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框架和核心知识归纳一、知识框架第一单元生活和消费第二单元生产、劳动和经营第三单元收入和分配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经济生活核心知识归纳(请逐个过关)(一)关于价格相关知识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影响价格。各种间接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供求来实现的。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买方市场)。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来说,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成正比。拓展:其它因素有国家的宏观价格政策、货币的价值(反比)、纸币的发行量(正比)、消费心理等。2. 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2、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需求量、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法则):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价格的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A互为替代品: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则相反。B互为互补品: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则相反。2 价格变
3、动对生产经营(供给量、生产者)的影响: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如居民收入不变,物价上涨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4、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当某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人、财、物等资源流入该领域,竞争加剧;相反,价格下降,资源则流出该领域。(市场配置资源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实现的)。5、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形成价格优势,提高竞争力,从而提高该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4、二)关于消费相关知识1、影响消费的因素及如何提高消费水平: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正比)。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根本途径),增加居民收入。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收入预期,提升消费信心。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和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要完善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分配公平。此外,物价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要加强宏观调控,
5、稳定物价。消费心理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要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商品的质量监管,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超前也不抑制。)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概括为“5R”。 我们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勤俭节约,
6、艰苦奋斗。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民族自立自强、个人成就事业都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3、生产和消费的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主要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7、性。4、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措施必须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关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什么)(2)这一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
8、活水平。(为什么)(3)如何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怎么办)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和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
9、要体现在控制力上。(2)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发展战略产业、提供公共服务,具有关键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整体态势
10、,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4、非公有制经济(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和发展不平衡性,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根本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用(2)怎样大力发展非公制经济、民营经济?(或问中小企业)国家 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保障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积极的发展。 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
11、准入。 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营造促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加强和改进政府的宏调,加大税收、信贷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5、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意义(这一知识点可联系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力(即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企
12、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企业如何生产经营)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遵循价值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如开拓国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调整产品结构、多元化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如进行公司制有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立品牌,增加企业的附加值。+通过兼并、强强联合提高规模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走出去战略(如对外投资),积极参和国际竞争和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同时敢于
13、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即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a.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消费者权益。 b.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劳动就业环境,维护劳动者权益。c.诚信经营,依法纳税,遵守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d.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补充:我国企业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应对国际贸易竞争?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制定正确的国际经营战略,积极扩展企业的国际发展空间,在生产、研发、营销上积极参和国际合作和竞争。(例如: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海外并购)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
14、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培育自主品牌,坚持“以质取胜”,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诚信经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充分地利用好国际市场,国外资源;熟悉国际贸易法律、规则,增强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敢于并善于利用世贸规则来维护企业安全和利益。积极寻求我国政府的帮助,利用好国家的相关政策。说明: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也可用上面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作答。(五)就业问题1、原因: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
15、比较突出(必要性);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措施:(1)党和政府: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畅通就业信息,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贯彻执行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挥第三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加就业中的作用。发展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转变劳动者就
16、业观念,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增加就业岗位;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3)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自主创业;把自己的职业选择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六)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17、2、怎样维护:(1)国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对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依法打击;加强社会宣传,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2)用人单位: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遵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自觉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3)劳动者:基础: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依据: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意识、途径:要增强权利和法律意识,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权益受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
18、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7) 收入分配问题(热点:提高劳动报酬比重、医改、教育公平、社保、国富民富、幸福指数)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和维护分配公平,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利益,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19、性,提高经济效率。(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市场,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发展。(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提示:提高“2个比重”,实现“2个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A.国家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
20、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B.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补充:根本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2、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哪些?(注意理解)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着巨大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21、的物质保障。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如,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在经
22、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动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1)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和叶、源和流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2)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
23、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比例关系)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增值税的作用:只对增值额征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热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5、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6、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和分配的制度的意义健全生
24、产要素按贡献参和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八)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热点:、宏调政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转型)1、市场配置资源(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1)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运行机制(市场如何配置资源):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来实现的。(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5、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4)市场调节的缺点: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2、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意义: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 如何规范市场秩序?:从国家来看: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以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
26、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从经济活动参和者来看:每个经济活动参和者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经济活动的参和者可从企业和消费者两个主体展开思考。企业:要遵守市场规则,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消费者: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强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3、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1)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2)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3
27、)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包括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有市场经
28、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九)科学发展观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战略)1、全面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有那些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
29、,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4化1村1区域”)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3)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围绕主题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30、共享。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设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用科学发展观回答措施类的题目时,只需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作适当变通即可)3、抓住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生活的“万金油”)(1)为什么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
31、)?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怎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1)重要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重要性: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要求:A.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B.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拉动;C.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
32、创新驱动;D.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E.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1立足点、1区域发展、2依靠、坚持走“4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1)重要性: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2)要求: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重要性: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政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补充: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美丽中国”、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假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900字(12篇)
- 2024全新能源开发项目投资与合作合同
- 中式快餐创业计划书
- 2024年工业设备维修协议
- 2024年度4S店租赁期内公共区域维护与管理协议
- 2024年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4年企业广告发布与媒体投放合同
- 2024年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服务协议
- 2024年度「惠州技术开发」合同标的:技术研发与成果共享
- 2024年工程项目混凝土供应合同
- 申请征地信息公开范文
- 初一奥数思维训练100题
- 学校公众号运营事迹材料
- NFPA 90A 2018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要求(中文翻译)
- 胃肠镜健康宣教胃肠镜检查注意事项适应症与禁忌症宣传课件
- 会计学职业生涯发展报告
- JT-T-280-2004路面标线涂料
- 广西壮族桂林市永福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 Q/GDW-1738-2012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 包装盒结构的认识
- 龙口粉丝行业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