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完整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完整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完整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完整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试题库完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 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C )A. 低频段      B. 中频段         C. 高频段   D. 无法反映2. 对于一、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C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以上

2、都不是3. 开环传递函数G(s)H(s)=,其中p2>z1>p1>0,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A )A.(-,-p2 -z1,-p1 B. (- ,-p2 C. -p1,+ ) D. -z1,-p14. 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 ,当 时,其相位移() 为( B ) A-270°  B-180° C-90°  D0°5. 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D )A. 脉冲函数      B. 斜坡函数 &

3、#160;      C. 阶跃函数   D. 正弦函数6. 确定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可用(A)A劳斯判据  B幅角条件 C幅值条件  Ddk/ds=07. 设一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要求,则K=(  A )A10  B20 C30  D408. 过阻尼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是调整时间和( C )A峰值时间  B最大超调量 C上升时间  D衰减比 9. 设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频率特性奈氏图起点坐标为

4、( C  ) A(-10,j0)  B(-1,j0) C(1,j0)  D(10,j0)10. 一阶系统 的时间常数T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不定11. 当二阶系统的根分布在根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 为( B)A<0 B=0 C0<<1 D 112. 同一系统,不同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A) A相同 B不同 C不存在 D不定 13. 传递函数反映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它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C) A. 输入信号 B. 初

5、始条件 C. 系统的结构参数 D. 输入信号和初始条件14.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 C ) 来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一个判别准则。 A. 开环幅值频率特性 B. 开环相角频率特性 C. 开环幅相频率特性 D. 闭环幅相频率特性 15. 如果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存在峰值,则阻尼比的值为(A)A.0 0.707 B.0< < 1 C . >0.707 D. >1 16.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在单位加速度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为:(D)(a)01 (b)001 (c)0 (d)17已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的Nquist图如图

6、1所示,该系统为:(B)(a)0型系统 (b)I型系统 (c)II型系统 (d)以上答案都不对18.典型欠阻尼二阶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如图2所示,在单位阶跃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超调量为:( )T=0.5,=0.5(a)367% (b)177% (c)163% (d)无法确定19.线性离散系统如图3所示,则为:(A)(a)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20阶跃响应曲线从终值的10%上升到终值的90%所需的时间是(B)a延迟时间 b上升时间 c调节时间 d峰值时间21过阻尼二阶系统闭环极点为:(C)a具有负实部的共轭复根 b两个相等的负实根c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 d一对纯虚根22四个典型欠阻

7、尼二阶系统闭环极点的分布如图2所示,其中阻尼比最大系统的为: (C)a 系统1 b系统2 c系统3 d系统423. 某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A)a b c d24 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系统的闭环极点在左半平面分布的个数为:(B)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25系统的开环传函,输入为单位斜坡信号时,系统的静态误差为:(B)a b 0 c 3 d 26系统的开环传函为,开环增益和根轨迹增益的关系为:( A)a b c d 27系统的开环传函为,根轨迹和虚轴的交点及相应的根轨迹增益为:(D)a , b , c , d ,28某系统的开环传函,相角稳定裕量

8、,则为:( A)a 1 b 2 c d 29.某采样系统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闭环系统采样信号的变换为:(A)a b c d 30某采样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系统:(B)a 稳定 b 不稳定 c 无法判断 d 临界稳定31某一系统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当输入信号时,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D)a b c d 32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系统的时间常数、阻尼系数和过渡过程时间()分别为:( D )a 2、0.5、17.6 b 0.5、0.5、14 c 0.5、0.5、17.6 d 2、0.5、1233根轨迹和根轨迹绘制规则相同的是:(B)a 渐近线的方向角 b 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c 根轨迹在实轴的

9、分布 d 根轨迹的起始角和终止角34. 采样周期为( B)的系统是连续系统。a)0 b) c)需经严格证明 d)以上都错35如图2所示系统,传递函数为( A )。a) b) c) d)以上都错36如图3所示,当和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 C)。a)0 b)1 c)0.5 d)以上都错37如图3所示,当和时,系统稳态输出为: ( C )。a)b)c) d)以上都错38设单位反馈控制系统开环传函为:,关于系统稳定判断正确的是:(A)a)稳定 b)不稳定 c)临界稳定 d)无法确定39如图4所示开环幅相曲线,有可能的开环传递函数和稳定性判断是:( B )a) 稳定 b) 稳定 c) 不稳定 d)以

10、上都错40.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系统的开环增益和根轨迹增益的关系是:( B)a); b); c); d)以上都错41.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A)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D.非线性系统42.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两个“S”多项式之比,则闭环特征方程为( B)A.N(S) = 0 B. N(S)+M(S) = 0 C.1+ N(S) = 0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43.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 D )A.低频段 B.开环增益 C.高频段 D.中频段44.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平面原点(

11、D )A.准确度越高 B.准确度越低 C.响应速度越快 D.响应速度越慢45.积分环节的幅频特性,其幅值与频率成( C )A.指数关系 B.正比关系 C.反比关系 D.线性关系46.系统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 B ) A.稳定 B.临界稳定C.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 D.型别47.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A ) A.型别 B.系统不稳定C.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48.根轨迹的模值方程可用于(C )A.确定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 B.确定实轴上的根轨迹分布 C.确定根轨迹上某点对应的开环增益  D.绘制根轨迹49.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系统的开环增益

12、为(B ) A.6 B.4 C.2 D.150.线性离散系统的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则其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 C)A.      B.C.    D.5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D )A、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52、系统特征方程为 ,则系统 ( C )A、稳定; B、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临界稳定; D、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53、系统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说明 (

13、A)A、 型别; B、系统不稳定;C、 输入幅值过大; D、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54、对于以下情况应绘制0°根轨迹的是( D )A、主反馈口符号为“-” ; B、除外的其他参数变化时;C、非单位反馈系统; D、根轨迹方程(标准形式)为。55、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2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B )。 系统 系统 系统图2A、系统 B、系统 C、系统 D、都不稳定56、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B)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的真分式;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

14、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57、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C)。A、 50 B、25 C、10 D、5 58、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B ) 。 A、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含两个积分环节 C、位置误差系数为0 D、速度误差系数为059、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C )A、 B 、 C 、 D、60、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低频段决定了系统的( A )。A、稳态精度 B、稳定裕度 C、抗干扰性能 D、快速性61、下列系统中属于不稳定的系统是( D )。 A、闭环极点为的系统 B、闭环特征方程为的系统C、阶跃响应为的系统

15、D、脉冲响应为的系统62、关于线性系统稳态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C ) A、 一型系统在跟踪斜坡输入信号时无误差 ;B、 稳态误差计算的通用公式是;C、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小稳态误差;D、 增加积分环节可以消除稳态误差,而且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63、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 A )。A、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B、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C、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D、非线性系统。64、若某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B)。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65、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取决于开环对数幅频特性的:DA、低频

16、段 B、开环增益 C、高频段 D、中频段 66、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D )A、 0 ; B、 ; C、 10 ; D、 2067、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A )A、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B、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C、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D、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68、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B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69、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

17、益为 ( C )。A、 100 B、1000 C、20 D、不能确定70、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B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点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应71、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B、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平面,系统不稳定; C、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72、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输入信号是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 D) A、 0 B、 C、 10

18、D、 20二、填空题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给定值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2、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则G(s)为 G1(s)+ G2(s) (用G1(s)与G2(s) 表示)。3、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10/(s+0.2)+5/(s+0.5) 。4、根轨迹起始于 开环极点 ,终止于 开环零点 。5、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6、自动控制系统有两种基本控制方式,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无反向联系时,称为 开环控制 ;当控制装置与受控对象之

19、间不但有顺向作用而且还有反向联系时,称为 闭环控制 ; 7、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稳定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劳斯稳定判据 ;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8、传递函数是指在零 初始条件下、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的拉式变换 与输入信号拉式变换 之比。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10、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 稳定性 、快速性和 准确性 。11、一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二阶系统传函标准形式是。12、在经典控制理论中,可采用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或 频域分析法 等方法判断线性控制系统稳定性。13、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取决于系统结构和 参数 , 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14、线性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纵坐标取值为,横坐标为 。1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中,Z = P - R ,其中P是指位于右半S平面的开环极点数 ,Z是指位于右半s平面的闭环极点数 ,R指 奈奎斯特曲线逆时针围绕(-1,j0)的圈数 。16、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其开环幅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17、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