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3第一讲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3第二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3第三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15第四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7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9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9第二讲离子反应23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28第三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33第一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33第二讲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36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40第四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及开发利用金属矿物44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7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47第二讲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50第三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54第四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57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61

2、第一讲原子结构61第二讲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63第三讲化学键66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68第一讲化学能与热能68第二讲原电池新型化学电源71第三讲电解池金属腐蚀与防护74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79第一讲化学反应速率79第二讲化学平衡状态81第三讲化学平衡常数及反应进行的方向83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86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86第二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89第三讲盐类的水解93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96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98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烃98第二讲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102第十章 化学实验105第一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105第二讲常见物质的制

3、备108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111第十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115第一讲原子结构与性质115第二讲分子结构与性质119第三讲晶体结构与性质123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127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127第二讲烃与卤代烃134第三讲烃的含氧衍生物139第四讲生命中的基础有机物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143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讲化学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考点1化学常用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一、可加热的仪器 1仪器的名称为试管。使用方法: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仪器的名称为蒸发皿。使用方法:蒸发浓缩时要用玻璃棒搅拌。3仪器的名称为坩埚,用于固体物质

4、灼烧。使用方法: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必须使用坩埚钳,加热完的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4仪器的名称为圆底烧瓶。使用方法:液体不超过容积的,且不少于。5仪器的名称为锥形瓶。使用方法:滴定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6仪器的名称为烧杯。使用方法: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搅拌。7仪器的名称为三颈烧瓶,使用方法:三口一般放置温度计、搅拌器、冷凝管、分液漏斗等。二、常用的计量仪器1.2.3.4.5.中学化学实验中用到温度计的3个实验(1)实验室制乙烯: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乙醇与浓H2SO4混合液的液面下,用以测定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使其迅速升高到170 。(2)苯的硝化反应: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水

5、浴中,用以测定水浴的温度,控制水浴温度在5060 。(3)石油的蒸馏:温度计的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用以测定馏分的温度。三、常用的分离、提纯仪器仪器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普通漏斗(1)向小口容器中转移液体(2)加滤纸后,可用于过滤(1)制作过滤器时,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用水润湿,注意不得留有气泡(2)过滤时,滤纸上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分液漏斗(1)A用于反应中随时添加液体(2)B用于萃取、分液(1)活塞不得渗漏(2)分离液体时,下层液体由下口放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蒸发皿蒸发或浓缩溶液(1)可直接加热(2)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3)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

6、干蒸馏烧瓶蒸馏或分馏(1)加热时要垫石棉网(2)加热时液体的量不超过其容积的直形冷凝管组装蒸馏装置,将蒸气冷凝为液体蒸气流的方向与冷却水流的方向相反洗气瓶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其中广口瓶可换作大试管或锥形瓶(1)一般选择能与杂质气体反应的试剂作吸收剂(2)装入液体量不宜超过容积的(3)气体的流向为A进B出干燥管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干燥剂为颗粒状,常用CaCl2或碱石灰等(1)注意干燥剂或吸收剂的选择(2)一般为大口进气,小口出气四、其他仪器1胶头滴管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事项: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放或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用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2

7、酒精灯用途:用作热源,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600 ,酒精喷灯火焰温度可达1 000 左右。注意事项:酒精灯所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不能少于;加热时要用外焰,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需要加强热的实验用酒精喷灯加热。3表面皿用途:作烧杯、蒸发皿等容器的盖子;用于pH试纸等试纸的变色实验。注意事项:不能加热。4滴瓶用途:用于盛放少量液体药品。注意事项: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不可互换;不能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溶液流入胶头;见光易分解的物质要用棕色瓶盛装。考点2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药品的取用1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要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而不能沾在管口和管壁上。

8、块状和大颗粒固体用镊子夹取。2取少量液体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的液体用倾倒法,注意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向烧杯、容量瓶、漏斗中倾倒液体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二、仪器的洗涤1洗净的标准内壁附着均匀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2常见残留物的洗涤待清洗仪器污物清洗试剂做过KMnO4分解实验的试管MnO2热的浓盐酸做过碘升华实验的烧杯碘酒精长期存放FeCl3溶液的试剂瓶Fe(OH)3稀盐酸做过银镜实验的试管银稀HNO3做过铜与硫反应实验的试管硫热的烧碱溶液或二硫化碳做过油脂实验的试管油污热的纯碱溶液三、试纸的使用1试纸种类和用途2使用方法(1)检验液体: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待

9、测液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吸取)点在试纸的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2)检验气体:一般先将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并使其接近集气瓶口,观察颜色变化。四、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一般在烧杯或试管里进行,为了加速溶解,常采用搅拌、粉碎、振荡或加热等措施,但FeCl3、AlCl3等易水解的固体溶解时不能加热。2气体的溶解(1)对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O2、Cl2、H2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2)对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 HCl、NH3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五、物质的加热1固体的加热(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2)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10、。2液体的加热(1)加热前,先把玻璃容器外壁的水擦干,以免炸裂容器;用试管加热时,先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中上部,管口向上倾斜,不得对着人,以防液体沸腾时溅出烫伤人。(2)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3加热的方式加热方式适应范围直接加热瓷质、金属质或小而薄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隔石棉网加热较大的玻璃反应器(如烧杯、烧瓶等)浴热(水浴、油浴、沙浴等)(1)需严格控制温度(如硝基苯的制备)(2)需反应混合液静置(如银镜反应)(3)蒸馏沸点差较小的混合液六、仪器的安装、连接1安装顺序:一般从热源开始,按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2连接顺序:洗气时,“长进短出”,如图a;量气装置“短进长出”,如图b;

11、干燥管除杂时“大进小出”,如图c。拆分仪器的顺序与仪器安装顺序相反。七、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必须在组装仪器完成后,放入药品之前进行。1示例方法微热法液差法外压法图例具体操作塞紧橡胶塞,将导气管末端伸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捂热(或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塞紧橡胶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胶管部分,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水塞紧橡胶塞,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现象说明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停止微热,冷却后导气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时间不下降停止加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且液面差不再改变推动注射器之后导管中出现一段液柱,且液面差不改变2.解题经验气密性检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微热法和液差法

12、,微热法适合于装置一端密封或容易密封而另一端是导气管的制气装置,如分液漏斗与烧瓶(或广口瓶)的组合;而液差法适合于装置一端不容易密封而另一端是导气管的制气装置,如长颈漏斗与烧瓶(或广口瓶)的组合。所以在装置较为常规的气密性检查的试题中,选用哪种方法,可以简化为如下思路:若气体发生装置是分液漏斗与容器组成或没有漏斗,选用微热法;若气体发生装置是长颈漏斗与容器组成,选用液差法。回答此类问题注意表述的严谨性,在气密性检查的操作上,很多学生回答时不够严谨,以致于漏掉要点而失分。常犯的错误就是开始忘记叙述“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后面的现象描述不完整,如加热法中只描述导气管口产生气泡,却不说明冷却后形成液柱

13、。所以气密性检查问题一定要弄懂原理,理清各个环节,注意严谨性。考点3试剂的存放与实验安全一、化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瓶的选择(1)根据药品状态(2)根据感光性(3)根据酸碱性2试剂的保存方法化学试剂都应注意妥善密封保存于试剂瓶中。对于易变质、易挥发或有危险性的化学试剂,还应根据其性质采取特殊的保存方法。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1)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2)加入还原剂(3)隔绝空气(1)Na2SO3、Na2S、KI溶液等用后立即盖好(2)FeSO4溶液中加少量铁屑(3)K、Na保存在煤油里,Li保存在石蜡里防与CO2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NaOH溶液、Na2CO3溶液、石灰水、Na2O2固

14、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1)密封,置于阴凉处(2)液封(1)浓盐酸、浓氨水等置于阴凉处(2)液溴用水封防燃烧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浓HNO3、KMnO4溶液、AgNO3溶液、氯水等抑制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eCl3溶液中加稀盐酸,Na2S溶液中加NaOH溶液防腐蚀(1)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或塑料盖(2)能腐蚀玻璃的物质用塑料容器(1)浓HNO3、KMnO4溶液、氯水、溴水等腐蚀橡胶(2)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aOH、Na2CO3、Na2SiO3溶液等二、认识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识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15、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土盖灭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湿抹布盖灭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NaHCO3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切不可用手揉眼睛,并及时送医院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用硫粉覆盖液溴、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重金属盐中毒喝大量豆浆、牛奶,并及时送医院四、实验安全装置1防倒吸安全装置2防堵塞安全装置3防污染安全装置(1)实验室制取Cl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b、c装置。(2)制取CO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3)制取H2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a、c装置。考点4化学常用仪器的创新应用1实验仪

16、器的“多器一用”(1)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制气装置(2)可以测量气体体积的装置(3)可作为冷凝或冷却的装置(4)可作为气体干燥或除杂的装置2实验仪器的“一器多用”(1)多变的角色球形干燥管干燥管可作干燥、吸收及检验装置。a干燥管内盛无水硫酸铜时,可用于水蒸气的检验。b可用于气体的尾气吸收,如内盛碱石灰,可吸收HCl、Cl2、SO2等。c可用于测定气体质量时作隔绝装置。定量测定时,有时需要考虑空气中的成分对测定产生的影响,所以吸收气体的装置后还要另接一个干燥管,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对定量测定产生干扰。球形干燥管的创新用途(2)集气瓶的创新用途集气瓶除用于收集气体外,还可用于贮存气

17、体(如图)、测量气体体积(如图)、作洗气瓶(如图)等。3其他装置的创新及应用(1)蒸馏装置的创新由于冷凝管竖立,使液体混合物能冷凝回流,若以此装置作反应容器,可使反应物循环利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2)洗气装置的创新双耳球吸收法由于双耳球上端球形容器的容积较大,能有效地防止倒吸。故该装置既能除去气体中的气态杂质,又能防止倒吸。第二讲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考点1物质分离和提纯的物理方法一、物质分离、提纯的区别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2物质的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又叫物质的净化或除杂。二、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试根据所学的知识填写操作方法及

18、相关内容。1如图1,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过滤。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超过滤纸边缘。2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结晶(或重结晶)的方法。如图2,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蒸发结晶。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

19、或晶体局部过热而飞溅;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3如图3,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萃取、分液。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注意事项: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4如图4,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蒸馏。适用范围: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蒸馏烧瓶内要加沸石;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5如图5,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升华。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

20、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6如图6,所采用的操作方法的名称:渗析。适用范围:用半透膜使离子或小分子从胶体中分离出来,如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注意事项:将要提纯的胶体装入半透膜袋中,将半透膜袋系好,浸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更换蒸馏水,渗析的时间要充分。考点2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化学方法方法原理杂质成分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Cl、SO、CO及能形成弱碱的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CO、HCO、SO、HSO、S2、NH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酐或碱)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

21、)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用酸性KMnO4除去CO2中的SO2,用热的铜粉除去N2中的O2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4Cl等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含杂质的金属(M)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调pH法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如向含有Cu2和Fe3的溶液中加入CuO、Cu(OH)2或Cu2(OH)2CO3等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而除去第三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点1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一、物质

22、的量1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符号为 n。2基本概念间的关系3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数值单位指定化学式或微粒名称4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n。二、摩尔质量1概念: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 g·mol1(或g/mol)。2数值:以 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都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原子)质量。3关系: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n。考点2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物质的本性)。2

23、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距离的大小(由温度与压强共同决定)。3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的大小)。二、气体摩尔体积1含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Vm_,标准状况下,Vm22.4_L·mol1。2相关计算(1)基本表达式:Vm。(2)与气体质量的关系:。(3)与气体分子数的关系:。3影响因素: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也有可能为22.4 L·mol1。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应用22.4 L·mol1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是否是标准状况。三、阿伏

24、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1阿伏加德罗定律可总结为:“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2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可通过pVnRT及n、导出)相同条件结论公式语言叙述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T、V相同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T、p相同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第四讲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考点1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一、物质的量浓度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四大类型类型1标准状况下,气体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c类型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1)计算公式:c(c为溶质

25、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1,为溶液密度,单位g·cm3,w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当溶液为饱和溶液时,因为w,可得c。(2)公式的推导(按溶液体积为V L推导)c或w。类型3溶液稀释和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1)溶液稀释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1V1c2V2。溶液质量守恒,即m(稀)m(浓)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2)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c1V1c2V2c混V混。混合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m1w1m2w2m混w混。类型4应用电荷

26、守恒式进行未知离子的浓度计算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例如: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存在:c(CH3COO)c(OH)c(Na)c(H)。考点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一、主要仪器1托盘天平:可精确至0.1 g,称量前先调零,称量时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2容量瓶:配制溶液的专用精确容器,主要规格有100_mL、250_mL、500_mL、1_000_mL。3其他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二、配制过程(以配制500 mL 1.00 mol·L1 NaOH溶液为例)1配制过程2误差分析请完成下表中的误差分析(填“偏高

27、”“偏低”或“不变”):实验操作因变量c(mol/L)n(溶质)V(溶液)用滤纸称量NaOH固体减小偏低砝码与物品颠倒(使用游码)减小偏低称量前小烧杯内有水不变不变称量时间过长减小偏低向容量瓶中移液时少量溅出减小偏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减小偏低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增大偏低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减小偏高定容摇匀后液面下降再加水增大偏低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减小偏高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考点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4元素在

28、物质中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5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6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原子个数不同 ,如O2和O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二、物质的分类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

29、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考点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二、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转化关系图2形成转化关系一条线:(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三、化学反应的分类四、物质变化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归类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炭化、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硝化、酯化、裂化、油脂的硬化考点3分散系与胶体一、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

30、系。2分类(1)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2)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二、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2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注意: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互相排斥,是胶体较稳定的主要原因。3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4聚沉(1)概念:使胶体凝聚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2)方法:。(3)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等。三、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

31、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第二讲离子反应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一、电解质及其电离的关系二、电离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H2SO4、NaOH、(NH4)2SO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2SO4=2HSO、NaOH=NaOH、(NH4)2SO4=2NHSO_。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1)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

32、电离为主。如H2S的电离方程式为H2SHHS、HSHS2。(2)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如Cu(OH)2的电离方程式:Cu(OH)2Cu22OH。(3)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AlOH2OAl(OH)3Al33OH。3酸式盐(1)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_。(2)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然后酸式酸根部分电离。如NaHCO3=NaHCO、HCOHCO。考点2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一、离子反应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

33、应。2离子反应的条件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加入BaCl2 溶液:Ba2SO=BaSO4,B加入CH3COONa溶液:CH3COOH=CH3COOH,C加入Na2CO3溶液:CO2H=CO2H2O,D加入Zn粒:Zn2H=H2Zn2,E加入NaOH溶液:HOH=H2O。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难溶的物质、生成难电离的物质、生成易挥发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离子反应的本质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A(填序号,下同);H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BCDE;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二、离子方程式1概

34、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但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根据实验现象,直接书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Cu2、SO、Ba2、OH;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Cu2与OH反应生成难溶的Cu(OH)2,SO与Ba2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再如Ca(HCO3)2溶液与Na

35、OH溶液反应实质是HCO与OH反应生成更难电离的H2O,同时生成的CO再与Ca2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aCO3沉淀,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三种离子的个数比写出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考点3用分类思想突破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类型一连续反应型指反应生成的离子因又能跟剩余(过量)的反应物继续反应而跟用量有关。(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碱过量:CO22OH=COH2O;碱不足:CO2OH=HCO_。(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的酸的盐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AlO2溶液中:NaAlO2过量:2AlOCO23H2O=2Al(OH)3CO_;NaAlO2不足:

36、AlOCO22H2O=Al(OH)3HCO_。(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盐酸不足:COH=HCO_;盐酸过量:CO2H=CO2H2O。(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铝盐过量:Al33OH=Al(OH)3;强碱过量:Al34OH=AlO2H2O。(5)NaAlO2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NaAlO2过量:AlOHH2O=Al(OH)3;强酸过量:AlO4H=Al32H2O。(6)Fe与稀HNO3溶液:Fe过量:3Fe2NO8H=3Fe22NO4H2O;HNO3过量:FeNO4H=Fe3NO2H2O。类型二先后反应型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

37、离子反应,但因反应次序不同而跟用量有关。又可称为竞争型。(1)NH4H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NaOH不足:HOH=H2O;NaOH过量:NHH2OH=NH3·H2OH2O。(2)将Fe(NO3)3溶液与HI混合HI不足:8H2NO6I=4H2O3I22NO;HI过量:Fe312H3NO10I=Fe25I26H2O3NO。类型三离子配比型当一种反应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离子参与反应时,因其组成比例不协调(一般为复盐或酸式盐),当一种组成离子恰好完全反应时,另一种组成离子不能恰好完全反应(有剩余或不足)而跟用量有关。(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NaOH不足:C

38、a2HCOOH=CaCO3H2O;NaOH过量:Ca22HCO2OH=CaCO32H2OCO_。(2)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NaHCO3不足:HCOOHCa2=CaCO3H2O;NaHCO3过量:Ca22OH2HCO=CaCO3CO2H2O。(3)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2HSO2OHBa2=BaSO42H2O;若向该溶液中再加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SOBa2=BaSO4。SO完全沉淀:HSOBa2OH=H2OBaSO4。考点4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4看”1看电解质拆分是否正确(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

39、弱电解质、沉淀、氧化物、单质一律保留化学式。(2)对于微溶性的强电解质,在反应物中视情况而定,若为其澄清溶液则拆,浊液则不拆。如澄清石灰水中Ca(OH)2以Ca2、OH存在,可拆成离子形式;若为石灰乳,则写作Ca(OH)2。在生成物中,微溶物则看作沉淀,不能拆。(3)可溶性多元弱酸酸式盐的酸根一律保留酸根形式,如在水溶液中HCO不能写成HCO。2看配平是否正确电荷是否守恒;若为氧化还原型的离子反应还要注意化合价升降是否相等;若是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要注意离子配比是否符合条件。如FeCl3溶液与Cu反应,不能写成Fe3Cu=Fe2Cu2,而应写成 2Fe3Cu=2Fe2Cu2。3看符号运用是否合理

40、:“=”“”“”“”及必要条件是否正确、齐全。4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再如将少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H2OSO2Ca22ClO=CaSO32HClO错在忽略了HClO可以将4价的硫氧化,且反应条件为碱性,应为Ca2ClOSO22OH=CaSO4ClH2O。考点5离子共存、离子检验和推断一、离子共存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二、熟记常见离子的性质氧化性ClO、MnO、NO(H)、Fe3、Cr2O还原性S2(HS)、SO(HS

41、O)、I、Br、Cl、Fe2水解显酸性NH、Mg2、Al3、Cu2、Fe2、Fe3水解显碱性AlO、S2、SO、CO、SiO、ClO、CH3COO两性离子HCO、HS、HSO、HPO、H2PO注意:“两性离子”指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三、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2碱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3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HNO3除外);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

42、;c水(H)或c水(OH)等于10a mol/L(a7)的溶液。四、常见离子检验“三法”方法离子试剂现象注意沉淀法Cl、Br、IAgNO3和HNO3白色沉淀(AgCl)、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SO稀HCl和BaCl2白色沉淀先用足量HCl酸化沉淀法Fe2NaOH溶液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Fe3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Al3NaOH溶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Zn2也有此现象气体法NH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刺激性气体,使试纸变蓝反应要加热CO稀盐酸和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HCO、SO、HSO也有此现象SO稀H2SO4和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显色法I氯水(少量)和CCl4下层

43、为紫色Fe2KSCN溶液,再滴氯水先是无变化,滴氯水后变红色Fe3KSCN溶液红色苯酚溶液紫色Na、K铂丝和HCl火焰为黄色(Na)、浅紫色(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K的焰色第三讲氧化还原反应考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有关概念口诀:升(化合价升高)失(失电子)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还(作还原剂,本身具有还原性),降(化合价降低)得(得电子)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氧(作氧化剂,本身具有氧化性)。例如: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中,氧化剂是MnO2,氧化产物是Cl2,还原剂是HCl,还原

44、产物是 MnCl2;生成1 mol 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_mol,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2_mol。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三、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请用双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请用单线桥法标出Cu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常见氧化剂包括某些非金属单质、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过氧化物等。例如:2常见还原剂常见还原剂包括活泼的金属单质、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低价金属阳离子、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等。例如:3具有中间价态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具有中

45、间价态的物质氧化产物还原产物Fe2Fe3FeSOSOSH2O2O2H2O其中:Fe2、SO主要表现还原性,H2O2主要表现氧化性。考点2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一、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认识1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性质(或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性质(或能力)。2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例如:Nae=Na,Al3e=Al3,但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Al活泼,更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Al的还原性强。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方法依据反应原理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依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

46、依据元素周期表依据电化学原理(1)原电池: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2)电解池: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依据反应条件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剧烈,对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如是否加热、反应温度高低、有无催化剂和反应物浓度大小等。例如:根据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H2,可以推知还原性Na>Mg。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程度相同条件下,不同氧化剂作用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产物价态高的其对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例如:根据2Fe3Cl2

47、2FeCl3,FeSFeS,可以推知氧化性:Cl2>S。考点3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1守恒规律(1)含义电子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2)应用:运用“守恒规律”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直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或转移电子的数量关系。2价态规律(1)归中规律含义: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叉现象。可总结为价态相邻能共存,价态相间能归中,归中价态不交叉,价升价降只靠拢。例如:H2S与浓硫酸的反应:应用:根据化合价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

48、物及电子转移的数目,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之间反应的可能性。(2)歧化规律“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2NaOH=NaClNaClOH2O。3强弱规律(1)含义: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具有较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具有较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时将按照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时,因为还原性:Fe2>Br,所以Fe2先与Cl2反应。同时含有几种氧化剂时将按照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反应。如在含有Fe3、Cu2、H的溶液

49、中加入铁粉,因为氧化性Fe3>Cu2>H,所以铁粉先与Fe3反应,然后依次为Cu2、H。(2)应用: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4先后规律(1)含义: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与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与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如FeBr2溶液中缓缓通入Cl2时,发生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为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2)应用:判断物质的稳

50、定性及反应顺序。考点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1配平原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从现象看是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本质看是电子得失总数相等。对离子方程式进行配平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电荷守恒。2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合价升降法3计算电子转移守恒的公式n(氧化剂)×氧化剂化学式中变价原子个数×价差n(还原剂)×还原剂化学式中变价原子个数×价差第三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第一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考点1钠的性质及应用1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银白色,熔点:低,硬度:小,导电、导热性:良好,密度:(H2O)(钠)(煤油)。2钠的化学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

51、(填化学方程式)Na 总结钠与水、酸反应的实质都是钠与H的反应。(2)钠与含有酚酞的水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及解释3钠的保存实验室中通常将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目的是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反应。4钠的用途(1)工业上用钠作强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如4NaTiCl4Ti4NaCl。(2)NaK合金(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高压钠灯。考点2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比较氧化钠过氧化钠化学式Na2ONa2O2氧元素的化合价21电子式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