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身体借给世界(一)_第1页
将身体借给世界(一)_第2页
将身体借给世界(一)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身体借给世界 (一)摘要:坚持现象学美学意义上的世界存在的实在性和身体与世界的同 一,是梅洛一庞蒂对抗传统理性主义的根本立场。梅洛一庞蒂认为, 世界是感性具体的、整体的、同时带有神秘性的存在;将身体借给世 界是人进入世界并使世界呈现的唯一方式,将身体借给世界意味着让 身体成为世界的工具、媒介,让身体世界化,身体世界化的根本哲学 依据是:身体既是客体,同时又是主体。因为主客兼备,身体可以 “我 能取代“我知,在再现自身的同时实现世界的再现。 关键词:世界;身体;梅洛 -庞蒂坚持世界存在的实在性是梅洛一庞蒂在对抗传统理智主义时所信守的 根本理论立场。梅氏眼中的理智主义有两大内容,一是自笛卡尔以来

2、 的哲学传统; 二是现代科学的内在理念。 笛卡尔从 “我思出发,把世界 当作“我思 的产物,取消了世界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的实在性。 现代科 学那么以主体操作主义思维作为其内在的哲学根底。 “科学操纵事物 ,“仿 佛那曾经存在或正存在的一切,从来都只是为了进入到实验室中才存 在似的。 现代科学这种用以建立自身存在的哲学理念,同样否认了世 界存在的实在性。在?眼与心?中,梅氏从美学经验出发,对世界的实在性作了充分的 强调。他指出,同我思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观念相反,绘画 “把可见的实 存(existenee)赋予给世俗眼光认为不可见的东西,它让我们勿需 肌肉感 觉(sensmusculai就能够拥有世

3、界的浩瀚。在绘画中,我们的视觉向 着存在的某一织体敞开 ,“眼晴寓居于其中, 就像人寓居于自己家中一 样。梅氏的这些论述首先强调的是世界存在的真实性。 这里所说的 “可 见的实存,“世界的浩瀚 , “存在的织体 都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虽 然它们的存在并非与人无关,但是它们确实存在于人的意识和心灵之 外,它们不是虚幻的东西。针对那种否认世界存在的实在性的观念, 梅洛一庞蒂用富有感染力的笔调写道: “一个笛卡尔主义者可能相信现 存世界是不可见的, 唯一的光明是精神, 全部视觉都在上帝那里形成。 一个画家却不会同意我们向世界的开放是虚幻的、间接的,我们所看 到的东西不是世界本身,精神只与它的思想或者

4、另一种精神打交道。 梅洛-庞蒂所说的 “世界和“世界存在的实在性 当然与传统观念有很大 不同。首先,按梅氏的观点,世界的存在是感性具体的存在,它既不 表现为客观的理念、理式、神秘的物自体,后现代哲学致力于颠覆的 那种“永恒在场 ,也不表现为抽象的规律、规那么、本质, 如同现代科学 所追求的那种对象。梅氏对现代科学的反感,实际上就是对其反感性 存在的反感。科学拒绝栖居于世界事物的感性存在之中。 “它赋予事物 以各种内在模式(modelesinternes),依据这些模式的指标(indice)或变量 (variable)对事物进行其定义所容许的各种变形;它所从事的只是在实 验室的控制条件下,用一些

5、加工过的现象来映证主体头脑中的抽象的 猜测。这种工作的实质是从抽象指标出发进行建构。梅氏称现代科学 的这种思维是一种 “俯瞰;的思维,它高高在上, “把任何存在都看作是一般客体 ',无视事物存在的具体性特定性。依梅洛一庞蒂,“俯瞰 思维同时是一种 “无根的思维, “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漂泊无根的尝 试。“俯瞰之所以会导致 “无根,原因在于 “俯瞰的高度是思维本身 所赋予的, 不是从世界的感性存在中来的。 世界的感性存在是 “根,是 思维、科学、精神的 根梅洛一庞蒂用 某种预先的 有(ilya这一哲 学观念来描述 “世界的感性存在 这一“根基。他指出:“科学的思想 应“ 该被重新放置到

6、这种预先存在的 “有中,“重新放回到场景中, 即让它 贴近于感性的世界(mondesensible)和加工过的世界(mondeouvrc)的土 壤。梅氏警告:如果不这样作, “人们将进入到 就涉及人和历史而 言既不再有真也不再有假的某种文化体制(regimedeculture)当中,进入到不会有任何东西把他们唤醒的睡梦或恶梦当中。梅洛-庞蒂对现代科学思维的批判具有多方面的理论意义。它以非常鲜明的形式揭示 了科学和艺术在思维方式和内在精神上的差异;就纯粹自然科学的领 域而言,抽象的猜测也具有使自然科学本身失根的危险,而就人的生 命存在的整体领域来说,科学的抽象猜测无疑将带来极大的灾难。其次,梅氏

7、所理解的世界是整体的世界,世界的存在是整体的存在。 所谓整体的存在意味着, 不能从特定事物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及其存在。 任何特定的事物都不具备存在的绝对性。梅氏在?知觉现象学前言?中说,世界要从 “其绝对必要的统一性 的角度来理解, “探讨世界的本 质,不是探讨世界在观念中之所是 ,“而是探讨在主题化之前世界实际 上为我们之所是。梅氏在这里所讲的 绝对统一性和 主题化之前的所 是指的都是世界作为整体性的存在。特定事物不具备存在的绝对性, 不是说它们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从来就没有以知觉对象的方式出现在 人们面前;而是说它们的出现、在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是依存性 的。实际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的、或者

8、是能以孤立的形式出现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在场都以其他事物的存在和在场为条件。另外,任 何单一事物的在场都是暂时的,甚至是瞬间的。潮涨了会退,月满了 会亏,沧海桑田,白云苍狗,不能期望任何一个特定的事物能永恒的 存在。世界作为整体、世界在一般意义上的存在那么是无条件的,绝对 的。它无所依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切,一切都在它本身之内;在它 之外,无任何存在,实际上也根本没有所谓 它之外。要说依存,它依 存的只是它自己。世界不在时间之内,无始无终,它是永恒的,它所 包含的具体事物可能会消失消灭,但它本身天长地久。梅氏在?眼与 心?中虽然并没有像我们在这里所阐释的一样对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存 在的 绝对性

9、作正面的论述,但其对世界的整体性的指认是包含在该着 的内在思路中的。他强调画家的拷问指向世界 万物 要么万物变成 他,要么精神通过眼睛走出来,以便穿梭在万物之中 。他认为 视 觉是宇宙的镜子或浓缩,个别世界通过视觉向共同世界开放。所有 这些论述都内在地说明他心目中的世界是超越了个别事物的世界整体。世界能作为整体存在,原因在于世界具有特别的 世界的质地。梅氏对 于世界质地的关注与强调是其后期哲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他的著名术语 世界之肉所指示的也勃是 世界的质地。按照梅洛一庞蒂的观 点,世界之肉不仅把世界的万事万物统摄在一起, 融会在一起,而且 也把作为观照者的人包容于其内。依传统的哲学理念,

10、人既然是世界 的观照者,人就必然置身于世界之外。梅氏在?眼与心?中那么明确指 出:世界环绕着我,而不是面对着我。面对意味着我在世界之外, 环绕那么说明我在世界之中。梅氏的这一论述确实同理论思维的逻辑构 成了对立,因为当我们说 观照世界时,这里的 世界无论如何是以在 我面前的一个对象的方式存在的。但是,当我们抛开传统的理论逻辑、 换位到梅氏的立场上来看问题时,梅氏的观点就可以理解了:他所描 述的并不是我与世界的 观照关系,而是我与世界的 存在关系。就存 在角度看,我们不能否认 我们的确实确是在 世界之中的。从术语上 来说,世界整体与前面所说的梅氏所否认的科学世界的一般客体 有相似之处,两者都意味

11、着对个别事物的 优位性的排除。但这种相 似并没有取消两者的本质区别:世界整体是世界作为感性存在的整体,而现代科学的 一般客体是汰除了感性存在之后的抽象;世界整体排除个别事物的 优位性,存在的单一性,但并不排除个别事物 本身的存在,它所要求的只是在整体的关联中审视单个事物,既看到 它的存在,又看到它的存在的有限性,非绝对性。对事物有限性确实 认,一方面能使我们通达世界存在的整体性的深渊,另一方面,又能 反过来使被拷问的事物具有更大的知觉给予性,使其存在显得更加辉 煌。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法国大革命可能说过的和将要说的一切,总已经处在,从此以后都将处在法国大革命里面,处在这一波涛它在由许多细小事

12、实构成的地基上显现自身 和其过去的泡沫以及未来的浪 峰中。 法国大革命的这种 “雪球式的开展和 “庞化是科学“一般客体 的建构所不可能想象的。 世界的感性整体的存在决定了世界存在的复杂性和神秘性。认定世界 存在的神秘性是梅洛一庞蒂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意向。在描述世界的 神秘性时,梅氏习惯上采用的是 “不透明性 、“朦胧性、“悖谬性之类 的术语。他批判现代科学的操作主义思维,欣赏古典科学,原因就在 于两者对世界的神秘性抱完全不同的态度。 “古典科学保持着对世界的 不透明性opacice的情感而现代科学那么以 自认为是自主的并且表现 为是自主的 的“建构的实践 完全取消了世界的不透明性。梅氏哲学对

13、世界的神秘性、复杂性的理解与传统形而上学观念不同。后者认为神 秘的原因在于有一个最终的单一的而又难于究诘的理念、理式、物自 体、最终本质、永恒在场。梅氏那么认为世界的复杂性神秘性是由世界 自身存在的感性多样性形成的,是主体理性思维无能为力的结果。 ?眼 与心?中梅氏对 “深度问题的探讨就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的反传统的神 秘观。传统理智主义的深度观从永恒在场的存在论出发,以事物具体 感性现象的背后有抽象的本质在起支配作用这一原理来解释深度的存 在与由来。对这样的深度梅氏采取完全不理睬的态度。他从纯粹感性 的多样性关联来谈 “深度的有无。一方面,他认为无所谓 “深度,因为 所谓“深度是指看见一事物背

14、后的其他事物, 而事实上那背后的事物是看不见的,它们被前面的事物遮蔽了。另一方面梅氏又肯定 “通过注视 一个画面,我能够看见深度 :被遮盖的事物的 “不可见 的一面能够被 我知觉到。这种对不可见之物的 “见是一种悖谬,它构成真正的 “深度 ; 而这种深度的根源那么是事物间神秘的关联。 “深度涉及的不是我可以从 飞机上看到的在这些近处树林与那些远景之间的毫无神秘的间距 (intervalle) ,也不是一幅透视画生动地向我表现的事物的彼此遮掩 ,“那 构成为谜的东西乃是事物间的关联, 是处在它们之间的东西 我之所 以看到事物各居其位,恰恰因为它们彼此遮蔽对方,它们之所以在我 的目光面前成为对手,

15、恰恰因为它们各处其位。我们从它们的相互包 裹中认识的是它们的外在性,在它们的自主中认识到的是它们的相互 依赖。感性意义上的世界的神秘、 事物的“不可见 挑战理智的可行性。 从理智 被搁置的角度看,理智主义者如果不是否认世界的存在,就会因世界 的不可知把它看作与人无关的存在。梅洛一庞蒂从反理智主义的立场 出发,既不成认世界的虚幻也不成认世界与人无关。世界作为感性的 存在本身就设定了它的属性。它是属于人类,属于人性的,是人的感 性把握的目标,是人的感性能力的婚配对象。那种与人类无关的远古 洪荒式的世界即使存在也只能是人的思维、 想象的产物, 臆想的产物。 人只有在纯粹理智思维的层面才能把世界设想成与人类无关的存在。在感性的层面上, 世界就是人生活的居所, 就是人的诗意生存的福地梅洛一庞蒂说 眼晴实现了向心灵开启非心灵的东西,万物的至福领地, 以及它们的神和太阳的奇迹,这话应该说就是对世界的感性存在和人 的感性生命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的生动论证。梅氏还认为世界和人的 依存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悖论:世界依据我的视角,为的是独立于我而存在,它为了无我、为了成为世界才是为我的。这里,要特别强调说明的是:梅氏心目中的感性的与人生命密切相关的世界同实用理性主 义者眼中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实用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