂的马。(三)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呕吐得一片狼藉,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四)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

23、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还要去吗?"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子,哪能不去赴约会呢?"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宴会。(五)某山隅有一个老人,妻子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个女儿在远方。打猎的人可怜他孤独,于是就送了一只猴子给他。老人十分喜欢,对待它就好像对亲生儿子一样。每次出门猴子都跟着他,(猴子)不用链子锁着不用绳牵着,但又不会离开他。如此就过了五年。 一天,老人突然死了,猴子关上门,奔到老人女儿家里,泪如下雨。(老人的女儿)问:“父亲死了?”猴子点了点头。(

24、她)于是就和猴子一同回去。老人的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无有钱给他办后事,猴子于是中乡中大哭,乡里的人于是给钱它为老人办了后事。老人的女儿要带猴子走,猴子拱手拒绝了,仍然守着老人原来的故居,每天摘果为生。每隔五天就为老人大哭一场,好像是纪念老人养了它五年的恩情,样子十分哀伤。这样不够三个月就死在了老人的坟前。乡里的人可怜他,于是把它葬在老人的坟的旁边,为它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写着:义猴之墓。(六)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