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一模后使用_图文_第1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一模后使用_图文_第2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一模后使用_图文_第3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一模后使用_图文_第4页
高考物理实验题汇编-一模后使用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高三物理一模后实验题目选编 (1请根据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认真完成1. (1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 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 点, OB 和 OC 为细绳套.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 出的图. 图乙中的 F 与 F 两力中, 一定是单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 的是 . 在本实验中,两次拉橡皮条时,都需要将橡皮条拉到 O点,但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做出的 F 与 F 不重叠,并不是两弹簧测力计同时作用时合力不 通过 AO 方向,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 2.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 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

2、皮筋与细绳的结 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 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2分 (2图乙中的 F 与 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 是 (2分(3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 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 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 一些,实验效果较好;同 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 O 必须保持 。 (2分3. (2008广东物理 16某实验小组采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动能定理” , 图中小车中可放置 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打点针时器工作频率为 50 Hz. (1实验的部分步骤

3、如下: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钩码; 将 小 车 停 在 打 点 计 时 器 附 近, , ,小车拖动纸 带 , 打 点 计 时 器 在 纸 带 上 打 下 一 列 点, ;改变钩码或小车中砝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的操作。乙甲2(2 图是钩码质量为 0.03 kg , 砝码质量为 0.02 kg 时得到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择起 始点 0 及 A 、 B 、 C 、 D 和 E 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 0 的距离 5 及对应 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 v ,请将 C 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 中的相应位置 .(3在上车的运动过程中, 做正功, 做负

4、功 .(4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 中的图线(其中 v 2 = v 2 - v 2 0 , 根据图线 可获得的结论是 . 要验证 “ 动能定理 ” ,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摩擦力 和 纸带的测量结果4. (2009广东物理, 15, 10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 “ 动能定理 ” , 如图, 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 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 50.0cm 的 A 、 B 两点各安装一 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 A 、 B 时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测量 _和拉

5、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M 1;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 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将小车停在 C 点, 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 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 A 、 B 时的速度。 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_,重复 的操作。 (2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 M 是 M 1与小车中砝码 3质量 m 之和, |v22-v 21|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 E , F 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 W 是 F 在 A 、 B 间所作的功。表格中 E 3=_, W 3=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表 1,请在图中的方格纸上作出 E-W 图线

6、。表 1 数据记录表 5.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 图 9所示, a 、 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 a 、 b 间通过时,光电计 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 9所示装置测量滑块和长 lm 左右的木块间的动 摩擦因数,图中 MN 是水平桌面, Q 是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 1和 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 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此外在木板顶端的 P 点还悬挂着 一个铅锤,让滑块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 l 、 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 为 2100. 5-s 和 2100.

7、2-s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宽度 d ,卡尺示数如图 10所示。 (1读出滑块的宽度 d =cm 。(2 滑块通过光电门 1的速度:v 1 = m/s,滑块通过光电门 2的速度: v 2 m/s.(3若仅提供一把米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为完成测量,除了研究 v 1、 v 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L 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说明各量的物 理意义,同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 .(4用(3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6.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 该实验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比较, 在实验器 材上,光 电9图4(1用小桶和砂子代替跨过滑轮的钩码,其

8、目的是 _ _. (2在实验器材上主要增加了 _ _.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器材上应注意 _ _ _. 7.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研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要保证 _ _不变;为了保证 实验的精确性,在多次的实验中,必须始终要求做到 _.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 1 5所示, 单位:cm 则从纸带上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a =_m/s2, 记录计数点 2的速度 v=_ _m/s.8. (1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 ,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有一位同学通过实验测 量作出了图乙中的 A 图线 , 另一位同学实验测出了如图丙中的 B 图线.试分析A 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

9、A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 B 图线在纵轴上有截距的原因是 . 9. 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平板(光滑 、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下图是学 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 . 的实验装置图。该装置图中有 3处明显错误 . ,它们分别是: (1 (2 (310. (1 用图示装置做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 的实验时 (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 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 得的最大速度D. 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 得的平均

10、速度 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运动, 应采取的措施是 . 。 橡皮筋5高三物理一模后实验题目选编 (2请根据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认真完成11. (10分图为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其中 S 、 K 、 T 为三个可调节的部件,现用此电表测量一阻值约 为 2030的定值电阻, 测量的某些操作步骤如下: 调节可调部件 _,使电表指针停在 _位置;调 节 可 调 部 件 K , 使 它 的 尖 端 指 向 _位置; 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 “ +” 、 “ -” 插孔,笔尖 相互接触,调节可调部件 _,使电表指针指向 _位置。12. 某同学在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先 将选择开关旋至“×

11、;100”档,将红黑表笔相接,调 节调零旋扭,使指针指在电阻的零刻度,然后将两表笔分别与电阻的两个引线相连, 这时发现指针指示的电阻刻度值太小, 不足满刻度的十分 之一, 为了使测量读数比较准确, 他应该将选择开关旋至 挡, 然后将红黑表笔分 别与电阻的引线相连,读出电阻值。该同学操作上有无遗漏? 应该怎样改 正? 。18、 (8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灯泡 A 、 B 的规格均为“ 2.5V , 1W ” ,变 阻器为“ 10, 1A ” ,闭合开关后 A 、 B 两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对故障原因进行排 除:(1先用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查,那么选 择开关应置于 档。A

12、 、 2.5V B、 10V C、 50V D、 250V 在测试 a 、 b 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当接 触 (填“ a ”或“ b ” 该同学的测试结果如表 1所示,则根据测量结果, 可以判断故障是 A 、灯 A 短路 B、灯 B 短路 C 、 c 、 d 段断路 D、 d 、 f 段断路(2将开关断开,再选择欧姆档测试,测量结果 如表 2所示,那么检查出的故障是A 、 d 、 e 间导线断路 B、灯 A 、 B 都断路 C、灯 A 断路 D、灯 B 断路 SKT14.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 . 图中电流表 的量程为 0.6 A , 内阻约 0.1;电压表 的量程为 3 V

13、 , 内阻约 6 k ; 为小量程电流表 ; 电源电动势约为 3 V , 内阻较小 . 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 15. (09 广东物理 某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一种金属丝的电阻率。 所用的器材包括:输出为 3V 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表、待测金属丝、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米尺、电阻箱、开关和导线等。(1他们截取了一段金属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金属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金属夹可在金属丝上移动。请根据现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并连接电路实物图14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正确链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源,合上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断开开关, _,

14、合上开关,重复的操作。(3 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 并据此绘出了图 15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 _A-1·m -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图线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 _的电阻之和。(4 他们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示数如图 16所示。金属丝的直径是 _。 图 15中图线的斜率、 电源电动势和金属丝横 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 _,其数值和单位为 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14 图 15图 1616. 如图甲是某金属材料制成的电阻 R 随摄氏温度 t 变化的图像,图中 R 0表示该电阻在 0时的电阻值, 已知图线的斜率为 k 。 若用该电阻与电池

15、 (电动势为 E 、 内阻为 r 、 电流表 A(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 R 串联起来,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用该电阻做测温探头,把电流表 A 的电流刻度改为相应的温度刻度,就得到了一个简单的“金属电阻温度计” 。 (1根据图甲,温度为 t (t >0 时电阻 R 的大小为 _。(2在标识 “ 金属电阻温度计 ” 的温度刻度时,需要弄清所测温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请用E 、 R 0、 R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 k 等物理量表示待测温度 t 与电流 I 的关系式t =。(3如果某次测量时,指针正好指在在温度刻度的 10 到 20 的正中央,则测量值_15 (填“大于” 、 “小于

16、”或“等于” 。17. 测量一块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A .待测电压表(量程 3V ,内阻约 3K一块B .电流表(量程 3A ,内阻 0.01一只 C .定值电阻(R=3K,额定电流 0.5A 一个D .电池组(电动势略小于 3V ,内阻不计E .开关两只 F .导线若干有一同学利用上面所给器材,进行如下实验操作:(1 (4分为了更准确的测出该电压表内阻的大小,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你认为其中相对比较合理的是 (填 “ 甲 ” 或 “ 乙 ” 电路。其理由(2 (4分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 ;用上述所测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内阻,其表达式应为 R

17、 v = .18. 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待测干电池 E ,量程 3V 的理想电压表 V ,量程 0.6A 的电流表 A (具有一定内阻,滑动变阻器 R 1(0 10,滑动变阻器 R 2(0 200,开关 S 。1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 R 1或 R2。 2实验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 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 图中部分电路 已连接,不能更改。3该同学根据实验所记录的数据,画出的 U-I 图像,通过分析可知,其中 _(填 a 或 b 图线是表示电压表 V 示数随电流表 A 示数变化关系

18、。4根据图像求得电动势 E =V ,内阻 r =(均保留 2位有效数字。 19. 某同学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安培计 电阻箱单刀双掷电键 (这种电键在掷刀 a 倒 向 b 时 ab 接通,倒向 c 时 ac 接通待测电阻 电源 限流电阻,如图所示,实验 方法是利用单刀双掷电键分别将电阻箱和待测电阻接入电路, 用电阻箱替代待测电阻的方法来测定待测电阻的阻值。 (1在图中完成电路的连接(其中有二条导线已连接好 (2本实验中电键应先接通的是含有 , (填待测电阻或电阻箱 的电路。用电键变换电路,调节电阻箱时,应使两次测量的 大小相同,这时待测电阻的值可以从 上读出。 20.要测定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

19、 L 的直流电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待测线圈 L ,阻值约为 2,额定电流为 2A电流表 A 1量程为 0.6A ,内阻为 0.2电流表 A 2量程为 3A ,内阻为 0.2 变阻器 R 1阻值为 1-10,变阻器 R 2阻值为 0-1K电池 E ,电动势为 9V ,内阻很小定值电阻 R 1=10, R 2=100开关 S 1, S 2要求实验时,改变变阻器,可使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 A 1表、 A 2表的读数 I 1、 I 2, 利用 I 1-I 2的图象,求出电感线圈的电阻。(1实验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_,变阻器应选用 _。(2请在方框内画上电路图。(3 I 2 I 1对应的函数关系

20、式为 _。(4实验结束时应先断开开关 _。(5由 I 2 I 1图象得出 12I I 的平均值为 6.0,则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为 _。高三物理一模后实验题目选编(1 (2参考答案1. F 读数误差 作图误差2. 等效替代法 F 弹簧秤 长 不变3. 答案:(1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释放小车 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2 5.05-5.100.48-0.50(答案在此范围内都可 (3钩码的重力 小车所受的摩擦阻力 (4小车 初、末速度的平方差与位移成正比 小车的质量4.答案:(1 小车、砝码 然后释放小车 减少砝码(2 0.600 0.610 由各组数据可见规律 212221v v m E -=,可得 E 3=0.600;观察 F-W 数据规律可得数值上 W=F/2=0.610; (3 在方格纸上作出 E-W图线如图所示5. 答案:(1 5.015 (2 1.0 2.5(3 P 点到桌面高度 h ;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 Q 点的距离 a ;斜面的长度 b(4 Lga b v v a h 2 (2122-(3分 6. (1可以少量增加砂子,微量调节对小车施加的外力; (2天平; (3M>>m7. (6分 小车质量(1分; m 砂 << M车 (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