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分享_第1页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分享_第2页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分享_第3页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分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设计茨沟小学 杨恩来教学目标: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

2、:254687313(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情况: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1)揭示课题:(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71857825762138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观

3、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2凑整训练: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3教学例4:275617344(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三、自主训练1怎样简便怎样算。772554523273151851868743367125213348(1)分组完成。(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

4、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1+100)(299)十(5051)101×505050四、课堂小结: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五、课堂作业:作业本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茨沟小学 杨恩来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加法运算定律的大

5、量例子,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运用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本节课,我依据“引导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课题,设计并实施教学,纵观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在复习引入中,巩固学生的思维基础。   由于四年级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较低,抽象思维比较弱,对于他们来说,规律的理解,历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伊始,通过提问“什么是加法交换律?怎样用字母表示”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   

6、;2、 自主探究中,遵循认知规律,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自主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基于我班同学思维基础,教学时,我遵循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算式8810496的两种算法,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的特点。接着通过对几组等式的观察,进一步验证这一定律。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观察推理验证总结这一思维训练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与发展。在学生发现理解了加法结合律后,又通过让学生

7、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感。   3、 多层次的巩固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习题设计则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本节课的练习题,由基本习题、根据运算定律填空使学生在运用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对定律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辨析题“判断哪些等式用上了加法结合律”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明确了“加法结合律”的特点,最后通过思维训练题,探索小高斯解题奥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有的整数加法运算律的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加法的结合律和加法交换律,学生已有基础,因此我本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从探索中寻求答案,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并在全班汇报展示了本组的探究成果,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在探索中学会技能。避免了学习的单一性。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