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力学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实验教学大纲一、目的与任务1使学员巩固所学理论,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员掌握测定理论力学性能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3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严谨科学作风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实验单元一:理论力学创新应用与转动惯量测定(2学时)实验1.1 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创新应用实验1实验目的与任务通过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向学生展示理论力学的工程意义和工程应用,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学生对大量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的观察分析,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力学分析方法的掌握。培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锻炼他们建立力学模
2、型的能力。2实验原理实验以在课堂所学的理论力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实验室所提供的40种左右生活中的理论力学模型,任选一样完成一篇小论文。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室的静力学模型有:曲柄滚轮挤水拖把的受力分析、挖掘机部件的受力分析与求解各油缸的推力或拉力、静、动滑动摩擦引述的测定等。运动学模型有:旋转式、往复式剃须刀的比较,曲柄框架机构与外壳振动控制的技术、推土机的机构运动与分析、不可见轴转速的测定方法等。动力学模型有:拳击机拳击力的标定方法动力学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与恢复系数、振动电机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质点系动量定理的演示等。4实验结果及要求 积极动脑、动手、观察、讨论。 每人至少完成1篇小论文。论文要
3、求WORD文档,AUTOCAD绘图,字数至少1000个汉字,A4纸打印。期末考试之前交。 爱护实验室内所有仪器、设备、模型和实物。实验1.2 转动惯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与任务1) 利用三线扭摆法测定水平圆盘相对圆盘中心的垂直轴的转动惯量。2) 利用三线扭摆法测定规则几何体的转动惯量。2.实验原理三线扭摆测定物体转动惯量所依据的理论公式: 1)圆盘相对三线扭摆过圆盘中心点的垂直轴的转动惯量 其中:2)被测物提与盘相对三线扭摆中心轴的总转动惯量 3)被测物提相对平面质心轴的转动惯量3实验内容及要求 调整上下圆盘的水平仪,使之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测量摆线的长度,然后给圆盘一个微小的扭摆,记录下经过一定
4、周期扭摆所需时间,计算出扭摆的周期,利用所给公式计算圆盘的转动惯量。特别注意的是扭摆做扭振时,其扭摆角度应该比较小。4实验结果及要求转动惯量的测定:将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摆长和周期代入公式得到相应的转动惯量,在测量规则物体的转动惯量时,方法雷同但最后结果应减去圆盘的转动惯量。将实验所测得的转动惯量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二)实验单元二:振动系统参数测定(2学时)实验2.1 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1 实验目的与任务1) 了解李萨如图形的物理意义、规律和特点。2) 学会用“李萨如图形法”测量简谐振动的频率。2、实验原理相互垂直、频率不同的两振动的合成,其合成振动波形比较复杂,在一般情况下图形
5、时不稳定的。但当两个振动的频率为整数比时,即可合成稳定的图形,称为李萨如图形。3实验内容及要求 用调速电机对简支粱系统施加一个频率未知的激扰力,电机转速(系统强迫振动频率)可用调压器来改变。在测量系统振动频率的过程中不要改变电机转速。 将传感器测得的振动信号经放大后接入示波器的Y轴,并将激振信号源产生的一频率已知的周期信号输入到示波器的X轴。 调整周期信号的频率,使示波器的屏幕上出现一直线或椭(正)圆,此时,激振信号源显示的频率即为简支粱系统强迫振动的频率。 将周期信号频率改变为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形。4实验结果及要求 根据实验得到简支粱系统强迫振动的频率,熟练掌握用“李萨如图形法”来测量系统
6、的振动频率。实验2.2 机械振动系统固有频率的测量1、实验目的与任务 了解共振前后李萨如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学会用“共振相位判别法”测量机械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2、实验原理 用简谐力激振,造成系统共振,以寻找系统的固有频率,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振动量的幅值共振来判定共振频率。但在阻尼较大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幅值共振方法测得的共振频率略有差别,而且用幅值变化来判定共振频率有时不够敏感。相位判别法是根据共振时的特殊相位值以及共振前后的相位变化规律所提出来的一种共振判别法。在简谐力激振的情况下,用相位法来判定共振是一种较为敏感的方法,而且共振时的频率就是系统的无阻尼固有频率,可以排除
7、阻尼因素的影响。3、实验内容及要求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接电动式激振器,用激振器对简支粱激振。将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接入虚拟式示波器的X轴,速度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测振仪接入示波器的Y轴。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即真理,使系统产生振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时注意不要过载。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同时,用测振仪的X、V、A档测振,观察示波器屏幕上的图像,根据“共振相位判别法”的原理,分别用位移、速度、加速度判别共振,确定共振频率。4实验结果及要求 将用X、V、A档判别共振的结果图分别绘出来;分析试验结果与理论原理是否相符;熟练掌握用“共振相
8、位判别法”测量系统的固有频率。实验2.3 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固有频率和阻尼的测量1、实验目的与任务学会测量单自由度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学会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2、实验原理 在正弦激振力的作用下单自由度系统作简谐强迫振动,设激振力F的幅值为B、圆频率为(频率),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为:式中:系统固有频率 阻尼比 F激振力 F=上述方程的特解,即强迫振动为: 式中:A强迫振动振幅,初相位 上式叫做系统的幅频特性,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幅频特性曲线。振幅为最大时的频率叫共振频率。在有阻尼的情况下,共振频率为: 当阻尼很小时,故以固有频率代替共振频率。所以在小阻
9、尼情况下可得到: 3、实验内容及要求 将速度传感器置于简支粱上,其输出端接测振仪,用以测量简支粱的振动幅值。 将电动式激振器接入激振信号源输出端,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简支粱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产生正弦振动。调整激振信号源输出信号的频率,并从测振仪上读出各频率及其对应的幅值。利用虚拟式示波器找出振幅最大值,然后用虚拟式FFT分析仪作该振幅信号的频谱,求出共振频率,这里从而求出系统固有频率。 求出最大振幅,然后在FFT分析仪的频谱中找到对称于共振频率的两个频率,从而求出阻尼比。4实验结果及要求 实验数据频率振幅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绘制系统强迫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固有频率
10、和阻尼比。(三)实验单元三:结构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2学时)实验3.1 二自由度系统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1实验目的与任务 学会用共振法确定二自由度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 观察二自由度系统的各阶振型。 将实验所测得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与理论计算值比较2、实验原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自由度系统具有两个固有频率。当给系统一个激振力时,系统发生振动,该震动是两个主振型的叠加。当激振频率等于某一阶固有频率时,系统的振动就是这一阶固有频率的主振动,而另一阶振动振型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在测定系统的固有频率时,需要连续调整激振频率,使系统出现某阶振型且振幅达到最大,此时的激振频率即是该阶固有频率。 由振
11、动理论知: 式中: 质量矩阵; 刚度矩阵; 位移矩阵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为: 一阶固有频率:; 二阶固有频率:进一步计算出各阶主振型 ; 3、实验内容及要求 将非接触激振器接入激振信号源输出端,把激振器对准钢质质量块A或B,保持一定的出事间隙,使振动时激振器不碰撞质量块。 用1kg或2kg的重锤调整所需张力T,张力T不同,测得的固有频率不同。 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振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时注意不要过载。 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当观察到系统出现第一阶振型且振幅最大时,激振信号源显示的频率就是系统的一阶固有频率
12、。依次下去,可得到第二阶振型和二阶固有频率。4实验结果及要求不同张力下各阶固有频率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弦张力固有频率理论计算值实测值 绘出观察到的二自由度系统振型曲线。 将理论计算出的各阶固有频率、理论振型与实测固有频率、实测振型相比较,是否一致?产生误差的原因在哪里?实验3.2 简支梁各阶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1实验目的与任务用共振法确定简支梁的各阶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将实验所测得的各阶固有频率、振型与理论值比较。2实验原理 这个实验模型是一矩形截面简支梁,是一无限自由度系统。一般情况下,梁的振动是无穷多个主振型的迭加。如果给梁施加一个合适大小的激扰力,且该力的频率正好等于梁的某阶固有频率,就
13、会产生共振,对应于这一阶固有频率而确定的振动性态叫做这一阶主振型,这时其它各阶振型的影响小得可以忽略不计。此试验中简支梁的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理论值为 L-简支梁长度(cm) E-材料的弹性系数(Kg/cm2) A-梁横截面积(cm2)P-材料比重(Kg/cm2) J-梁截面弯曲惯性矩(cm2)矩形截面,弯曲惯性矩 J=bh3/12 (cm4)各阶固有频率之比:f1 :f2 :f3 :f4 :=1:22:32:42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模型及原理示波器的使用学员实验内容:沿梁的长度方向选定测点比做好标记,选某测点作为参考,将传感器固定在参考点上,专门测量参考点的参考信号。传感器用于测量
14、其余测点的位移响应振幅值。用示波器或相位计测定相位。将电动激振器接入激振信号源输出端。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振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小。调整信号源,使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当激振频率等于系统的第一阶固有频率时,系统产生共振,测点振幅急剧增大,将各测点振幅记录下来,根据各测点振幅绘制出第一阶振型图,信号源显示的频率就是系统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同理,可得到第二、三阶固有频率和第二、三阶振型。4实验结果及要求数据列表如下:固有频率f1 f2f3理论计算值实测值各测点的振幅实测值 测点幅值 (m) 振型12345678910111213一阶
15、振型二阶振型三阶振型绘制出观察到的简支梁振型曲线比较各阶固有频率、振型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分析导致不一致的原因。(四)实验单元四:圆板固有频率测量和阻尼减振实验(2学时)实验4.1 圆板固有频率及主振型的测量1实验目的与任务用共振法确定圆板横向振动时的各阶固有频率。观察分析圆板振动的各阶振动形态。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相比较。2实验原理从振动理论所知,对于中心固定、周边自由的薄壁圆板横向振动可用激振方法得到基本振型和较高阶振型的近似值,这些较高阶振型将有一个、二个、三个等波结圆,在振动过程中这些波结圆处的位移为零。除了对中心呈对称的振型外,圆板还有这样的振型:沿一根、两根、三根等分直径挠度为零,这种
16、直径称为波节直径。圆板在振动中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及有无限多个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在一般情况下,板的振动是无穷多个主振型的迭加。如果给圆板施加一个合适大小的激扰力,且该力的频率正好等于梁的某阶固有频率,需要连续调节激扰力频率,当圆板上面放的沙粉明显地聚集形成波节圆或波节直径时,这时的激扰力频率就是圆板的某阶固有频率。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共振法的实验原理圆板固有频率的测量方法及数据获取学员实验内容:将非接触激振器端面对准圆板下面边缘处,保持初始间隙=12mm左右;接入激振信号源输出端,开启激振信号源的电源开关,对系统施加交变正弦激振力,使系统产生振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调节开关便可改变振幅大
17、小。调节信号源,使激振频率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可观察到圆板上的细沙粉形成的形状,当激振频率为圆板的某阶固有频率时,圆板振幅急剧增加,位移振幅大处的沙粉向位移振幅为零处聚集,从而形成条幅,这就是振幅。当观察到圆板的某阶振型时,信号源显示的频率就是圆板的该阶固有频率。4实验结果及要求 R-圆板外圆半径(m) P-材料密度(kg/cm3) h-圆板厚度(m)D-圆板弯曲刚度(N/m) R-圆板内圆孔半径(m) -材料泊松比 对比分析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固有频率f1f2f3f4f5理论值实测值 实验做完后对比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是否一致,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分析圆板的波节直径的分布规律。实验4.2 油阻尼器
18、减振器减振实验1实验目的与任务建立阻尼减振的感念。掌握油阻尼减振器的性能、应用及其安装调整方法。验证阻尼减振理论。2实验原理减振就是设法消耗系统的能量,阻尼减震器是利用阻尼材料来消耗振动能量,实现减振。油阻尼减振器是靠流体的粘性阻尼来消耗振动能量实现减振的。3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教学内容:油阻尼减振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减振实验的操作方法学员实验内容:更改调整块的厚度来改变油缸体高度从而调整活塞与油缸之间的间隙。起点是油缸上升到与活塞间隙=0. 与油缸移动距离x的关系如下:油缸斜角 而 故距离x靠改变垫片的厚度和数目来实现,x每改变1mm,间隙改变。x每改变5mm,间隔改变。间隔改变意味着阻尼改变。根据单自由度系统振动理论,当间隔确定以后,系统有一确定的幅频特性曲线。不同间隙对应一簇幅频特性曲线。当ff0时,不管阻尼大小,振幅A渐渐趋近于A0,幅频特性曲线渐渐趋于A=A0的水平直线。从绘出的幅频特性曲线簇上确定出A0和Amax后,可以求出系统的固有频率f0和不同间隙时的阻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清水小山笋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玩具纸巾盒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铁路知识宣传课件
- 小学生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
- 学校工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 广元汽车电子项目评估报告
- 2025年中国变容二极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重阳节志愿者活动总结
- 乡畜牧员个人工作总结
- 临床技能大赛综合笔试题目及答案2025版
- 申购物资审批表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2023上海市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dd5e人物卡可填充格式角色卡夜版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生产管理制度文本普通货运
- 统编版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说课稿)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 GB/T 41021-2021法庭科学DNA鉴定文书内容及格式
- 山西省大同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我的世界星系mod怎么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