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20460_第1页
名词解释20460_第2页
名词解释20460_第3页
名词解释20460_第4页
名词解释2046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细菌的L型(概念、意义)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受到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影响而直接破坏或合成障碍,失去细胞壁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中仍可存活,称为L-型细菌。(2分)某些L型细菌仍有致病性。(1分)2终宿主(概念、举例)寄生虫的成虫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分)。例如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门静脉系统中,人是血吸虫的终宿主。(1分)3.消毒(概念、举例)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能杀死非病原微生物。(2分)如饮水煮沸法、2%的碘酒消毒注射皮肤局部。(1分)4结核菌素试验(概念、意义)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

2、能引起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2分)。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1分)5垂直感染(概念、举例)许多病毒通过生殖细胞、胎盘、分娩产道等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方式。(2分)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1分)1、感染(概念,类型)病原生物体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化过程,称感染(2分)。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二种。(1分)2、干扰现象(概念,发生原因)是指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2分)。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也可能是病毒的吸附受到

3、干扰或改变了宿主细胞的代谢途径。(1分)3、脓毒血症(概念,举例)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通过血流扩散到机体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2分)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可引起肝脓肿、肺脓肿等。(1分)4、带虫免疫(概念、举例)大部分寄生虫感染人体后,宿主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力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再感染,但并不能消除体内已有的寄生虫,宿主保持低度感染,当药物消除寄生虫后,获得的免疫逐渐消失。(2分)如疟原虫感染后的免疫。(1分)5、无菌操作(概念、举例)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称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2分)如外科手术,细菌接种等。(1分)1质粒(概念、举例)位于细菌

4、细胞质中,是细菌核质DNA以外的遗传物质。其本质是环状闭合的双股DNA分子(2分)。它具有复制、转移等功能,控制细菌某些生物学特性如耐药性、性菌毛的发育,但并非细菌生存所必需。(1分)2肥达反应(概念、意义)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与病人的血清作定量凝聚试验,测定病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2分)。根据抗体的含量和消长情况,辅助诊断伤寒、副伤寒。(1分)3伴随免疫(概念、举例)有些寄生虫的成虫寄生可使宿主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不能清除体内原有的成虫,对再感染时侵入的童虫有抵抗力,当虫体清除后,此免疫力逐渐消失(2.5分)。如血吸虫。(0.5分)4干扰素(概念、功能)干

5、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等刺激体细胞、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一组具有高度活性及多种功能的蛋白质,是后天获得的非特性免疫成分。(2分)其功能是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1分)5条件致病菌(概念、举例)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其宿主之间始终处于动态的生态平衡中,当宿主抵抗力下降、菌群失调或定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可转化为条件致病菌(2分)。如口腔中寄居的白色念珠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引起粘膜念珠菌病。(1分)1溶源性转换(概念、举例)答:是当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而成为溶原状态时,噬菌体的基因组整合到敏感细菌的染色体DNA上,而使细菌DNA发

6、生结构改变而导致的变异。(2分)如-棒状杆菌呼菌体使白喉棒状杆菌发生的溶原性转换。(1分)2中间宿主(概念、举例)寄生虫的幼虫阶段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2分)。例如血吸虫幼虫寄生于钉螺体内,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1分)4灭菌(概念、举例)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体、非病原体,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2分)如高压蒸汽灭菌法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1分)5菌血症(概念、举例)指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经血液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致病,引起轻微症状。(2分)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1分)1正常菌群(概念、意义)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体表以及与外

7、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不同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为人体的正常微生物群,通称为正常菌群。(2分)有生物拮抗作用、免疫作用、营养作用等。(1分)2抗“O”试验(原理、意义)链球菌侵入体内产生SLO,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ASO,在加入SLO 乳胶试剂,因病人血清中ASO与乳胶试剂产生凝集反应,其原理为中和试验。(2分)可作为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指标。(1分)3包涵体(概念、意义)病毒感染细胞后,在光镜下可见细胞浆或细胞核内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斑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2分)可作为病毒性疾病辅助诊断的依据。(1分)4内毒素血症(概念、举例)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

8、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内毒素;也可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的内毒素入血所致。(2分)如小儿急性中毒性细菌性痢疾。(1分)5感染阶段(概念,举例)寄生虫生活史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的阶段。(2分)如蛔虫的感染性虫卵为蛔虫的感染阶段(1分)。1微生物(概念,种类)答: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2分)包括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三大类。(1分)2菌群失调症(概念,主要原因)答:人体、菌群、外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动态平衡之中,如果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变化超出了正常范围,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大幅度的改变

9、,生态系统中出现了不平衡状态,称菌群失调。(2分)可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某些病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引起的伪膜性肠炎。(1分)3医院感染(概念,特点)答:又称医院内感染,系指包括医院内各类人群所获得的感染。(2分)感染对象为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感染发生的地点必须在医院内,感染发生的时间界限指患者在医院期间和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等特点。(1分)4寄生虫(概念,举例)答:指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包括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2分)如蛔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等。(1分)5乙肝三系(概念、应用)答:指HBV的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即HBsAg和抗HBs、HBeAg和抗HB

10、e.HBcAg和 抗HBc。(2分)HBV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判断预后、筛选献血员、检测疫苗接种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至少回答2方面应用1分)1.菌落:单个细菌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形成的一个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2.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方式叫转导。4  破伤风抗毒素(TAT):可中和破伤风痉挛毒素的抗血清.主要用于破伤风感染的治疗和紧急预防。5 夜现周期性: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微丝蚴在人体外周血液中出现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为夜多昼少。它们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1. &#

11、160;  虫媒病: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称虫媒病5  顿挫感染: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因细胞缺乏病毒所需的酶和能量,可以表达病毒的某些成分,但不能复制出完整的病毒体或具有感染性的病毒。1、败血症(概念,举例)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1.5分)、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包括外毒素或内毒素等毒力因子所引起的全身性严重中毒的症状。(0.5分)简答题(25分,每题5分)1、  简述G+菌和G-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每项1分)答:G+菌和G-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如下表:项目G+菌G-菌坚韧度较坚韧较疏松肽聚糖层厚度和含量较厚(可达50层)5080%较薄(仅12层)

12、10%左右磷壁酸有无外膜层无有医学意义对青霉素、溶菌酶敏感对上述药物不敏感 4、简述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二对半)的医学意义?答: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二对半)即:(1)HBsAg:存在于大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和管形颗粒的外衣壳中,是感染的主要标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s。(1分)(2)抗HBs:主要的保护性抗体,出现恢复期或既往感染者或接种疫苗后,表示对HBV有免疫力(1分)(3)抗HBc:无保护作用,抗HBc-IgM提示病毒在体内复制增殖,血液具有传染性。(1分)(4)HBeAg:是病毒复制和血清有传染性的标志,HBeAg刺激机体产生抗-HBe。(1分)(5)抗HBe :对HBV的感染具

13、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减弱,传染性降低、预后好的征象。(1分)5、简述疟疾发作及周期性发作的原因。答: 疟疾的发作是指疟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1分)所引起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及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称疟疾发作(1分)。周期性发作的原因是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后,大量的裂殖子、原虫代谢产物及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液,(1分)其中相当一部分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吞噬,刺激这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质(1分),它和疟原虫的代谢产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 分)1  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每1项区别1分)区 别内毒素外毒素来源革兰氏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

14、兰阴性菌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壁成分,菌体裂解后释放出从活菌分泌出或细菌溶解后散出化学成分及稳定性脂多糖,160,2-4小时才被破坏蛋白质,60-80,30min被破坏毒性作用较弱,各种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细菌外毒素对机体组织器官有选择性的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抗原性弱,甲醛液处理不能脱毒形成素类毒素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3何谓性传播疾病?可由哪些病原生物引起?请举例说明。答:所谓性传播疾病指主要是通过人类自身的性行为方式传播引起的疾病。(1分)可引起性传播疾病的微生物有:细菌,如淋病奈瑟菌引起淋病;病

15、毒,如HIV引起AIDS;支原体,如解脲脲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如沙眼衣原体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性病淋巴肉芽肿;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回答4类以上得4分)4简述AIDS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HIV感染的主要特点?答:AIDS的传染源为HIV无症状携带者和AIDS患者;(1分) 传播途径主要性接触途径、血液途径和母婴垂直途径;(1.5分) HIV感染的主要特点是该病毒侵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表达CD4分子的细胞,(1分)从而引起以CD4+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1分)末经治疗的经典HIV感染通常经过原发感染期、临床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AIDS期。(

16、0.5分)5简述血吸虫的致病性及肉芽肿形成的机理答:血吸虫生活史中的在人体的各个阶段均有致病性,其中(1)尾蚴:尾蚴性皮炎。(0.5分)(2)童虫:童虫移行至肺,引起肺炎。(0.5分)(3)成虫:成虫寄生于门脉及肠系膜静脉引起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0.5分)(4)虫卵:引起肝及结肠壁等肉芽肿和纤维化(0.5分),引起血吸虫病。主要致病阶段是虫卵(0.5分)肉芽肿形成的机理:卵内毛蚴分泌可溶性卵抗原(SEA) 刺激T淋巴细胞,使其致敏。(0.5分)当致敏的T细胞再次受到SEA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1分)并吸引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围而形成虫卵肉芽肿(IV

17、型变态反应)。(1分) 1简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至少回答五种)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临床意义如下:毒素和侵袭性酶类(0.5分):许多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毒素,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二种。能增强病原菌的侵袭力。如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等。(0.5分)热原质(0.5分):极微量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即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0.5分)抗菌素(0.5分):某些放线菌、真菌、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一种能选择抑制或杀死其他种生物细胞的抗生物质,如真菌产生的青霉素、放线菌产生的链霉素等。(0.5分)维生素(0.5分):细菌能合成某些维生素,除供自身的需要外,还分泌到菌体外。如人体肠道中的大肠杆菌

18、可合成维生素B6、B12、K2等,分泌至肠腔供人体利用。(0.5分)色素(0.5分):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各种色素。分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二类。如绿脓杆菌产生的水溶性绿色色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金黄色的脂溶性色素。(0.5分)细菌素(0.5分):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类抗菌作用的蛋白质,其抗菌作用范围窄,公对产生细菌素菌株的近缘菌有作用,其作用有型特异性,故用于细菌的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0.5分)3简述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和感染特点?答:感染条件:是寄生于皮肤和粘膜上的正常菌群,(0.5分)当其寄居部位改变,(0.5分)宿主免疫力下降(0.5分)或菌群失调(0.5分)等情况下,若局部组织

19、还有坏死,局部血供障碍等厌氧微环境,(0.5分)则易引起内源性感染。感染特征:1)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0.5分)2)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也可侵入血液引起败血症;(0.5分)3)分泌物或脓液粘稠,乳白色、粉白色或棕黑色,有恶臭;(0.5分)4)使用氨在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0.5分)5)脓液、血液等标本用普通培养法无厌氧菌生长。(0.5分)1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有几种?其变异的机制如何?答: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包括细菌染色体、质粒DNA、噬菌体和转座子四种。(1 分)其变异的机制包括(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

20、导致其表型改变,又称点突变。(1 分)(2)DNA的损伤修复:细菌DNA受到损伤后会依靠其修复系统对其进行修复,但损伤修复本身也会出现错误,而造成细菌变异。(1 分)(3)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外源性基因由供体菌转入到受体菌,并在受体菌中复制与表达,或与受体菌DNA重组,而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某些遗传特性。(1 分)包括转化、接合、转导、溶源性转换等。(1分)2简述HBV的致病机理以及机体免疫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答:HBV的致病机理为免疫病理损伤(1分)。主要通过以下机制:(1)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损伤:引起肝脏损伤,细胞免疫应答的强弱程度决定肝细胞的损伤程度,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0.5分)(2

21、)免疫复合物性的免疫损伤:肝脏和肝外损伤(0.5分)(3)自身免疫反应的免疫损伤:直接或间接损伤肝细胞;(0.5分)(4)病毒变异:逃逸免疫或出现重症肝炎。(0.5分)机体免疫性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1)免疫功能正常隐性感染或急性乙肝,病毒被清除。(0.5分)(2)免疫功能低下慢性乙肝。(0.5分)(3)免疫功能过强暴发性肝炎。(0.5分)(4)免疫功能耐受HBV无症状携带。(0.5分)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和防治原则。答: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为伤口的厌氧微环境。(1分)即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

22、伤口;(1分)防治原则:(1)一般性预防:清创扩创,防止创口厌氧微环境的形成;(1分)(2)特异性预防:对3-6个月的儿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进行预防接种(1分);对可疑外伤病人,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紧急预防(0.5分);对已发病者,特异性治疗包括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及抗生素两方面。(0.5分)3简述HBV血清学主要抗原抗体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答:乙肝病毒抗原抗体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如下:(1)急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抗HBc-IgM+(1分)(2)慢性乙型肝炎:HBsAg+、HBeAg+、抗HBc-IgG+(1分)(3)乙型肝炎恢复期:抗HBe+、抗HBs+、抗HBc-IgG+(1分)(4)感染过HBV或接种过疫苗:抗HBs+(1分)(5)HBV无症状携带者:HBsAg+(1分)3、简述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性与流感流行的关系?答:甲型流感病毒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可区分为若干亚型。HA和NA易发生变异,HA更易变异。(1分)其抗原性变异与流感的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