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保护讲座6-20定稿_第1页
广域保护讲座6-20定稿_第2页
广域保护讲座6-20定稿_第3页
广域保护讲座6-20定稿_第4页
广域保护讲座6-20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广域保护u 广域后备保护定义u 广域后备保护意义u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u 广域后备保护体系结构u 广域后备保护通讯u 广域后备保护发展趋势u 广域后备保护目前应用站域保护讨论广域后备保护定义 广域后备保护是一套完整的保护方案,它获取电网多点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判断故障元件并隔离,同时考虑故障切除之后对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以防止保护动作导致系统崩溃。在广域保护中,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融为一体,相互配合,协调动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广域后备保护意义 现有后备保护配置仅基于本地量信息完成后备保护功能,容易受过负荷等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影响,在非故障条件下也可能动作。线路过载情况下可通过切机切

2、负荷等控制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过载状态,但是需要较大延时来完成控制策略。 广域后备保护根据电网相关区域内保护、开关动作状态或电流/电压等广域信息判断故障元件。广域后备保护系统在广域通信网络的支持下采集空间多点广域信息,通过智能优化和信息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决策;由于明确故障线路和保护、开关状态及不需要和传统后备保护进行时限配合,所以能实现快速的和最实现快速的和最小范围的故障隔离小范围的故障隔离。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第一类:基于电压/电流等电气量信息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利用原始采集的电压、电流信息完成广域后备保护,数据较为准确,但对通信实时性、同步性和带宽的要求较高。 第二类:基于保护动作和断路器状态的广

3、域后备保护算法。 利用己有保护元件进行分析,对设备改造较少,原理简单,所需信息量与通信量较少,易于实现,但由于故障发生时保护可能存在不正确动作,且这种不正确动作是无法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 第三类:基于保护动作和断路器状态、同时利用电压/电流等电气量信息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第一类算法 文献1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关联因子的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及相量测量单元的配置情况,初始化保护关联域;借助开关变位信息和启发式搜索技术快速更新保护关联域。在系统发生故障之后,通过分析各关联域内差动电流故障稳态分量,界定故障关联域,实时计算该关联域内的故障关联因子,据此确定具

4、体的故障支路。 文献2提出一种基于故障匹配度的广域后备保护新方法。该方法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根据系统拓扑和相量测量单元(PMU)的配置情况,形成保护关联域。系统发生故障后,通过分析各关联域内差动电流故障稳态分量,界定故障关联域,计算该关联域内的故障匹配度,故障匹配度最小值对应的支路判定为故障支路,并据此确定具体的故障位置。22100calIIRI 若该支路为故障支路,计算得到的故障匹配度很小,近似为0(考虑到实际系统中测量误差与计算误差的影响)。据此,本文将故障匹配度最小值对应的支路判定为故障支路。支路故障稳态等效模型 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增广状态估计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通过搜集相邻区域冗余量测

5、信息,建立增广状态估计模型,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利用相邻区域保护装置的两侧冗余信息,通过最优估计修正量测误差,通过对坏数据监测和辨识,排除坏数据的影响,提高保护决策的准确度。当某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量测满足保护启动判据时, 启动广域后备保护, 搜集该线路和相邻线路的保护装置的量测数据以及这些线路两端母线的母差保护装置的量测数据。逐个判断每条线路两端的量测数据是否满足主保护的动作判据, 若满足则作为可疑故障线路, 否则作为无故障线路。当存在量测坏数据时, 可能把无故障线路当成可疑故障线路。写出每个线路和母线的所有量测数据的量测方程, 并对量测方程组进行状态估计求解, 估计出状态变量。检测和辨识量测

6、中的坏数据,发现坏数据后,把其相应的量测方程删除, 然后转步骤2,如果没有坏数据, 则转步骤5。当坏数据被全部排除后, 最后一次判定的可疑故障线路被确定为故障线路。 文献4提出一种基于序分量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 该算法采用三步流程处理故障。 流程1:找到最靠近故障点的母线(包含发生短路的母线本身) 母线,线路L 且 流程2:判别是母线短路还是线路短路,若确定为母线故障,则该故障处理流程将实现母线差动保护的快速集中式后备保护功能,否则进入流程3。 .(11)iikset bistart setikset biikset biDUUDN且所有)或(且所有) 母线故障(或(存在) 线路故障ikikki

7、 流程3:利用正序电流相差保护原理对所有连接于该母线的线路进行区内和区外故障判定,最终选出故障线路,确认核后对该故障线路予以切除。 两端正序电流相位差的绝对值,相差绝对值最小者为发生短路的线路,即发生短路的线路,min,fault lineikjklkset line 文献5提出一种基于故障电压分布的新型广域后备保护算法。该算法利用线路一侧电压电流故障分量的测量值估算另一侧的电压故障分量。以估算值与测量值的比值构成保护判据。 考虑到计算和测量误差的影响,可取K=1.2,K为计算值与测量值的比值。max2 00022max(,)mnmnsetKKKKKKmax111max(,)mnsetKKKK

8、对以上仿真模型的求取 ,可得如下结果:max2 0K可以看出,对于故障线路求取的值均在1.2以上。 文献6提出一种利用同步电压相量进行输电网络故障定位的新方法。该方法首先运用对称分量法和线性叠加原理建立故障后的附加正序网络。 定义了故障点的匹配指标, 进而基于该指标运用遍历搜索方法寻找故障点位置。 仅在故障点时,才能完全匹配 , 。11111jmDDjKKkm 0k 文献7提出一种基于有限相量测量单元测量故障分量信息的故障定位算法,采用间隔母线配置PMU 的布点策略,计算两个PMU节点之间各线路的故障点位置值,非故障线路值将超出正常范围,通过对值的甄别得出故障线路故障点位置。Im()Imiki

9、kijZZZ 文献8提出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根据电网结构形成系统单个元件故障编码,基于保护动作信息(包括各变电站IED配置的主保护,距离保护段、段、段,方向保护以及断路器失灵保护)和断路器位置信息,建立适应度函数、期望函数数学模型。 将输电系统元件作为故障识别的对象进行0-1状态编码,0表示正常状态,1表示故障状态。构造如下适应度函数:*111*111()CABDEFNNNAjjBjjCjjjjjNNNDjjEjjFjjjjjE XAABBCCDDEEFF第二类算法 通过故障识别概率形成故障识别判据,判断故障元件。siiisiisiEEKEEE 为正常运行时各组识别编码的适应

10、度 为实时计算的各组识别编码的适应度siEiEIEEE 10机 39节点系统 文献9尝试引入了相邻线路的方向信息,提出一种广域后备保护算法,根据线路关联系数推导线路保护相关矩阵。通过计算该矩阵中各行元素之和并与门槛值作比较即可判断故障元件位置。 ,() out LiAF LiAF Lj LijFLAji 文献10提出了一种同时利用传统保护元件相量测量单元(PMU)数据的广域后备保护算法。先将实时获得的广域保护动作加权,得到综合判断值,然后采用高斯函数获得对应的故障概率。同时根据统计数据,由正序电压幅值、线路两侧正序电流相角差,计算得到PMU数据对应的故障概率,再将两种故障概率加权综合。 我自己

11、已研究的算法 当线路的主保护至少有一侧未动作而其 两侧的保护有动作时,就启动该线路的广域后备保护决策.通过广域通信网络收集各广域后备保护元件(主保护、距离I段、距离II段、距离III段、方向元件)的动作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该线路的综合判断值IA。对其做归一化处理获得贴近变量x,然后通过一个高斯函数,获得该线路广域后备保护动作对应的综合判断故障概率PI。 再由PMU 获得各线路的故障概率PM。 然后将两者进行加权融合,得到最终的故障概率 多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适应性。多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适应性。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体系结构 集中式结构集中式结构: 集中式保护系统由控制中

12、心进行决策,控制中心集中决策可以做到系统全局最优控制,更能体现广域保护的优势。但是集中式结构对控制中心设备要求过高,因此必须配置备用的中心设备;而且大量信息的集中处理使得控制中心计算量大,并对通信系统的依赖程度特别高,通信系统的准确性、可靠性、实时性决定着控制中心的分析结果。集中式结构 分散式结构分散式结构: 分散式保护系统由各分散的保护终端SPT进行决策,各保护终端利用一定范围内信息,通过相对简单的算法和判据,实现可靠、灵敏的系统保护功能。即使某个保护终端决策功能失效,邻近终端可以作为后备。分散式结构能较好地克服集中式对控制中心设备要求过高的问题。但作为分散式系统的决策单元,保护终端获得电网

13、信息有限,分析和决策能力有限,因此分散式结构往往不能做到全局最优控制。分散式结构 分层区域式的保护系统由三层构成:位于最底层的本地测量单元LMU (Local Measure Unit)、位于中间层的区域决策层RDU (Region Decision Unit)和位于最顶层的系统监控中心SMC (System Monitor Center)。 LMU是用来采集电网实时信息或同时附带保护功能的PMUs (Phase Measure Units);RDU完成数据采集保护控制功能,实现一个保护分区的系统保护;SMC对本地保护中心进行协调。在分层区域式保护系统中,RDU与此区域内LMU通过光纤连接,正

14、常运行时,监测本区域内LMU的运行状态,在扰动发生后,对LMU上传信息综合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决策作出后,一方面下传至LMU,执行闭锁或操作相应的断路器;另一方面将判断结果送至SMC,SMC负责实时协调和监控各区域保护系统。 分层式系统中保护中心SMC根据下级单元的判断结果从逻辑上进行故障定位和全局决策,理论上能有效解决集中式广域保护中心计算量大的弊端,对通讯系统的要求也相应降低。广域后备保护通信一种广域通信方式 SDH网络广域通信技术为了实现广域通信能实现地址过滤等通信要求,可以对基于隧道技术的直接连接方式、与基于网关代理的间接连接方式两种通信模式在应用上的差异:两种通信模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15、:带宽的要求。在带宽富裕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基于隧道技术的通信模式,可以实现多个变电站通信的直接连接,配置的要求。基于隧道技术的通信模式,配置过后即使通信内容改变,通信仍可继续进行;但是网关代理模式通信内容改变,必须重新配置。 报文的处理。基于隧道技术的通信模式,不会对报文进行解析.网关代理模式,必须对报文进行解析广域后备保护发展趋势 PMU的引入,为故障元件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数据源 广域后备保护算法将日趋完善 相关硬件条件逐步完善,比如广域通讯网络、高性能计算机 由于自治性、协作性,引入多Agent技术 人们已尝试广域后备保护工程化设计与应用广域保护的应用实例 2009年4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重

16、点科技项目“基于广域信息的网络保护系统的研究与实施”通过了专家组的成果鉴定。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提出并实施的基于广域信息的区域网络保护系统,实现了对电网的协同控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创新成果;基于同步采样的广域信息网络保护系统装置首次在国际上投入工程运行,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继电保护乃至整个二次系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该系统从2008年5月28日在广州供电局4个变电站投入试运行以来,经历了多次区内外故障,保护系统均正确动作。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若在整个系统内实现集中保护,由于系统规模增大造成的大量数据采集点、海量数据、传输距离和速度等因素,会增加广域继电保护实现的难

17、度。 将增加保护配置、运行和维护的难度,保护可靠性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还应该结合实际系统进行广域继电保护区域结构的确立,综合考虑、合理利用智能电网新技术,使广域继电保护更有利于实际应用。二.站域保护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架构和配置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中,将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分成三层:就地保护层、站域保护层和广域保护层。 站域保护定义:一种基于变电站统一采集的实时信息,在站控层以集中分析或分布协同方式判定故障,自动调整动作决策的继电保护。站域保护意义 1)站域保护可解决现有变电站中双回线保护所存在的各类困难和问题: 2)可解决单端量或双端量故障测距原理都受双回线间零序互感

18、的影响而无法实现准确测距的缺陷; 3)通过站域保护所获取的信息量,可弥补电子式互感器等一次设备异常时造成的该间隔保护功能的缺失,达到快速切除故障的目的。站域保护的功能 在一个智能变电站中,站域保护收集全站内所有全站内所有间隔的电压、电流及断路器、刀闸位置实时信息间隔的电压、电流及断路器、刀闸位置实时信息,可为变电站内所有一次设备提供集中的近后备保护,即具备线路近后备、母联后备、母线后备、断路器失灵后备和主变后备等保护功能。这些保护功能的体现是一个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站域保护的整体逻辑来相互配合,配合关系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类似,但站域保护不与就地保护有功能和定值上的配合关系。 站域保护

19、特点站域后备保护与单独配置的快速主保护协同工作,互相补充站域保护可以通过数据通道获取线路对端变电站的部分信息,这不改变站域保护不依赖WAMS系统的特点站域保护的硬件配置方案各个模块功能简单描述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IEC 61850规约从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上采集保护所需的电压、电流电气量,采集站内各断路器状态信息。 故障判别模块:利用本变电站元件的故障方向信息和故 障距离信息,计算各元件的故障方向信息和故障距离信息,执行故障判别算法,确定故障位置。 跳闸决策模块:站域保护集成母差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和低频低压减载等功能于一体,根据就地电气量完成相关的保护逻辑判断,并将判断

20、结果以GOOSE方式通过过程层网络、将跳闸策略发送到相应间隔的智能终端。一种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本配置方案中,不再按设备或间隔单独配置后备保护,而统一配置站域后备保护,完成近后备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功能。 保护采用“直采直跳”的模式。 站域后备保护从过程层 SV 网络获取所需电气量采样值,通过过程层 GOOSE 网络向相应的断路器智能终端发送跳闸信息。一种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站域保护的方案研究跨线故障保护选相,由于共享了两回线的交流信息,保护可采用六序分量原理实现准确选相,也可以共享双回线的差动继电器动作信息实现后备保护的辅助选相;双回线路纵联零序保护易受零序互感影响而误动,在共享双回线信息后可综合两回线信息进行故障判别,可采用邻线故障信息闭锁本线纵联零序的方案防止其误动;站域保护的方案研究阻抗继电器动作范围受邻线运行方式影响大,容易超越或拒动,此处可采用邻线零序电流补偿方案实现阻抗的准确测量。同时保护还可收集两回线开关位置、接地刀闸等信息,实时判别邻线运行状态,实现距离段定值的自适应调整两回线的保护独立完成自适应重合闸功能相当困难,在获得邻线的电气量和保护跳闸信息后能采用更多的新方法实现故障性质准确判别 站域保护优点及用途 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该保护可通过一套装置实现原十多套独立式保护装置的功能,大量减少了保护配置的成本 该保护数据采集采用光纤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