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共74页)_第1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共74页)_第2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共74页)_第3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共74页)_第4页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共74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各有关单位: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下达2007年全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0730号)文的要求,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主编的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已完成征求意见稿。为提高规程编制质量和便于今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现上网征求意见,请各单位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组织有关人员认真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并请于4月20日前将书面意见和建议函告或通过电子邮件反馈该标准编制组。联系方式: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通信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

2、:。联系人  :王  耀联系电话:(0591)、传真:(0591)E-mail  :附件: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3、60;               省建设厅科技处                                 &#

4、160;              二八年三月二十七日               福建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 福州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关于下达2007年全省建设系统科技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0730号)的要

5、求,由福建省建设厅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由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制订而成。本标准以现行国家验收规范规定的“指标”为主要依据,主要针对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工程结束后影响安全、使用功能和外观质量的问题,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提出控制方法,减少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热点问题。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共分17章,分别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地基基础工程;5、地下防水工程;6、砌体工程;7、混凝土结构工程;8、楼地面工程;9、装饰装修工程;10、屋面工程;11、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12、电气工程;13、通风与排烟工程;14、电梯工程;15、智能建筑工程;16、建筑节能;17、质

6、量通病控制专项验收。为进一步提高标准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反馈给省建设厅科技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政编码:),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第三建筑公司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福建厚德投资有限公司 福建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主要起草人员:吴平春、陈川、刘筝薇、郭常胜、陈雨仁、薛伟、王耀、陈泽君、郑立敏目 录1           总则2    &#

7、160;      术语3           基本规定4           地基基础工程41 沉降变形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5           地下防水工程51 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 52 柔性防水卷材空鼓、裂缝、渗漏水6  

8、         砌体工程61 墙体裂缝7           混凝土结构工程71 混凝土结构裂缝72 混凝土保护层偏差8           楼地面工程81 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空鼓、裂缝82 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83 底层地面沉陷9      

9、     装饰装修工程91 外墙空鼓、开裂、渗漏92 顶棚裂缝、脱落93 门窗变形、渗漏、脱落94 栏杆高度不够、连接固定不牢、耐久性差95 玻璃安全度不够10       屋面工程101 找平层积水、空鼓、起砂、裂缝102 屋面防水层渗漏103 屋面细部构造104 屋面保护层开裂11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111 给水排水及采暖管道系统渗漏112 消防隐患113 管道及支架锈蚀114 卫生器具不牢固和渗漏115 排水系统水封破

10、坏、排水不畅116 保温(绝热)不严密、管道结露滴水117 泵房12       电气工程121 防雷、等电位联结不可靠,接地故障保护不安全122 电导管引起墙面、楼地面裂缝,电导管线槽及损坏123 电气产品无安全保证、电气线路连接不可靠124 照明系统未进行全负荷试验13       通风与排烟工程131 风管系统渗漏、系统风量和风口风量偏差大132 空调风管系统和水系统管道的保温不严密导致表面结露滴水14     

11、0; 电梯工程141 电梯导轨码架和地坎焊接不饱满142 电控操作和功能安全保护不可靠15       智能建筑工程151 系统故障接地保护不可靠152 系统功能可靠差,调试和检验偏差大16       建筑节能161 建筑节能工程常见质量通病162 建筑节能工程常见质量通病控制条文说明专心-专注-专业 1 总 则1.0.1 为提高我省住宅工程质量水平,控制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住宅

12、工程质量通病控制。1.0.3 本标准针对住宅工程施工过程易出现的、工程完工后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为主,从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提出控制方法。1.0.4 住宅工程承包合同、设计文件及其他技术文件对工程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导则规定。1.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执行国家、省相关建筑工程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住宅工程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2.0.2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易发生的、常见的、影响安全和使用功能及外观质量的缺陷。2.0.3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防治方法、措施和要求。3

13、 基本规定3.0.1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并不得随意压缩住宅工程建设的合理工期;在组织实施中应采取相关管理措施,保证本标准的执行。3.0.2 设计单位在住宅工程设计中,应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设计措施,并将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书面设计交底。3.0.3 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方法、要点,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3.0.4 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3.0.5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设计措施列入审查内容。3.0.6 工程质量监

14、督机构应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列入住宅工程监督重点。3.0.7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所发生的费用应列入招投标文件和工程概预算。3.0.8 住宅工程竣工验收时除提供现行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资料以外,还应提供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的相关资料。3.0.9 本标准检查方法除有明确要求外,涉及建筑材料的要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或本标准规定材料进场需复验的要检查复验报告。3.0.10 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4 地基基础工程4.1 沉降变形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4.1.1 设计1 基础类型选择

15、应考虑地基的地质、水文等条件,上部结构特点、材料及施工等因素,选择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的结构,以保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2 地基基础设计应明确沉降控制值,即沉降和差异沉降,对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2002第3.0.2条等规定的,必须进行变形验算,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表4.1.1的相应允许值。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 表4.1.1变形特征地基土类别中低压缩性土高压缩性土砌体承重结构基础局部倾斜0.0020.003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的柱基沉降差(1)框架结构0.002L0.003L(2)砌体墙填充的边排柱0.0007L0.001L(3)当基础不均匀沉降时不产生附加应力的结构0.005

16、L0.005L单层排架结构(6m柱距)柱基的沉降量120200桥式吊车轴面的倾斜纵向0.004横向0.003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整体倾斜Hg2424Hg6060Hg100Hg1000.0040.0030.00250.002体型简单的高层建筑基础的平均沉降量200高耸结构基础的倾斜 Hg20 20Hg5050Hg100100Hg150150Hg200200Hg2500.0080.0060.0050.0040.0030.002高耸结构基础沉降量 Hg100100Hg200200Hg250400300200注:1、本表数值为建筑物地基实际最终变形允许值;2、L为相邻桩基的中心距离(mm);Hg为自重外地

17、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3、倾斜指基础倾斜方向两端点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3 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多种类型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天然地基、地基处理、摩擦桩、端承桩等)。当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地基基础方案时,应采取设置沉降缝等措施控制差异沉降。4 建筑物地基基础采用桩基时,同一结构单元桩端应置于同一地基持力层上。5 采用桩基和地基处理的,若缺乏地区经验时,必须在开工前进行施工工艺试验。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或地基处理后承载力特征值fak应按规范根据静载荷试验确定。试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处)。总桩数小于50根时,不少于2根。6 层数相差超过三层或平面

18、布置复杂的建筑物,应设置沉降逢,确有困难的必须设置沉降后浇带,后浇带应在主体结构封顶或沉降速度达到稳定标准,预估沉降差异可满足设计要求,并经设计认可后方可封堵。7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设计等级为甲级、地质条件复杂、设置沉降后浇带及软土地区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测量精度不低于级。工程竣工验收时,沉降没有达到稳定标准的,沉降观测应继续进行。8 桩基工程桩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工挖孔桩不宜用于软土或易发生流沙的场地。地下水位高的场地,应先降水后施工;2)在有砂卵石、卵石或流塑淤泥夹层的土层中,在没有可靠指施时,不宜采用挖孔桩。3)水泥土搅拌法不应用于泥

19、炭土、有机质土、塑性指数Ip大于25的黏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的土的处理,无工程经验的地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4)当桩尖位于基岩表面且岩层坡度大于10%时,桩端应有防滑措施;9 采用商品砼的灌注桩,其超灌量不应少于1.2m;10 当估计沉桩困难较大,桩的长细比L/d80(d为桩直径),且单独承台下桩数较少(3根)或为单排桩桩基时,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由设计人员考虑,选用同一桩径、壁厚较大的桩。4.1.2 施工1 施工前必须具备完备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应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

20、组织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质量管理措施。2 基桩轴线的控制点和水准基点应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且施工中应经常复测。3 施工前应查阅地质勘察报告及桩基设计技术文件要求,合理选择适合工程施工的沉桩设备。施工机械必须鉴定合格,计量设备应经计量标定且能保证正常工作。主要工种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4 施工中采用的钢材、水泥、砂石、外加剂、预制构件等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质检报告,进场要进行外观等检查,需要进场检验的应按规定抽样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使用。5 桩基工程施工,应保证有效桩长(进入持力层深度)、终压力(最后三阵贯入度)。当以桩长控制(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应有计量措施保证;当以终压

21、力(贯入度)控制时,预制桩、沉管灌注桩应严格控制压力值(锤击数)。6 钻孔(人工挖孔)灌注桩达到设计标高时,应对持力层岩(土)性质进行鉴别验收,终孔后在清孔、孔底沉渣(虚土)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及时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封底和浇筑砼。7 预制桩施工后应有一定的休止期,在砂土、黏性土、饱和软土区域,其休止时间分别不小于14d、21d、28d,保证桩周土体的超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和被扰动土体强度的恢复。8 桩基施工时应严格监测平面位置和垂直偏差,灌注桩不能大于下表:序号成孔方法桩径允许偏差(mm)垂直度允许偏差(%)桩位允许偏差13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边桩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

22、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1泥浆护壁灌注桩D1000mm±501D/6,且不大于100D/4,且不大于150D1000mm±501100+0.01H100+0.01H2套管成孔灌注桩D500mm20170150D500mm2011001503干成孔灌注桩201701504人工挖孔桩砼护壁±500.550150钢套管护壁±501100200预制桩(钢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垂直度1盖有基础梁的桩:(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1%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1%3桩数为46根桩基中的桩1

23、/2桩径或边长1%9 对预应力管桩,现场搬运应采用吊运,现场堆放必须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来实施,严禁使用铲车等工具,防止管桩在施工前受到损伤,影响成桩质量。10 桩基施工中,应合理安排机械行走路线,避免压坏、挤偏已施工的桩,表层土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保证机械行走过程中的稳定性。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应在表层采取铺垫等压实处理措施。11 对打入式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已施工桩的桩顶标高进行监测,施工顺序应注意,避免造成已施工桩上浮。12 桩基(地基处理)工程验收前,按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进行桩身质量(地基强度)、承载力检验。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的,在扩大检测和分析原因后,由设计单位核实认可或出具处理方案进行加

24、固处理。4.1.3 监理及验收1 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2 监理单位在工程施工前,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和记录;3 桩基工程:为确保实际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达到设计要求,应根据工程重要性、地质条件、设计要求及工程情况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或可靠的动力试验;4 浅基础工程:当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对持力层土类别进行鉴定,经设计、勘探单位鉴定符合设计要求后要及时封底,对遇水软化岩等土质严禁泡水;5 地下防水工程5.1 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水5.1.1 混凝土裂缝渗水1 设

25、计1)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影响确定地下室抗浮措施,后浇带封浇时应确保荷载满足抗浮要求。2)勘探孔应按照规范要求回填。3)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配筋应细而密,网片钢筋间距应150mm,分布宜均匀;水平分布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4)地下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5)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平面形状、荷载、地质变化等,合理设置后浇带和变形缝。6)设计图中,应注明或绘制加强带、后浇带、变形缝和施工缝等构造详图。7)群体工程地下室塔楼与纯地下室顶板交界处应有防止刚度不同约束变形引起裂缝渗漏措施。8)井点

26、降水应明确降水停止时间及要求,并有封井作法节点详图。2 施工1)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2)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混凝土结构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3)采用预拌混凝土,其质量指标应在合同条款中明确,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安排专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其和易性应满足要求。4)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实,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5)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

27、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6)按照设计规定时间要求连续降水和停止降水,同时应有连续降水期间停电应急措施。5.1.2 施工缝渗漏水1 施工1)地下室底板、外剪力墙在后浇带范围内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毕,同时应有防止冷缝施工应急措施。2)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3)地下室底板局部较大地下水部位应采取降水或排水措施,不应采用混凝土强封浇筑。4)采用膨胀止水条嵌缝,止水条应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膨胀。5)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

28、板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5.1.3 后浇带施工缝渗漏水1 设计1)后浇带部位应采取防水加强措施,并有构造详图。2)后浇带混凝土应采取抗裂措施。2 施工1)后浇带留置位置、封浇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2)底板后浇带部位垫层宜采用降低200mm预留垃圾槽作法,减少清理施工难度。3)楼层后浇带留置方法应有经审批支撑留置方案,宜采用独立支模体系。4)后浇带混凝土封浇时应保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5)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并凿到密实混凝土,宜采用膨胀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密实。6)后浇带混凝土宜采用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5.2 柔性防水

29、层空鼓、裂缝、渗漏水5.2.1 设计1 应选用耐久性和延伸性好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地下柔性防水层,且柔性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2 柔性防水层的基层宜采用1:2.5水泥砂浆找平。5.2.2 施工1 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2 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300mm以下。3 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宜采用满贴法铺贴,确保铺贴严密;防水材料应薄涂多遍成活。4 柔性防水层的施工还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5 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6 地下室外墙宜采用粘土分层夯填,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6 砌体工程6.1

30、 墙体裂缝6.1.1 设计1 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2 砌体结构住宅构造要求:1)顶层和底层应在窗台标高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压板,高度不宜小于60mm,纵筋不少于26,箍筋63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2)其它层次每500mm墙高设置通长配筋砂浆带,配筋不少于26,并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3)斜屋面应在檐口处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4)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3 框架填充墙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

31、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时,构造柱间距除满足设计要求外,砌体无约束的端部还应设置构造柱;每层设置通长配筋砂浆带12道,配筋不少于26,并应与构造柱可靠连接。4 悬吊于梁下的外墙混凝土装饰板,不论整浇或后浇,均应设置足够的抗裂纵筋。6.1.2 施工1 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块材、水泥、钢筋、外加剂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2 砌筑砂浆的拌制、使用及强度应符合相应规范及设计的要求。3 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在施砌时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必须控制好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蒸压灰砂砖、

3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应适当洒水湿润,施工时含水率宜<15%,避免被雨水淋湿。4 蒸压灰砂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运输与堆放应避免磕碰,防止缺棱掉角。5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材混砌。6 砌筑内外墙时采用满铺满挤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大于700mm。按排好的尺寸,先砌两端的第一皮,然后挂线砌墙身。铺一块砌块长度的砂浆砌一块,揉挤密实,并校正水平及垂直位置。砌块上下皮应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一般为砌块长度的1/2,不得小于砌块长度的1/3。7 砌体灰缝应厚度一致,砂浆饱满。当竖向灰缝大于20mm,应

33、灌C20细石混凝土。竖向灰缝宜用灌缝,应插捣密实,竖向灰缝饱满度得不应低于80%,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灌竖缝应在每皮砌块校正后即进行,并采用先灌缝,后勾缝,勾缝深度距墙表面为35mm。8 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筋应与原结构有可靠连接,留置位置应与砌体灰缝相符合,不得弯折使用,拉结筋末端应有90°弯钩。9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常温条件下的日砌高度应控制在1.6m以内。10 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7d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其倾斜度宜为60°,并用砌体同级砂浆填满挤实。11 砌块与门窗的联结。采用后塞口时,将预制好埋有

34、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随洞口两边同时砌筑,预制混凝土块间距600700mm左右(离洞口上下端约30mm左右);安装门框时用手电钻在边框预先钻出钉孔,然后用钉子将木框与预埋木砖钉牢;采用先立口时,在砌块和门框外侧均涂抹粘结砂浆5mm厚挤压密实,同时校正墙面的垂直度、平整度和位置,然后再采用可靠方式与砌块固定。12 斜屋面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13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用设置加强网等防止开裂的措施,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50mm,并应位于抹灰层中部。墙面抹灰应在墙体砌筑30d后方可进行,外墙抹灰面应设分格缝。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14 顶层框架填充墙采用灰砂砖、

35、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加强网粉刷等必要的防裂措施,加强网应位于抹灰层中部。15 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必须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管线埋设、回填应采用适当的材料,保证密实牢固,抹灰层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7 混凝土结构工程7.1 混凝土结构裂缝7.1.1 设计:1 钢筋砼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采用HRB335级钢筋时,砼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5;当采用HRB400和RRB400级钢筋时,砼强度等级不能低于C25,预应力砼结构的砼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当采用钢绞线、钢

36、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砼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2 钢筋砼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宜符合表7.1.1-1的规定。 钢筋砼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表7.1.1-1结 构 类 别室内或土体露天排架现浇10070装配7550框架现浇5535装配6540剪力墙现浇4530装配4030挡土墙、地下室围护墙现浇30203 砼保护层: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砼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7.1.1-2要求:表7.1.1-2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C20C2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

37、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4 住宅工程楼(屋)面板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若平面有凹口或形状不规则时,应采取加强措施。5 现浇楼板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00mm,厨房、厕浴等不宜小于90mm,单向板宜L/30(L为板跨度)、双向板宜L/35 (L为板短向跨度);多层住宅屋面板不宜小于110mm。6 当房屋长度大于40m时,可在楼面中部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7 房屋阳角处和跨度3.9m的楼(屋)面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通长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

38、于100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钢筋直径均不宜小于8;屋面板应沿板的上、下二层设置通长钢筋,配筋率0.25%。8 应重视屋面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屋面保温隔热层传热系数宜1.0W/(.k)。当采用架空隔热板作隔热层时,应有通风措施。9 为提高混凝土楼(屋)面板的抗裂性能,在混凝土中可掺入适量的抗裂材料。10 楼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当预埋其它管线时,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中和轴附近,并宜与钢筋成斜交布置。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必要时宜在管线处增设钢丝网等加强措施。电线、电缆导管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金属导管。11 设计应注明板块的施工荷载、使用活荷载和二

39、次装修荷载的限值。当隔墙直接砌在楼板上,应按楼板等效荷载计算板的配筋。12 在连续板的设计中,对于端部板块与相邻板块标高不同的板块,配置板跨中受力钢筋时,板块外边缘支座按铰支计算;配置板块边缘钢筋时,板块外边缘支座按固端计算。13 现浇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14 当板中有开洞等易引起应力集中处,应在板的四周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钢筋数量不能小于216(上下)。外排阳台应采用梁式结构,需设置封口梁。15 室外悬臂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600mm。当大于600m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外挑长度400mmL600mm,应沿板宽方向配量抗裂分布钢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

40、200mm。7.1.2 施工1 水泥宜优先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批次、出厂日期和进场的数量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全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2 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砼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砼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砼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12%,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3 预拌砼应采用中、粗砂,含砂率、粗骨料的用量应根据试验确定。粗骨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能大于砼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并不能大于钢筋净间距的

41、3/4;2)对钢筋砼楼板,不应大于板厚的1/2,且不能超过50mm;3)泵送砼用的碎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不应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泵送砼用的骨料还应符合泵车技术条件的要求。4 各种砼拌合物均应检验其坍落度,高层住宅砼坍落度不应大于180mm,其他住宅不应大于150mm。5 在砼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2延长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6 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砼强度满足要求时才能拆模。模板支撑完成后,要测量、校正模板的标高和平整度,若有偏差随时调整。模板支撑完成后,要全面检查模板的几何尺寸,合格后方

42、可进入下一道工序。7 现场自拌砼时,其配合比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进行调整,每盘材料要进行计量,水泥用量550kg/m3,水用量180kg/m3,水胶比0.6。8 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棚、空调板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保证钢筋不位移。9 现浇板中的管线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水管严禁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10 浇筑楼板、屋面板砼前,必须搭设可靠的施工平台、走道,以免在运输材料过程中踩踏钢筋,且应派专人

43、护理钢筋,确保钢筋位置符合要求。11 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砼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砼龄期大于60d后再施工,应采用补偿收缩砼,其砼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12 砼浇筑完12小时内应及时覆盖和保湿养护使砼处于润湿状态,湿度过低时(低于5)应用覆盖养护,不能淋水。对大体积砼或砼厚度超过1m时,应采用温水养护,以减少砼内外温差产生裂缝。13 砼养护时间应根据所用水泥品种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砼,养护不应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能要求的砼,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14 现浇板养护期间,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不应进行后续

44、工作。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应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必须吊运时,应采取措施,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7.1.3 监理及验收1 砼结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砼结构施工项目应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2 砼结构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钢筋、预应力、砼、现浇结构或装配式结构等相关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控制资料检查及观感质量验收,并应对涉及结构安全的材料、试件、施工工艺和结构的重要部位进行见证检测或结构实体检验。7.2 混凝土保护层偏差7.2.1 施工1 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选

45、用塑料垫卡支垫钢筋,当采用砂浆垫块时,强度应不低于M15,面积不小于40mm×40mm。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作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2 对现浇钢筋砼楼板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8分布筋不大于800mm。支架与受支撑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宜用马登作支架。马登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度200mm时,马登可用10钢筋制作。当200mm厚度300mm时,马登应用12钢筋

46、制作。当厚度300mm时,制作马登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3 对于柱、墙,可采用塑料垫卡或挂丝砂浆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应大于500×500;当墙体钢筋直径10mm时,两排钢筋网片间应设置支撑筋,支撑筋直径14,间距500,呈梅花状布置。8 楼地面工程8.1 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地面起砂、空鼓、裂缝8.1.1 设计1 面层为水泥砂浆时,水泥砂浆的重量比应为1:2(水泥:砂),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2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当为地下室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其强度等级宜为C30,厚度不应小于100mm。8.1.2 材料1 水泥宜为旋窑硅

47、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应小于PO32.5,严禁使用小厂水泥。2 采用的砂应为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3 水泥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粗骨料,其最大颗粒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石子含泥量1%。8.1.3 施工1 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基层应清理干净,检查原混凝基层是否初凝后经压光、搓毛,表层是否有浮浆形成光滑表面,基层应清理干净并湿润,消除积水,保证基层与面层良好结合。2 基层清洗时检查楼地面是否有裂缝、渗漏,裂缝、渗漏按设计处理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3 基层处于面干内潮时,应均匀涂刷水泥素浆或水泥胶浆,随刷随铺水泥砂浆或水泥

48、混凝土面层。4 地面设灰饼控制面层水平高度,在厨房、卫生间、阳台等高低差部位宜设置直角三角形冲筋线,确保楼地面高低差处一次成活,色泽均匀。5 水泥砂浆应按计量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随铺随拍实;混凝土面层浇筑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或辊子滚压,保证面层强度和密实。6 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应35mm,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应50mm。7 当水泥砂浆面层内埋设管线,结构板面标高偏差大等出现局部厚度减薄或超厚厚度30mm时,应做防止面层开裂处理后方可施工。8 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抹平工作在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终凝前完成,面层的压光工作不应小于两次。9 地下室行车地面宜采用机械提浆、吸水,

49、一次原浆机械磨光处理。地下室行车坡道宜采用大于30mm厚毛面拉槽石材铺贴。10 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养护,并加强对成品保护,连续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d;当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25时,宜采用覆盖砂或采用其他材料进行养护。11 地面面层施工7d后应进行弹线切割,间距按开间或不大于6m进行分仓。12 保持室内通风,防止室内外温差过大,变形开裂。8.2 厨房、卫生间楼地面渗漏8.2.1 设计1 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厨房防水高度为1.2m,卫生间淋浴区防水高度为1.8m。2 厨房、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3 主管

50、道穿过楼面处,应设置金属套管。8.2.2 施工1 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2 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2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并应在管四周留出8-10mm的凹槽,填塞建筑油膏。3 厨房、卫生间排气(烟)道周边应做50mm高20mm 宽水泥砂浆台度挡水。在成品排气(烟)道安装前应先进行背后墙面水泥砂浆抹灰。4 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工程,铺设找平层前必须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地面找平层朝地漏方向的坡向

51、应正确,排水通畅。5 防水材料应按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和试验,施工中应对防水层厚度和每平方指标用量进行双控。6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严禁渗漏。8.3 底层地面沉陷8.3.1 设计1 应根据不同的土质确定基土的压实系数。2 软弱基土上的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并应配置6及以上双向钢筋网片,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3 对于底层设有设备房地面,宜采用钢筋凝凝土架空板。4 对于室外回填砂厚度大于1000mm地面,室外排水沟宜采用与基础结构相连钢筋混凝土悬挑板。8.3.2 施工1 基土严禁用淤泥、腐植土、冻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机质大于8

52、%土作为填土。2 地面基土回填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 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9 装饰工程9.1 外墙空鼓、开裂、渗漏9.1.1 基层处理1 混凝土面凹凸明显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2水泥砂浆补平。2 抹灰前基层表面的尘土、污垢、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洒水湿润。3 混凝土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涂刷界面剂;轻质砌块基层应采取涂刷界面剂或满铺网片等措施来增强基层的粘结力。4 外墙脚手孔及洞眼应用细石混凝土分层塞实。5 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

53、应小于100mm。9.1.2 外墙抹灰1 设计:1) 面层粉刷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2) 涂料装饰抹灰面层必须设置分格缝。2 施工:1) 外墙抹灰应采用旋窑水泥,并应对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进行复验。2) 外墙抹灰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宜为78mm,但不应超过10mm,面层宜为710mm;每一层抹灰前,必须对前一层抹灰质量检查处理后才能进行。3) 抹灰层总厚度35mm(含基层修补厚度)时,必须采用挂大孔钢丝网片的措施,且固定钢丝网片的固定件锚入混凝土基体的深度不应小于25mm,其他基体的深度不小于50mm;抹灰层总厚度超过50mm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加强措施。4) 外墙竖向和横向通长装饰线条应设

54、置分格缝;对于外墙水平通长外挑线角应增做防水和排水处理。5) 外窗台、阳台、腰线等外挑线条部位应做不小于2%的排水坡度,并做滴水线,滴水线在靠墙根部应切槽断开。9.1.3 外墙饰面砖1 设计:1) 应选择吸水率小、强度高的饰面砖。2) 外墙保温层面上不宜粘贴饰面砖,否则应按有关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 外墙饰面砖不应设计密贴,外墙饰面砖嵌缝宜采用嵌缝剂填嵌。对于非白色外墙饰面砖勾缝应采用嵌缝剂填嵌,严禁采用水泥砂浆填嵌。4) 考虑窗间墙尺寸、门窗尺寸与饰面砖模数相协调一致。2 施工:1) 饰面砖施工前应检查外墙砌体尺寸是否根据饰面砖模数进行砌筑调整,检查外墙门窗框净尺寸是否根据饰面砖模数制

55、作。粘贴前应对整个外墙面进行预排和调整。2) 饰面砖粘贴前,对基层质量应进行检查、修补,基层应无空鼓、裂缝,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后才进行铺贴。3) 饰面砖铺贴应选择专用胶粘剂或粘结砂浆,粘结砂浆应饱满,缝隙内的粘结砂浆必须及时清除干净。4) 饰面砖嵌缝材料宜选用嵌缝剂或1:11.5水泥砂浆,对于非白色饰面砖应采用嵌缝剂,嵌缝应表面光滑、密实,宽窄深浅一致,严禁出现砂眼和裂缝。5) 饰面砖表面应选用清洁剂清洗,严禁采用高浓度草酸清洗。6) 外墙饰面砖应按规定进行粘结强度检测。9.2 顶棚裂缝、脱落9.2.1 混凝土顶棚1 对平整度好,且无外露钢筋的非潮湿环境混凝土板,应采用直接刮腻子找平。刮腻子前

56、应先清理干净板底污物,先刮一至两遍水泥腻子,再刮白水泥腻子,每遍厚度不应大于3mm,总厚度不宜大于8mm,刮腻子前宜在已抹灰天棚墙面四周弹线并贴胶带纸,确保天棚四周线条水平、防止污染。2 对于厨房、卫生间、阳台天棚宜采用水泥砂浆抹灰,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抹灰顶棚的混凝土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或涂刷界面剂。9.2.2 吊顶工程1 吊顶工程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吊杆布设,主次龙骨壁厚、间距符合要求,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mm,当大于300mm时,应增加吊杆。当吊杆长度大于1.5m时,应设置反支撑。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调整并增设吊杆。2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应单

57、独设置吊杆,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3 吊顶工程中的预埋件、钢筋吊杆和型钢吊杆应进行防锈处理。4 吊顶工程的木吊杆、木龙骨和木饰面板必须进行防火处理,并应符合有关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5 吊顶工程施工前应先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考虑设备管道高度,预留检查口位置、灯具布置以及与相衔接顶棚收口处理。6 吊顶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及验收。7 吊顶饰面板接缝应按其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板缝防裂处理,在接缝处应贴宽度200mm的胶布再刮腻子。9.3 门窗变形、渗漏、脱落9.3.1 设计1 外门窗应经具有门窗设计资质单位深化设计,并经原设计单位审核确认,设计中应明确外门窗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

58、三项性能指标。2 组合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应左右或上下贯通,并直接锚入洞口墙体上。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拼樘料与门窗框应施打密封胶。3 外门窗宜采用居中安装,靠外墙面平安装时应有可靠防渗漏措施。4 落地门窗和大于1.5玻璃应采用安全玻璃,沿街外门窗宜采用中空隔热玻璃。5 铝合金门窗型材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1.4mm,门的型材型厚不得小于2mm。6 塑钢门窗型材必须选用与其相匹配的热镀锌增强型钢,型钢壁厚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7 选用五金配件的型号、规格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并与门窗相匹配。平开门窗扇的铰链或撑杆等应选用不锈钢或铜等防锈金属材料。8 根据住宅工程装修标准设计考虑推拉门下滑的预留提位高度尺寸。9.3.2 施工1 门窗安装前,应对门窗洞口尺寸进行检验,外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宽度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预留洞口符合门窗尺寸和饰面材料模数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