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三位数的加减法导学案第三单元 三位数的加减法单元导学计划一、课标要求: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意义。2、 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 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4、 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二、 导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八个部分1、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2、
2、 加减法的估算3、 三位数的加法4、 三位数的减法5、 探索规律6、 解决问题7、 实践活动 学习“当家”8、 整理与复习三、 导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意义。2、 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 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4、 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能对结果的合理
3、性进行判断。(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落实“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同学们积极合作的意识。四、 导学核心点:(一) 、导学重点:1、 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2、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二)、导学难点:1、三位数笔算加法中的进位问题和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问题。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三)、导学关键:1、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教学时,要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迁移的学法指导。 五、教改设想:
4、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 2、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3、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六、课时安排: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 3课时2、加减法的估算 - 3课时3、三位数的加法 - 3课时4、三位数的减法 - 3课时5、探索规律 - 3课时6、解决问题 - 3课时7、综合与实践 参观南村养鸡场- 1课时8、整理与复习 - 1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一)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的主题图,第31页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导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体验整十、整百数加减法计
5、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3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导学重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具准备】两幅主题图和例题的情景图。【导学过程】一、引出课题教师:同学们,老师在寒假里到了我们中国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去旅游,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老师是坐船从重庆沿着长江到上海的,沿途欣赏了美丽的长江三峡。你知道从重庆坐船到上海要经过哪些城市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出示长江航线图和售票大厅图。教师: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要用到三位数的加减法的知识。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导学新
6、课1导学例1教师:同学们买过气球吗?明明在买气球的过程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出示第39页的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教师:这两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你们能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吗?学生独立尝试解答,并思考自己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交流。学生: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可用80+50=130。教师:80+50=130,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回答:8个十加上5个十等于13个十,也就是130。8袋加上5袋共13袋,每袋10个,13个十就是130。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
7、,120,130。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教师:同学们真能干,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找到了这么多的口算方法。教师: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又该怎样列式呢?教师:80-5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算出80-50=30的呢?学生可能回答:8袋减5袋等于3袋,也就是30。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也就是30。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提问:怎样口算整十数的加减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2练习39页例1下面“试一试”3导学例2(1)出示例2主题图: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堆成两堆。根据主题图,你能提出哪
8、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2)根据学生的回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水果店一共运进多少个苹果?学生解答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回答:从300开始,一十一十地往后数,数5个十,即350。3个百加5个十,即三百五十,也就是350。第一堆苹果有多少个?第二堆苹果有多少个?(方法过程基本同上,略)4练习39页例2下面“试一试”5小结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三、课堂练习练习六14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点评:本导学设计,以教师坐船从重庆到上海为情景,借助航线图引出课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运算、减法运算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需
9、要。在结合情景让学生独立探索整十数、整百数的减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交流体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第2课时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二)【导学内容】教科书32页例3、例4。【导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感受检验的重要性,培养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导学重点】学会加减法的检验方法。【教具准备】例3和例4的情景图。【导学过程】一、 复习下列口算各题。70+20= 80-50= 35+15= 70+80= 8
10、00-200= 870-70=3 00+400= 1000-600= 720-200=让学生说一说,300+400是怎样算的?720-200又是怎样算的?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二、导学新课1导学例3教师:小玲和小丁是一个班的同学,他们俩是一对好朋友,想知道他们的家在哪里吗?出示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教师: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教师:我们有的同学在计算中经常出错,请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对了吗?教师: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是算对了的呢?学生可能回答:我可以把400+500再算一遍,看能否得到900,如果两次加
11、起来都得900,说明我算对了。我可以算500+400,如果500+400也得900,说明我算对了。我可以算900-400看能不能得到500,如果得500,说明我算对了。小结: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检验。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2导学例4出示例4的情景图和统计表。教师: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合计在这里就是指科技读物和文学读物一共的册数)教师:要求文
12、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教师:600-400=200算得对不对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反馈。学生:把600-400再算一遍,如果两次都算出来是200,就说明算对了。学生:可以算200+400,如果得600就说明算对了。学生:我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如果得400说明就算对了。小结: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的方法,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三、练习巩固课堂活动1
13、3题。练习六第58题。点评:本导学设计,在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景,重点突出让学生自己尝试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并体验检验方法的多样化,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整十、整百数加减法的掌握水平,又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加减法的估算第1课时 加法的估算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5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导学目标】1感受估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2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加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3认识约等号,并学会正确读写。4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灵活解决生活
14、中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引导谈话,揭示估计(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猜数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二年级某班有多少个同学。学生:可能有50人吧!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我们在做操的时候,发现他们班站的队比我们班要短一些,我们班是55人,所以我猜他们班可能有50人。教师:这位同学真细心,我们可以说二年级某班大约有50人。(2)教师:同学们再猜一猜二年级大约一共有多少人。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不知道准确数量,而猜测它大约是多少,这就是估计,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进行表示。2教师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要给每个小朋友接
15、种乙肝疫苗,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支乙肝疫苗,仔细想一想需要先估计哪些数据。小结:刚才我们估计了每个年级的人数,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进行精确计数,只要估计出大致结果,这就是估算。3教师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点评: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先估计数量再尝试简单的估算,体会什么是估算,并且通过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估算,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二、合作交流,探究估算1华村小学也要为小朋友接种乙肝疫苗(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1)看一看: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信息?(2)猜一猜:大约要准备多少支?(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议一议:要求大约要准备多少
16、支乙肝疫苗该怎样列式?(板书)列式后请同学们来研究怎样进行估算,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一个人先试试,如果不能想到好的办法就应该和同一组的小伙伴们一起讨论;如果你自己想到了好办法,那就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们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方法是否能估算出结果。比一比哪一小组想的方法多。(4)小组派代表说一说估算的方法。学生中可能有以下方法:学生1:把295看作300,把278看作300,结果大约是600。学生2:把295看做300,把278看做280,结果大约是580。学生3:把278中的8送给295,使295看作300,278看作270,结果大约是570。学生4:295、278都比250大比300小,所以结果大于
17、500,小于600。学生5:295、278都比300小,所以结果肯定比600小。点评:导学估算并不是把估算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在现实情景中激活学生已有的估计经验,自己探索估算方法。在本课中,充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进行讨论、交流,产生思维的一次又一次碰撞,探索、体会估算的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并且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促使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多种算法,养成勤动脑、勤动口的好习惯。(5)同学们真能干,很快地帮医院的阿姨估算出了结果,那估算的结果该怎么写呢?(6)认识,介绍的读写,试写,比一比谁写得又好又美观。(7)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把式子补充完整。(教师板书)(8)初步练习:45页“
18、试一试”。2实践操作,巩固估算方法(1)同学们估算得真不错,但果园的张大叔遇到了一个小难题,(课件出示: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917个”,又开来一辆运西瓜的车,出示字幕“载货470个”。最后出现问题:两辆车一共大约装多少个?)(2)张大叔遇到了一个什么难题,怎么解决?(3)怎么估算?自己选择一种最喜欢的估算方法来帮助张大叔。(4)谁愿意向全班介绍一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估算?(5)把自己的估算方法说给自己的小伙伴听一听。(6)初步练习:46页“试一试”。点评:通过一个具体情景,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学生自己选择估算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
19、得到不同的发展。之后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的估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表述能力,养成倾听的习惯。三、愉快活动,发展认识(1)完成第46页课堂活动,多让学生说说估算方法。(2)完成练习七第1、2题。点评:学生掌握估算需要练习,练习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以致用,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估算问题?还有什么遗憾?点评: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创设了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活动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富有情趣的学习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感悟
20、,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并使其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品尝了成功的喜悦。此课还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导学中能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中发展。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第2课时 减法的估算【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6页例6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导学目标】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1、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元;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元。点评:通过创设具体的购物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数学知识生活化、具体化,易于让学生接受,为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台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如果买1台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3)谁能解决
22、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点评:根据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自由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加法的估算方法,从而自主探究减法的估算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相互启迪、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6)学生汇报。学生1: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00。估算5
23、25-326时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结果大约是200。学生2:我们组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结果大约是210。(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8)学生:因为买东西的时候要带足够的钱才能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带的钱不够,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都把被减数看大一点,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买东西。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点评: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并适时给予学生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24、。同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突出算法多样化,且在得出各种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猜测、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再进行归纳和选择,学生的主动性强。(9)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点评:此时教师对学生的估算方法进行适当的总结,引导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并安排“把你最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听”,让学生“复述”、“整理”自己的估算方法,促进知识的内化。(11)
25、初步练习:47页“试一试”。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1)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点评: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的导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估算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本课创设了许多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加、减法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结合生活实际和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就能探究出新的估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26、、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表述、交流能力。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三位数的加法 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一)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八14题。【导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联系生活情景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导学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具准备】实际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星星儿童用品商场开业了,里边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了不少
27、家长和孩子们。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播放儿童商场录像,依次出现服装、文具、玩具等儿童用品。最后随着各种物品出现一张价目表:滑板车220元/辆,儿童录音机260元/部,自行车433元/辆,照相机418元/部。教师:你从这张价目表上知道了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屏幕上依次出现这些问题)教师:同学们刚才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两个问题: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多少元?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共要多少元?(屏幕上只留下这两个问题)教师:(指着第1个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教师:算式怎么列?(220+260=)这就是我们今天
28、要学习的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点评: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到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数学问题,产生计算的需要。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新知1导学例1(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教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它的结果吗?算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听。(2)集体汇报,交流方法。(学生说,老师板书)学生1:我是这样算的,2个百加2个百得4个百,2个十加6个十得8个十,合起来就是480。学生2:200+200=400,20+60=80,400+80=480。学生3:200+260=460,460+20
29、=480。学生4:220+200=420,420+60=480。学生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可能从百位算起,都可以)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以后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这样的题目。点评:220+260的计算比较简单,学生有整十数、整百数加法的口算基础,能够比较轻松自如地进行自主探索,所以老师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迁移的学习方法算出结果,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并通过讨论交流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导学例2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了买1辆滑板车和1部录音机共要480元,要求买1辆自行车和
30、一部照相机一共要多少元怎样列式?(433+418)(1)估算。请大家估一估,买1辆自行车和1部照相机大约一共要多少元?学生1:我把433看作400,418看作400,大约要800元。学生2:我把433看作430,418看作420,大约要850元。学生3:我把433看作430,418看作400,大约要830元。教师:大家估算得很好,我们只要把两个加数或者其中一个加数看作和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都会很接近准确数。点评: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估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的能力。(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你能算出433+418得多少
31、吗?想办法试一试。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3)学生集体汇报交流算法。(学生说,教师板书)学生1:400+400=800,33+18=51,800+51=851。学生2:这道题比较复杂,我是用竖式计算的。(请他到实物投影仪上讲解)4 3 3+ 4 1 8 8 5 1教师:没想到大家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计算这道题,真了不起!只不过用竖式计算这样的题目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本领,你们都会算吗?请在作业本上算一算,已经算完的说说是怎样算的。学生交流他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边板书边追问个位上3+8满十怎么办,十位上该怎么算?(4)议一议: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重点突出相同数位对齐,个
32、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算十位时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点评:在本环节中,教师同样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感悟、去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肯定多种合理算法的同时,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笔算方法,自主构建新知识。3练习:52页“试一试”三、巩固新知教师:小朋友通过动脑筋,学到了这么多的知识,真能干!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个智慧星,想要吗?只要答对里面的题,星星就会属于你。(1)教科书第52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2题。(2)先估算,再计算:练习八的第2题。(3)用竖式计算:练习八的第3题。导学反思
33、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第2课时三位数的加法(二)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例3、例4及课堂活动,练习八第510题。【导学目标】1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能运用三位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导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能进行正确计算。【导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景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导学准备】展示台、课件。【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6+1= 6+4+1= 7+5+1= 9+3+1=2笔算下面各题175+108359+217二、导学新课1导学例3(1)出示课件。教
34、师:有一位农民伯伯家里面养了猪,还养了奶牛,长得可好了,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屏幕出示一农家院里面的奶牛,其中一头奶牛说:“我们共有153头。”“这算不了什么,我们比你们多多了,整整多了270头。”旁边出示说话的一头肥猪。教师:小朋友们,听了肥猪和奶牛的话,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指一名学生说出知道了哪些信息。(奶牛有153头,肥猪比奶牛多270头)你最想知道什么?(肥猪有多少头)点评:从情景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你能估计一下肥猪大约有多少头吗?(3)你们想知道肥
35、猪到底有多少吗?请列式:153+270你会算吗?请试一试,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算,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学生算完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然后指一名学生到台上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重点指导: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结: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点评:在计算之前,请学生进行估计,也就是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互相交流算法,进行合作学习,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巧妙的突破,同时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2导学例4出示例4主题图。教师:在这一幅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最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1辆自行车多少元?请学生列式:125+378让学生计算,
36、然后同桌交流算法,特别提醒个位和十位相加的结果都满了十后怎么办?小结:我们在计算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时候,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3初步练习53页“试一试”。4议一议怎样计算三位数的加法?三、课堂活动(1)课堂活动第1题、第3题,学生列式计算,交流算法,教师巡视,集体订正。(2)出示第54页第2题图。张全跳了多远?李勇呢?请学生自己列式,全班集体订正。集体讨论: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算一算。四、练习(1)出示练习八第7题图。学生自己在作业本上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和竖式,然后全班进行交流。(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5、6、8、9、10题。(3)第57页思考题:让学生独立思考,
37、说出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方法最多最妙。五、总结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 三位数的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的减法(一)【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3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导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不退位和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在运用三位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具准备】人民币、情景图、课件、计数器。【导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屏幕出示:星期天妈妈带了340元,(出示人民币图)带雯雯来到商场,哇!商场的东西可真多,(出示图片)普通计算器120元,“文曲星”235元。请帮雯雯算一算:买1台计算器后,还剩多少元?点评: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
38、,让学生体验为解决问题而计算,理解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二、探索新知1学生自主尝试计算。2展示交流。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1:我从300元里拿掉100元,再从40元里拿掉20元,就剩下了220元。(上台操作或屏幕演示这个过程)学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用3个百减1个百还剩2个百,4个十减2个十还剩2个十,2个百与2个十合起来是220。学生3:可在计数器上拨珠。(上台演示)教师:你们的方法都非常清楚,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3:我先列出算式340-120,然后用竖式写出来,像这样:340-120220把对齐的数相减,0-0=0,4-2=2,3-1=2,最后就等于220元。教师:对,
39、将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你能够将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用到三位数减法中,你很会学习。教师:大家用各种方法算出买这种计算器后还剩220元,你能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合理吗?学生1:因为把120看作100,300多减去100就剩下200多。点评:借助学生购物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直观理解三位数减法,重视学生不同思维过程的展示,并将估算法作为一种检验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估算的作用。教师:如果妈妈买“文曲星”,买后剩下多少元呢?学生1:可能剩下100多吧。因为把235看作200,300多减去200,还剩下100多。学生2:也可以这样想,235元再加上100元就是335元,340元去掉235元,还剩下
40、100多元了。学生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100多元,刚才剩下200多元了,再花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100多元了。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学生:40比35多5元,300比200多100元,最后剩下105元。教师:大家都用竖式算一算吧。(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有什么问题吗?在计算时,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有什么区别?学生1:我发现个位上是0-5,不够减,怎么办呢?学生2:可以用两位数减法的方法来做,不够减就从4退1作10。340-23510510-5=5,4退1剩3,3-3=0,3-2=1,最后还剩105元。点评:鼓励学生借助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多角度的合情推理
41、。笔算时,不仅允许学生用多样化的算法得出结果,更重视调动旧知,运用迁移学习新数学知识。教师:这样看来,做三位数减法与做两位数减法有很多相似之处,那谁来说说做三位数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学生2: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学生3:哪一位退了1后要记住少1。教师:对呀,怎样记住从十位上已经退了“1”呢?学生:我把它记在心里。学生:我在退了“1”的头上记个小点“·”就不会忘记了。学生:我在退了“1”的4的头上记个小“”,也不会忘了。(3)教师:如果妈妈还想买“商务通”520元,(出示图片)够吗?还差多少元呢?(学生尝试计算)520-340=180(元)。520
42、-340十位上不够减,又怎么办?汇报并强化: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点评:鼓励学生自己创造符号,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并借助情景,从个位不够减自然过渡到十位不够减的情况。三、巩固深化(出示例2)教师:看看表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1:知道了女生人数是48人,还有总人数是876人。学生2:要求男生有多少人。教师:大家先估一估吧。教师:大家都计算出来了,怎么知道我们算对了呢?学生1:和估算结果对照,估算是400多,算出的结果也是400多,说明计算是正确的。学生2:估算不够精确,我们可以通过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学生3:我们还可以用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看得数与总数是否相符。教师:大家的
43、方法都可以,下面我们都用加法验算一下,看自己算对了没有。四、综合练习159页“试一试”2第59页课堂活动3机动练习-823-42360点评:这种用学生喜欢的数字迷的形式为主干,主要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思维训练与数感的培养,题目也可以作为新课后练习选用。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第2课时 三位数的减法(二)【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例3、例4、例5及课堂活动第13题。【导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探索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综合运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具准备】计算器、图片或课件。【导学过程】一、复
44、习沟通昨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减三位数,算一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51-8=510-80=517-85=51-8510-80517-85点评:运用知识的正迁移,让学生感受两位数退位减法与三位数不连续退位减法在计算时是一样的,并巧妙地将例3当作旧知顺利解决,以便突出“连续退位减法”这个重点和难点。二、探索运用1学习例4(1)引出问题。育林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其中男同学327人,女同学248人,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全校一共多少人?学生列式解答:327+248=575(人)。问题二: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人?学生列式:327-248=(2)学生尝试计算并质疑。教师:计算这道题,你又遇到
45、什么新问题吗?学生: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也不够减,怎么办?教师:大家自己先想想办法,然后与同桌的同学交流。(3)全班展示交流教师:谁来说一说,个位、十位上都不够减时,你是怎样算的?学生1:我会算个位。个位上7-8不够减,就从前一位的2退1做10,10+7=17,17-8=9,所以个位上得9。(上台演示这个过程)教师:个位上算得很好,十位上的数也不够减,又怎么办?学生2:我觉得仍然可以用这种方法,也就是十位上2-4不够减,就用百位上的3退1做10,10+2=8,所以十位上得8。教师:那百位上得几?学生2:百位上3-2够减,得1。教师:你知道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做10,这一点很不错。那你最后答案就是
46、189,对吗?好像有不同的看法,谁来说一说?学生3:但是十位上已经借给了个位1,所以本身应当是1-4,那从百位上的3退1作10,10+1=11,11-4=7,所以十位上得7。学生4:百位上的3退1以后也只剩2了,所以应当是2-2等于0。教师:那最后答案是79,到底谁对呢,谁来评一评?请说明理由。(学生再作尝试)学生5:我觉得后一种对。因为我作了验算,79+248=327,而189+248=437,所以79是对的。学生6:我觉得后一种对。我是采用了估算的办法,327-248应该比100少,所以肯定是几十几,不会是100多。学生7:前一种做法的确忘记了退1以后,再减时自己要先少1。教师:看来大家都
47、看到了第1种做法的问题所在,但这样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记住哪一位退了1,好像并不容易。学生1:凡是退了1的都可以打个小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点评:知识在难点部分,学生出现错误是正常的,导学中教师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不要急于否定学生错误的做法,此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仔细梳理不同的思路,把问题集中起来,矛盾凸显出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进行分析、比较,推理判断甚至矫正,这样建构的知识才是牢固而有意义的。教师:我们用这样的方法来完整演示一遍。(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并与学生一问一答)提问:个位够减吗?个位不够减从哪一位退1?退1后个位上是几减几?得几?十位上的2怎么办?现在十位够减吗?十位不够减从哪
48、一位退1?退1后十位上是几减几?百位上是3怎么办?现在百位够减吗?退1后百位上是几减几?得几?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完成竖式。327-248 /79(4)教师小结:谁来说一说,连续退位减法与不连续退位有什么区别?应注意什么?(5)尝试练习:60页例4下面的“试一试”。2学习例5(1)引出问题: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还剩多少个座位?学生列式:800-575。(2)学生试算后,交流算法:个位上0减5不够减,要从十位上退1,可十位上是0,所以又要从百位上退1,这样十位上变成10。再退1给个位后,十位上又变成9,个位上变成10。然后从个位算起,所以800-575=225。(3)教师借助计数器进行订正并评
49、讲:十位上的0退1后变成9,是因为0的前一位退1给0后把0变成了10,10-1=9。所以在给0打上小“·”的同时也要给0前面的那一位打上小“·”。(4)尝试练习:61页“试一试”。点评:被减数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又是一大难点,关键要让学生看到0退位后为什么变成9。既可借助计数器,也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突破难点。三、课堂活动完成课堂活动第13题。四、课堂小结导学反思1、 本节亮点: 2、待改进处: 探索规律第1课时探索规律(一)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9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导学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联系,渗透辩证唯
50、物主义思想。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探索发现能力。【导学重点】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导学准备】1课件、题卡。2课前准备:各小组用几种颜色的花设计一个布置花台的方案,可选一种或几种颜色,让学生自由发挥。3回家收集爸爸或妈妈的年龄。【导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五一”节快到了,为了增添节日的喜庆,小朋友设计了布置花台的方案,现在就请各小组展示你们的设计,其他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小朋友的设计都挺棒,我们看得出来这些花的排列都很有规律。确实,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
51、吗?(板书:探索规律)点评:学生的学习材料来自身边的事物,将生活场景变成学习素材,从自己参与的事中发现规律,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1导学例1教师:小朋友喜欢旅行吗?假如“五一”到了,你和爸爸妈妈去旅游,从重庆出发,去大约300千米远的成都。多媒体出示地图,动画演示出行的过程。再在电脑上出示:重庆到成都大约300千米已行路程(千米)100剩下路程(千米)教师:已行100千米,剩下多少千米?怎样填?将教科书例1出示已行路程(千米)100150250剩下路程(千米)2004100让学生完成书上第66页例1填表,可独立填,也可讨论合作填。学生展示自己填好的表
52、格,并谈一谈自己的填法。教师:根据自己填写的已行路程,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汇报自己的发现。学生1:行100千米,剩200千米;行150千米,剩150千米。学生2:已行的路程越少,剩下的路程越多。学生3:已行路程多50千米,剩下路程少50千米。教师:说得好,已行的路程不断增多,剩下的路程就不断减少。2导学例2教师:小朋友旅行得真快,下面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笑话。小明今年8岁,小华今年9岁。小华对小明说:“我比你大。”小明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明年满9岁,就和你一样大,后年就比你大了。”教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他们说的实际上是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探索年龄的规律。请小朋友将
53、收集到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填在题卡上。今年5年后10年后()年后父(母)(岁)学生(岁)相差(岁)(1)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个表格怎样填,说说这样填表的道理,展示填的结果。(2)观察所填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点评:学习是一种体验与感悟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应提供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体验知识的产生,而不单纯依靠模仿与记忆。三、练习应用(1)刚才大家探索有关年龄的规律,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对手指的游戏。教科书第67页课堂活动第1题。(2)教科书第68页课堂活动第2题。(3)()将图填充完整后,串好可以送给最喜欢的、最要好的朋友。(蕴含情感教育)(4)玩一玩数学接
54、龙游戏。可以小组或全班一起玩,例如第1个人说一个数2,后边的人接着说比前一个多3的数。也可以由大数递减为较小数。点评: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特别喜欢玩,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四、小结小朋友玩得开心吗?“五一”长假小朋友会过得非常快乐。老师知道,今年5月1日是劳动节,明年5月1日小朋友会过什么节呢?小朋友,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是很多的,只要大家认真观察、思考,就能发现更多的规律。导学反思1、本节亮点:2、待改进处:第2课时探索规律(二) 【导学内容】教科书第4950页例3、例4。【导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体会找规律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断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和听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获知渠道。【导学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找规律的过程。【导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6个。学具:小正方形6个。【导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高端医疗服务合同: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医疗服务约定3篇
- 2024年招聘与派遣综合服务合同2篇
- 2024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商砼车运输合同2篇
- 2024年独家供应协议:食品原材料3篇
- 2024版汽车租赁业务联盟协议3篇
- 二零二四年度品牌授权与加盟合同2篇
- 幼儿园2024年财务人员聘用合同样本下载2篇
- 2024年租金递增条款:租赁商铺新协议3篇
- 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 信息技术部门实习生合同(2024年)2篇
- 《班级安全员培训》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测试卷(含答案)
- 中金在线测评多少题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产前检查的操作评分标准
- 食堂油烟系统清洗服务投标方案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曹纪平零压力销售流程话术--保险顶尖销售话术
- 乙二醇水溶液比热、粘度、导热系数等性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