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营养学复习_第1页
鱼类营养学复习_第2页
鱼类营养学复习_第3页
鱼类营养学复习_第4页
鱼类营养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水产配合饲料与畜禽配合饲料比较 项目要求 鱼类 畜禽类原料粉碎粒度 40目,60目 8目,16目 筛上物10% 筛上物0为氮正平衡,表明鱼体增重,摄入N除维持生命外,开始用于Ig、Ir等B0为氮负平衡,表明鱼在消瘦,摄入N不能维持Im15、吸收后的氨基酸在鱼体内的分配和利用可以用公式I=lm+le+lg+lr表示 I:吸收的AA;Im:维持基本代谢;Ie:能量;Ig:生长;Ir:性腺。(1) Im,Ig,Ir是蛋白质特有营养效果,Ie可由脂肪糖类代替;(2) Ig随着鱼类生长逐渐减少,达到最大生长时接近零(3) Im随鱼类生长而增加,增加幅度比Ig小,单位鱼体重的蛋白需要量随鱼体重增加而

2、减少;(4) 鱼类吸收氨基酸的分配比率主要取决于饲料蛋白的营养价值,营养价值较高,用于Im和Ig比例较高,用于Ie的比例较低。16、氨基酸之间的协同作用:由于某种aa含量过高引起另一种或几种aa氨基酸需要量提高 赖氨酸与精氨酸;亮氨酸与异亮氨酸、Val17、氨基酸平衡:配合饲料中各种EAA的含量及其比例等于鱼虾对EAA的需要量。18、必需脂肪酸:鱼类生长所必需的,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19、区分淡水鱼和海水鱼:淡水鱼需要EFA:2种,亚油酸(LA)、亚麻酸(LNA)海水鱼需要EFA:3种,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两者合成长

3、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力不同。淡水性鱼类体内缺乏-12 、 -15 去饱和酶,不能把18: 1n 9 去饱和合成18: 2n 6 、 18: 3n 3 。20、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英文缩写:亚油酸(LA)、亚麻酸(LNA)、花生四烯酸(AR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21、花生四烯酸化学结构表达式:C20:4n-622、胆固醇的吸收:只有游离的胆固醇才能被吸收,也必须先混合成乳麋颗粒方能被吸收。23、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主要功能:从肝脏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TG)到全身24、脂肪氧化:脂肪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有氧参与,在微生物脂肪酶作用下,变成游离脂肪酸,再进一步氧化

4、成醛酮醚等有害物质的过程对水产动物的危害:(1)存活率下降 (2)生产性能下降 (3)对体内代谢的影响 (4)组织结构出现病变。25、体内胆固醇的合成能力26、甘油三酯的碘价:每100g甘油三酯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价(IV)。碘价越高,表示甘油三 酯中双键越多27、淀粉利用率28、粗纤维需要量 (1)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的采食量。(2)消化率低,过高还会导致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加快,消化时间缩短,使蛋白质消化率降低。 (3)饲料中粗纤维过多会降低二价矿物质阳离子的利用率。肉食性鱼类: 10%, 青鱼8% 杂食性鱼类:罗非鱼:仔稚鱼3%; 幼鱼8%,成鱼10%草食性鱼类:幼鱼 10%, 成

5、鱼 0.01%) Ca、P、S、Cl、Na、Mg41、磷源添加剂:不同矿物磷源利用率:磷酸二氢磷酸盐氢盐磷酸盐42、磷的存在形式,如植酸磷对原料中磷的利用率取决于磷存在形式: 磷蛋白或磷脂 高 骨骼磷 低43、 铁的吸收 Fe:十二指肠,主动吸收, Fe3+胃Fe2+鱼体。 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结合入细胞内,还原成二价铁,形成Hb,多余的铁以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形式贮存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含量越低,吸收率越高。出血后和贫血时,造血机能亢进,Fe吸收速度增加。受饲料的氨基酸模式影响(Kim et al,1995)。 VC能促进铁的吸收。植物纤维、咖啡等抑制铁的吸收。44、 金属元素缺乏的

6、影响钙:血清Ca、P水平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骨骼灰分及其中Ca、P浓度降低。鱼类几乎不出现缺乏症。 磷:厌食、生长受阻、饲料利用率下降。骨钙化差,头骨变形,脊柱弯曲并成蜂窝状扩大。内脏体脂肪沉积量增加。锌:骨中Zn含量下降,生长受阻,死亡率提高,白内障,鳍和皮肤糜烂,体躯短而肥。铜:皮肤糜烂,尾肌弯曲,活力差等现象碘:甲状腺肿大,生长受阻,出现侏儒;初生幼畜无毛,皮厚,颈粗;繁殖力下降,种畜发情无规律,影响神经发育。鱼虾死亡增加45、标准代谢:是指一尾不受惊动的鱼或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46、体增热:动物摄食、消化

7、吸收及代谢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体产热的增加量)47、呼吸商: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体积之比或摩尔数之比,即指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分子数之比。48、代谢能:指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的能量,也就是消化能减去尿能和鳃能后所剩余的能量。49、鱼类能量代谢特点:(1)鱼类不需耗能以维持恒定的体温(鱼是变温动物)。(2)鱼排泄废物所含能量少(与陆生恒温动物比较)。(3)鱼类自由活动所需能量少(如维持体重所需能量较小,因水的比重较大)。50、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与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研究方向:(1)对一研究的水产动物逐步完善尚未研究的营养物质;(2)对尚未研究的水产动物营养将逐步开始研究;(3)研究各种营养物质的关系,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4)进一步从分子营养学上研究,解析代谢网络;(5)研究营养与免疫的关系;(6)研究营养物质对水产动物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