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1页
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2页
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3页
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4页
专题一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二 导 学 案 学 科:历史 编 号: 编写人:李福光 审核人: 使用时间:专题一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要求】1、 能列举数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2、能理解并归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学法指导】1、 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带着重难点预习课文。2、 通过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梳理本课的知识要点,并记录遇到的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时间30分钟)导学过程【知识梳理】知识点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背景下手工业的生产情况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1、自然经济:为了满足 本身或本经济单位(如氏族

2、、庄园)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也就是 。2、中国传统社会是建立在以 为主的高度分散的 基础之上的。在中国古代, 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 和 紧密结合的“ ”的经济形式。3、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即 。由此可见,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知识点二:手工业相关制度“工官”和“匠户”1、从 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2、工官:秦汉时期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中央所属的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官府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对 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对朝廷财政来说,却是一大支出。“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

3、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 。3、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 ”。 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受到严重的束缚。知识点三:纺织业的发展织女的劳绩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 2.商周: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经相当重要,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列为“国有六职”之一。3.汉代:花色品种多、技艺高超; 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4.唐代: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5.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闵、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6.元代:元代棉纺织家 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创造了新式纺车,推广传授“擀(

4、搅)、弹、纺、织”之具和“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明代后期, 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在一些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手工工场和 关系,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知识点四:冶炼业发展历程-攻金之工1.冶铜技术:(1)新石器时代:铜器起源,只是一些小件工具或生活用具,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2)商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大。(3)西周时期: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利和秩序,铸造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2.冶铁技术:(1)春秋晚期:冶铁业产生。 (2)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3)西汉时期:推行铁

5、业官营制度。开始用 作燃料冶铁。(4)东汉时期: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 (5)南北朝时期:出现 。(6)北宋时期:用煤冶铁已经相当普遍,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知识点五:陶瓷业的成就夺得千峰翠色来1.制陶:(1)产生:原始时代的彩陶、黑陶。 (2)独特的制陶工艺:_唐三彩_。2.制瓷:(1)商代中期:原始青瓷.早期的瓷器其实是一种釉陶,称为原始青瓷。(2)_东汉_晚期:我国已经烧出了成熟的 。(3)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_ _,实现了制瓷技术上得重大突破。(4)唐朝时期:制瓷业称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已经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南方越窑青瓷、北方邢窑白瓷。(5)宋代:景德镇称为

6、“瓷都”,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6)元代:烧成了著名的景德镇,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7)清代:烧制出粉彩瓷和珐琅瓷。3.瓷器的外传及影响: 唐宋以来,瓷器称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瓷器取代丝绸称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预习自测】1 、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式,下列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A.长期依附于农民家庭的小手工业 B.手工业产品完全能够满足农户的需要C.所用原料大都是农户种植和采集所得 D.其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2、在我国“四大名锦”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古人形容蜀锦是“其价如金”。但蜀锦

7、制作的某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就已失传。这些工艺在我国古代失传,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利润小,学习这些工艺的人少 B原材料供应出现匮乏的局面 C工艺难度大,学艺周期长 D.“工官”制度造成的不利影响3、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了( )A.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地位已经相当重要B.当时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妇女的作用受到人们重视C.纺织收益高,可与士大夫的俸禄相比D.纺织业已经产生4、“南阳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这里的“水排”是( )A耕作工具 B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5、国

8、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6、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我的疑惑: 我的收获: 【合作探究】材料一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到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从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

9、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可见一斑。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材料二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一文中,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总结了经商的经验和原则,如“人弃我取,我取我与”等。他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悔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强烈反对政府与民争利。请回答:(1)列举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2)中国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3)说说手工业世代传习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手

10、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同时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根据所学说明司马迁时代,官府是怎样“与民争利”的?汉武帝时代,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总结归纳】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的局面。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用途是否流通性质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不在市场流通大部分是国家垄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具有商品生产性质家庭手工

11、业农户的副业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自然经济组成部分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生产历史:起源较早,历史悠久。.生产部门: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技术水平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世界。.生产规模: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经营模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生产布局: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课后延伸】1、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 B C D2、.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A春秋战国时期 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3、官营手工业在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 ) 生产规模大,范围广,分工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