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_第1页
《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_第2页
《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渔父?导学案4苏教版必修5【学习目的】 1.积累重点文言词和句式; 2.讨论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态度; 3.考虑人生重大抉择,养成对人生负责的态度。 【重、难点】 1、 深化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 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课前预习】 1、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渔父 枯槁 凝滞 莞尔 餔 其糟而歠 其醨 汶汶 淈 泥 鼓枻 濯 缨 【疏通课文,整体感知】 1 通假字 渔父 子非三闾大夫与 2 古今异义词 颜色憔悴 古义: 今义: 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圣人不凝滞于物 古义: 今义: 何故深思高举 古义: 今义: 3 活用词

2、 安能以皓皓之白 乃歌曰 鼓枻而去 4 一词多义 而: 渔父莞尔而笑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 何故至于斯 葬于江鱼之腹中 以: 是以见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可以濯吾缨 5特殊句式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 是以见放 圣人不凝滞于物 自令放为 不复与言 6 翻译以下重点句子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本研读】 1 本文塑造的屈原是怎样的一样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2 渔父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这一形象有何意义 【探究】 屈原、司马迁、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