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_第1页
云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_第2页
云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构建科学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 度,保证培训质量和培育效果,根据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方案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教学管理是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保证 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 重要措施,要坚持科学、规范、严谨的原则。第三条 教学管理包括制定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编制教 育培训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选聘教师,组织教 学和安排教学进程;对学员学习进行管理;开展教学指导、 检查、监督和评估;开展教育培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组 织教学经验交流等。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

2、于全省农广校系统新型职业农民教 育培训教学管理。第二章 组织管理第五条 全省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新型职 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组织分省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 州(市) 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和教育培训机构四个级别。第六条 教学组织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分层管理的原则。第七条 教学管理接受上级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的指导 和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第三章 职责分工第八条 省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职责(一)制定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二)编制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大纲。(三)编写省开专业文字及声像教材。(四)建立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3、培训教师库、实训基 地库和试题库。(五)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远程教育培训平台,为学员和 教师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六)组织开展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教学经验交流等 活动。(七)对市、县(区)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 州(市)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职责(一)制定州(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办 法,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二)编制州(市)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三)组织州(市)培训机构选购省编文字和声像教材, 组织编写和制作地区性文字及声像教材。(四)建立本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库、实训 基地库和试题库。(五)组织开展本州(市)教学研讨、教学改革和教学 经验交流等活动。

4、(六)对县(区)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搭 建省、县两级信息联系平台。第十条 县(区)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办公室职责(一)执行省、市教学管理规定,制定县(区)新型职 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细则。(二)制定县(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性教学 计划。(三)订购统编文字及声像教材,组织专家编写具有地 方特色的文字或声像教材。(四)建立县(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库、实 训基地库和试题库。(五)对县(区)培训机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 检查。第十一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管理(一)执行省、市、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 规定,制定教学管理计划。(二)执行县(区)培育办教学安排,

5、组织教学工作, 做好教学班日常管理工作。(三)组织学员按时参加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活动,落 实课堂面授、网上辅导、技能实训、专业见识、岗位实践、 实验实习、考试考核等教学环节,确保教学质量。(四)建立健全学员教育培训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五)接受省、市、县(区)的指导与检查,开展教学 自查与自评。第四章 专业设置管理第十二条 专业设置分全省统开专业和地区性自开专 业两大类。全省统开专业突出通用性和导向性,地区性自开 专业突出区域性和针对性。第十三条 全省统开专业由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 室根据全省产业结构特点和实际设置,地区性自开专业由 市、县(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负责,结合当地主导 产

6、业和学员实际需求设置,分别报省、市(区)职业农民培 育办公室审批备案。第五章 教学安排管理第十四条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是实现 培养目标、组织教学工作的纲领性和规范性文件,是开展新 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活动的依据。第十五条 省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根据需要, 编制全省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大纲, 对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培训的培养目标、专业及课程设置、学制、学时与学分、教 育培训形式、教育培训管理等做出安排,对教学实施提出总 体要求。第十六条 市(区)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根据全省新型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要求,结合实际,编制本市(区)新 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

7、标、专业 及课程设置、学制、学时与学分、教育培训形式等,对全市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做出安排,并报省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办公室审批备案。第十七条 县(区)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根据省、市教 育培训大纲、 指导性教学计划要求, 结合实际, 制定本县(区)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性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开 设专业、开设课程、学制、学时与学分安排、教学形式等, 并报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审批备案。第十八条 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县(区)培育办教学计划安排,制定专业教学班教学实施方案,明确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性质、课时分配、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方法、授 课教师、授课环境、授课设备、授课要求等,

8、并报县(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审批备案。第六章 学制、学时与学分管理第十九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行弹性学制。初级 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有效学习年限为 1 年,中级职业农民教育 培训有效学习年限为 2 年,高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有效学习 年限为 1 年。学员采用半农半读、农学交替等方式分阶段完 成学业,学习成绩优秀且考核合格者允许申请提前结业。第二十条 初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时数为 600 学时, 其中至少学习 80 学时的公共基础课、 60 学时的专业技能课、 400 学时的实训操作课、 选学 60 学时的能力拓展课。 中级在 初级培训基础上,安排 900 学时,其中至少学习 120 学时

9、的 公共基础课、 90 学时的专业技能课、 600 学时的实训操作课、 选学 90 学时的能力拓展课。高级在中级培训基础上,安排 660 学时,其中至少学习 80 学时的公共基础课、 60 学时的 专业技能课、 440 学时的实训操作课、 选学 80 学时的能力拓 展课。第二十一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学员每学完一门课程,通过相应考试考核,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 学分。 10 个学时折合 1 个学分。参加初、中、高级教育培训 学员分别累积修满 60、 90、 66 学分即可结业。学员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两部分构成。课程学分 指学员参加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 作课

10、的学习,考试考核合格获得的学分。认定学分指学员具 备的生产经营技能、学习培训经历、职业资格、表彰奖励等 经过教育培训机构认定后折合的学分。学分使用采取累加制 原则,即当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累加值达到结业最低学分要 求,即可结业。第七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二十二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分理论教学和实 践教学两种形式。第二十三条 理论教学指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 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学员掌 握提升综合素质、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应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 业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二十四条 理论教学分为课堂教学与远程教学两种 形式和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两种方式。课堂教学指授课教师 按照教学

11、大纲在教学点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远程教学 指授课教师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体组织学员在线 或实时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集中学习指由培训机构统一组 织,教师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 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员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的教学 组织方式;分散学习指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学员根据自己 的情况,利用多媒体、网络辅导资源或教学包等自主学习的 教学组织方式。第二十五条 培训机构应具备进行理论教学的场所和 设施设备。每专业教学班应具备至少能容纳 50 名学员同时 学习的教室、 10 台以上计算机、 1 台以上电视机, 1 台以上 放像机、 1 台以上摄像机、 1 台投影仪

12、等必要的设施设备。第二十六条 培训机构应在农闲时多安排理论教学,要 注重学员职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十七条 培训机构应在开课前 2-3 周公布开课计 划,并向学员及时提供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任 课教师等信息。第二十八条 授课教师要指导学员根据产业发展、社会 需求和个人兴趣、按照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和开课计划进行选 课,培训机构在总结学员选课的基础上,一周内公布选课结果,安排教学工作。第二十九条 实践教学是指指导教师根据专业培养目 标、课程教学内容和学员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使学 员掌握从事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生

13、产经营应具备的 专业技能和本领的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教学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环节的主要组 成部分,分专业见识、技能实训、实验实习、岗位实践四种 教学组织形式和集中实践与分散实践两种教学组织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四种形式结合进行,比重依照 培训层次的不同而不同。初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重点开展技 能实训和实验实习教学,侧重专业生产技能的训练;中级职 业农民教育培训重点开展专业见识和岗位实践教学,侧重专 业生产经营技能的训练;高级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重点开展实 验实习和岗位实践教学,侧重专业研究和推广技能的训练。集中实践由培训机构组织学员在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 范场、试验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

14、、农业企业等进行考 察、交流、实验和技能训练,达到加深学员理解理论,了解 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新品种、新成果的应用,掌握关键 环节操作技能,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获得专项操作技能 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目的。分散实践由学员在本职岗位上,在 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及技能分析和解决生产经营问题,达到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第三十条 培训机构应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要与 当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龙头企业 等联合,将它们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构建符合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目标和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三十一条 培训机构应根据农事季节和学员实际需 要组织实践教学,教学过程要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

15、对接,重 点提升学员的产业发展水平和职业发展能力。第三十二条 培训机构要及时组织学员和教师认真填写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员学习签到表 (附表1)、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理论教学组织情况记录表 (附表2)、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实践教学组织情况记录表 (附表3),对学员学习过程进行详细地记录和评价。第八章 教材管理第三十三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分文字和声像教 材两类,由各级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组织编写。全省统开专 业统一使用省编教材,地区性自开专业使用市县(区)培育 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或选定的教材。市县(区)自编或选定教 材应符合我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求,具有先进性、科 学性、适用性和针对性

16、,同时应报市、省两级职业农民培育 办公室审核备案。第三十四条 教材订购原则上以市(区)为单位进行, 也可以由各县(区)直接订购。各市、县(区)职业农民培 育办公室应及时订购教材,确保学员人手一套教材。第九章 教师管理第三十五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师包括专职教 师和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指培训机构编制内、 具备教师资格、 具有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的人员;兼职教师指培训机构根据 教学需要,在社会上聘任的兼职承担教育培训任务、具有较 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学者、技术人员、 能工巧匠等。专、兼职教师分理论授课、实训指导和双师型 教师三种类型。第三十六条 培训机构应配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

17、专 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每专业教学班应配备 3 名以上理论 授课教师和 3 名以上实训指导教师,其中双师型教师应不少 于 3 名。理论授课教师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中级以上 专业技术职称,实训指导教师应具备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初 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五年以上农民教育培训指导工作经 验。第三十七条 建立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和考核评价制,增强教师工作责任感,督促教师落实教学环 节、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十八条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保证教师 每年参加 1-2 次专业教育和培训,每 2 年参加不少于 4 周的 继续教育和培训。第十章 学员管理第三十九条 培训机构要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

18、度,严格 学员管理,落实课堂学习、 网上学习、 实验实习、 专业见识、 技能实训、 岗位实践、 考试考核等学习环节, 培养良好学风。第四十条 组织学员按时参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考 试考核。对学员学习要有明确任务要求,对学习过程进行详 细地记录。支持和鼓励学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取岗位职 业资格证书。第四十一条 建立学员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化管 理。如实填报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员审核表 (附表 4)、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员信息汇总表 (附表 5)、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员成绩登记表 (附表 6)、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结业学员登记表 (附表 7)、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

19、教育培训结业学员名单表 12附表 8)第十一章 考试考核管理第四十二条 教育培训结束后,采取“操作为主、理论 为辅”的形式对受训学员进行考试考核。(一)实践操作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实践操作水 平、实践成果、实践报告、实践日志、出勤率和学习态度等 进行综合测评,成绩采用百分制,占总成绩的60%。(二)理论知识考核。授课教师根据学员的考试成绩、 课堂教学出勤情况、作业完成等情况进行综合测评,成绩采 用百分制,占总成绩的 40%。第四十三条 实行考试资格准入制度,对无故缺席理论 学习和实践学习达全部教学时间 30%以上者、或请假时间超 过全部教学时间 1/3 者,取消其参加课程考试或实践成果考

20、核资格。第四十四条 考试考核结束后应及时进行阅卷评分、登 记学员成绩、建立学员考试档案,并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第四十五条 学员在有效期内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考 试考核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结业学分数,由培训机构颁发 教育培训结业证书。第十二章 附 则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解 释。培训机构:(盖章)专业:层次:学号姓名性别学习课程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学员签名备注:此表一式一份,由培训机构组织学员签名后留存。教育培训层次:年级及专业:填表日期:年 月 日培训机构名称参加授课人数理论教学 开展 情况教学课程名称授课时间授课地点授课方式授课教师授课内容及学时授课使用教材及设备授课效果

21、授课教师签字班主任签字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备注:1、授课方式指课堂讲授、媒体播放、现场演示、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2、此表一式一份,由培训教师填写,授课教师、班主任和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后,培训机构留存。培训机构名称参加实训人数实践 教学 开展 情况实训课程名称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形式实训方式指导教师实训内容及学时实训设施设备实训效果指导教师签字班主任签字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教育培训层次:年级及专业: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备注:1、实训形式指专业见识、技能实训、实验实习、岗位实践。实训方式指集中实 训、分散实训。2、此表一式一份,由指导教师填写,指导教师、班主任和培训机构负责人 签字后,培训机构

22、留存。培训机构:(盖章)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从事产业从业年限产业规模产业年投入产业年收入备注:此表一式一份,由培训机构填写,经县培育办审核后,培训机构保存。市(区)培育办:(盖章)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 月 日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文化 程度层次专业家庭住址从事产业从业 年限产业 规模产业 投入产业 收入备注:此表一式两份,由市(区)培育办填写后,一份报省培育办,一份留市(区)培育办。培训机构:(盖章)年级:层次:专业:学籍号姓名性 别年 龄各门课程(实训项目)考试考核成绩/学分结业 证号备注: 此表一式一份,由培训机构填写、保存。姓名性别年龄昭八、片入学 时间教育培训 层次学习专

23、业家庭住址及联系 电话考试(核)成绩课程名称(实训项目)成绩课程名称(实训项目)成绩结 业 鉴 疋班主任签字:年月日县K)培育办意见(盖章)年月日备注:此表一式两份,由培训机构填写、报县(区)培育办审核后,培训机构和学员各留存一份。序号姓名性别入学时间结业时间教育培训层次学习专业学分数培训机构县(区)培育办:(盖章)培育办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年 月 日备注:此表一式两份,由培训机构填写、报县(区)培育办审核后,培训机构和县(区)培育办各留存一份。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试考核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我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 试考核工作,确

24、保培训质量,根据农业部办公厅、财政厅办 公厅关于做好 2014 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 2014年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 ,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考试考核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 要环节,是检验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要坚持科学、规 范、严肃的原则。第三条 考试考核管理包括考试考核管理制度建设、 考试考 核方案制定、考试考核组织、考试考核管理、考试考核评价、 试题库建设与管理、考试考核指导、考试考核检查和监督, 考试考核改革与研究等。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农广校系统新型职业农民 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工作。第二章 组织管理与职责分工第五条 培训机构工作职责1、执行省、市、县(区)新型

25、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 考核管理规定,制定本单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考核 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试考核管理制度,制定考试考核工作 实施细则。2、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工作实施方案。3、组织开展考试考核工作,并对考试考核过程及结果 进行详细地记录和总结。4、完成阅卷、评分和成绩登记工作。5、建立学员考试考核档案,实行电子化管理。6、接受上级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和劳转办的指导、检查和监督。第三章 考试考核实施第六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考核分为理论知 识考试考核和实践操作技能考试考核。第七条 理论知识考试考核指授课教师根据学员的学 习过程和考试成绩进行综合测评的考试

26、考核形式。理论知识 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上为合格,占学员总成绩的 40%,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类。(一)过程性考核:授课教师对学员的课堂教学出勤情 况、在线或实时学习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学习过程进 行综合测评,成绩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上为合格,占理论考 试考核总成绩的 40%。过程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参加终结 性考核。(二)终结性考核:授课教师出题,组织学员进行结业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上为合格,占理论知识考试 考核总成绩的 60%。第八条 实践操作考核指由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实践 操作水平、实践成果、实践报告、实践日志、出勤率和学习 态度等进行综合测评

27、的考试考核形式,成绩采用百分制, 60 分以上为合格,占学员总成绩的 60%。实践操作考核分专业 见识考核、技能实训考核、 实验实习考核和岗位实践考核四类。(一)专业见识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在考察学习过 程中提交的实习过程登记、 实习报告、 口试、 答辩综合评定, 重点考核学员对现代农业理念的理解程度和现代农业技术 的掌握程度。(二)技能实训的考核: 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现场操作、 实习日志、实习报告、出勤率、实习态度评定成绩,重点考 核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三)实验实习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的表现情况和 实验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四)岗位实践考核:指导教师根据学员实习日志、实 习成果等综合评

28、定实习成绩,重点考核学员在生产过程中提 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提高的程度等。第九条 指导教师要对学员的每一项实践教学课程或 环节进行严格的考核和认定,并根据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实验实习报告、实习日志、出勤率、学习态度等,做出客观的评价和评定,给出相应的成绩。第十条 理论知识考核在每学期期末集中进行,理论知 识考核不合格者,可在学习有效期限内安排一次补考。实践 操作考核随时进行,课程结束后完成综合测评,实践操作考 核不合格者,一般不予补考,随下届学员重新进行生产实践。第十一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行考试资格准入 制度。对无故缺席理论知识或实训操作课程学习达全部教学 时间

29、30%以上者、或请假时间超过全部教学时间1/3 者,取消其参加课程考试或实践成果考核的资格。第十二条 考试考核结束后,指导教师要对学员考试考 核结果进行及时评价,认真填写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理论知识考核评分表 (附表 1)和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 训实践操作考核评分表 (附表 2)。第四章 考试考核管理第十三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试考核管理分试题命 题、考试组织、阅卷、成绩登记、建立考试考核档案等工作 环节。第十四条 试题命题工作由培训机构教学管理部门安 排授课教师和考务管理人员共同完成。授课教师命题结束后 应及时将试题交培训机构教学管理部门审定制卷。第十五条 培训机构应在考试前一周将考试科

30、目、考试 时间、考试地点等通知学员,要求学员按时参加考试。第十六条 要严肃考风考纪。培训机构应在每考场安排 1-2 名监考人员维护考场纪律; 各级培育办应组织人员巡考, 及时发现和解决考试考核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监考人 员要严格履行监考职责,监考结束后及时填写考场情况报 告表(附表 3),并交培训机构保存。第十七条 考试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及时组织人员阅 卷,并于考试结束一周内完成。阅卷人员要严格按照试题标 准答案,客观公正地予以评分,不允许徇私舞弊,否则按教 学事故处理。第十八条 阅卷结束后,培训机构应及时登记学员成 绩,并将学员试卷装订成册存档。第五章 试题库建设第十九条 试题库建设是考

31、试核心工作的重点工作。建 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符合职业农民教学实际的试题库是 规范我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考试管理工作、检验教学质 量和效果的重要措施。第二十条 各培训机构负责自开专业课程试题库的建 设。第二十一条 试题库建设包括确定命题教师、教师命 题、培训机构审题、试题电子录入等工作环节。第二十二条 培训机构成立试题库建设小组,聘请或选 定具有丰富专业教学经验的专家和任课教师承担命题工作。第二十三条 命题教师应依据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 纲要求,确定试题的类型和考试考核重点。试题类型一般为 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调研题、操作技能题、讨论题等; 试题内容应重点考核学员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

32、情况、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情况。每门课程试题的总分为 100 分,每门课程每个题型所占 分值根据专业特点设定,题量适中且不得重复。试题要科学合理、用语准确,并备有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二十四条 试题命完后应及时交培训机构教学部门 审核,经教学部门审核合格、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后,由培 训机构教学管理人员录入计算机存档使用。第二十五条 教学管理人员应做好题库的保密工作,在 试题的收发、印制、保管等各个环节中,做到记录清晰、有 据可查。第六章 培训证书的管理与颁发第二十六条 参训学员学习课程达到规定学时的,再经 实训实践考核合格后,可颁发给“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办证按班次培训一批,合格

33、一批,办证一批。将“培训证书”复印件连同参训学员名册、培训台账等其它培训痕迹 资料一并形成培训档案装订成册。第二十七条 证书的填写。证书内容项由培训机构填写、粘贴照片, 并在贴照片处加盖各分校 (培训基地) 公章。第二十八条 证书的编号。由办证年号末尾 2 位数、培 育类别 2 位数(生产经营性 01;专业技能型 02;社会服务 型 03 )和办证序号 4 位数共 8 位数组成。例:某学员是普洱市农广校 2014 年经过培训并生产实 践考核合格的,他参加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茶叶生产培 训班。则办证年号定为 14 号,培训类别为 01,他的办证序 号为 23 号,则他的证书编号应为 140100

34、23 号,其他以此 类推。第六章 附 则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负责解释。培训机构:(盖章)年级:层次:专业:考核课程:序号学员姓名过程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成绩总分考核教师备注:1、过程性考核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终结性成绩采用百 分制,60分以上为及格。2、此表由授课教师填写、培训机构保存。培训机构:(盖章)年级:层次:专业:考核项目:序号学员姓名考核类型考核时间考核方式考核场所考核成绩考核教师备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培训机构保存。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专业班级考试地点应考人数实考人数缺考学生姓名缺考原因考场情况及处理意见:监考老师签名: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名:备

35、注备注:此表由监考老师填写、培训机构保存培训机构:(盖章)年级:层次:专业:学号姓名性 别年龄各门课程(实训项目)考试(考核)成绩/学分结业 证号备注: 此表由培训机构填写、保存。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管 理,规范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管理,根据云南 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案要求,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实行学分制,以学时数 考核学习量,以学分认定学习成果。学时与学分按照 10 个 学时折合 1 个学分计算。学分计算以课程为基本单位,学员 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相应的

36、考试考核,即可获得该 门课程的学分。第三条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管理工作由各级 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负责实施。第二章 学分构成第四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学分由课程学分和认定学分两部分构成第五条 课程学分指学员参加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 课、能力拓展课、实训操作课学习,考试考核合格,获得的 相应学分。课程学分包括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学分。(一)必修课学分 以学员的课程学时为主要依据,学员参加公共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实训操作课的学习,取得考试考核资格,考试 考核成绩达到 60 分以上者,即可获得相应的课程学分。必 修课最低学分初级为 54 学分,中级为 81 学分,高级为 58 学分,占总学分的比

37、例约为 90%。(二)选修课学分 学员参加能力拓展课学习,取得考试考核资格且考试考 核成绩达到 60 分以上者,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选修课最 低学分初级为 6 学分,中级为 9 学分,高级为 8学分,占总 学分的比例约为 10%。第六条 认定学分指教育培训机构对学员具备的农业 生产经营技能、学习培训经历、职业资格、表彰奖励等进行 认定后折合的学分。认定学分最多不超过总学分的 1/2 。第七条 学分使用采取累加制原则。当学员必修课学 分、选修课学分、认定学分的累加值达到结业最低学分要求 时,即可结业。初、中、高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分别获得 60 学分、 90 学分、 66 学分即可结业。达到结

38、业最低学分 要求时允许学员申请提前结业。第三章 学分认定标准第八条 学习培训经历学分认定。学员经过农业职业系 统培训,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证书、 培训合格证书等, 可以作为培训经历认定学分。主要包括:(一)学员经过职业培训,获得农业行业特有工种或与 所学专业方向相关的通用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 级证书等,可以作为培训经历认定学分。其中取得高级以上 证书为 8 学分,中级证书为 6 学分,初级证书为 4 学分。同 一专业(工种)多个证书(奖励) ,按最高级别的认可。同 一个证书(奖励)在学习期间内不重复计算学分。(二)参加有关部门举办的“阳光工程” 、“绿色证书” “创业培训”等农

39、业技术技能培训且经考核合格,相应的培 训时间可折抵一定的学分,一般培训 10 小时抵算 1 学分, 至多折算 10 学分,且不重复计算。(三)参加与所学专业方向相关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并 获奖的,予以认可并给予学分。全国性大赛一等奖8 学分,全国性大赛二等奖 7 学分,全国性大赛三等奖或省级大赛一 等奖 6 学分,省级大赛二等奖 5 学分,市级一等奖或省级大 赛三等奖 4学分,市级二等奖 3学分,市级三等奖 2 学分。 同类竞赛不累计加分,以获奖奖项的最高级别来折算学分。(四)取得相关专业的学历证书, 予以认定并给予学分。 本科及以上学历 8 学分,大专学历 6 学分, 中专学历 4 学分。(五)取得相关专业农民技术职称证书的,予以认定并 给予学分。其中取得高级技术职称 8 学分,中级技术职称 6 学分,初级技术职称 4 学分。同一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