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社会心理学英文名称:Social Psychology课程编码:1411011B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教育学 心理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社会心理学是致力于了解和说明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的一个科学领域。是一门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应用心理学学科。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对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社会心理的探讨,使得学生能够从社会、文化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面解读人的行为,并对中国人的社会
2、行为方式的特点有所把握。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明确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派别与理论一、行为主义的社会心理观二、认识学派的社会心理观三、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观四、符号相互作用理论的社会心理观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社会心理学研究具体方法第二章 社会化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了解社会化的意义、任务、内容、因素、心理机制;2、了解角色及社会的要求;3、联系社会的要求思考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一、
3、什么是社会化二、社会化的内容三、社会化的种类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二、家庭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三、教师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四、同辈集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五、大众传播工具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第三章 自我意识目的与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含义和内容: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第一节、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一、自我意识的定义二、自我意识的内容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一、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的社会因素 第三节、自我过程一、自我评价二、自我美化三、自我表现 第四章 社会认知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社会认知的内涵与影响因素2、了解与掌握印象形成的方式
4、与心理效应3、了解与掌握行为归因的理论4、掌握非语言行为的分析方法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概念二、社会认知的特征三、社会认知的过程四、社会认知的种类 第二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社会认识的心理效应二、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一、归因的定义二、对行为的归因解释三、几种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四、归因偏差第五章 社会态度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态度的内涵、功能及其与行为的关系2、掌握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及测量方法3、了解社会态度理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追求事业成功第一节 态度概述一、态度定义及特性二、态度的构成要素三、态度的组织原理四、态度与行为第二节 态度的
5、形成与改变一、态度的形成二、态度改变的理论三、态度改变的方法第六章 从众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社会影响中从众、服从行为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第一节 从众一、从众的内涵二、从众的实验研究三、影响从众的因素第二节 服从一、服从的概述二、有关服从的实验研究三、影响服从行为的因素四、增强服从行为的方法第七章 群体心理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一节 群体概述一、定义二、群体的分类三、几种重要群体的心理特征第二节 群体活动的内在机制一、群体的内聚力二、群体规范三、群体压力四、群体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定义二、群体决策的优、缺点三、群体决策对个人
6、的影响第八章 社会关系教学目的与要求1、 理解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儿童的侵犯行为2、 理解人际吸引及其影响因素3、 理解利他行为、以及如何增进利他行为第一节 侵犯行为一、侵犯行为的定义及其理论解释二、侵犯行为性质三、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四、对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第二节 人际吸引一、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二、小群体人际吸引的研究第三节 利他行为一、利他行为及其旁观者效应二、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三、对利他行为的促进四、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小组参与式讨论;课外阅读五、课程考核课后作业30;课堂讨论30;期末考试40六、学时分配主要内容章节学时分配绪论第一章2学时社会化第二章2学时自我意识第三章2学时社会认知第四章4学时社会态度第五章6学时从众第六章4学时群体心理第七章4学时社会关系第八章8学时六、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考书:1章志光.社会心理学.(2000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19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自治区科技厅直属事业单位引进考试真题
- 修缮采购协议合同范本
- 兼职辅导老师合同范例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系统构造与检修 项目三-课后习题带答案
- 劳务分包用工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渠道合同范本
- 农民玉米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杭州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江西省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企业雇佣货车合同范本
- 新闻摄影培训PPT
- 《外贸风险管理》完整全套课件
- 露天煤矿防治水管理制度
-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程周
- PANTONE潘通色卡C面颜色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 中药的性能课件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2022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一册全部课件(含32课)
- 《数学物理方程》全册配套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