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3 物质的溶解性_第1页
课时训练13 物质的溶解性_第2页
课时训练13 物质的溶解性_第3页
课时训练13 物质的溶解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训练十三 物质的溶解性建议限时:30分钟|夯实根底|1.2019·南京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处不正确的选项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部分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2019·福建 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 g水配制20 的NaCl饱和溶液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A.18.0 gB.16.0 gC.13.2 gD.11.5 g3.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2、4%,另一瓶为5%的溶液,以下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加一定量的水B.参加少量硝酸钾晶体C.略降低温度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4.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参加CaO参加CaOH2升高温度降低温度A.B.C.D.5.2019·金华 20 时,在各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分别参加10 g甲、乙、丙三种纯洁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响,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Z13-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Z13-1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一定变大6.如图Z13-2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t1时,乙、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将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C.t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甲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应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图Z13-2图Z13-37.2019·邵阳 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1其主要操作步骤顺序是。 过滤溶解蒸发计算产率2图Z13-3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错误是;过滤后,假如滤液仍然浑浊,其

4、原因可能是填一种。 3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时应停顿加热。 8.2019·益阳 下表是 NaCl、NH4Cl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NH4Cl29.437.245.855.265.61以上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40 时,将 40.6 g NaCl 参加到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320 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准确到0.1%。 |才能提升|9.2019·宁波 20 时,四个实验小组

5、分别取不同质量的NaCl,逐渐参加到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NaCl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小组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水的质量/g50505050所取NaCl的质量/g15202530剩余NaCl的质量/g0271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20 时,50 g NaCl饱和溶液中含有18 g NaCl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D.一样温度下,NaCl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10.2019·潍坊 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Z13-4甲所示。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展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图Z13-4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D.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和为饱和溶液11.2019·苏州 为了探究一样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展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响实验1 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实验步骤步骤1步骤2实验操作图示实验操作及现象振荡后静置: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7、0;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实验2 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答复相关问题。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3由图乙所示现象可知,碘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丙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碘易溶于酒精。假设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填“分层或“不分层。 “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消费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

8、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1.A解析 把粗盐研磨细,应用研钵和研杵进展。2.A解析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 g,也就是说20 时,100 g水最多溶解36.0 g氯化钠,那么50.0 g水最多溶解18.0 g氯化钠,故A正确。3.A解析 参加少量硝酸钾晶体,振荡,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晶体不溶解,不饱和溶液中晶体溶解,B正确;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在略降低温度时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C正确;蒸发少量水,饱和溶液会有晶体析出,不饱和溶液不会析出晶体,D正确。4.C5.A解析 甲和丙一定饱和,乙可能恰好饱和,A正确;20 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大,B错误;此时,溶液

9、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C错误;甲、乙、丙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确定,无法判断升温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D错误。6.B解析 t1 时,乙、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A错误;t2 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 ,甲、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故B正确;t4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需加水质量最多的是丙,故C错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

10、少量乙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错误。7.12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滤纸破损合理即可3较多晶体8.1NH4Cl2136.6326.5%解析 1从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氯化铵,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2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 g,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6 g氯化钠,将 40.6 g NaCl参加到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能溶解36.6 g NaCl,溶液的质量为136.6 g。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 g+溶解度×100%,故20 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g100 g+36 g

11、5;100%26.5%。9.A解析 由表格中的数据分析知,20 时,15 g NaCl在50 g水中全部溶解,而第二、三、四组的NaCl均溶解了18 g,所以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20 时,50 g水中最多能溶解18 g NaCl;蒸发氯化钠溶液时溶剂水不断减少,可以使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第二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8 g50 g=925;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水的质量无关。10.C解析 t1 时150 g水中参加60 g M全部溶解,蒸发50 g水后,没有固体析出,温度低于t2 会析出晶体,说明M是硝酸钾,A正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60 g100 g

12、+60 g×100%=37.5%,B正确;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 g150 g+60 g×100%28.6%,的溶质质量分数要比小,不一定比大,C错误;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和为饱和溶液,D正确。11.1紫或紫红或红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3微4碘的汽油溶液强5不分层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解析 2由于高锰酸钾不易溶于汽油,且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二者混合后会出现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现象,又因为溶液没有到达饱和,因此剩下的高锰酸钾颗粒会继续溶解。3由图乙所示现象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