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_第1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_第2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_第3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_第4页
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考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水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2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SO2的排放,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A1 B2 C3 D43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4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

2、X2H2O,X的化学式为()AAgS BAg2O CAg2S DAg2O25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C该反应可能为2H2O2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6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7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可

3、能是()ANO2、H2O BCO2、H2OCN2、H2O DNH3、NO8.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1)锌元素_。(2)2个氢离子_。(3)硝酸钠_。(4)一氧化氮分子_。(5)标出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6)镁离子_。9.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配平是关键。(1)(2分)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写出)。_N2_H2_NH3_C4H10_O2_CO2_H2O(2)(4分)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老师收集的错误的化学方程式,请改正。CO2CO2_。MgO2MgO2_。KClO3KClO2_。K2MnO4KMnO4MnO2O2_。10.正确书写下列化学方程

4、式。(1)硫的燃烧_。(2)磷的燃烧_。(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11.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1)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x的数值是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烷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上述四种气体可以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1.2020年初,新型

5、冠状肺炎流行,医生推荐的“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场所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另外还生成了碳酸氢钠(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2.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

6、的化合价为_。(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xyz169 B(100x)z3264 Cyz168 D(l00x)(y1)963613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猜想与假设 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验探究 甲、乙、丙、丁四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方案如图所示。反思评价

7、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丁组中反应前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未称量。小组同学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中进行。所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般选择上述四个实验中的_组。优化装置 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填字母),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8、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种元素组成。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1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的质量 D生成物的质量2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C蒸发食盐水得到的食盐固体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原食盐水的质量D铁生锈后质量增加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

9、量物质的种类A BC D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5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74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充分反应后,乙的质量丙的质量甲的质量 7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

10、化碳,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的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考点三: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1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2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可能是催化剂 Bx的值等于15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15133.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

11、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3.1 B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85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4物质X在4.8 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4X3O2=2R26H2O,测得生成R2和H2O的质量分别为2.8 g和5.4 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B该反应前后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4 g DX中一定含有R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5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下列四种物质中所需质量最多的是()AH2O2 BH2O CKClO3 DKMnO46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

12、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生成C的质量为()A9.6 g B8.8 g C6.8 g D4.4 g7小红将30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反应完全后,待试管冷却,称得固体的总质量为20.4 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2020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四十一:化学方程式参考答案考点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关于2H2O22H2O的读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B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C常温下,每2体积的氢气与l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

13、体积的水D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答案】C2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SO2的排放,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A1 B2 C3 D4【答案】B3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方框中需要补充的是()【答案】D4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AAgS BAg2O CAg2S DAg2O2【答案】C5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

14、改变C该反应可能为2H2O22H2O D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答案】C6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C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发生改变 D该反应消耗物质甲和生成物质丁的质量比为53【答案】D7硝酸铵(NH4NO3)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可能是()ANO2、H2O BCO2、H2OCN2、H2O DNH3、NO【答案】B8.请用化学用语填写下列空白。(1)锌元素_。(2)2个氢离子_。(3)硝酸钠_。(4)一氧化氮分子_。(5)标出H2

15、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6)镁离子_。【答案】(1)Zn(2)2H(3)NaNO3(4)NO(5)H2(6)Mg29.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配平是关键。(1)(2分)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时也要写出)。_N2_H2_NH3_C4H10_O2_CO2_H2O(2)(4分)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是老师收集的错误的化学方程式,请改正。CO2CO2_。MgO2MgO2_。KClO3KClO2_。K2MnO4KMnO4MnO2O2_。【答案】(1)132213810(2)CO2CO22MgO22MgO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10.正确

16、书写下列化学方程式。(1)硫的燃烧_。(2)磷的燃烧_。(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答案】(1)SO2SO2(2)4P5O22P2O5(3)2H2O22H2OO211.2018年5月9日,我国“高分五号”卫星发射成功。(1)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燃料,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 (2)“高分五号”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图是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x的数值是_。 (3)“高分五号”是我国首颗对大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甲烷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的卫星。上述四种气体可以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催化还原法是消除大气中

17、氮氧化物污染的新工艺,主要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7(2)58.692(3)二氧化硫、二氧化氮CH42NO2N22H2OCO2【解析】(1)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KClO4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可知,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x2828162。(3)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N22H2OCO2。11.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流行,医生推荐的“84”消毒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高效液体消毒剂,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

18、aClO),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家庭等场所的卫生消毒,请阅读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1)次氯酸钠的制取原理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消毒液中次氯酸钠自身没有消毒作用,有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另外还生成了碳酸氢钠(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2NaOHCl2=NaClNaClOH2O(2)NaClOCO2H2O=HClONaHCO312.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

19、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2)表中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填化学式)。(3)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一位同学在计算x、y和z数值的过程中,列出了以下等式,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Axyz169 B(100x)z3264 Cyz168 D(l00x)(y1)9636【答案】(1)2(2)H2O、SO2(3)2H2S3O22H2O2SO2(4)AD13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查阅资料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猜想与假设 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实

20、验探究 甲、乙、丙、丁四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方案如图所示。反思评价 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逸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丁组中反应前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未称量。小组同学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中进行。所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般选择上述四个实验中的_组。优化装置 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填字母),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得出结论 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

21、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解释应用 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发生改变,所以质量守恒。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种元素组成。【答案】实验探究 乙组:FeCuSO4=CuFeSO4丙组:白烟右左4P5O22P2O5丁组:<2MgO22MgO反思评价 密闭容器乙、丙优化装置 BA中反应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气球受到浮力影响会导致实验误差(或C中反应产生气体易使橡胶塞飞出,合理即可)得出结论 参加反应解释应用 四考点二:质量守恒定

22、律1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的信息有()A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B化学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的质量 D生成物的质量【答案】A2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大B高锰酸钾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C蒸发食盐水得到的食盐固体与水蒸气的质量之和等于原食盐水的质量D铁生锈后质量增加【答案】C3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原子数目原子的种类分子数目分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A BC D【答案】A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答案】C【解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择药品和装置时需注意: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

23、证时,反应须在密闭装置中进行。镁条燃烧是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有氧气参加,但反应未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不密封,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没有气体参加和生成,且反应装置密封,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稀硫酸与锌粒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未在密闭装置中进行,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发生反应前,一氧化碳和氧气

24、的质量比是74【答案】B6如图是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充分反应后,乙的质量丙的质量甲的质量 【答案】A7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的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碳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后,密闭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氧气,由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时,气体物质的分子数目不变,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气体的分子数不变;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增加;碳与过量的氧气反应,最终碳完全反应,固体质量变为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时,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考点三:利用方程式进行计算1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C2 在一定条件下,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