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师大03教育教学论答案_第1页
首师大03教育教学论答案_第2页
首师大03教育教学论答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首都师范大学 2003 年入学试题专业: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各方向科目:教育学请将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6 分) 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2.教育先行3.教育价值4.双轨学制5.活动教学模式6.全球教育二、简要分析下列(每题 18 分,共 54 分)1.现代教育如何适应新科技2.20 世纪下半叶世界教学的?运动有哪些重要流派?3.人本教育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1.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本位论的得失。2.以终身教育观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参考首都师范大学 2003 年入学试题专业:教育学原理、

2、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各方向科目:教育学请将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6 分)1.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指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现代大生产的参加者的教育,它的内容、形式和主要是被现代大生产决定的并为现代大生产服务的,它是和生产及生产劳动结合的。这就是现代教育和现代大生产及生产劳动的实质,这也是现代学校和古代学校的本质区别。现代大生产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现代大生产的参加者科学家、工程师、管理和工人,都必须具有相应的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技能和相应的智力发展,才能适应现代大生产的要求。而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获得的,必须在参加生产前的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去获得

3、。因此,和的现代大生产的未来参加者,不管是哪个和阶层的,都必须接受现代学校教育。2.教育先行:指现代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的或潜在的生产力,要把潜在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教育;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但它也担负着发展科学、产生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任务,这在高等学校表现尤为明显。另外,教育对制度和制度也有重要的反作用。教育先行并不是要的基础性作用,而是突出教育在

4、整个中的地位和作用。3.教育价值:“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价值”和“教育价值取向”三层含义。教育的价值是指教育对、对人的价值,同时也指教育对教育自身的价值。对教育的价值是指向。和自然世界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价值取向则是指教育内容和目的的价值取把教育价值分为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目的价值和价值之后,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人们关于教育价值的分类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主要的几种价值取向是:为应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单一的价值取向。即只重视学生文字的逻辑思维;为专业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功利的价值取向;为生活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较综合的价值取向;为发展而教育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整合的价值

5、取向。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与人的价值的认识,并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确定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4.双轨学制:指以西欧为代表的一种现代学制类型。在 18、19 世纪的生产和发展及痕迹的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的自发发展过程中,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的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其他高等学校)、中学(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双轨学制有两个平行的系列,这两轨既不相通,也

6、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这样就了在群众性学校里上学的劳动上高中和上大学的权利。英、法、德国等欧洲的学制多属此类型。双轨制的优点是它的学术性一轨具有较高的水平,缺点是不利于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不利于中等教育的普及,这就扼杀了劳动为脑力劳动者的可能性。升入大学并成5.活动教学模式:指活动课程思想和主张在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和体现,在“特殊认识论” 这个大框架内界定活动教学的内涵与特征,认为它主要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而非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这里侧重从教学交往论的视角,将活动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交往方式来对待。活动教学以“活动理论”为指导,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团队活动

7、过程。教师在学生的活动中,只是作为“辅导者”的出现,课堂(不局限于教室内)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情境、活动区域,师生主要呈现出以学生活动为主导的倾斜模式。活动教学绝不仅仅是“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科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6.全球教育:指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教育全球化是一种,是人类的教育不断空间和制度、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物质与信息的)和达成共识和共动,同时不断获致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这种全球化是人类的教育不断空间和制度、等,达成共识与共动,并获致和深化现代性的过程。教育全球化成为全球化之后的又一方兴未艾的最重要的全球化领域之一。作为当代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

8、全球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几乎每个的教育发展及整体的、发展。由于这一过程在客观上为发达所主导,因而对作为的中国必将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提出更为严峻的。二、简要分析下列(每题 18 分,共 54 分)1.现代教育如何适应新科技的?答:世界正处于和平与发展的阶段,新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现代教育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正在使现代教育的思想和理论日益从理想和概念逐渐转变成现实,使现代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使现代教育更能适应在发展成为一些重要的大趋势。和发展的要求,这些变化正(1)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浪潮日益高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各国教育浪潮迭起,正在形成一场历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世界

9、性教育一个新的阶段。运动,这场运动正在步步深化,到 21 世纪将可能把现代教育推进到又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21 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向 21 世纪;适应本国运动,其方向和实质正在逐渐,大致说来就是为构建适应和和发展的新教育体系而努力。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意义:面发展;建立新的教育体系。(2)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化和现实化面向 21 世纪,人类将种种更加严峻的,各国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需要更过的更全面发展的人,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条件也日益丰富和成熟,教育正日益加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将对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

10、作用。(3)教育与当前,教育与生产更加生产紧密紧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达兴起的产学合作;二是发端于前的教育、生产和科学。前者主要着眼于大学科研成果(尤其是高科技帮助学校培养人的作用;后者主要是着成果)尽快用于生产,同时也起到利用眼于利用(主要是生产)培养高质量和满足生产要求的,同时也促进高等学校科研和生产结合,使科研成果用于生产。上述两种形式各有特点,都具有较强生命力,目前正引起各国教育的纷纷效仿,其形式和内涵在 21 世纪将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4)终身教育思想正在逐步实现终身教育思想在世界各国引起极大反响,各国纷纷高度评价终身教育的意义,并正在终身教育

11、的理论实践。(5)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重点在数量与质量之间,未来更注重教育质量。在对 21 世纪的中,一些注意到这样一个趋势:质的比量的日益引人注目,从关心数量到关心质量反映了科学技术方面从能源到信息的重点转移。随着教育质量的突出,新教育质量观也被提出,这将引起一系列教育。(6)教育技术日益现代化被称为信息的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正在引起教育的性变化,使教育技术越来越现代化。目前,广播、电视、计算机、微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正得到广泛使用,并逐渐向(7)教育、成熟化发展。势头日益强劲目前,发展各领域的步伐日益加快。首先是,全球范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各国的发展;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推动了科技,全球科技,

12、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合作日益频繁,和科技推动了各领域的的势头也越来越迅猛,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8)更关注全球命运和未来发展随着全球的日益严重性和未来发展更加关注,越来越多的开始重视和开展全球教育和未来教育,全球教育和未来教育正在成为各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2.20 世纪下半叶世界教学运动有哪些重要流派?答:在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国都加大了教育的力度,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内位地展开教育和革新,50发生了三次的教育。进入 90 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国际竞争转向知识。,各国教育新的和,从而掀起了新一轮教育的(1)在 5060 年代进行了一次教育,以美国为代表。当时的世界正处于冷期,冷

13、战的一方为产生了巨大的,另一方为美国。1957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发射,在国际上,对美国的冲击尤其剧烈,成为美国教育的直接导火线。美国于 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这是美国战后首次颁布的教育,为这次教育确定了方向。的重点是删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增加大量新的科学知识,尤其重视然科学学科的教学,重视天才教育并扩充各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外语、数学和自(2)由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于 1972 年 8 月的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题的报告的全球性的教育。报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建议,认为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封闭式的制度化教育和传统的教育内容及教学已不能适应科技和信息的需要;

14、人们再也不可能通过刻苦学习而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学会生存。该报告还指出,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的发展和个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并明确把终身教育思想作为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报告的推动下,7080 年代在世界各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的。(3)次会议,会议的研、生产教科文组织推动的第三次教育。1981 年教科文组织召开第 36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于是,在各国高等教育领域,教学、科被作为重要方针予以贯彻。例如,1986 年颁布的高等和中等

15、专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把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最紧密的”作为“的最重要的方针和基本杠杆”。与高等教育相适应,在中等教育阶段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成为发展的趋势,其目的是要缩短教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使教育更直接地为发展服务。(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工业化新一轮国际竞争聚焦于知识。知识经济要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依托,以教育为基础。科学和教育兴国成为所有发达和新兴工业化的基本国策。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化以及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向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许多在改进教育制度、结构、教育内容、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出现了新一轮。这一时期教育出现了一些鲜明的特点。第一,的日新月

16、异的发展对教育产生着性的影响,的学习和应用迅速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内外,成为所有学习者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真正变成了互动。第二,全球化促进了教育的。各国都要学会利用别国的教育来弥补本国的不足,通过合理引进和借鉴,对本国紧缺的培养。第三,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在 90 年代得到了新的发展。在一个学习化的中,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终身教育,使学习和教育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互相。第四,在 90 年代达到的全民教育思潮,得到了广大的支持和热烈响应,但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征程上荆棘丛生,重重。3.人本教育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心

17、理学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答:(1)人本派之一。以、等人为代表。的自我实现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需要,可引起匮乏性,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才能进入心理的状态,体现

18、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感,称之为“顶峰体验”。认为人类共有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人本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重视研究意志、创造性、信仰、选择、自我实现、人的潜能等。在人本心理学指导下,人本学生教育理论总体上体现出这样的特征:强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注重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尊重学生的需要等等。(2)人本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成长源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驱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

19、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人格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而自正常发展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其中,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别人对满足,那么有好感(尊重),对有好感(自尊)。如果自我正常发展的条件得以就能依据真实的自我而行动,就能真正实现自潜能,成为自我实现者或称功能完善者、心理健康者。人本心理学家认为,自我实现者能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经验,他的自

20、我概念与整个经验结构是和谐一致的,他能经验到一种无条件的自尊,并能与他人和谐相处。(3)人本教育强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人本化”和“情感化”。以人的发展,以生活天地为活,注重的内心体验,使人成为人而非理性工具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只有创造相处、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受教育者三、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60 分)1.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和得到圆满的发展,逐步实现其全部潜能。本位论的得失。答:两种主要的教育目的理论是指个人本位论和本位论的划分,主要是对不同学者在教育中个人与本位论。教育目的中的个人本位论与的上的价值选择和思想倾向所作的抽象概括

21、,而在实际中,就一个个学者来说,纯粹和绝对的个人本位论者或社会本位论者事实上是不的。(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制度的权威,社会对个人的,强调个人权利的,将人视为万物的尺度,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不在于谋求利益和发展,而在于发展人的理性和个性,使人真正为人。在这种理论看来,教育目的应该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从而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因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的价值;教育的首要必须和拒斥现实对人的发展的干扰,因为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教育就一定有利于发展的教育却不一定有利于个人发展;

22、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儿童是发展,但有利于的,是的原型,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现实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2)教育目的的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发展,人的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它主张,个人的发展依赖于,受制于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得来;真正的个人是不只有人类才是真正的,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生活;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使化,使个人适应生活,成为对有用的公民;教育过程就是把的价值观念或集体意识强加于个人,把不具有任何特征的人改造成为的人。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都看到了的一

23、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正确性(前者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曾具有反、反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的进步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二者都没有看到的全部,都犯了机械的、片面认识事物的错误。总之,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所变化与侧重的。2.以终身教育观点分析“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答:(1)终身教育指 20 世纪 60 年代在国际上出现的一种教育思潮。终身教育对国际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终身教育的创立者是法国的成人教育家,他于 1965年在教科文成人教育会议上首次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将人的一生分为教育和工作两部分是毫无根据的,学校教育只是人受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全部,不能将学校教育等同于教育。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持续进行的全过程,是人一生中所有教育机会的统一。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等一系列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终身教育的概念,重要一点是教育要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所以要使教育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它对制度化的教育提出,注重人们个性发展的全面性、连续性,比传统教育更加能够显现每个人的个性。终身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教育目标的价值预设的个性化;教育过程的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人、教育、生活的整合,即个性化与多样化的统一。(2)传统教育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