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_第1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_第2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_第3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_第4页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数套)嘉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原理与应用练习一:A卷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绝对黑体:指能够全部吸收而没有反射电磁波的理想物体。2大气窗口:大气对电磁波有影响,有些波段的电磁波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的波段。3图像融合:由于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难以满足应用需要,而不同传感器的数据又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光谱分辨率以及不同的极化方式,因此,需将这些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这个过程即图像融合。 4距离分辨力:指侧视雷达在发射脉冲方向上能分辨地物最小距离的能力。它与脉冲宽度有关,而与距离无关。5特征选择:指从原有的m个测量值集合中,按某一规则选择出n个特征,以减少参加

2、分类的特征图像的数目,从而从原始信息中抽取能更好的进行分类的特征图像。即使用最少的影像数据最好的进行分类。 二、简答题(45)1分析植被的反射波谱特性。说明波谱特性在遥感中的作用。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各类绿色植物具有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以区分植被与其他地物。(1)由于叶绿素对蓝光和红光吸收作用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因而在可见光的绿波段有波峰,而在蓝、红波段则有吸收带;(2)在近红外波段(0.8-1.1微米)有一个反射的陡坡,形成了植被的独有特征;(3)在近红外波段(1.3-2.5微米)受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 但是,由于植被中又分有很多的子类,以及受到季节、

3、病虫害、含水量、波谱段不同等影响使得植物波谱间依然存在细部差别。波谱特性的重要性:由于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有着不同的反射率这一特性,使得地物的波谱特性成为研究遥感成像机理,选择遥感波谱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和飞行方向的基础资料;有效地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定量遥感的基础。3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依据有哪些,有哪些影响因素?地物的景物特征: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影响因素包括:地物本身复杂性,传感器的性能以及目视能力。4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步骤:1)初始化;2)选择初始中心;

4、3)按一定规则(如距离最小)对所有像元划分;4)重新计算每个集群的均值和方差;按初始化的参数进行分裂和合并;5)结束,迭代次数或者两次迭代之间类别均值变化小于阈值;6)否则,重复3-5;7)确认类别,精度评定。6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MODIS即中等分辨力成像光谱仪,其特点是:波段不连续,数量少(36个),地面分辨率较低(星下点离间分辨率为250M,500M,1000M),每1-2天可覆盖全球一遍,主要用于大气、海洋和陆地探测。三、论述题1若用R代表地学的真实信息,R代表从遥感图像上提取的信息,我们利用遥感技术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R=RR=min,试分析导致R的因素,如何使其mi

5、n?由于在遥感图像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几何变形和辐射变形,在图象变换、特征选择过程以及信息提取等方面也存在误差,使得R的出现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分析误差成因,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减少这些误差,使得R=RR=min。几何变形主要来源于以下:(1)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2)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3)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4)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像变形(5)大气折射所引起的图像变形(6)地球自转的影响对于几何变形,可通过几何处理来进行误差纠正,包括粗纠正和精纠正。辐射变形是指传感器接收到的地磁波能量与目标本身辐射的能量不一致,可通过辐射校正来校正或消除其影响。特征变换有利于区分感兴趣的地

6、物,而特征选择在于选择最佳的有利于分类的特征而不影响分类精度。信息提取有目视判读和计算机分类,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分类结果还存在一定误差。通过提高图像预处理的精度以及改进分类算法来提高信息提取的精度。2叙述遥感图像监督法分类的基本原理,请你设计一个完整的框架以实现遥感图像的监督法分类,指出每一步的功能。在事先知道样本区类别的信息的情况下对非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即监督法分类。其基本思想如下:首先,利用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可通过对分类地区的目视判读、实地勘测或结合信息获得),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这一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其次

7、,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最后,根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做出判定。监督法分类可分为七个主要步骤,具体功能如下:1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用于确定要分类的地物,以建立这些地物的先验知识。2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通过该项处理,即能减少参加分类的影像数,加快分类速度,又能满足分类需要,提高分类精度。3选择训练样区选择合适的训练样区是获取正确的分类结果的必要条件,因为监督分类关于类别的数字特性都是从训练样区中获得的。 训练样区选择时必须注意准确性、代表性和统计性三个问题。4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利用训练样本的数据统计计算出判别函数的参数,以利用判别函数和攀比规则对其他非样本取得数据进行分类。

8、5依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对非训练样区进行分类。6对可能存在的误分目标进行人工干预改正。7对结果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精度评价。B卷参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大气窗口: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衰减较小,透过率高,对遥感十分有利,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2.监督法分类:根据已知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函数中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依据判别准则对该样本的所属类别作出判定。3.传感器定标: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9、4.方位分辨力:相邻的两束脉冲之间,能分辨出的两个目标的最小距离称为方位分辨率。5.特征变换: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字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图像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图像上。二、简答题1.遥感的基础是什么,其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答:遥感的基础是地物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的性质不同。根据地物的发射或反射电磁波特性的不同,可以传感器成像获取图像,利用遥感图像来进行地物分类、识别、变化检测等。2.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哪些,有哪些判读方法?答:影响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因素有:1)地物本身的复杂性,如存在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及地物纹理特性的复杂性。2)传感器特性的影响,如几何分辨率、辐射

10、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3)目视能力的影响,不同的人视力和色彩分辨力不同,影响目视判读。为了很好的克服上述问题,有这么些常用判读方法: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事项动态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3.为何要进行图像融合,其目的是什么?答:单一传感器获取的图像信息量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通过图像融合可以从不同的遥感图像中获取的更多的有用的信息,补充单一传感器的不足。图像融合是指将多元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融合可以分成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像素级融合对原始图像及预处理各阶段上产生的信息分别进行融合处理,以增加图

11、像中的有用信息成分,改善图像处理效果。特征级融合能以高的置信度来提取有用的图像特征。决策级融合允许来自多元数据在最高抽象层次上被有效利用。4.叙述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答:遥感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门技术。具体是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幻和处理,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一门现代应用技术科学。三、论述题(40)1写出利用多时相图像来进行变化检测的流程图,写出相应的步骤和方法。本题考核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来综合分析,要点包括:根据成图比例

12、尺选择图像;进行图像的预处理:几何处理和辐射处理,目的是使图像具有一致的几何关系和相近的色调;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变化检测;评定变化检测的精度。基于有理函数的传感器模型简述共线方程描述图像的成像关系,理论上是严密的,但是需要知道传感器物理构造以及成像方式。然而有些高性能的传感器参数、成像方式与卫星轨道不公开。因此需要有与具体传感器无关的、形式简单的传感器模型来取代共线方程模型。有理函数模型(RFMl)将大地坐标D与其对应的像点坐标d用比值多项式关联起来。为了增强参数求解的稳定性,将地面坐标和影像坐标正则化到-1.0和1.0之间。多项式中的系数称为有理函数的系数(RPC)。RFM的实质是共线方程的

13、扩展。参数个数根据分母是否相同以及多项式次数而变化,三次时最多78个参数。特点:RFM不要求了解传感器的具体信息,是用严格的传感器模型变换得到的,是一种更通用的传感器模型。与具体传感器无关的、形式简单。练习二:1. 遥感系统的组成为、和。2. 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和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从年算起的。3. NASA的全称是(中文),英文全称是。它是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成立于1958年。负责美国所有各种、以及和的研究及装备建造工作。4. 年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 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和。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和

14、。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和。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等。6. 遥感技术的特点有:、和等。7. 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和。8. 遥感机理是通过利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或的,通过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的目的。9. 电磁波是电磁振动的传播,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激发了变化的,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10. 电磁波是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11. 电磁波遇到介质(气体、液体、固体)时,会发生、和现象。12.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到。13. 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反射率

15、为。14. 按照维恩位移定律的描述,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max与黑体绝对温度T成。15. 实际地物的发射分和情况16. 按发射率变化情况,将地物分为、和四种类型。17. 大气中吸收太阳辐射的物质主要有、和等。18. 地球大气被分为、等。19. 大气组成可分为分子和两大类。20. 在通过地球大气时,太阳辐射会发生、和现象。21. 太阳辐射在通过大气时,大气密度越大,折射率越;离地面高度越大,空气越,折射率越。22. 地面接收的电磁波方向与实际太阳辐射之间的夹角,称为。23. 太阳辐射在地球

16、大气中散射类型分为、和三种类型。24.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任何波长的散射强度。25. 进入传感器的辐射由、和三部分组成。26. 地物对电磁波的反射可分为、和三种类型。27. 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28. 遥感技术系统中预处理的主要作用是针对噪音和误差进行和、图象分幅等,提供用户信息产品(光学图象和CCT磁带)。29. 根据卫星的轨道高度,可分为、和三种。30. Landsa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发射了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米,Spot系列卫星迄今为止共

17、发射了颗,其中最后一颗或取的数据分辨率可以达到米。31. 传感器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和两类,按照记录方式分为和两类。32. 摄影方式的传感器分为、和三种类型。33. 传感器的优劣表现在多方面,最具实用意义的是分辨率,它是遥感技术及应用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遥感数据质量的重要指标,分为分辨率、分辨率、分辨率、分辨率、分辨率、分辨率和类别分辨率等。34. 常见的遥感平台有、和等。35. ETM的全称是。36. Landsat7共有8个波段,其中第1-5、7波段的分辨率是米,第6波段的分辨率是米,第8波段的分辨率是米。37.&#

18、160;SPOT-4影像总共有5个波段,其中第5波段的分辨率为米,第1-4波段的分辨率是米。38. 颜色的性质由、来描述。39. 微波遥感分为和。40. 微波传感器类型有、和3种,其中,只有成像。41. 与多光谱传感器的分辨率不同,衡量微波传感器的分辨率有和两种。42. 微波遥感的距离分辨率由决定,方向分辨率由决定。43. 典型的微波遥感平台有、等。44. 雷达影像中的变形有、和顶底位移。45. 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由、组成。46. 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有、等。47. 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包括、等。

19、48. 遥感图像的大气校正中,常用的方法有、。49. 遥感图像几何畸变来源可分为两大部分:、。50.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中,图像灰度值需要通过插值(重采样)方法进行采取,常用的三种插值方法是:、。51. 图像镶嵌是将多个具有重叠部分的图像制作成一个没有重叠的新图像,分为基于的镶嵌和基于的镶嵌。52. 目视解译是遥感成像的过程。53.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标志分和两种。54.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方法有、等。55. 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便构成了电磁波谱,电磁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划分为 射线

20、、X射线、无线电波。56. 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57.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和大气分子和其它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大气散射有三种情况:、和无条件散射。58. 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59. 遥感的类型按平台可以分为、和航宇遥感。60. 利用中心投影获得的摄影相片,中心点以外的像点会发生变形。其和地形相关的变形规律为:像点位移量与地形高差成比,即高差越大引起的像

21、点位移量越。61. 多波段数字图像是从多个波段获取的遥感数字图像,多波段数字图像的存储与分发,通常采用三种数据格式,它们是数据格式、数据格式和BIL数据格式。62. 微波在电磁波谱中的范围为0.1cm1m,其中微波遥感采用的波长范围为1mm100cm,其频率范围应当为赫兹。63. ERDAS IMAGINE以模块形式提供给用户,根据其实现功能的多少,其版本可以分为、。64. 常用的遥感影像获取的电磁波谱信息是电磁波谱中的波段。65. 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和大气分子和其它微粒的直径大小有关,大气散射有

22、三种情况:、和。66. 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和的函数。67. 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和成正比关系。68. 卫星轨道参数有、等。69. 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70. 小卫星主要特点包括、等。71. RADARSAT-1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m,共有种工作模式。72. LANDSAT系列卫星具有全色波段的是,其空间分辨率为m。73. 利用合成孔径技术能堤高侧视雷达的分辨率。74. 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包括、等步骤。75. 3S集成一般指、和的集成。76. 遥感图像的变形误差可

23、以分为和,又可以分为和。77. 外部误差是指在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下,由所引起的误差。包括,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误差。78. 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项数N与其阶数n的关系。79. 多项式拟合法纠正中控制点的数量要求,一次项最少需要个控制点,二次项最少项需要个控制点,三次项最少需要个控制点。80. 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81. HIS中的H指,I指,S指。82. 侧视雷达图像上的亮度变化与、等有关。二、 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 绝对黑体的。反射率等于1;反射率等于0;发射率等于1;发射率等于0。2. 物体的总辐

24、射功率与以下那几项成正比关系。反射率;发射率;物体温度一次方;物体温度二次方;物体温度三次方;物体温度四次方。3. 大气窗口是指。没有云的天空区域;电磁波能穿过大气层的局部天空区域;电磁波能穿过大气的电磁波谱段;没有障碍物阻挡的天空区域。4. 大气瑞利散射。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的二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无关。5. 大气米氏散射。与波长的一次方成正比关系;与波长的一次方成反比关系;与波长无关。6. 卫星轨道的升交点和降交点是卫星轨道与地球。黄

25、道面的交点;地球赤道面的交点;地球子午面的交点。7. 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指。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卫星轨道面朝向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8. 卫星重复周期是卫星。获取同一地区影像的时间间隔;经过地面同一地点上空的间隔时间;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9. TM专题制图仪有。4个波段;6个波段;7个波段;9个波段。10. 真实孔径侧视雷达的距离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脉冲宽度有关;发射的频率有关。11. 侧视雷达的方位分辨率与。天线孔径有关;天线孔径无关;斜距有关;斜距无关。12. 数字图像的。空间坐标是

26、离散的,灰度是连续的;灰度是离散的,空间坐标是连续的;两者都是连续的;两者都是离散的。13. 采样是对图像。取地类的样本;空间坐标离散化;灰度离散化。14. 量化是对图像。空间坐标离散化;灰度离散化;以上两者。15. 图像灰度量化用6比特编码时,量化等级为。32个;64个;128个;256个。16. BSQ是数字图像的。连续记录格式;行、波段交叉记录格式;象元、波段交叉记录格式。17. 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大的影像是。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18. 真实孔

27、径天线侧视雷达影像上高出地面的物点其象点位移(投影差)。向底点方向位移;背向底点方向位移;不位移。19. 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时必须有。1个控制点;2个控制点;3个控制点;4个控制点。20. 多项式纠正用二次项时必须有。3个控制点;4个控制点;5个控制点;6个控制点。21. 多项式纠正用一次项可以改正图像的。线性变形误差;非线性变形误差;前两者。22. 垂直航线方向距离越远比例尺越小的影像是。中心投影影像;推扫式影像(如SPOT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如TM影像);真实孔径侧视雷达影像。23. 图像增强的目的。增加信息量;改善目视判读效果。24.

28、 图像增强。只能在空间域中进行;只能在频率域中进行;可在两者中进行。25. 标准假彩色合成(如TM4、3、2合成)的卫星影像上大多数植被的颜色是。绿色;红色;蓝色。26. 图像融合前必须先进行。图像配准;图像增强;图像分类。27. 图像融合。必须在相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只能在同一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可在不同分辨率图像间进行;可在不同传感器的图像间进行;只限于遥感图像间进行;可在遥感图像和非遥感图像间进行。28. 遥感图像的几何分辨率指。象元相应地面的宽度;传感器瞬时视场内观察到地面的宽度;能根据光谱特征判读出地物性质的最小单元的地面宽度。29.

29、 热红外图像是。接收地物反射的红外光成的像;接收地物发射的红外光成的像。30. 热红外图像上的亮度与地物的。反射率大小有关;发射率大小有关;反射太阳光中的红外光强度有关;温度高低有关。31. 侧视雷达图像垂直飞行方向的比例尺。离底点近的比例尺大;离底点远的比例尺大;比例尺不变。32. 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在。同一点上;同一个区域;不同区域。33. 同类地物在特征空间聚类呈。随机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均匀分布。34. 标准化距离大可以说明。类间离散度大,类内离散度也大;类间离散度小,类内离散度大;类间离散度大,和/或类内离散度小;类间离散

30、度小,类内离散度也小。35. 监督分类方法是先分类后识别的方法;边学习边分类的方法;人工干预和监督下的分类方法。一、 名词解释多波段遥感维恩位移定律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大气窗口多源信息复合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平滑与锐化多光谱变换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遥感电磁波黑体传感器               电磁波谱         

31、   扫描成像           多源信息复合   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二、 填空题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      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卫星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2、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

32、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       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         。4、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     、     、     、&#

33、160;    、     、     、-      、      、      。5、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      和      两种。6、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 

34、60;   、      、-     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7、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     、    、     。8、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和-       。9、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

35、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      ,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10、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     、    、     、     、     五大部分。1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     

36、;   、         和           。12、常用的植被指数有        和        等。13、大气的散射作用有三种情况:         、 &

37、#160;      、            。14、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             。15、遥感技术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 

38、           。16、遥感图象的特征为、三个方面。17、在孟赛尔颜色系统中三个坐标值分别表示、。18、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是、,其他的地质解译都是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的。19、目标地物的识别特征包括色调、     、     、     、     、     、  

39、60;    、      。20、在孟赛尔颜色系统中三个坐标值分别表示、。21、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       、        。22、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      &

40、#160; 。23、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             和           。24、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为             。25、遥感影象变形的主要因素有  

41、0;     、           、          、          、         。        

42、 三、 简答题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6、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8、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9、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10、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可将遥感分为哪几类?11、中心投影的成像特征有哪些?12、遥感有那些特点,并简要说明各特点。13、简述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的几种方法。15、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的概念、方法和基本步骤。16、中心投影与

43、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17、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18、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四、 论述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3、试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4、试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衰减作用。5、叙述SPOT图像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各个波段主要应用领域。6、什么是“3S”技术,试述“3S”技术支持下的“精细农业”。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

44、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

45、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 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10、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

46、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 和冷阴影两种。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

47、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三、问答题(40分)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3、

48、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丰富的信息量(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气状况的影响2)垫面的影响3)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4)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5)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6)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7)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8)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9)符号注记层的生成10)影像地图图面配置11)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

49、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

50、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3、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4、直摄影与倾斜摄影: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 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

51、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二、填空题(10分)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 、 红外遥感 、微波遥感 、 多波段遥感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52、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 瑞利散射 、 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3、Landsat的轨道是  太阳   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三、问答题(40分)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

53、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二、填空题:(10分)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 仪器本身的误差  和大气的影响  。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 程辐射 。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其主要方法有 直方图最小值去

54、除法、 回归分析法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 、 地形的起伏 、 地表的曲率、 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 。三、问答题(40分)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直接解译标志: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相关关系。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四、论述题(30分)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1遥感图像的选择2遥感图像

55、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3图像的解译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3、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

56、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 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6、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7、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后者是被动

57、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二、填空题(10分)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 NOAA系列为代表。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5、

58、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其在光谱分辨率 、 辐射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三、问答题(40分)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b)地形起伏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d)大气折射的影响e)地球自转的影响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丰富的信息量b)直观性强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d)现实性强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1)大气状况的影响(2)下垫

59、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四、论述题(30分)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要点: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程序: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要点: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

60、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 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5、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