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_第1页
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_第2页
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走进自然,选择理想的居住地。1展示地形图,分析三地的自然环境。提示学生从地形、河流、交通考虑。2 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探究新知识。活动内容及形式1 现在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几千年前,有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 带着他的子民寻找理想的家园,让我们一起帮帮他吧!在1、2、3地中你会选择哪里?说说你的理由。想一想:如果让 你选择居住地, 你认为具备怎样 自然条件的地方 才够理想?教师小结:在比拟中发现,自然环境的优劣对聚落的形成与分布有很大的影响。 承转:古人是否和我们有同样的选择。让历史验证。猜测 v I验证多媒体展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你还能想刑其他自然因素吗?教师:它

2、们在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冨聚落的形成与坏境密切相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教师小结:历史验证,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教师:但是由于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呈现的分布形态也千差万别。多媒体展示:图片 1平原地区呈团状分布的聚落;图片2 :山谷地区呈带状分布的聚落自魅坏境不仅够响聚落的分布,也会影响聚落的 > 1- -Ta在一些平廩地区*聚落规模 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在tlj区*有的聚落沿山蕙、谷 地建伸咸条带状学在一些平原 地区,为了靠逬水源,沿河涼 开展成带状聚落.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环境的

3、关系。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环境的关系。1 走进民居,从五地地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2 指导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世界的气候分布图、地图册中的民居图片,教材图片。教师 参与到学生的分组讨论中,并适时进行鼓励。活动内容及形式多媒体展示:请你设计请你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民居,并说出你的设计理念。1静U IBKK 啊 ng鼻 K.«tv| XU丄:l一 h| MHMI1 "wIG设你生桔在这空地你豁选择卄么就料、搭建威什么样戎的房屋晁?温馨提示:1 各组在完成指定设计工程的同时,根据其他自然环境的特点再自主设计一个民居,注意

4、分工合作,提高效率;2 设计民居时,可以重点考虑墙体、门窗、屋顶的坡度等特点;3 设计的草图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来;4 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教师:现场分组。多媒体展示:图片1: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图片2 :炎热、干旱、多风沙地区热带雨林沙漠地区L带草原地区黄七高原寒带地区教师:我们看一下这种自然环境下的民居有何特点?多媒体展示1 .炎热、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区:热带雨林地区III t 壬t在热带沙漠地区,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当地的房竹楼热帶雨林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 竹楼,就地取材,卜泾空看或放杂物,养牲裔,恳住人, :因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防止潮湿.It2.炎热、干旱、多风沙地区:沙漠地区:屋具有罩墙、窗小的特点。厚墙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 ;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3.温带草原地区:温带草原地区4.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窑嗣,彌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1 |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枯燥,;_ I土质十分巩固牢靠,除达一、: 二百米,极难鴻水.直立性檯! 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 坍埸.窑洞有厚卑的屋顶和墙; 瑩"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 :冬暧夏凉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