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读下表,答复12题。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项目甲乙生活用水量立方米/人·年7020消费用水量立方米/人·年5401 750农田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年4461 352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5704 0001.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A甲省自治区水资源短缺B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C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乙省自治区消费用水量高2乙省自治区应该 。A调整用水构造,增加生活用水B调整农业构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节约用水,进步水资源利用率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缺乏解析:第1题,从

2、表格中可以看出乙地消费用水量到达1 750立方米/人·年,远远高于甲地,农田灌溉用水量乙地也远高于甲地。第2题,由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可知,乙地消费用水量和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大于甲地,乙地万元GDP用水量达4 000立方米,可以看出乙地水的利用效率低,因此要节约用水,进步利用效率。答案:1.D2.C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近年来随灌区耕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据此完成34题。3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

3、量灌溉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大 B蒸发旺盛C土地盐渍化严重 D地下水缺乏4生态补水的时机应选A34月 B46月C79月 D1112月解析:第3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主要是用于开展灌溉农业。夏秋季节农作物生长旺盛,植物蒸腾的水量多,耗水量大,同时气温高,农田蒸发量大,故灌溉用水量大。第4题,46月和79月农业灌溉退水量大;1112月气温低,水结冰凝固,B、C、D项时间均不是生态补水的适宜时机。生态补水选在34月比较合适。答案:3B4.A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答复56题。5假如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D

4、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6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在城市上空进展人工降雨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绿化南部山区A BC D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涌泉的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假如南部山区受到污染,那么涌泉的水质会变坏。第6题,涌泉断流,说明其补给量减少。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必须减少对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同时采取雨季时回灌以及绿化南部山区等补给水源的措施。答案:5.D 6.D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结合所学知识,答复78题。7影响全球程度衡的根本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洋流 D下垫面8以下说法与图

5、示相符的是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D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解析:第7题,全球的程度衡是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制约的,而影响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最根本因素是太阳辐射。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纬度地区,大陆上的程度衡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低纬度地区,海洋上的程度衡为负值,即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南、北两极地区,程度衡都为正值,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图反映的是降水量与蒸发量之差值的变化趋势,不能看出降水量或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答案:7.A8.B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911题。月份123456

6、月平均气温7.32.55.311.716.720.5月平均降水量mm0.50.62.56.013.011.0月份789101112月平均气温22.421.015.99.41.65.7月平均降水量mm19.828.517.09.01.60.59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是A空间分布不均 B季节分配不均C蒸发微弱 D气候干旱10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A制止耗水产业的开展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C建造大型人工湖以改善小气候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缺乏11该地区在农业消费过程中假设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A出现地下水漏斗 B土地盐碱化C土壤板结 D绿洲面积扩大解析:气候干旱不属于水资源

7、的特点;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可以减少农业消费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进步水资源的利用率;土壤板结是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缺乏的结果;地下水漏斗是过度开采地下水的结果。答案:9.B10.B11.B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明,全球33个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地区中,有三分之二正面临“地陷海升地面下陷、海平面上升的双重威胁,而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已“跻身这一危机榜上最严重的一级,面临极为严重的洪水威胁。据此答复1213题。12以下四幅图片,表达正确的选项是13面对海水入侵,以下措施正确的选项是A人工回灌补给淡水 B修建地表防水堤C大量抽取地下海水 D建立红树林解析:第12

8、题,一般情况下,陆地淡含水层的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咸水通过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第13题,为了防止海水入侵,可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这些方法,均可起到防止海水入侵的效果。答案:12.C 13.A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1:地下水是我国北方地区及许多城市的重要供水水源。地下水的数量受储存条件和补给条件的限制,是随时间变化而又相对稳定的资源;地下水水质一般优于地表水。材料2:中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

9、。1我国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_,严重缺乏的省级行政区是_。2与周边省区相比,贵州省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双选 A降水稀少 B地表崎岖,坡度大C多山间盆地 D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E地下水开采量大3我国华北地区供水紧张的原因有哪些?4我国某些地区如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解析: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地下水的分布是南方地区和西部较多,而华北等地较少。贵州虽然降水较多,但因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地下水较少。华北地区属资源型缺水,而广东省属水质型缺水。答案:1南方、西部晋、京、津、琼2BD3降水少,径流量小,

10、地下水较缺乏;人口稠密,工农业兴隆,需水量大。4原因:经济开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措施:加强立法和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进步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展节水农业和工业;防治水污染。15读以下材料,答复以下问题。材料1: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比较表。地区北美洲南美洲总人口占世界%7.95.6GDP占世界%27.39.3水资源总量km36 443.79 526.0水资源年开采量km3608.44106.21水资源年人均开采量m31 451332水资源利用构造%生活918工业4223农业4959材料2: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

11、量柱状图。1水资源总量北美洲比南美洲_;水资源开发率北美洲比南美洲_。 2分析南、北美洲水资源开发利用构造特点并比较经济程度的差异。3材料2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_。4“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_流域,“北指_和_地区。5京杭大运河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之一。读以下图,简述京杭大运河北京至长江段河底地势变化对“南水北调的影响及需要采取的措施。解析:此题侧重对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运用知识和描绘地理事物才能的考察。由材料1表中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南北美洲水资源利用构造特点和经济开展程度。由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这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的特点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开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