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杭杭 州州 地地 铁铁1 1 号号 线线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隧道(3 号盾构)工程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秋涛路站至城站站区间穿越城站铁路专项监测方案穿越城站铁路专项监测方案编 制 :审 核 :审 批 :苏州工业园区同济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同济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10 年 11 月 2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监测方案总说明监测方案总说明-11.1 本监测方案编制的技术依据-11.2 工程施工概况-1第二章第二章 监测内容和范围监测内容和范围 -1第三章第三章 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测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测 -43.1 盾构通过铁路监
2、测 -43.2 盾构通过火车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车室的监测 -43.3 现场巡查制度-5第四章第四章 监测相关技术要求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64.1 监测精度要求-64.2 监测频率与进度计划-64.3 监测变形控制标准-64.3.1 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原则-64.3.2 预警值的确定-7第五章第五章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监测资料整理分析 -75.1 监测资料的提交-75.2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8第六章第六章 仪器设备、人员组织仪器设备、人员组织 -86.1 仪器设备投入-86.2 人员组织安排-8第七章第七章 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97.1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97.2 专项
3、措施-97.3 监测质量管理 -107.4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10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一章第一章 监测方案总说明监测方案总说明1.11.1 本监测方案编制的技术依据本监测方案编制的技术依据1)业主提供的杭州地铁秋涛路站城站站区间线路纵断面图;2)施工组织设计及业主提供的有关监控量测相关文件;3)工程测量规范 (国家标准) (GB500262007) ;4)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128972006) ;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8);8) 建筑基坑
4、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9) 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 GB50446-200810) 关于印发杭州地铁工程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杭州地铁工程200931 号) ;11)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及相应的法律、法规。1.21.2 工程施工概况工程施工概况杭州地铁 1 号线秋涛路站城站站(桩号 K9+922.311K11+042.894)区间线路沿规划的东城路向西北走行,穿越大片街坊、贴沙河、铁路、杭州火车站至城站站,线路穿越高架候车室、铁道综合大楼,从其桩基间预留的轨道交通走廊穿越,工程环境复杂。第二章第二章 监测内容和范围监测内容和范围 施工监测的目的在
5、于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铁路设施的变形情况及其规律性,及时分析、处理监测所反馈的信息,并根据监测信息指导施工,调整掘进参数,确保整个工程安全顺利地进行。监测内容为铁路路基沉降监测范围:隧道轴线两侧各 20 米以下是贴沙河至城站区间下穿情况一览表:名称名称里程范围里程范围环号环号情况简介情况简介与隧道最与隧道最小净距小净距隧道穿越隧道穿越地层地层埋深埋深(m m)2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贴沙河K10+765K10+789左线695722 环河宽 22m 左右,河水深度 13.2m,河床最低高程 2.19m。10.69m6,113.013.2城站栈桥K10+790左线716 环进入桥墩为七桩承
6、台,550 预应力管桩,桩长 16m,桩端高程为-9.05m,桥墩净距7.5m。与桩基最小水平净距约1.1m。6,115.2铁路股道K10+790 K10+915左线716868 环正线 2 股,到发线 7股,存车线 8 条,共计 17 股道。轨顶标高+6.7+6.9m。隧道上方约 13m6,1,115.212.1出站地道K10+850 K10+936左线766837 环地道底板底高程-1.09m,地道净宽净高9.35m4.1m,长83m。隧道上方约 3.5m5,6,113.711.6高架候车室K10+850 K10+936左线766837 环8001000 钻孔灌注桩,桩长4146m,桩顶高
7、程约5.0m。承台底板底高程约-4.25-0.10m。隧道穿越处柱距10m,桩净距约8.5m。穿越长度约87m。与承台最小净距约1.9m,与桩基最小净距约1.1m。5,6,113.711.6铁道综合大楼K10+936 K10+980左线838875 环800 钻孔灌注桩,桩长约 40m,桩基持力层为中风化基岩,地下室底板高程约-0.5m。隧道穿越处柱距 10m,桩净距约9.0m。穿越长度约44m。与地下室底板最小净距约2.1m,与桩基最小净距约1.3m。3,5,611.610.53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4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第三章第三章 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测盾构通过铁路轨道监
8、测3.13.1 盾构通过铁路监测盾构通过铁路监测盾构通过铁路轨道,将根据有关部门意见进行特别监测。本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铁路段落的监测方案的确定进行了多次研究讨论。该铁路是重要的 I 级繁忙铁路运输干线,每天通过和到发列车达 134 列,因此在过铁路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线路路基沉降,铁路正常运营和通过列车的行车安全。而掌握过铁路施工对线路影响最直接的手段是对线路路基和两侧电线支柱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可及时调整施工进度和推进参数。为此,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在线路股道中间布置了轨道沉降测点。随隧道开挖进程对地表线路沉降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推进参数。根据线路股道和隧道
9、位置,每股道布置 13 个测点,布点间距约 5 米,其中测点编号说明如下:GD201GD213 表示第 2 股道由上海至杭州方向的股道沉降测点编号,其中“GD”表示股道,后面第 1 位数字表示第 2 股道,再后面的两位数字表示该点在本股道的编号,其他股道依次类推,预计共布设约 180 个沉降点。3.23.2 盾构通过火车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车室的监测盾构通过火车站出站通道以及候车室的监测5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对于盾构下穿火车出站通道时,需加强测,由于出站通道时刻处于营运状态,人流较大,在监测时,我们将为此建立独立的监测体系,既在地道内,离盾构施工较远地方布设两控制点,专门作为监测地道之用
10、,以减少倒站次数,提高监测效率,地道的布点将沿隧道轴线布设地表点,地道均属于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厚度之大,开孔显然不可行,我们将直接用钢钉打入地表用油漆做好标记。布点间距按 5 米一点,当侧穿地道时,在隧道轴线与地道侧墙交汇处加密监测点。 候车室的监测将在室外各墙角或柱子上布设沉降监测点,监测时将和地面监测点同时采集数据。3.33.3 现场巡查制度现场巡查制度 本区间的现场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方法。整个施工工期内,每天将安排专人进行巡视检查,并对每项巡检内容进行记录。巡视检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铁路轨道、路基有无明显下沉出现;2、隧道上方道路路面有无裂缝、沉陷;3、基准点、测点
11、完好状况;4、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巡视表格如下:分类巡视检查内容巡视检查结果备注气温雨量风级自然条件水位管片拼装质量管片开裂、渗漏姿态偏差注浆情况隧道内情况车架后堆载情况土质情况隧道掘进长度以及盾尾位置施工工况地表水、地下水状况6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洞门降水、回灌设施运转情况周边地面情况铁路设施运行情况建(构)筑物裂缝周边环境邻近施工情况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观测工作条件监测设施监测元件完好情况观测部位第四章第四章 监测相关技术要求监测相关技术要求4.14.1 监测精度要求监测精度要求1、 各项沉降观测按国家二等水准要求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如下:等级读数基附差测站附合差路线闭合差观
12、测点相对精度备注二等水准0.3mm0.5mm4L mm0.3mmL 为公里数2、 在测量过程中固定观测人员和仪器,测量成果必须严密平差。4.24.2 监测频率与进度计划监测频率与进度计划根据施工进度同步实施跟踪监测。为确保施工安全,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监测频率必须据监控量测项目内容和施工需要进行调整。在推进面前 3 天连续 2 次观测取均值作为初始值;正常掘进情况下,切口前方 20环至后方 30 环范围,每天监测 2 次;建筑物将按照每天 4 次监测。推进面后 30环100 环内新完成区段,每周监测 1 次;推进面后 100 环200 环内区段,每月监测1 次;沉降速率小于
13、0.010.04mmd,视为稳定,可停测,否则继续月测直至稳定。对数据达到和超过报警值时,应适当增加监测频率。4.34.3 监测变形控制标准监测变形控制标准4.3.14.3.1 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原则变形控制标准确定的原则7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能超出设计值。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对于相同的测试对象,应针对不同环境不同的施工因素而确定。满足各保护对象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满足现行相应规范、规程要求。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力财力投入。4.3.24.3.2 预警值的确定预警值的确定按地铁施工测量监测等相关规定和经验,正常段落各项监测变形控制建议值如下:铁路线路每
14、小时隆起量2mm;每小时沉降量4mm每昼夜累计隆起量4mm;每昼夜累计沉降量10mm两轨顶水平高差2mm;半年内最终线路的累计隆起量10mm;累计沉降40mm各监测项目的控制标准设置相应的预警值,按控制标准值的 2/3 执行。当监测值接近报警值时提前引起有关单位注意,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即时报警。第五章第五章 监测资料监测资料整理分析整理分析5.15.1 监测资料的提交监测资料的提交监测工作提交的成果,一般包括日常监测报表、阶段监测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三种形式。监测负责人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形成报表提交向工程部签收。(1)测量及监测结果在测量工作结束后当天及时提交;并监测报告均用正式的记
15、录表格,出现险情时,初速报当场提供监测数据,并每天汇总提交正式报表;(2)报表要对应工况,工况要说明施工时间、进度及相应施工参数。这样有利于对监测报表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报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3)对监测项目应有正常或异常的判断性结论;(4)对达到或超过监测报警值的监测点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5)对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有详细描述,危险情况应有报警标示,并有原因分析及建议;(6)每一施工阶段结束后一周内提交有数据、有分析、有结论(沉降变化曲线)的阶段小结;其中阶段性小结包括下列内容:8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该监测期相应的工程、气象及周边环境概况; 该监测期的监测项目及测
16、点的布置图; 各项监测数据的整理、统计及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 各监测项目监测值的变化分析、评价及发展预测; 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阶段性监测报告应标明工程名称、监测单位、该阶段的起止日期、报告编号,并应有监测单位章及项目负责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7)全部工程结束后一个月,提交监测总结报告。5.25.2 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分施工阶段必要时绘制位移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曲线图,实施时,多采用位移空间曲线,即监测结果随工作面与洞室跨度比值的关系散点图。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
17、测点可能出现的最终位移值。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监测日常报表文件及时提交后,由工程部对监测资料要及时进行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向项目总工程师汇报,同时向业主驻地工程师通报,将监测数据上传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共享。若遇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或危险值时,项目总工程师要立即汇同监测人员、项目经理、驻地工程师等有关人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措施,以保证施工安全。工程部对监测的解析结果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施工方法对构造物的影响,以确保安全;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地下水位变化对结构的影响;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认、评价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指导下一步施工。第六章第六章 仪器设备、人员组
18、织仪器设备、人员组织6.16.1 仪器设备投入仪器设备投入(1) DINI 12 精密电子水准仪配相应铟瓦条码标尺:1 台套(2) 光学水准仪及相应铟钢尺:1 台套(3) 先进办公电脑 1 台及打印设备:1 套6.26.2 人员组织安排人员组织安排施工组织是决定本次监测质量的关键,成立本项目专门监测项目部,确保工程顺9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利展开,项目管理网络图如下。职务姓名职称公司职位项目经理黄黎辉工程师岩土勘察部经理项目副经理刘志明工程师监测负责技术顾问韦新余高级工程师公司总经理监测工程师刘志明工程师监测负责监测工程师原宜坤工程师测工刘江龙 、 唐志好 、 宋朋、 杨帆、严润第七章
19、第七章 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应急处理及质量保证措施7.17.1 紧急情况应急处理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工程出现紧急情况或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应采取如下的应急预案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工程应急预案:(1)立即按照相关程序向本公司主管部门和地铁公司质安部及工程部报告现场情况;(2)组建应急监测工作小组;(3)增加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设备;(4)增加监测对象或项目、监测点和监测频率;(5)做好与紧急情况或监测数据超过预警值时工程场地现状的各种文字、影像记录;项目经理监测工程师技术顾问项目副经理监测一组监测二组应急备用组10 / 13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6)协助相关部门处置紧急情况,并对工程应急处置工作提出建议。7.27.2 专项措施专项措施(1)穿越时,加大监测频率,每天监测六次,以至实时跟踪监测。 (4)监测后,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给工程部,以便根据监测信息优化技术参数。(5)若监测结果达到警戒值时,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详见秋涛路站城站站区间盾构下穿房屋专项应急预案7.37.3 监测质量管理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是施工的眼睛,监测工作为信息化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为保证真实、及时、准确地做好监测数据预报工作,监测人员首先要对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省考综合素质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 2025集团分期付款用户单位担保合同
- 【R1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天津市河西区南开翔宇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2025委托合同书范文
- 《2025设备维修服务合同范本》
-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学前儿童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免疫学及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数据挖掘与R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药物制剂工程技术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计划岗位工作规划
- 《API618标准学习》课件
- 清明节的中医养生和保健方法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国家卫健委-202403
- 新生儿头部护理课件
- 全科医学培养的病例讨论教学
- 智慧数字博物馆建设方案
- 2020年ISH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
- 《体育保健学》课件-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 ACS患者救治总流程图
- 防爆检查五十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