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物理说课稿汇编5篇物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压强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压强学问既是对前面所学力的作用效果的连续,又为后面整个章节奠定了基础,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本节内容又是学校物理有关力学学问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育和提高同学科学思维力量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同学本身的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洁的计算,知道转变压强的方法,了解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进一步学习用法掌
2、握变量法,培育同学观看、分析问题的力量及归纳、试验力量;通过对压强概念的学习,进一步理解比值定义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说明,培育同学运用物理学问说明简洁现象和解决简洁问题的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试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使同学熟悉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说明,培育同学勇于探究物理学原理精神和将物理学问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着统领全章的作用)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形成。(如何通过概括试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
3、本课的难点。) 4、学情分析: 同学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学问,有了初步的受力分析力量和观看力量,对如何用掌握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了肯定的熟悉,也具备了基本的观看、分析和较强的独立思维力量,但抽象思维力量尚未成熟,通过试验现象查找规律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最好通过形象直观的试验,让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依据同学的学习状况,依据新课标以同学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训练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纳探究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觉自然规律。 学法:依据以上教法以及我班同学的特点,这节课我主要采纳的学法为:观看法,
4、试验法,对比法,归纳法,比值定义法,数学推理法。 三、 教学过程 1.让同学用吸管插入酸奶杯,体验插入的难易程度引入新课; 2.复习弹力引入压力,具体讲解概念、方向、作用点 先让同学画压力示意图,再画重力示意图,分析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大小(通过钢尺、砝码试验,让同学明确压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区分), 通过力的三要素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引出也有作用效果: 人站在泥潭里,单脚站立和双脚站立,陷入泥潭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三要素完全全都)。 气球、铅笔试验让同学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同学设计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怎样来探究呢?(掌握变量) 演示试验,完善数据,得出试验结论; 3.为了表示压力
5、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让同学明白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同学对所供应的三组状况比较压强大小,从而引出压强定义式;分析单位,得出国际单位帕斯卡,对生活中的报纸对折绽开压强的大小进行介绍; 4.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同学练习并分析、讲解; 现实生活中要增大(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举例(切菜、切肉(磨刀、大刀) 5.让同学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压强的实例(打地基、沙发舒适,沙发变形增大受力面积、注射器),并说出是增大还是减小压强,让同学依据公式分析详细的方法,并把图片拖至各种方法边,一一对应; 6.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 本课胜利之处: 1充分利用试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望,调动
6、了同学的学习主动性。 2让同学利用身边的物体做试验,这是后进生的强项,让他们展现了自已的力量,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念,克服了畏难心理,照看了同学的差异。 3在分析讲解压强的概念、公式时,用类比法步步深化,让同学很自然的接受并理解压强的概念,从而更好的突破了难点。 4在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的学习中,从公式、现象动身,并结合实例分析,不仅巩固了压强的学问,还进一步落实了“生活物理.”的训练理念。 本课需要改进之处: 1.时间的掌握需要加强。 2.做得再敏捷简洁一些,可以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所以我会加强制作的学习,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应用在物理教学中。 由于水平有限,可能有些详情把握的还不够好,有待进一
7、步改进和提高。当然我会连续努力,恳请您的指导!感谢! 附1.板书设计: 第一节 压强 一、压力(F) 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特点:作用点 方向 大小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二、压强(P) 1.定义: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 2.公式: p=F/S 3.单位:帕 1帕=1牛/米2 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物理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好: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一物理动量守恒定律,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具体汇报。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 利用动量的观点解决物理问题是高中物理重要的解题方法之一,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力学、热学、电学、完学及原子物理各章中,有很强
8、的综合性。而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动量一章的核心内容。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电学学问的.综合应用,对训练同学思维、培育解题力量有很大作用。 在学校教材中没有涉及动量的概念,所以对高一同学来说动量守恒定律还是一个新学问。针对这种状况,教学中应注意对定律内容及适用条件的理解,关心他们树立动量解题的观点,培育同学的分析、推理总结归纳力量,为综合力量的培育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大纲对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是B级,本节教材内容包括守恒定律的导出和守恒条件的确定及对其适用的普遍性的理解。依据以上内容确定了本节的学问目标。 学问目标:
9、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会在详细问题中推断动量是否守恒,知道它是自然界中普遍适用的规律。 (2)知道沿同始终线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进一步理解动量定理。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洁问题。 守恒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试验验证和理论推导基础上的。在本节的教学中支配了气垫导轨试验和用动量定理、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基于以上内容确定了本节的力量目标。 力量目标: (1)使同学学会讨论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即试验探究法和理论推导论证法。 (2)培育同学利用旧学问猎取新学问的力量。 (3)培育同学观看试验,总结物理规律的力量。 动量守恒定律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
10、规律,用动量建立起物体之间的普遍联系,较好的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解决物理问题,能够体现出同学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我确立了本节的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 (1)关心同学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培育同学良好的思维品质 3、重点难点的确定: 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一方面通过理论来推导,另一方面通过试验来验证,而这恰恰是我们熟悉物理规律的两种基本方法。因此,守恒定律的得出应是本节课的重点,它不但可以培育同学试验推理力量,也能使同学学会科学的讨论方法。 动量守恒定律虽然是自然界中一个重要的普遍规律,但它的应用也要具备肯定条件,初学者往往对守恒条件判定不准而乱套公式出现错误,尤其是对内力远远大于外力,判定更
11、感觉困难,因此,守恒条件的判定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 本节讲的是新课,因此实行的主要方法是讲授法,另外,协作本节课教学内容,还采纳了试验探究法、理论推导论证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同学主体地位。利用气垫导轨试验,它即能直观反应动量守恒定律,同时也能使同学学会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多媒体帮助教学中,通过运动过程的模拟和实际物体碰撞录像的播放,更能增加对动量实恒定律的感性熟悉,多种方法融为一体,使同学通过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加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培育同学力量。 三、说学法指导 1、通过气垫导轨试验,教同学用试验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试验过程中应依据高一同
12、学的熟悉和思维进展水平,留意依据讨论的问题,确定观看的重点,培育同学进行有序观看。并对观看现象进行合理分析,整理归纳形成理性熟悉,完成熟悉上的飞跃。 2、教同学用已学理论推导新的物理规律的方法 通过动量定理和牛顿第三定律,来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就是教给同学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即可以训练同学思维,又可以培育同学归纳整理力量,在许多物理规律的讨论中都采纳了这种方法。 下面我来详细说一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 通过对动量定理内容的提问,巩固上一节课学问并通过它反映的是一个物体所受的外力冲量和动量改变的规律,提出问题,假如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它们的动量改变是怎样的呢?冰面上两个静止的小孩互推
13、后,他们的动量都发生改变,他们的动量改变又满意什么样的规律呢?由一个物体动量改变引入到相互作用物体动量改变,创设物理情境,引出本节学问。 2、新课教学 在教学支配上,我没有完全按讲义的做法,由简洁试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结论,然后再用理论推导,而是做了以下调整:首先是把粗糙的小车试验改为较精确的气垫导轨上两滑块相互作用试验,其次是采纳了先用理论推导后再用试验验证的方式。 首先提出讨论的问题:完滑水平面上两物块发生碰撞,它们总的动量是怎样改变的,由同学自己推导。由牛顿第三定律和动量定理推出它们前后总动量是相等的,然后实际真是这样吗?把同学的留意力引导到气垫导轨的碰撞试验来,这样即可以培育同学利用旧学
14、问猎取新学问的力量,又能通过理论结果,激发他们试验的爱好。 试验分三种状况: (1)两等质量静止滑块由中心弹片弹开。 (2)滑块以肯定速度撞击另一静止滑块并粘到一起。 (3)两质量速度均不同的滑块碰后以不同速度运动。 从多种状况的分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从理论推导到试验验证,既渗透了讨论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有效的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学问内容的最终一部分就是动量守恒定律,守恒定律的内容通过前面的结论由同学自己总结,以便更好地培育同学的总结归纳力量。在守恒条件的教学上,老师应讲授好内力和外力的概念,在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的问题上,应渗透抱负化的观点以突破难点,在守恒定律普遍性的教学中,让同学们观看
15、录像,其内容包括:台球的碰撞(正碰斜碰)、货车的结合、炸弹爆炸、火箭升空、微观粒子的碰撞,意图在于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加深对守恒定律的条件及其普遍性的熟悉,并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3、巩固练习: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守恒定律条件的判定,其中(1)、(2)小题是有关外力是否为零的问题,(3)是内力远远大于外力的问题,(4)题则是论证多个物体组成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问题,逐层加深,强化对守恒条件的熟悉。 其次部分通过人跳离船后对船的速度方向及大小的分析,初步练习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为下一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做铺垫。 4、小结:由同学归纳本节主要内容 五、板书设计 为了更好的体现本节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16、便于同学理解和记忆,板书设计如下: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 一、理论推导: 二、试验验证 结论:水平气轨上,相互作用的两滑块 碰撞前后动量不变 动量定理 三、动量守恒定律 F1t=m1V1 m1V1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 F2t=m2V2m2V2 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不变 牛顿第三定律 F1= F2 2、守恒条件: 整理得 (1)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 m1V1-m1V1=(m2V2+m2V2)(2)内力远远大于外力 m1V1+m2V2= m1V1+m2V2 3、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物理说课稿 篇3 说教材: 超重与失重是司南版必修1第六章“力与运动”第4节的内容。是本
17、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讨论力与运动的关系,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内容教学的好坏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成败,因此本章的教学尤其重要。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超重现象;2.失重现象。自从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放射胜利以来,人们常谈到超重和失重。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结合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同学的科学素养,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培育同学。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通过试验熟悉超重和失重现象 2.知道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 3.能用牛顿其次定律说明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4.能用超重和失重现象说明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育同学用牛顿其次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18、的力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激发同学的学习热忱 高一同学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熟悉向理性熟悉的转变,本节的重点是: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实质;教学的难点是:利用牛顿其次定律计算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同学对牛顿其次定律有了肯定的熟悉,老师指导同学了解生活中的超重、失重现象。通过演示试验,指导同学分析分析超重和失重的实质,并利用实例来引导同学对超重和失重现象分析。用例题的形式,用牛顿其次定律说明其本质。使同学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讲授法、演示试验法、例题讲解法,归纳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
19、强师生双向活动,合理提问、评价,引导同学主动探究新学问。 说学法 同学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训练以“同学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同学的学法指导,引导同学主动探究新学问。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在学习了牛顿其次定律的基础上,来引导同学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在老师进行演示试验,分析。并通过实例讲解,使同学能利用牛顿其次定律说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本质。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同学的主动性,调动起课堂气氛,让同学在在轻松、自主、争论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把握学问为中心,培育力量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老师通过提问
20、复习:牛顿其次、第三定律的内容;并利用视频展现:翻滚过山车录像片段。同学留意观看、思索、争论。老师小结,提出有两个物理现象(超重和失重)与本节课有关。并把同学的思维带入课堂。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老师做课本118页的迷你演示试验,同学留意观看。老师让同学描述试验现象,并引导同学把试验转化为物理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利用牛顿其次定律进行计算,并比较。引出超重的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进而利用119页例题讲解,巩固受力分析的解题思路,利用牛顿其次定律计算。 老师举例(人在电梯里,电梯上升时;电梯下降时),人有不同的感觉?引导同学分析电梯的上升
21、与下降时,人的受力状况。知道上升时,是超重现象;通过类比方法,来解决电梯下降时,得到人受到的合力比重力小。引出失重现象的概念。并通过例题的讲解来分析、巩固超重和失重现象。老师总结本节的内容,(有时间的话)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同学学习的学问具有稳定性。最终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同学为中心”,以物理试验为基础,主动提倡同学思索、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同时还要依据同学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判指正,感谢大家。 物理说课稿 篇4 我在仔细学习了大纲和教材之后,
22、对这节课的处理力争在脱离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由于教材是以学问结构挨次为主线编排的,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同学学会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同学学会学习,也就是要沿着同学的熟悉过程来支配教学,所以我转变了教材中由大量演示试验引导同学总结规律这一单一过程,从引导同学讨论单摆的摆球运动入手,使同学绽开探究,举一反三来熟悉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这一规律,然后由同学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试验验证这一规律。 为了让同学更好地观看单摆在各个阶段的能量改变,我在教学中选用一个摇摆周期较长的单摆,也就是由一根长约2m的摆线将质量为2Kg的球体悬挂在天花板的挂钩上。演示时老师要靠墙而立,把摆球拉到自己鼻尖处,然后将摆球轻
23、轻释放,在摆球其次次靠近鼻尖时,头一点也不要动。同学从这种“惊险”的表演中可以得到极其深刻的印象,会以极大的热忱参加其中去观看、去探究,这时同学可以通过摆球高度和速度的改变,分析出试验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引导同学得出摆球运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规律之后,让同学进一步思索:你们能否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试验来证明这一规律。之所以让同学用顺手可得的物品进行试验,目的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同学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这些物品原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试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充分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对同学富有创建
24、的设计赐予鼓舞使同学能看到自己的成果,获得胜利的欢乐,增加参加的士气。 在设计与操作中引导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合作,同时也要鼓舞同学对其他同学设计的试验找缺点,挑毛病,甚至对课本演示试验“ 吹毛求疵”,经过老师一如既往的鼓舞、指导,同学改进了很多试验,比如本节课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试验中小钢球碰撞的是弹片,由于弹片弹性形变发生在一瞬间,不易观看,经过反复试验,同学用弹簧来替代弹片,效果明显,这一器材也用到了我们以后的实际教学中。 另外,为了增加物理学科与科学、.的联系,我在同学理解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之后,提出:流淌的水可以做功,那么如何让水流能做的功更多一些呢?让同学利用本节课的学问进行分
25、析,然后建议同学查阅资料或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调查活动,以获得有关水电站的信息,从而扩高校生的学问面。 对于本节课的“ 想想议议”,教材要求同学把皮球涂上黑颜色做试验,这样简单把手和球弄脏,所以我启发同学:不涂黑颜色可以吗?同学打算涂上水来做试验,然而球反复落下时,留下的水印却是重合的,无法观看,怎样想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呢?同学经过反复探究,最终想出了方法:在桌上放一平面镜,当球遇到镜面反弹起来后,略微平移一下平面镜,使镜面上每个水迹都不重合,并按先后次序由大到小排列成一行,效果特别好。 本节课的最终,我利用了一只扁圆铁盒,盒的内侧用塑料泡沫挤住几块铜块、铁块等重物,然后盖上盒盖,在盒外标出重物所在
26、的位置。把它侧放在桌面上,且重物在最低处,它将静止不动;把它侧放在斜面中部且重物偏向斜面的底部时,它将沿斜面对下滚;再把它侧放在斜面中部且重物偏向斜面顶端时,一松手,它将向斜面顶端滚动,成了“会自动爬坡的轮子”,这是出乎同学意料的,他们都很惊异;当把它侧放在桌面的玻璃板上且重物稍偏向一方,一松手,它会在玻璃板上来回滚动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同学事先不知道盒子里装了什么,所以他们会有极大的爱好去探个毕竟,甚至于下课了,同学还沉醉在讨论探究的欢乐之中,这样就将物理教学延长到了课堂之外。 以上是我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一节的几点熟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专家提出珍贵建议。 物理说课稿 篇5
27、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地位及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觉的早,应用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完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洁、便利的优点。 处理方法:虽然3-5要求低,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同学物理学问,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同学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同学自主探究切来把握讨论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力量。 基于
28、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位为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 2、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含义和表达式,培育守恒思想。 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讲解例题2时和同学探讨一下车辆平安问题。培育同学的平安意识。 4、通过自主探究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剧烈的求知欲、深厚的学习爱好等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 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同学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和学法: 为了体现以同学进展为本,遵循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梅兰芳蓄须》精美课件
- 2024年青岛客运资格证仿真考试题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5.6.2-动态规划应用-最长公共子序列-动态规划求解
- 2024年客运驾驶员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2024年天津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试题
- 2024年海南考客运资格证实操考的是什么内容
- 2024年武汉道路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深圳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试题
- 2023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县级卷)【原卷版】
- 吉首大学《教育技术应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教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基础知识填空
- 【多旋翼无人机的组装与调试分析6000字(论文)】
- 洒水车司机岗位作业规程
- 2016年考研英语真题及解析答案
- 伤口造口护理新进展课件
-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善国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神经重症肠内营养病历分享
- 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责任及质保协议正规范本(通用版)
- 北大荒2023年审计报告
- 生活美容卫生管理制度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