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籍测量操作手册1 前言南京市国土资源局于2006年8月开始建设南京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基准站系统(NJCORS),整个系统由12个站点、一个控制中心和通信网络组成,所建站点与江苏CORS互联共享,控制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NJCORS已于2009年12月18日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可作为南京市各级测绘工作的控制基础。2012年全市进行了精化大地水准面建设,成果精度为1CM。我市范围内外业地籍控制测量利用NJCORS系统及精化大地水准面成果,可实时测得三维坐标。目前,我市地籍测量主要采用网络RTK测量方式布设控制点,利用全站仪进行图根导线和细部测量工作,利用基于Microstation V8软件开发的
2、Antu_Scrdigit进行内业图形编辑。2 数学基准2.1 坐标系统南京地籍坐标系;南京地籍坐标系采用中央经线118º50的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2.2 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2.3 高程系统及基本等高距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基本等高距:1:500比例尺0.5米,1:1000、1:2000、1:5000比例尺1米;丘陵地1:5000比例尺为2.5米。2.4 比例尺成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1:5000。2.5 分幅及编号1:500、1:1000、1:2000地形图分幅采用50cm×50cm正方形进行分幅,按照1980国家大地
3、坐标系内图廓西南角坐标整千米为图幅编号,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如546.0-489.0),分图幅号如图所示。1:5000地形图图幅号按国家标准要求执行。2.6 地形图文件命名方式图形文件以图幅编号+.dxt保存。例如:1:2000地形图命名为52904780.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00千米,Y=478.00千米),1:1000地形图命名为52954785.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50千米,Y=478.50千米),1:500地形图命名为29507875.dxt(图幅西南角坐标:X=3529.50千米,Y=478.75千米)。2.7 执行技术标准地籍调查规程(TD/
4、T 1001-201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城市测量规范(GJJ/T8-201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 1020-2010)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7278-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 14268-2008)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5、20257.2-2006)南京市国土局地形图数据标准v1.0南京国土资源地形数据采集说明书3 控制测量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已建成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基准站系统(NJCORS)。江苏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利用南京市域的控制点对NJCORS的定位精度进行检验,统计结果表明其平面定位精度为M=±0.035m,完全满足作为全市首级控制测量的需要。控制测量作业时,直接采用NJCORS布设首级控制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图根点。本章节适用于RTK方式布设首级控制点和图根点的测量。3.1 RTK测量技术要求3.1.1适用范围适用于利用NJCORS进行地籍调查、勘测定界及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等工作的控制测量。
6、3.1.2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测绘区域草图,交通示意图等。2)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的准备:检查仪器、设备充电情况;检查数据存储设备使用情况,询问控制室基站运行情况,并办理仪器领用手续。3.1.3控制测量技术要求利用NJCORS进行RTK测量时应按以下技术要求进行作业。1)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测区首级控制点、图根控制点。2)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控制点布设不少于3个或不少于2对相互通视点。3)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下表规定。观测窗口状态截止高度角15°以上的卫星个数PDOP值良好64可用56不可用564)RTK平面控制点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
7、合下表规定等 级相邻点间距离(m)点位中误差(cm)边长相对中误差观测次数测区首级控制200±51/60003图根点100±51/40002因条件条件限制或测量需要时,相邻点间距要求可适当放宽。5)控制点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大于15°。6)控制点点位不宜选在隐蔽地带、附近不应有大型建筑物、玻璃幕墙及大面积水域;距离电视台、电台、微波站、通信基站、变电所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应大于200m,与高压输电线、微波通道的距离应大于100m;7)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宜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8)
8、在作业过程中如果发生初始化丢失时(即定位结果降低为RTK固定解以下水平),需要重新稳定进行初始化工作,直至得到RTK固定解为止;9)每次观测之间流动站应重新初始化。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初始化,并经重合点测量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10)RTK平面区域首级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应观测3次以上,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满足±3cm要求后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11)RTK平面图根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应观测2次以上,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12)测量手簿设置控制点的单次观测的平面收敛精度应
9、177;2cm 。13)因通讯原因,当重启3次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选取后处理动态测量,在各站点观测15分钟以上。14)在进行图根导线或细部测量时,应采用全站仪测量边长或角度等方式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满足于下表。等级边长校核角度校核坐标校核测距中误差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角度较差限差()坐标较差中误差(cm)测区首级控制±151/7000±820±5图根±201/3000±2060±53.2 图根导线测量3.2.1适用范围适用于布设各种光电测距附合导线、支导线等图根控制的测量。3.2.2准备工作1)资料准备:测绘区域草图,测
10、区范围已知点成果表、点之记等。2)测量仪器及辅助设备的准备:检查全站仪及相配套的棱镜、觇板、脚架等设备;检查相关仪器、设备充电情况;检查数据存储设备使用情况。3)测量仪器的检校:按要求进行仪器的相关检校。3.2.3导线选点布设1)导线起算点:图根导线测量的起算点采用“GPS( RTK)测区首级控制点”,且在观测时,需进行起算边的距离校核。2)布设方式:导线网、单一附合导线或支导线。3)布设要求附合图根导线一般不超过两次附合发展,在困难地区可在附合两次的基础上发展一次支导线。支导线不允许再发展。图根支导线可发展二条边(即为二个支导线点),转折角应分别测左右角各一测回,测站圆周闭合差不应超过
11、77;40秒,距离须往返测,并保证误差在相应的限差范围内。图根支导线应在一级附合图根导线点以上的控制点上测设,总长度应小于起算边的2倍。布设图根导线网时,结点与结点间,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线路长度不超过相应等级图根导线总长的0.7倍。4)选点埋石:埋石采用市局统一的导线钉和图根钉。3.2.4精度要求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精度要求如下: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坐标闭合差(m)DJ2DJ6一级1.512012±241/60000.22二级0.9801±401/40000.22注:n为测站数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可减小望远镜调焦引起的
12、误差。一条导线中不宜出现过长或过短的导线边,相邻边长比不得大于1:3。导线总长度小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当总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坐标闭合差小于13cm,不作全长相对闭合差检查。当附合导线中有短于10m的 边时,允许不作方位角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继续发展。3.2.5导线观测导线观测采用全站仪测回法,为减小对中、整平误差应按三联角架法进行导线测量,同一测站大于三个方向时应归零;测站的观测期间须做好测站的检核工作。全站仪方向法各项限差要求仪器精度两次读数差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238139518243.2.6数
13、据处理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采用 “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测量管理子系统”应用软件处理。2)注意事项处理过程中严禁对外业采集数据作任何剔除或修改,不得调用任何数据进行重新加工组合。无特殊情况,采用统一的平差软件进行导线平差。数据处理中发现有关精度指标超限的,分析原因后及时组织外业返工。3)成果提交日常的测量工作中,需提交下列成果。对于特殊任务,按照其项目设计书提交成果。导线测量手簿、平差计算及精度统计表、控制点坐标册、控制点网图。3.3 高程控制测量3.3.1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市日常测量工作中利用NJCORS进行RTK高程测量和图根三角高程测量部分。3.3.2RTK高程控制测量2012年对全市范
14、围进行了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精化水准面拟合,可将由RTK所测的大地高,经精化大地水准面改正后,得到正常高,经专家评审后其精度达到±0.009m,完全满足等外水准和图根高程控制的精度要求。RTK高程点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等 级高程中误差观测次数等外±3cm3外业观测时须量取流动站天线高,精度至0.001米。利用全市统一定制的精化软件进行高程改正,得到正常高。3.3.3三角高程控制测量在图根导线测量时,可同时量取仪器高、觇标高,测量垂直角,组成附合线路,求取图根点高程。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见下表:仪器类型中丝法测回数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对
15、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各方向推算的高程较差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对向1单向2250.4×0.2±表中为边长(),为基本等高距,此次取值为0.5,为测距边边长。在进行图根导线测量时,如同时进行三角高程测量,应注意对同一目标仪器高和觇标高的量取位置。4 地籍碎部测量地籍碎部测量的主要工作为测定界址点、地貌、地物碎部点的位置(简称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就是在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测定各种地物、地貌及地籍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然后根据这些特征点,按照实地情况,配以相应符号,绘出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地籍图。在可能成为界址线的地物精度要求高于地形图的测量要求。4.1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地
16、籍图的精度应优于相同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地籍图上坐标点的最大展点误差不超过图上±0.lm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相邻地物点之间的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其他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4.2 界址点的精度在地籍图上,界址点分为解析界址点和图解法界址点两类,解析界址点和图解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详见下表。界址点坐标取位至0.001米。解析界址点精度指标及适用范围图解界址点精度指标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一&
17、#177;5±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 7.5±15±15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项目图上中误差/mm图上允许误差/mm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0.3±0.6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0.3±0.6界址点相对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误差±0.3±0.64.3 碎部点的精度4.3.1平面精度非界址点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应符合下表。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与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
18、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0.5±0.4山地、高山地和设站困难的旧街坊内部±0.75±0.64.3.2高程精度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5m、1m的平坦地区的铺装地面,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0.15m。对于普通地面的高程注记点、等高线对最近控制点的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下表规定。特殊和困难地区的高程中误差可按地形放宽0.5倍。单位:米 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500注记点0.20.40.50.7等高线0.250.50.71.01:1000注记点0.20.50.71.5等高线0.250.71.02.
19、01:2000注记点0.40.51.21.5等高线0.50.71.52.01:5000注记点0.351.22.53.0等高线0.51.53.04.0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4.4 碎部测量的内容地形图应表示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和垣栅、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交通及附属设施、管线及附属设施、水系及附属设施、境界、地貌和土质、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类界、保护区界和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2012)、城市测量规范(GJJ/T8-2011)、1:500 1:1
20、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执行。4.5 碎部测量的原则1)凡是能在图上表示的地物都要表示;2)测绘地物、地貌时,应遵守“看不清不绘”的原则;3)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选定和测定外轮廓特征点,确定其外轮廓,使之与实地地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形相似,轮廓内按要求填绘相应的地物符号或注记;4)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测定其中心点,以中心点作为地物符号的中心点。4.6 碎部测量的方法碎部测量的主要分为解析法、图解法。4.6.1解析法解析法是采用测绘仪器直接采集地物、地貌特征点坐标,并形成坐标文件,进行事后处理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精度高、速度快,是目前进行碎部测量最常
21、用的一种方法。1)GPS RTK法由于NJCORS的建成,GPS RTK用户端所携带的设备大大减少,测量点位坐标所需的时间大大降低。对于在一些比较开阔的地带,采用GPS RTK来直接采集碎部点坐标变得较为方便,特别对于道路、高架桥之类的测量有其优势。2)全站仪极坐标法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定向,司镜员将棱镜依次放置到地物、地貌特征点上,由全站仪记录碎部点的距离、天顶距、与已知方向的水平夹角,内业采用中心的现有程序计算碎部点坐标。测量时应首先进行测站检查,检查点可以是定向点、邻近控制点、已测界址点或地物点。观测时应采取距离和角度偏心等技术消除或减弱棱镜中心到界址点中心偏差的影响。测站定向边宜
22、长于测定边,多于3个方向时应归零,归零差不大于24,对中误差不大于3mm,在观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零方向。3)距离交会法从某一待测定地物点测量(勘丈)至两个控制点或已有地物点的距离,然后依据勘丈顺序和距离交会出该地物点,这种方法称为距离交会法。对于隐蔽地区,尤其是居民地内少数房屋的测定,采用距离交会比较方便。为了防止粗差的发生,须增加多余测量,即每点须用第三条边长加以检核。交会角应控制30°150°的范围内。4)方向交会法方向交会法是从两个(或三个)已知点测定已知方向与待定点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以交会出待定点位置的方法。此法适用于角度观测方便而距离测量困难或放置棱镜特别耗时
23、的点。一般适用于通视良好,特征点目标明显和距离较远的情况。如大楼的主体墙面,由于裙楼而无法直接放置棱镜,可在两个测站上测量其与已知方向的夹角,再交会出该点的位置。采用此种方法要注意交会角的大小,宜在30°150°之间,否则精度难以保证。5)截距法其他方法施测困难或不能施测的点位,可采用截距法施测,但外分点到邻近起算点的距离应小于两个起算点之间的距离。4.6.2图解法图解法是依据现有的地形图、竣工验收等图纸,图解确定地物点的平面位置。此方法主要用于地下建筑范围线的测量。4.7 碎部测量的技术要求4.7.1高程注记1:500地形图上注记至厘米,1:1000、1:2000、1:5
24、000地形图上注记至分米。高程注记点密度可比相应比例尺地形图要求降低,高程注记点可用RTK或全站仪外业实测解算。道路的路面、河堤、新建小区内部等,原则每个方里格不少于2-4个高程注记。在平坦地区注记两个左右,地形起伏明显地区相应在增加注记个数。4.7.2碎部点采集原则1)地物测量应根据实地情况和图面负载程度进行综合取舍,如在公园内地物稀少的地方,可详细测绘,小的道路,有方位意义的大树或独立石头均可测量表示,而在居民、工矿等地物密集地区可不表示。2)对于城镇街坊外围的固定地物,如房屋、围墙、陡坎等,可能会成为界址点设定的目标,因此对于此类地物按界址点的精度要求进行测量。3)对于一些不依比例尺的地
25、物,如电杆、灯柱等,由于棱镜无法放置到地物中心,测量时可采用偏心观测或在仪器中预置一定的加常数,使得所测坐标为地物的中心点。4)对于一些图式中未有规定的地物,应及时与信息中心联系,由信息中心负责加以解决。5)在修测时,应注意对已有地物的检测,原则上每站应检测35个已测地物点。6)地形、地物点的点号由地物代码+顺序号构成,代码一般按如下方法表示:外业采集特征点命名规则特征点名代码特征点名代码特征点名代码房F阳台、檐Y门墩M棚房P路L花坛H路灯D水崖线S电线杆G雨水井盖C污水井盖U桥Q坎子K斜坡P台阶T电信A变电箱B高程点V栅栏Z围墙W地类线X界址点J墩柱N干沟GG走廊ZL地下入口DX天窗TC亭子
26、TZ通风口TF篱笆LB活树篱笆HS铁丝网TS消防栓XF管道GD行道树HS旗杆QG铁路TL车档CD信号灯(矮柱)XDA信号灯(矮柱)XDB地磅DB垃圾场LJ路牌LP独立树DE独立石DS涵洞HD电话亭DH露天设备SB注: 所有延长点在原点号后加Y。 地类线在外业实测,具体材质或植被在草图上标出,上述未能涵盖到的地物点代码,由作业员就其规律自行定义即可。5 内业成图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内业利用“南京市地图检查编辑系统”进行内业图形编辑,地形图图式采用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5.1 数据展点全站仪外业采集的数据经传输软件导出后,形成
27、215;××.12文件,其格式为:点名 类别 X坐标 Y坐标M31 1 3536979.5620 491383.0453Q36 1 3536983.2019 491357.8951L40 1 3537004.2021 491352.5750点名一般为地物点代码加顺序号构成,类别为测量点的方法,1代表解析法, 3代表图解法。进入“南京市地图检查编辑系统”,按F5(系统已配置为调用展点程序的快捷键),点击“内业处理”“文件展点”,形成×××.dw文件。5.2 编辑成图打开或新建图形文件,打开“项目”,连接数据库。参考图形文件××
28、×.dw,按照外业测量草图、照片或影像,依据南京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图形数据标准的要求,采用不同特征的线段、线型、单元符号,将所测的碎部点一一连接,形成地形的轮廓,再按照相应地形图图式的要求,进行图面的注记和整饰,形成与实地相一致的矢量图形。5.3 地形图编辑原则5.3.1完整性原则线状和面状地物不得因注记、符号等而间断;保持房屋、水系边界等地物要素的完整,房屋应用单一连续折线(线串)表示,符号块不应炸碎。5.3.2捕捉到位原则相邻地物要素的交点应捕捉到位,如围墙线与房屋线的交点应捕捉到位。5.3.3避让原则考虑到今后地理数据在分析、决策时的准确性,等级道路、建筑物(除简易外)和点状要
29、素按实际情况采集,原则上不进行避让。兼顾地形图制图要求,为了使地形图图面清晰,在精度允许范围内,按照“次要地物避让重要地物”的原则进行避让。以上避让地物如为界址点、线的依据,则不作避让处理。5.3.4公共边重合原则当相邻需构面地物有公共边时,公共边应完全重合。如两房屋存在公共边时,可采用拷贝方式保证重合。5.3.5面状地物封闭原则编辑中凡面状地物均应各自封闭,并由唯一实体构成。以上编辑原则,具有通用性。凡遇有上述列举的地物、地貌要素相互间类似关系,照此处理。5.4 外业巡视检查内业完成编绘后的地形图,应到实地进行检查。检查的工作有两项,巡视及精度检查。将内业绘好的地形图与实地进行一一比对,查漏
30、补缺,查找错误,在底图上记录,内业及时进行修改。同时,应勘丈部分地物点之间的相对距离,与图上距离比较检查。经外业检查无误后的地形图,方可提交质量检查。5.5 图廓整饰图框必须采用标准图框,变化量高于30%、低于70%的地形图。在其右下脚标示中添加修测单位、修测时间信息(原信息需保留)。变化量高于70%的地形图,更换右下角的成图时间及成图方法。5.6 大比例尺地形图编绘注意事项5.6.1测量控制点各类等级埋设标志的控制点,采用相应符号精确展点绘制在地形图上,并标注点名和高程。未埋设永久性标志的控制点,不需展点绘制在地形图上。地形测绘时原则上每幅图不得少于3个以上埋设标志点。已经废弃、破坏的各类控
31、制点应从地形图上删除。控制点点状符号不得移位,其点名(点号)高程注记一般在点位右侧,为不压盖其它地物可适当位移。各类控制点的符号按图式4.1表示。5.6.2水系及附属设施(1)河流、湖泊、运河、水库的水涯线,一般按实际位置进行绘制。当河流、湖泊、运河、水库的水涯线与坎线图上投影距离小于1mm时以陡坎符号表示。河流宽度在图上小于0.5mm的用线粗为0.1mm0.5mm的单线渐变表示。(2)沟渠图上宽度大于0.5mm用双线表示,小于0.5mm用单线表示,双线沟渠以沟渠的内边缘线测绘。所有河流沟渠均应绘出流向。(3)高于地面或低于地面的沟渠要表示沟堤或沟堑。灌溉渠系的源头,抬高水道并有抽水设备的渠首
32、用图式4.2.6的b1渠首符号表示。(4)铁路桥、公路桥、双层桥的桥头、桥身和桥墩位置均应实测表示,加注建筑材料:“钢”、“砼”、“石”、“木”等字。(5)水闸根据上部的通行情况区分能通车的、不能通车的、不能走人的。大型水闸依比例表示,符号不易区分时,闸门附近加注“闸”字,有专有名称的要加注专有名称。跨河道的房屋,以房屋符号表示;闸门在房内的,在房内配置闸门符号表示;闸门在房外,按实地位置加绘闸门符号。(6)道路下连通水系的涵洞要区分单双线符号,河流下连通水系的用倒吸虹表示。(7)水塘、鱼塘均以塘坎边线表示。并加注“塘”或“鱼”。(8)水库及配套设施用图式4.2.19表示。水库要尽量标注名称。
33、(9)有水生作物的水塘,除绘出水生作物符号外,应加注水生作物名称。(10)河上桥梁或过河高压线电线两边的拦桅线两端支柱实测表示,加注“拦桅线”。5.6.3居民地及设施(1)房屋一般不综合,应逐个表示。不同层次、不同高度、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形状的房屋需分别独立表示。房屋须严格按照实际进行闭合。房屋建筑结构的标注见图式附件A。(2)房屋一般以墙基外角连线的几何图形为准。房屋的凹凸拐角处,图上超过0.4mm时要表示;简易房屋超过图上0.6mm要表示;投影在房屋主体内部的架空结构,不需测绘;投影在房屋主体外部,但不超过50cm的架空结构,原则上可不需测绘;如房屋在宗地边界处,可能涉及权属定界,需如实测
34、绘;房屋内部天井在3平方米以下可不表示(民房除外);联体房屋,测量墙壁中心线,并依据中心线绘制。(3)各类房屋均应标注层次,人字形房顶及规划的居民楼底层车库,净高在2.2m以上的应计层次。门牌号以可见的为准。正规厕所与牲口圈大于图上6mm2要表示,并注记“厕”或“牲”。(4)工地上临时性的工棚和可搬移的售货报亭可不表示。正规的自行车棚用棚房表示。对于住宅居民区院落内的违章搭建房屋设施,在其高度不超过正常围墙高度的一律不表示。凡用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作屋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表示。永久性的温房、花房虽然用塑料膜覆盖,但其内部是钢筋、水泥柱支架或某一侧是砖墙结构的,可用图式4.
35、3.35温室符号表示。(5)飘窗均采用“房屋辅助虚线”绘制,突出房屋主体距离在50cm内,原则上可不测绘。(6)围墙测量应该按照所测围墙的内、中、外位置,明确绘图位置。围墙结束位置如无地形、地物与其连接,绘图时应封闭围墙。围墙宽度在30cm以内,采用线型库中半依比例尺线型表示;宽度在30cm以上,按照实际宽度绘图。符号的黑块一般朝向院内。(7)栅栏、栏杆、铁丝网应按中心线绘制,栅栏、栏杆绘制应注意其线型方向,短线应向里绘。(8)地下建筑需实测其范围,用图式符号表示;不能实测的按照总平图编绘上图。地下建筑的出入口和通风口用图式4.3.93和4.3.94符号表示。(9)有看台的露天体育场测绘其上下
36、轮廓线,中间等分绘图;无看台的测绘其跑道、场地范围。其内地物按规定测绘。学校、企业、公共场所的各类运动、网球场、篮球场等加注“球”。在工矿、公园、居民区、学校等小范围的公众健身场地,实测其场地范围,内部健身设施可不测绘,但其它地形、地物按相应规定测绘。5.6.4交通及附属设施(1)测绘道路要求等级分明、位置正确,应按真实位置表示,线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式要反映真实,应保持道路的连续性,不得随意打断(铁路必须联通,不得有悬挂点)。公路进入城区时,公路符号以街道线代替,城区街道上的永久性安全岛、人行道绿化带和街心花园均应绘出,以花坛边界表示。主要街道边线要准确绘出,街道上永久性的隔离桩和隔离栏用栅
37、栏和栏杆符号表示,过街天桥实测表示。(2)公路应绘出路边线和铺面线,并加注路面等级和道路编号(如下图表示)。路面高出地面0.5m用路堤符号表示。 路边线 (G312) 铺面线(3)道路边线应保持道路交叉口、出入口、桥梁之间线段的连续完整性。道路交叉口处的分界点选在高等级道路的直圆点处,以结点连接,拐弯圆弧部分归属低等级道路部分,但同等级道路交叉口,各方向边线分界点应选在交叉口拐弯的中点位置,以结点连接。道路旁的出入口处的连接部分归属道路本身。(4)实测高架边线,桥墩位置,采用相应线型绘制;连接高架路和地面道路的引道其两侧有斜坡的按路堤表示;桥面以上的各类地物,如信号灯、路灯等需测量。在桥面投影
38、下的各类地形、地物不需测量。下层被上层遮盖的部分断开,上层保持完整。连接立交桥、高架道路的匝道与连接道路的低等级的道路颜色一致,两侧斜坡按路堤表示。5.6.5管线及附属设施(1)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应表示,电杆、铁塔均按真实位置测绘。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在分叉处需交待清楚。入地口短线符号紧靠杆位一侧按垂直于电力线方向表示,地下部分能明确其走向的用虚线表示出一段。(2)地面上架空管线应表示,墩架应实测表示,墩架密集时可作适当取舍,但在管线拐弯处和跨越地物两侧的不应取舍。(3)位于各镇区主要街道和主要交通干线上的各种类地下管道(线)检修井、阀门等择要表示。各种检修井要通过正确使用对应的符号,
39、区分出上、下水、煤气、电信、电力等性质。消火栓要正确表示,当一排消防栓过于密集且用符号难以区分时,应定准两端中心位置,而在中间消防栓可适当取舍。(4)居民地外的公用水井和水龙头可择要表示。(5)军事用地设施(通讯天线、无线电发射天线)不应表示。5.6.6地貌土质(1)1:500地形图等高距为0.5m,1:1000、1:2000地形图等高距为1m,只在山体和丘陵地带绘制。等高线注记字头应指向高处,采石场、乱掘地、水稻田、密集居民区内可不测绘等高线。(2)为反映地貌情况,应适当采集地形高程数据。其点位密度可低于国家规范。在空阔区域和地貌明显变化区域需采集高程数据,并通过展点程序绘制在地形图上。(3
40、)坡度在70度以上表示为陡坎;坡度在70度以下表示为斜坡。斜坡应测量其坡顶、坡脚;陡坎测量其坎顶。斜坡在图上的投影宽度小于2mm时(1:500地形图坡顶与坡脚水平距离在1m以内),按照陡坎处理。坡、坎比高小于0.5基本等高距或长度小于2.5m时,可以不表示。坡、坎密集时,可适当取舍。坡度在70度以下的石山和天然斜坡,可用等高线或用等高线配合符号表示。坡、坎按照加固、未加固采用不同的线型区别。5.6.7植被(1)所有植被范围边界无自然硬界范围时以地类界表示实地范围线,所有植被均要绘出植被符号,有些需加附注说明。(2)居民地附近的散树择要表示。(3)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木,
41、以行树符号表示。(4)房前屋后、单位院子里的零星菜地不表示。(5)季节性的打谷场不表示。(6)居民住宅前的水泥地面积小于图上2cm2时不表示。5.6.8注记(1)村名、街道名等以实地地名牌为准。(2)所有名称应使用国务院批准的简化字,方言字、地方字应注出读音。(3)有名称的桥、闸、广场、道路、街巷、工矿企业单位、机关、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建筑、名胜古迹及河流、水库、湖泊等都应正确标注名称。(4)注记字体要清晰易读,字向一般字头朝北图廓直立,但街道名称、道路名称等其字向可按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注记,单位名称一般以公章为准。全名较长者可省略注出,但含义要确切。省、市属单位,应加注“省×
42、215;单位”、“市××单位”。6 界址点放样6.1 适用范围界址放样主要分为两大类,勘测定界时的界址放样和补放界桩。空阔地区的界址放样主要采用NJCORS进行RTK放样和测量,老城区一般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关系距离法放样。 界址放样后,需对新放界址点进行解析法测量。其测量要求与精度与界址测量要求一致。6.2 精度要求界址放样后,新测定的界址点坐标与理论坐标较差应控制在±5cm范围内。6.3 资料准备1)仪器设备的准备在放样前,应根据测区的情况,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与测量相同)。2)拟放点坐标的准备根据放点方法的不同准备拟放点的界址点坐标或相应的关系距离。6.4 界址点放样的方法6.4.1RTK界址放样采用NJCORS下的网络RTK放样,放样的坐标系为WGS84坐标系。作业员在作业前,应按统一配置的坐标转换软件将南京地籍坐标系的界址点坐标转换为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并进一步转换为平面坐标进行外业放样。在放样并埋设界址点后,应用RTK对所放界址进行重新测量。6.4.2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是依据两个已知点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