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_第1页
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_第2页
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_第3页
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_第4页
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三 新 学 校 曲 彦 杰复习课难上,这是许多教师的同感,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一定的掌握,而在复习课中这些知识点如何有效再次呈现给学生,比较有挑战性。于是有些教师索性将所有知识点快而全面的复习一遍又一遍,大量做题来巩固和加深。自以为熟能生巧,却给学生造成炒冷饭的感觉。布鲁纳在教学理论的建议中论述了他的教学论思想的核心-“所谓求知,是过程,不是结果。”“所谓学科的教学不是灌输作为结果的知识,而是指导学生参与形成知识的过程。”主题探究在中考化学总复习中的应用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因为复习的目的不仅是要把知识整理成体系,而且还要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再加以应用

2、,完全是打乱了上新课时的顺序。找出相关知识,确定主题进行探究式复习,在化学复习中显得至关重要。一、 主题探究的意义作为学科教学中的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和开发潜能的学习方式。与二期课改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相吻合。1、主题探究可以使知识系统化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新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化学知识本身比较零散,复习阶段就是要充分体现建构主义的思想,让学生对原有知识进行重组和构建,进入总复习时能对原有知识进行归纳对比,将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融会贯通,使学生能力得

3、到提升,这就是建构主义思想的体现。2、 主题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化学思考力水平探究学习强调“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只有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才可能促使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去探求问题的解法,探究的过程是思维得到提升和明确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的不断快速思考也是提高思考力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3、 主题探究可以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复习就就是多做题,见的题型多了自然熟能生巧,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做不完的试卷,老师则是批不完的作业,可能会练出一部分高分的学生,但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复习效果不明显,探究学习强调的是为学生理解而教学,进

4、行主题探究可以探究出问题的本质,达到素质教育提倡的“精讲精练”的目标要求,使师生从题海中跳出来。二、主题探究式复习的设计进入总复习进行引导探究的素材很多,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甚至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都可以用来提炼探究的案例,这就要求老师要善于灵活多变不断创新,给学生创造探究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1、 立足教材设计主题探究二期课改进行的十年中,课本的形式变化之大有目共睹,不变的是教师依然是学生和课本之间连接的纽带,为了能够提高复习效率,要求教师从常规的备课转向深度的解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确定主题。初中化学上册利用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启普发生器的原理 装

5、置气密性的检查等都是利用气压差变化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复习时可以把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案例1:气压差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片段师:请大家从产生气压差的原因角度考虑,是什么具体原因导致了启普发生器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启普发生器 介绍与启普发生器有相同原理的仪器 (下册教材第116页) 生:装置内气压增大,形成气压差导致的。师:学过的装置还有什么是利用气压增大原理的呢?生:(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2)检验装置气密性 (3)U形管中的水柱(第19页) 师: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谁倒吸了,原因是什么?(上册第50页)生:先停止加热使试管内气压减小了。师:课本上还有利用气压

6、减小原理进行的实验吗?生:(1)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实验(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上册第35页) (下册第15页) 以上知识都是利用气压差的变化原理设计的实验知识,综合起来复习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复习离不开课本,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把化学课本充分利用起来,从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能够恰到好处的创设出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情境。2、 利用实验知识设计主题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复习的不断进行,化学实验知识综合性增强,我们对化学研究的越深入,越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对实验本身的认识或者化学学科的认识就越深入,对学生提高解决

7、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为有这种认识,我们很少为讲实验而讲实验,而是设法从实验中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以此努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在复习CO2的性质时,部分学生认为吸收CO2除了NaOH溶液外也可以用水或者澄清石灰水,为了让学生选择出最佳的试剂吸收CO2,笔者设计一节CO2与碱溶液的反应复习,进行探究式复习。案例2:CO2与碱溶液的反应复习片段师:1、用什么物质检验CO2 ? 2、用什么物质吸收CO2?能否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说法?提供材料:软塑料瓶若干充满CO2,饱和石灰水,饱和烧碱溶液,蒸馏水,量筒、滴管生:经过思考设计出如下三个实验:师:(1)上述三瓶哪瓶适合检验CO2

8、? 为什么? (2)上述三瓶哪瓶适合吸收CO2?为什么?(3)乙瓶可能发生几个反应?以哪个反应为主?为什么?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效果远胜过空讲几遍,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吸收CO2当然用乙瓶最好,因为乙最扁,甲和丙也有一定的收缩但是程度不如乙瓶,如果有条件限制也可以选择水和澄清石灰水来吸收CO2,即强调了过量的试剂时,澄清石灰水既能检验也能吸收CO2。这样对比明显,给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实验完毕之后,相互交流很关键,增加交流汇报的开放程度,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缜密性。3、利用双基训练中的错误设计主题探究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的双基复习肯定会暴露出许多疑问,如果还是千篇一律的复习下去,问题越积越多,对化学的

9、复习效率起到严重的阻碍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把学生出现的相关错误进行知识整合,根据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设置一系列的主题,进行探究式复习。例如: H2还原CuO CO还原CuO这两个知识原理相同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由于反应物性质不同,在装置的选择和反应条件都有不同,学生反应这部分知识比较混乱,笔者认为可以设定氧化铜的还原这个主题进行探究式复习,把知识点镶嵌在探究的案例中,使复习课“活”起来。案例3:氧化铜的还原片段师:如右图,黑色CuO粉末变红,气体可能是什么?生:氢气或者一氧化碳。师:认为是氢气的同学占9

10、8%。认为是氢气或者一氧化碳的同学约占45%。师:该气体可能是CO吗?谈谈你的想法。生:CO有毒,不能释放出来。师:如何改进才能适合做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呢?生:塞上双孔橡皮塞。师:开放装置适合无毒的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有毒的气体参加或者生成反应必需封闭装置中进行,以免污染环境。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有还原性,初中阶段只涉及还原氧化铜,通过上图装置的探讨使学生对于两种气体性质不同导致装置不同的知识有了新的启发。4、利用学生的困惑设计主题探究在探究是教学中,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平等的身份与教师互动,教学过程主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扮演咨询者、辅导者和学习动机激发

11、者的角色,他们往往采取民主参与的方式,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环节上寻求学生的反馈信息,并依据此做出相应的调整,确定探究的主题,氢氧化钠变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一节内容,探究氢氧化钠是否变质以及其变质程度一直是学生的困惑,设计如下探究:案例4:氢氧化钠变质成分的分析片段师:为什么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师:哪种物质导致氢氧化钠变质?变质后的成分是什么?生:有碳酸钠生成师:用什么试剂能证明氢氧化钠变质了?生:盐酸或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或氯化钡溶液。师:下面是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你认为科学吗?样品溶液Ca(OH)2溶液滤渣滤液酚酞试液变红生:不科学,有氢氧根引入,影响了是否原来的氢氧根的检验。师:由此你认为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什么?让学生评价实验设计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