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作业常见违章行为(2012.9)_第1页
煤矿作业常见违章行为(2012.9)_第2页
煤矿作业常见违章行为(2012.9)_第3页
煤矿作业常见违章行为(2012.9)_第4页
煤矿作业常见违章行为(2012.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违章作业行为及警示案例违章作业行为及警示案例 李民李民 保障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作业的前提条件,煤矿开采属高危行业,安全工作更是生产活动当中的重中之重。据统计,煤矿安全事故中有90%是因人员违章造成的,而这些违章行为中绝大部分属习惯性违章,因此,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辨识能力,是杜绝人员违章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三违”是人员违章行为主要表现形式 ,即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违章作业,主要是指现场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人安全守则、安全用电规程、交接班制度等以及安全生产通知、决定等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

2、体包括:不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和不正确使个人防护用品;擅自动用机械、电气设备或拆改挪用设施、设备;随意爬脚手架和高空支架等。违章指挥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者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违反劳动纪律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规则和劳动秩

3、序,即违反单位为形成和维持生产经营秩序、保证劳动合同的得以履行,以及与劳动、工作紧密相关的其他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其他纪律等。要杜绝违章,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违章:违章就是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所从事的活动。违章包括:作业违章,指挥违章,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是指从事各类活动的人员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行为;指挥违章是指各级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违章指挥行为;失职违章是指承担安全管理、监督职责的人员,在活动过程中,不履行安全管理责任而出现失职、渎职行

4、为。 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事故与违章的关系。根据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的分析证明,95%以上是由于违章而导致的。违章是发生事故的起因,事故是违章导致的后果。 三无三无是一种修炼是一种修炼 煤矿作业的不安全生产表现形式煤矿作业的不安全生产表现形式 三无三无是一种修炼是一种修炼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直接体现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直接体现就是“三违三违” c. 侥侥 幸幸 思思 想想分析多年的事故案例,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违章作业分析多年的事故案例,绝大部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违章作业造成的。下面我们从思想、心理、行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造成的

5、。下面我们从思想、心理、行为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 1、从思想方面分析、从思想方面分析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淡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安全生产思想意识淡薄,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意识都差,从思想认识上就认为安全是领导、组织、别人要我安全,不意识都差,从思想认识上就认为安全是领导、组织、别人要我安全,不是我要安全的错误认识;是我要安全的错误认识;b. 无无 所所 谓谓 思思 想想a. 麻麻 痹痹 思思 想想思想方面的主要三种表现:思想方面的主要三种表现: 9 9种种心理造成违章心理造成违章1、懒惰心理 6、马虎心理 2、侥幸心理7、逆反心理 3、习惯心理 8、厌倦心理

6、4、从众心理 9、唯心心理 5、逞能心理 2、从心理方面分析、从心理方面分析 “小和尚剃头小和尚剃头”与习惯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老和尚的头上。上。 “小和尚剃头小和尚剃头”与习惯性违章与习惯性违章启示: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在煤炭企这

7、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在煤炭企业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行为我们在业中有很多的事故都与习惯性的坏行为有关,这种行为我们在工作中称之为工作中称之为“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而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而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行为人的安全思想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就是行为人的安全思想认识不深,存在侥幸心理,错误地认为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习惯性违章不算违章,殊不知这种细小的违章行为却埋下了安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美国学者海因星曾全事故发生的苗头,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经对55万起

8、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性违章所致。从从“野马之死野马之死”看安全细节看安全细节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在非洲大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在非洲大草原上经常上演着悲剧,一种极小的吸血草原上经常上演着悲剧,一种极小的吸血蝙蝠,竟是野马的天敌。因为它小得不能蝙蝠,竟是野马的天敌。因为它小得不能再小,小到无法用力与之争斗。然而就是再小,小到无法用力与之争斗。然而就是这个极小的家伙,常吸附在马腿上吸血,这个极小的家伙,常吸附在马腿上吸血,无论野马怎样蹦跳、狂奔,无法驱走它。无论野马怎样蹦跳、狂奔,无法驱走它。最终野马在暴怒和流血中死去

9、。最终野马在暴怒和流血中死去。从从“野马之死野马之死”看安全细节看安全细节 启示:启示: 从动物界的从动物界的“野马之死野马之死”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在的悲剧中,我们看到了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里,往往就有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小得不能再小的细节里,往往就有许多许多“魔鬼魔鬼”扼住了人们命运的扼住了人们命运的“咽喉咽喉”,最终使人,最终使人“窒息死亡窒息死亡”。那些无时不在的致人死命地。那些无时不在的致人死命地“魔鬼魔鬼”就就在生活的细节中,相信人们都还清楚记得,一批登山运在生活的细节中,相信人们都还清楚记得,一批登山运动员因为少带了一根钢针,导致生火炉的喷头冻住无法动员因为少带了

10、一根钢针,导致生火炉的喷头冻住无法生火而生火而“全军覆全军覆没”。 3、从行为方面分析、从行为方面分析 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和心理方面有不安全行为的人,会安全思想意识淡薄和心理方面有不安全行为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事故的错误动作,表现在行动上的特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事故的错误动作,表现在行动上的特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规程措施施工。对领导点是: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规程措施施工。对领导和管理者而言,是不按上级规定作出错误指令。对操作和管理者而言,是不按上级规定作出错误指令。对操作者来说,是不按规程措施作业的违章现象。者来说,是不按规程措施作业的违章现象。 人的思想意识人的思想意识 支配人的心理

11、动机,支配人的心理动机,心理动机又决定人的操作行为心理动机又决定人的操作行为无知无知行为行为 错误错误指令指令 错误错误操作操作 故意故意行为行为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4、从外部因素分析、从外部因素分析(1)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人机界面设计不合理 作业人员使用的工作器具,由于人机界面设计不符合操作业人员使用的工作器具,由于人机界面设计不符合操作安全、高效、方便、宜人等要求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作安全、高效、方便、宜人等要求是引发人员违章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职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个重要原因。职工在使用安全工器具过程中感到别扭难受,导致不愿意佩戴或使

12、用安全工器具。例如个别企业生产的安导致不愿意佩戴或使用安全工器具。例如个别企业生产的安全帽,不具备透气功能,在炎热的气温下,职工佩戴此类安全帽,不具备透气功能,在炎热的气温下,职工佩戴此类安全帽在野外露天作业时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全帽在野外露天作业时容易出现中暑现象。(2)作业环境不适应)作业环境不适应 作业环境不适应工人操作也是引发违章违纪操作的一个作业环境不适应工人操作也是引发违章违纪操作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工作现场的噪声、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重要原因,例如工作现场的噪声、高温、高湿度、臭气等使人难以忍受,导致工人急于避开那个环境。或者作业面空间人难以忍受,导致工人急于避开那个环境。或者作

13、业面空间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一过于窄小,难以按规程作业等。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原因,一方面容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就易引发职工违方面容易导致工作质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就易引发职工违章违纪冒险作业等。章违纪冒险作业等。(3)生产管理不善)生产管理不善 生产管理不善是产生违章的重要原因。我们常常认为产生产管理不善是产生违章的重要原因。我们常常认为产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其实它也是产生事故的直生事故的间接原因是管理不到位,其实它也是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上存在缺陷或不善,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生接原因,管理上存在缺陷或不善,是根本性的事故隐患。生产管理不善

14、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产管理不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组织不当。)生产组织不当。 2)生产管理不当。)生产管理不当。 3)违章指挥。)违章指挥。5、易发生、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分析不安全行为的人员分析(1)情绪不好的人)情绪不好的人(2)从事第二职业的人)从事第二职业的人(3)夜生活过度的入)夜生活过度的入(4)交际过多的人)交际过多的人(5)胆大好胜的人)胆大好胜的人3(6)性格急躁的人)性格急躁的人(7)心神不定的人)心神不定的人 (8)厌烦本职工作的人)厌烦本职工作的人(9)懒惰的人)懒惰的人(10)技术不熟练的新员工)技术不熟练的新员工(11)技术熟练有经验的老员工)技术熟练有

15、经验的老员工6、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时机和场合分析、易发生不安全行为的时机和场合分析(1)企业安全管理松懈、制度松弛的时候。)企业安全管理松懈、制度松弛的时候。(2)节假日前后,往往是事故高峰期。)节假日前后,往往是事故高峰期。(3)在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工作量超出职工实际承)在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工作量超出职工实际承受能力时。受能力时。(4)在作业环境艰苦之时。)在作业环境艰苦之时。(5)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即将下班或作业收尾阶段。(6)在进行评比竞赛之时。)在进行评比竞赛之时。(7)在单独分散执行任务之时。)在单独分散执行任务之时。7、不安全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不安全行为屡禁不

16、止的原因分析(1)习惯的力量。)习惯的力量。(2)管理不严。)管理不严。(3)安全规范意识淡薄)安全规范意识淡薄(4)部分员工素质不高)部分员工素质不高(5)责任监管效果欠佳)责任监管效果欠佳(6)员工间监管不够)员工间监管不够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人的心理动机,心理动机又决定人的人的思想意识支配人的心理动机,心理动机又决定人的操作行为,人的行为常常会受情绪和环境的影响。总结以上操作行为,人的行为常常会受情绪和环境的影响。总结以上分析,下列几种人容易违章发生事故:对规程措施一知半解分析,下列几种人容易违章发生事故:对规程措施一知半解的人;生产中性子急燥的人;常抱有侥幸心理的人;自持艺的人;生产中性子

17、急燥的人;常抱有侥幸心理的人;自持艺高胆大的人;劳骚多对工作有抵触情绪的人;自认为高胆大的人;劳骚多对工作有抵触情绪的人;自认为“人缘人缘关系好,违章不受罚关系好,违章不受罚”的人;兴奋过度的人;悲伤过度的人的人;兴奋过度的人;悲伤过度的人;上小班的人;不注意休息,过分劳累的人。;上小班的人;不注意休息,过分劳累的人。19南桥煤矿“5.4”顶板事故 1998年5月4日早班,采煤二队在14510工作面机头施工缺口,发生冒顶事故埋压两人,一人脱险一人死亡。 一、事故经过: 1998年5月4日,采煤二队早班班长王某带领李某某、冼某某施工14510工作面机头缺口。他们三人进入工作面机头缺口做好准备工作

18、,布置炮眼完毕。这时工作面其他人员已经收工升井,按作业规程应该边放炮边维护顶板,但他们并没有按规程要求去做,而是将装好的炮一次性放完,并违章在大面积空顶下攉煤,由于空顶时间较长,顶板上一块长2米、宽1米、厚50300毫米的石块突然冒落,将正在攉煤的李某某、冼某某当场埋压,经抢救冼某某脱险,李某某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空顶作业,发生冒顶事故。 2、重要原因: (1)大面积(4.72.00米)空顶,班长王某违章指挥,工人李某某、冼某某违章作业。20 (2)盯面安监员南某擅离职守,工作责任心差,使现场失去监督管理。3、间接原因:(1)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贯彻不力,安全教育抓的不

19、够,职工“安全第一”思想树立不牢。 (2)现场管理松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三、事故点评: 这起事故首先是在没有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要求施工的情况下发生的。班长王某身为生产现场的安全第一责任者,应该知道三大规程中明确规定:严禁空顶作业。可是王某却为了提前完工,进行违章指挥,使李某和冼某在大面积空顶的条件下,冒险作业,导致冒顶伤人。同时,煤矿安全规程第五条明确规定: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而李某和冼某在接受违章指挥时,对自己应有的权利不明确,没有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由此说明,该矿在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抓的不严、不细、不全面。 这起事故发生在其他人

20、员已经收工升井以后,即交接班这个特殊时段,作业人员心理慌张、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急躁,极易出现误操作和违章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交接班期间以及其它特殊时段的安全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管理制度。 盯面安监员组织纪律性不强、素质差,在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不力。在盯面范围内有人员作业时,安监员必须盯面在现场,对出现的任何隐患有督促整改、落实的责任,对出现的任何“三违”,有制止、处罚的权利。而该盯面安监员提前离岗,使隐患和“三违”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遏制,从而导致事故发生。21南桥煤矿“5.4”顶板事故现场示意图22朱家河煤矿“11.6”顶板事故 1999年11月6日凌晨2时21分,采一队11

21、501工作面机尾5m处发生顶板事故,致一人伤亡。 一、事故经过 11月6日零点班,采一队跟班副队长安排张某等三人在机尾茬作业,当机组在机尾割煤后,张某等三人进行移主梁,打贴帮支柱,移溜子时煤壁侧有浮煤,张某即进入煤墙侧清理浮煤。2时21分,顶板突然来压,推倒支架,顶煤(长7.0m宽2.5m厚1.5m)随之跨落,将张某埋压,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顶板来压推倒支架,顶煤冒落将张某埋压致死。 2、主要原因: (1)工作面煤层结构复杂,节理发育,顶板松软、破碎,难支护,且11501开切眼于1995年底形成,已放置4年,加之多处冒落,虽经处理,但顶板完整性被破坏。技术措施

22、针对性不强。 (2)职工“违章作业”,操作不规范。 (3)隐患处理不及时,支护质量差,现场管理不到位。233、间接原因:(1)职工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不牢,“自保互保”意识差。(2)没有严格执行业务保安制度, (3)新工较多,技术素质差,施工组织不细致。三、事故点评: 这起事故发生在朱家河煤矿刚刚试生产的第六天,在这起事故中,假如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就能够避免此次事故的发生:1、在初采前进行严格验收,及时了解巷道的围岩、支护等状况,发现不安全情况,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落实。2、加强对新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规范职工在现

23、场的实际操作程序,并能够做到对周围顶板、支架、煤壁等情况的随时观察,发现顶板来压能够及时撤退。 3、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总体水平及安全意识,随时注意观察作业地点周围环境,发现顶板来压、煤壁片帮能够及时撤退作业人员。朱家河煤矿“11.6”顶板事故现场示意图24朱家河煤矿“10.13”顶板事故 采一队2006年10月13日零点班, 12506综采工作面机尾处发生顶板事故,冒落石块滚动挤压伤亡一人。 一、事故经过 10月13日零点班,工作面机尾12m放完震动炮,3:30分采煤机从距机尾25m处向机尾割煤,割完煤后,机组从机尾向机头方向反刀拾煤。在距机尾21.3m处,由于该段处于地质变化带,煤层松软,上

24、部呈鱼鳞片状,工作面采高不够,机组切割部不能顺利通过,于是在该处作业的支架工吴某将第58架支架前梁收回。当机组后滚筒运行到第58架支架下时,机组液压升降系统发生故障,机组司机停机检修,吴某就将收回的支架前梁向前支设,这时顶板来压,冒落一块(1.5m1.1m1.05m)不规则石块,砸在机组后滚筒上,石块反弹到工作面刮板运输机上,由于工作面向机尾方向倾角-150,则石块沿刮板运输机向机尾方向滑去,在机尾过渡槽石块被挡住,翻倒在煤壁侧,将正在该处作业的姚某挤压,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冒落石块滚动,挤压姚某致死。 2、重要原因: (1)姚某违反作业规程,进入煤壁侧作业。25

25、 (2)大坡度段割煤技术措施不健全。 (3)机组通过地质变化带措施不力。 (4)吴某操作违反作业规程,冒险蛮干。 3、间接原因: (1)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树立不牢,自保意识差。 (2)职工操作不规范,技术素质较差。 (3)现场生产管理薄弱,监督管理不到位。 三、事故点评: 针对这起事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点评: 1、对于机采工作面大坡度段的安全管理,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防范措施。设置警戒的安全距离必须根据工作面底板角度科学、合理地确定,不能不根据实际、一成不变地确定为20米,这起事故的发生地点在距机尾23米处可以印证这一点。 2、管理人员未在现场把规程落到实处。

26、机组运行期间规程明确规定煤壁侧不允许站人,在现场的茬长、班长、验收员、跟班副队长、安检员,如果有一人能够对此项规定做到认真落实,事故就可以避免,遗憾的是没有人做到。 3、当日7时10分左右是交接班时间段,也是事故发生的特殊时段。当时姚某因为急着完工,从而造成盲目蛮干,酿成事故。这起事故提醒我们,要切实加强交接班前后薄弱时段的安全管理。26 “10.13”事故发生时,恰逢机组运行到顶板破碎段,造成顶部岩块冒落,机组、刮板输送机都在运转,岩块从运转的滚筒上落下后滚向机尾,将站在工作面煤壁侧机尾段工作的姚某轧死。而岩块的冒落是因为12506工作面破碎段支架间错距大,无侧护板,致使顶板支护不充分造成的

27、。假如当时在破碎段首先加强支护,然后割煤,事故就可能避免;假如在破碎段先停机、停溜子,并进行维护,即使岩块冒落也不会滑下伤人;假如当时12506工作面在用的ZFZ-2400-16-25型支架有侧护板,能防止顶部岩块冒落,事故也可避免。所以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综采工作面过地质变化带和特殊地带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强特殊地段、重点区段的安全管理,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防止此类事故的根本保证。27白水煤矿“7.19”机电运输事故 2002年7月19日18时30分, 掘一队四点班在一九大巷施工,发生一起机电运输事故,伤亡一人。 一、事故经过: 7月19日四点班掘一队在一九大巷施工。班前安排王某某等

28、人打光爆眼,孙某等6人移装岩机两项任务。王某某打左帮最后一个眼时,因支设钻架宽度不够,汽腿正好架设在贴帮放置的耙斗框边。同时邵某等2人将装岩机80开关往里移,移到开关电缆拉紧为止。约18时30分在移装岩机距道头2米时,因机子推不动,就向后退了一下,再向前猛推。这时装岩机开关倒地突然送上电,带动耙斗向外移动,将正在打眼的王某某拉到,仰面摔倒在两帮渣堆之间的坑内。孙某立即停电并闭锁开关,崔某某等人将王某某运送升井。经局医院抢救无效,于7月27日10时30分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开关倒地突然送上电,耙斗移动拉倒王某某。 2、主要原因: (1)馈电开关未断电闭锁,带电移动设备。28

29、(2)钻架支设在耙斗上操作,为事故埋下了隐患。(3)班长违章指挥,职工违章作业。 3、间接原因:(1)区队管理较乱,安排工作不细不严,监督检查不力。(2)职工防范能力差,自保互保意识不强。三、事故点评:“7.19”机电运输事故,是因为施工现场管理漏洞多造成的,当班班长违章指挥,在安排孙某等6人移装岩机时,将QC80开关电缆拉的太紧,致使电缆没有余量。当装岩机向前移动时,QC80开关被拉倒从而自动闭合,驱动扒斗运行,将正在打眼的王某拉倒致死。当时,如果队干在施工组织中考虑全面,在移动装岩机前,断开总开关电源,或把QC80开关闭锁,就不会发生误送电事件;如果打眼工的自保意识强,移装岩机人员具有互保

30、意识,就不会为了赶进度,发生打眼与移装岩机平行作业,打眼工也就不会将钻架气腿支设在装岩机的扒斗框边而人员处于扒斗行程之内,打眼工也就不会被扒斗拉到;如果盯面安监员监督有力,能够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这起事故也就不会发生。从这起事故应吸取以下教训: 1、班长是施工现场的指挥员,要坚决杜绝违章指挥,工人要消灭违章作业; 2、停送电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能图方便,不按程序随意停电,用电设备和开关之间的电缆要有一定的富余量,不能绷的太紧,影响安全用电;29 3、精心组织,细致安排,要向工人明确生产安全的注意事项,按规定合理、科学地组织工人平行作业; 4、加强职工教育,强化自保互保意识,加强沟通,

31、提倡协作精神,避免“单打一”的独立作业。白水煤矿“7.19”机电运输事故现场示意图30白水煤矿“12.3”运输事故 2006年12月3日12时40分,运输队在+450运输大巷2.19KM处发生一起运输事故,伤亡一人。一、事故经过:2006年12月3日,早班运输队安排:吴某某负责与其余3人在+450运输大巷抹标准化里程牌。当抹到2.1KM处牌子时,孟某某擅自脱离工作岗位,向里边走去,经其余三人劝阻,均无效果,孟某某私自到2.19KM附近。罗某某与杜某某驾驶6#机车在一九采区口处理架线卡子后沿重车道向外行驶,在2.3KM处与沿轻车道向里行驶的10#机车相遇,两车按规定鸣铃、减速会车。大约12:40

32、,6#机车头行至2.2KM附近时,发现前方人行道上有人向井底方向行走,开始鸣铃、减速。当机车距行人不足1米处时,孟某某突然由人行道拐上轨道中心,当即被机车碰倒,经抢救无效死亡。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机车撞倒孟某某致死。2、重要原因:(1)孟某某工作纪律性差,安全意识淡薄,自保意识不强。31(2)吴某某三人与孟某某在一个工作小组,制止“三违”不力,对孟某某擅自离岗未能有效制止。 3、间接原因:(1)工作小组内部互保意识不强。(2)电机车司机,遇险应变能力不强,(3)区队对职工教育不够,对大巷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预知不足,管理上存在漏洞。三、事故点评:这次事故的直接受害人孟某某本人组织纪律

33、性差,临近退休,工作资历老,擅自脱离大巷临时工程警戒线外,服从意识差,自由主义严重;同时,职工普遍认为大巷比较安全,对大巷工作安全警惕性不高;再次,小组负责人属于区队临时指定的,没有强制阻止孟某某离开现场,没有尽到负责人的义务;而孟某某在横跨轨道时对车距和车速确认不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在井下工作中,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措施要尽可能严密、周到,职工要最大程度地明确其相应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激励工程负责人尽职尽责带领其他人员安全完成临时性工程;再次,区队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让职工对大巷管理的相关规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执行矿“严禁大巷行人”方面,不能有任何偏差和优越权;加强

34、临时性工程中的安全确认管理;在大巷停车检修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机车的行车速度和制动距离,在距离停车检修或施工地点前后一定范围内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大巷运输事故的重复发生。32白水煤矿“12.3”事故现场简图33南桥煤矿“8.27”通风事故 1996年8月27日约18时,掘进一队在18皮轨石门掘进,18回风石门发生破坏通风设施闯入禁区,造成缺氧窒息两人死亡事故。一、事故经过1996年8月27日,掘进一队四点班在18皮轨石门掘进,班前队干谢某强调了有关安全注意事项。班长冯某带领梁某等11名工人到工作面后,安排梁某等6人在后面清矸,自己带领其他人到工作面和李某等人装矸。大约装到半车矸时,冯某发现梁某不

35、在,便问李某等人,李某回答说“不知道”。车装满后(约在18时左右)冯某未给任何人打招呼便私自离开工作地点。下班后,其他人员到区队值班室已是28日凌晨1时左右,值班队干谢某问验收员冯某某,怎不见班长冯某和工人梁某,冯某某认为二人早已提前升井回家去了,故此谢某没有再追问。到28日7时左右,夜班放炮员李某去18回风上山口解手,发现18回风上山栅栏处有一顶矿帽,同时栅栏被破坏里面有灯光,便报告了夜班班长闫某,闫某又向值班领导及生产调度作了汇报,并立即采取措施进入盲巷,发现了冯某、梁某两人,当即从里面将两人救出,经查已窒息死亡。34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窒息死亡。2、重要原因:(1)冯某、梁某违

36、犯劳动纪律,擅自脱岗,破坏通风设施强行进入盲巷。(2)区队管理松懈,劳动纪律松驰,职工组织观念不强。3、间接原因:(1)考勤制度未能切实有效落实,管理不严不细,井口考勤员对入升井人员情况不明。(2)职工安全意识差,互保意识不强。三、事故点评: 南桥煤矿“8.27”通风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 1、班长冯某和工人梁某组织纪律性差,在工作期间私自离岗,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二人在私自离岗后,损坏井下通风设施(栅栏),并冒险进入盲巷,属严重“三违”行为。说明职工煤矿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差,自保互保意识不强;区队在对职工的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漏洞,对井下停风地点的危险和通风设施的重要性向职工宣贯的不到位,对职工煤矿安全知识培训不力,在班组长的选用方面考察不严。 2、该矿在通风设施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如果当时在18回风上山巷道口设置了清楚的“禁止进入”警标,梁某和冯某就可能不会进入盲巷;如果用永久密闭代替了栅栏,二人就难以进入盲巷;如果二人具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