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方略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1.gif)
![古代诗歌鉴赏方略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2.gif)
![古代诗歌鉴赏方略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gif)
![古代诗歌鉴赏方略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4.gif)
![古代诗歌鉴赏方略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2/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30e45c60-8159-4462-a7ff-c6cac63684e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诗歌鉴赏方略(2)解读古典诗词的特殊语言现象一、考试说明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备考攻略】 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具备“诗歌思维”意识。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
2、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对读者来说,鉴赏就是一个反过程,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词语、意象的品味来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读者具备联想与想象力来补充诗歌留白,在品味中领悟诗歌妙处,这就是“诗歌思维”。 不少同学觉得诗歌难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诗歌当成诗歌读,不能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展开联想和想象,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领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鉴赏的时候注意培养这种素养。 三、怎样才算读懂? 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领会深层意思: 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
3、点)。 (一)、读懂诗词的字面意义。看到一首需要鉴赏的古诗词,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从字面入手,疏通文字,读懂它的字面意思,即表层意思。如何读懂古诗词的表层意思?学法指导一: 古代诗歌是用文言形式写就的文学作品,所谓“古诗是诗化的文言文”,因此诗中许多词句需要考生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才能准确理解。1、借助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来疏通诗句。例一(2010高考题):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结合上下文,此联是说“素蝶”映着阳光竞相起舞,顺着春风飞回去,文言虚词“因”应为“顺着”义,此义可
4、见于庖丁解牛“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中的“见”,结合下文,可知此处同“现”,出现、显露,此义见于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见”;“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中的“幸”为“希望”义,此义见于祭十二郎文“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u 技巧小谈望文生义:分析字形,辨明字义,比如这首诗中首联中“蕙”和“薇”,就可以通过字形判断,两者表示的都是某种草类植物;再比如滕王阁序中“川泽纡其骇瞩”中的“纡”,从丝边,可以判断是缠绕、曲折的意思。谭嗣同传中“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这个“造”字的形旁是“之”,联系下文,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移用成语:用成
5、语比较推导词义,如这首诗中颔联中的“因”,就可以通过“因势利导”这个成语,判断它是顺着的意思。对偶推断:古典诗歌句式整齐,常用对偶,两两相对,结构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如果懂得一个句子,另外一个句子也理解了例一(1990年高考题)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江月风灯( ) ; 宿鸟跳鱼(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美景,与“
6、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C二、四两句分写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 u 学以致用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唐】钱起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注】茅茨:茅屋。薜帷
7、:薜荔墙帷。(1)【译文】: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2)诗的颈联“闲”“迟”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运用的妙处。(4分)答案: (3)结合诗句内容,说说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 (4)请简要概括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特点。(3分)答案: 2、借助文言句子中的省略、倒装等句式来疏通诗句。进行诗歌欣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变形。这是诗歌鉴赏的基础。诗歌的语言讲究凝练简洁,句子组合常常打破常式句序,富于变化。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
8、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像“倒装句式”在古诗词中也极其常见,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因浣女归而竹喧,因渔舟下而莲动”,这里把语序做了调整,映入读者眼帘的首先是“竹”“莲”两个高洁雅致的意象,倒装句式让人耳目一新。在古代诗词中语序颠倒的现象非常普遍.具体有下面几种倒装情况.(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有意识的详加分辨。例如:王维“下马饮君
9、酒” “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以上各句中的 “饮”、“悦”、“空”、“淡”、“绿”、“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u 学以致用: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临行与故游夜别 何逊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注:何逊是南朝梁著名诗人,天监六年,何逊迁建安王
10、水曹行参军,兼任记室,深得建安王萧伟信任,日与游宴。一日,何逊要到镇江州任职,将与故游萧伟离别,心绪难以平静。故作此诗。历稔:多年之意。群匹:即指故游诸人。(1)颈联中的“暗”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2)本诗颈联“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心情?_ (3)本诗尾联,用一“同”字起什么作用?以问句作结,其效果如何? (4)诗人是如何抒发出心中的“悲”情的?_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宫 词 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1)宋代作家潘大临说:“五言诗第三字要响,七言
11、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_ (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_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香积寺 王 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
12、#160; &
13、#160; (2)有人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诗中的“咽”和“冷”字用得妙,请你说说其妙在何处。_ (2)颠倒语序还原颠倒的词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主语后置。 谓语放在前面,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14、。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这里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移前挪后。a.定语挪前。刘叉从军行诗:海畔
15、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b.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李商隐安定城楼诗: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 又如“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内分金
16、带赤,恩与荔枝青”,可以重新组合为:“ 夕鸟藏(于)梨花”、“小树花传香”、“内分赤金带,恩与青荔枝”。将这些诗句重新还原的目的就是要理解诗人特定环境中的思索,美丽景象中的情趣。这样,通过还原语序就比较通顺地疏通了诗的表层意义,就为我们下一步的理解或答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对高考诗作的背景、诗人的经历及个性等都不可能有很多了解的情况下,考生理解诗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依托诗歌语言,从诗歌的表层意义入手,由浅入深;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文言功底。u 学以致用:分析下面诗句中的倒置问题。课内: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
17、: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应该是: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是:7、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应该是: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应该是:课外: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2、唐)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3、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4、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5、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倒装语序形成的原因。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
18、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就成了倒装语序。如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得不作一定的变通。修辞的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读者的心中可以映入这样的画面:“竹林中一片喧闹,稍待片刻,却见一群浣衣少女,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地归来了;突见一片莲叶纷纷而动,正自诧异不知何故时,哦,原来打渔的船满载而归。”一起一伏,一跌
19、一宕,产生无穷的余味,这就叫诗家语。(3)省略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或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诗歌是一种跳跃性的艺术,它讲究含蓄美,不直露,总要留下一块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感受诗的内蕴力。所以,我们在欣赏诗歌时,要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和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如:杜甫春日忆李白中两联:“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句意是李白的诗象瘐信的诗一样清新,像鲍照的诗一样俊逸。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内容。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宵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
20、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诗的第一句中的“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辅佐商汤王的伊尹与辅佐周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句子成分的省略。(1)主语省略现象: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省略了“雨”(2)介词省略现象:在诗词中,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词的省略更是常见。(两个)黄鹂 鸣 翠柳,(一行)白鹭 上 青天。 鸣”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翠柳”这个名词实际上是与省去的介词“于、在”组成的介宾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以补充说明鸟鸣的地点;动词“上”是及物动词,“青天”则是个直接宾语,是动词所直接
21、涉及的成分。】明月 松间 照,清泉 石上 流。王维山居秋暝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3)省略了动词、谓语如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中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是说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庾信的诗一样。俊逸得像鲍照的诗一样。当时杜甫在渭北(长安)。李白在江东,杜甫见了暮云春树,触景生情,引发了甜蜜的回忆。意思很清楚。“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藏”。(4)省略逻辑
22、关于诗句中的省略,并不仅仅是一个语法成分的缺失,也可能是某一段情感逻辑的故意断开。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此句省略了句内的因果李白送友人的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省略了起连接作用的比喻词,只要补上有关词语即可形成合理想象:漂浮不定的白云仿佛你漂泊不定的心绪;落日不忍沉没就像我对你的依恋之情。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陆游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黄庭坚寄黄几复中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等。“江湖夜雨”相联缀,
23、就能激发读者的一连串想象: 两个朋友,各自飘泊江湖,每逢夜雨,独对孤灯, 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这般情景已延续了十年 。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全部是名词的连缀,“象”的方面看好像是孤立的,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似离实合似断 “意”的方面却有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联系,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和再创造的可能。u 学以致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中省略了主语“ ”,后一句中省略了主语“ ”。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谓语省略了,“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前两句省略了谓
24、语,“ ”、“ ”的动作在字面上没有说明,但可体会出。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 ”的省略,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和方位词都省略了。李清照的如梦令: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总之,由于诗歌语言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的特点,往往不好把握。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欣赏指导时,就必须抓住其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亦实亦虚,从最基础的部分做起,以逐步提
25、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练习一:词性改变1-5/6-10语序、省略。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2、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 故游夜别3、晓镜但愁云鬓改,月吟应觉月光寒。4、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5、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8、风劲角弓鸣,将军猎 ( ) 渭城。9、山河破碎 ( ) 风飘絮,身世浮沉( ) 雨打萍。10、草枯 ( ) 鹰眼疾, 鹰眼疾,雪尽( ) 马蹄轻。 练习二:欣赏炼字指出并赏析下面诗句中的诗眼。 云破月来花弄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科技下知识产权融资的实践与探索
-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同
- 中外双方进出口合同范本
- 二手房全款交易合同范本
- 个人租赁仓储空间的合同范本
- 中外合作研发合同范本(人工智能)
- 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合作合同
- 产业投资合作协议合同模板
- 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合同示范文本
- 个人与合作方仓储运输合同例文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拘留所教育课件02
- 语言和语言学课件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2022年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 ICU护理工作流程
- 广东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 市政工程设施养护维修估算指标
- 分布式光伏屋顶调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