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蒙氏“敏感期”教育原则在语言学习中_第1页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蒙氏“敏感期”教育原则在语言学习中_第2页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蒙氏“敏感期”教育原则在语言学习中_第3页
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蒙氏“敏感期”教育原则在语言学习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写算2012年 第36期教育管理研究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蒙氏“敏感期”教育原则在语言学习中的运用白璐佳(安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河南 安阳455000)著名的蒙氏教育创始人蒙台梭利主张,对幼儿的教育要。幼儿会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刺激特别敏感,教师如果能抓住“敏感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语言学习敏感期很早就开始,在不同的阶段,家长和教师要抓住不同敏感期带领幼儿学习语言,培养他们的早期阅读习惯。幼儿从能听懂大人的语言、看懂大人的手势(一岁左右)开始,对鲜艳的色彩特别感兴趣。这个时期可以给他买一些色彩鲜艳、图像清晰、不易撕烂的书。如婴幼儿百科全书,内容是认识

2、一些日常用品、蔬菜、水果、交通工具等。大人把孩子抱在腿上,用最简单的语言讲给他听,如“苹果、苹果、大苹果,红红的、甜甜的,宝宝吃了笑呵呵”或者“排排坐,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妞妞没来留一个”。语言要生动活泼,多用一些重叠词、象声词和肢体语言。这个时期的幼儿最能被重叠词、象声词和大人的动作、表情吸引,注意力也就集中起来,有时还会说上一两个重叠词。这样的阅读方式每天都要进行,但内容不要太多太杂,幼儿消化一个才开始另一个。幼儿长大一点,到了呀呀学语阶段,大人就可以和他们一起边看图边讲故事了。大人用启发性语言提问,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一个阅读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最爱模仿,你说什么他就学什么,你捧着书,

3、他也非要装模作样地把书捧着,管你是顺的还是倒的!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可能指着汽车说“车车”,大人应给孩子规范的语言示范,如说“汽车嘟嘟”、,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车车”、“小轿车”,甚至英语单词“car ”是一样的。孩子进入幼儿园,可以独立阅读图画书了,应提供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图画书,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我们班从中班开始,每周三的晨间活动就是看书,时间为15-20分钟。鼓励幼儿两个或三个人一起看一本书,允许他们轻声交谈,启发他们大胆提问。这个时期幼儿虽然不识字,但想象力却非常丰富。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想象看图创编故事,组织语言。词不达意在所难免,语法混乱也不必在

4、意,你只要倾听、欣赏、参与就行。幼儿开始学拼音、识字时,应该提供一些拼音读物和简单的汉字读物,比如全拼音的格林童话,让幼儿在一个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遨游、探索。随着掌握的字、词越来越多,幼儿阅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阅读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广。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习惯至关重要,让我们把握时机,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储备充足的养料吧!莫做水桶,巧做支架我心中的一个教育隐喻王松香(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 河南焦作 454000)本真的教育无法用数量化来描述与表达,因此人们常常借用教育隐喻,这样就能非常确切并精致地表述教育的本真,使得教育具有一种开放性和解放的意趣。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对于教育的本真与过程的理解是见仁见智

5、的,例如:著名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教育即生长”、著名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教育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过程”和我国著名文学家叶圣陶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等等。而作为教育一线的老师,“教育者不应是一只水桶,而要做一个支架”,是我对教师角色的理解,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教育隐喻。以前有人提出“茶壶与茶杯论”,即把老师看成是茶壶,而学生是茶杯,老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是在把自己这个茶壶里的水倒入学生的茶杯里,而学生学习知识只是接受老师的茶壶里的水,这就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参与性。也有人常说:“如果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就需要准备一桶水。”也就是所谓的“水桶论”,把教师比喻成水桶,但实际上,

6、现在的教育要求老师仅仅是一桶水还很不够,老师必须是活水,能够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流。如此看来,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教师应该是鲜活的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都有水。但是,“水桶论”给人的感觉始终都是教师是“灌输”的形象,而且是从上往下倒,“水桶论”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必须高于学生,而现实社会,学生有许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学到老师不知道的事物,那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呢?我认为,应该是支架,教师应该扮演好支架的角色。所谓教学者是一个支架是指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起临时性的、过渡性的辅助作用。而要做好支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首先,教学支架切不可从零开始。不管你

7、教哪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都不可能是零,所以老师的这个支架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水平而搭建。这就要求老师在传授知识时传授什么知识、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而不是以老师的水平或教参为标准。其次,支架要高出学生的现有水平,但不能无限制的高,支架应该列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别人的指点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考察学生出现了更加科学的标准:即现有水平加最近发展区,也就是学生独立完成达到的水平加上在别人的指点下达到的水平,这样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更加明显也显得更加重要。这也是平常常说的来,这就要求老师传授知识难度要适中,要把所传授知识列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次,教学支架应越来越短,且互动递减。也就是说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增长,老师的支架作用越来越弱,或者说学生越来越不需要老师,这个时候老师怎样发挥支(转下页)· 63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马路上的汽车真多呀”“跳起来摘桃子”理论,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