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族风格舞蹈教案_第1页
蒙族风格舞蹈教案_第2页
蒙族风格舞蹈教案_第3页
蒙族风格舞蹈教案_第4页
蒙族风格舞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任课教师教学材料任 课 教 师 谭美娜 课 程 名 称 蒙族风格舞蹈 专业隶属系 音乐与舞蹈学院 教 研 室 舞蹈系 周学时/总学时 4/72 枣庄学院教务处兼爱 尚贤 博物 戴行目 录 授课表 学生名单 教学进度简表 教学日志 课程教案 教研活动记录 总评成绩表、总评成绩分析图 教学总结枣庄学院教案与讲稿基本要求教案是教师授课前针对授课对象为授课过程编写的教学活动组织方案,是编写讲稿的根据,一般以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章或单元)来编写。讲稿是教学准备工作的详细记录。教案与讲稿基本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目的。确定教学目的的依据一是大纲,二是教材,三是学生。教学大纲规定了各年级、各门课程

2、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因此不能脱离大纲的指导;每章节教材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从具体的教材内容出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又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三者兼顾,教学目的才能定的准确。教学目的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教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教育;二是思想教养通过教材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二、课时安排。根据教学计划,按章节安排课时。课时安排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每堂课教学内容的分配要讲究科学性,合理分布。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学的难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点和难点的确

3、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师认为易学好懂的地方,学生不一定感到好学。四、课程主要内容。按章节详细编写授课内容,突出重点难点,每章节讲稿的内容是教学大纲的分散点和具体落脚点,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每堂课教学内容的量要基本相近,不能过轻或过重。在讲稿编写过程中,尽可能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板书。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探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最佳效果所选用的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每一学科、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因此,它所要求的教法自然也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要从实际出发,除了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还要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符合

4、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其获得良好的效果。六、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中需要用的辅助材料。七、教学后记。写教学后记可以将平时星星点点的启发和顿误、有特色的教学经验和典型问题记录下来。既要记成功之举,也要记“败笔之处”:既记学生的见解,又要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随机应变,更要记下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又能为教育教学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精心备课,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抓备课这一环节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力争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心中有目标。1.备教

5、材。备教材即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以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及其与前后课程的关系,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时安排、学生情况和设备情况等精选教学内容,编写学期教学计划。 备教材是备课的前期基本工作。通过钻研教材要把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理解准确、透彻;重要公式、推导过程要清楚熟练;掌握教材的重点,找准教材的难点;掌握教材内在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思维逻辑关系;同时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从优取舍教学要点、方法和案例、例题等。另外,还要注意搜集与教材相关的国内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专业课),及时纠正删除过

6、时或有错的内容,增补最新的信息。2.备学生。备学生是尽量了解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教师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随机应变”,精心设计、调整、修正,使之更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3.备教法。备教法就是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恰当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可以接受,最终

7、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型、模拟式、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还包括课堂讲授的组织和设计等方法。但不论那种方法,都应该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接收知识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 表现教学的主动性 、活跃性和创造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及技术应用能力,以最灵活机动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疑点、析异点、体现特点,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达到教学目标 。4. 备习题。习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途径,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深度、广度进一步 扩大、解决实际问题的起点。习题设定也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备习题,教师应结合教材,统

8、筹安排,不一定都选取教材上现成的习题,也可以自编习题。习题一定要做到精选,要有针对性,是教学目标的最好体现,同时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不论哪些类型,不论难易程度,教师都必须认真做一遍,甚至每一题有几种解法必须心中有数。 解题中哪些是关键,哪些易出问题,要记下来分析,在课堂给予讲评或纠正。师者知在先,好的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习题,更重要的是备教艺,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用心备课。授课表 星期节次一二三四五六日12节地点人数34节地点人数56节地点舞蹈房人数3078节地点舞蹈房人数30910节地点人数赵芬

9、 姜文霞 刘彩彩邱珂 杨梓萱 邓荣平郭晓芬 张亚楠 祁明月王禹 李哲 马群彭文娅 王营张薇 周敏 郭晶晶 邱萌贾大林 于耀敏王芹 王翩翩韩娜娜 卜令雨宁寒寒 王颖张怡 宋宇星 杨媛媛 孙娜娜 教学进度简表课程名称蒙古族风格舞教学方式口传身教 总学时72 (其中讲课 实验 上机 )学分考核方式随堂 停课 闭卷 开卷 其他 考试成绩占 70 %;实验占 %;平时成绩占30 %周 次教学内容(写明章节名称、实验的名称、课堂讨论的题目等)学时分配作业安排必读书和参考书讲课实验上机第一周体态动律组合复习本节课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第二周体态动律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三周体态动律组

10、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四周手位脚位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五周手位脚位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六周手位脚位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七周肩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八周肩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九周肩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周中期检查以上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一周柔臂组合复习本节课程周 次教学内容(写明章节名称、实验的名称、课堂讨论的题目等)学时分配作业安排必读书和参考书讲课实验上机第十二周柔臂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三周柔臂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四周硬腕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五周硬腕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六周硬腕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七周马步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八周马步组合复习本节课程第十九周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第二十二周任课教师签名: 谭美娜 填写

11、日期: 2011 年 2 月 20 日教研室负责人签章: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系主管教学领导签章: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教学日志章节名称学时数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学生考勤应到: 实到: 请假: 旷课:课程类型理论课 讨论课 习题课 实验课 上机课 技能课他教学方法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思考题作业教学后记作业批改及实验记录说明:1、每次授课前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填写。 2、授课时间:指授课日期和节次;教学进度:指是否符合教学进度简表教案正文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体态动律组合授课学时12授课时间周一 5、6节周四 7、8节授课类型大课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手段口传身授内容纲要:体态、气息、神态、胸背教

12、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体态和神韵,注意呼吸在蒙古族舞蹈中的运用重点与难点:注重蒙古族女子舞蹈端庄、柔美的神态及舞姿与呼吸的配合。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蒙古族的体态十分明显,在后点步位上,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手于平手位。在情感、形态、气息、发力中体现的是一种“圆形、圆线、圆韵”的东方思维观念。一、活动1、肩部的软开2、腰部的柔韧性二、体态动律组合1、体态练习(1)提胯、立腰、拔背、敞胸、重心略偏后呈微靠势,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2)目光远视,气息下沉,稳重、端庄、含蓄、柔中带刚,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审美特征。2、手型与脚型(1)五指平伸为基本手

13、形,要求五指自然平伸,手掌不要过分用力伸展。(2)基本脚型是既不勾也不绷,既不外开也不向里的自然形态。3、碎步(1)直线调度的碎步(2)圆形调度的碎步(3)要求碎步时要提胯、沉气;膝、踝关节松弛灵活;双脚在正步基础上,步幅小而碎;行走时要平稳,不能上、下颤动。4、胸背练习(1)胸背练习必须贯穿动作的收与放,前仰时要含胸,切忌前趴;后仰时要挺胸,切忌端肩,伸脖子。(2)手臂在做前后、环动、上下等动作时,要从意识上强调圆弧的形状,做到舒展、流畅。(3)拧转胸背转体时要求身体像磨盘一样整体移动;胯和腰不能主动,颈部放松,头随身体自然转动。5、板腰练习(1)地面板腰(2)中间姿态板腰6、手与臂部练习(

14、1)软手练习(2)四位小柔臂练习三、放松练习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复习本节内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教案正文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手位与脚位组合授课学时12授课时间周一 5.6节周四 7.8节授课类型大课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手段口传身授内容纲要:蒙族基本手位;蒙族基本脚位教学目的与要求:准确掌握蒙族的手位与脚位,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运用重点与难点:手位与脚位结合在一起练习,注重呼吸的运用;并且将提压腕贯穿到手位、脚位中,注重整体的配合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一、活动1、肩部的软开2、腰部的柔韧性二、手位与脚位组

15、合1、基本手位(1)一位手双手呈圆形于胯前(2)二位手双手平伸于前斜下方(3)三位手双手平伸与侧斜下方(4)四位手双手平伸与侧平位(5)五位手双手平伸与旁斜上位(6)六位手双手屈于胸前位2、基本脚位(1)一位脚两脚自然位(2)二位脚两脚呈小八字位(3)三位脚两脚呈大八字位(4)四位两脚呈小踏步位,后膝盖抵在前膝盖窝处,后脚掌立住。(5)五位脚前脚脚跟转开,双腿弯曲有利,腰后平躺。3、手位与脚位的配合(1)一位手与一位脚的配合(2)二位手与二位脚的配合(3)三位手与三位脚的配合(4)四位手与四位脚的配合(5)五位手与五位脚的配合(6)六位手与四位脚的配合(7)斜下交叉手位与四位脚位的配合4、提压

16、腕练习(1)注意提压腕发力点在手腕,切忌手指主动。(2)提压腕要小而脆,与情感、气息紧密配合。5、手位与脚位综合组合(1)注意手脚的配合,位置要精准。(2)时刻保持手形,要有厚重感。(3)不同手位的提压腕与气息、情感相配合。三、组合与音乐的完美配合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复习本节内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教案正文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肩组合授课学时12授课时间周一 5.6节周四 7.8节授课类型大课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手段口传身授内容纲要:硬肩、柔肩、双肩、耸肩、笑肩、绕肩、碎抖肩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了解并能熟练掌握硬肩、柔肩、双肩、耸

17、肩、笑肩、绕肩、碎抖肩重点与难点:呼吸、情感与各种肩的配合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蒙族舞蹈中肩的表现力十分丰富,这也是蒙古族舞蹈的典型特点。肩的训练是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使肩部的运动不仅在体能上达到运用自如,更强调它与情感的起伏产生特殊的表现力。一、活动1、肩部的软开2、腰部的柔韧性二、肩的六种动势1、硬肩注重发力小,有顿挫感,脆而有弹性,切忌顺拐或端肩。2、柔肩柔肩延绵不断,呼吸贯穿始终。3、双肩注重一小和一大两肩的配合,动势有弹性而灵活。4、耸肩重拍在上,呼吸配合。5、笑肩重拍在下,情绪配合。6、碎抖肩肩胛骨发力,小而脆,肩和手臂放松。

18、7、绕肩双肩画小圆,注意气息与肩的配合三、肩与步伐的配合1、硬肩、柔肩与趟步的配合注意气息下沉,不要飘。2、双肩与挫步的配合肩与脚顿挫有利,紧密配合。3、耸肩与交叉平移步配合注意肩、脚和气息的配合。4、笑肩与四位脚前后移重心的配合注重情感的配合。5、碎抖肩与小碎步的配合发力点在肩胛骨,切忌抖胸、扭胯。6、绕肩与五位垫步配合注意绕肩气息与下肢贯穿,一气呵成。四、完成肩综合组合1、学习辅助动作2、与音乐的完美配合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复习本节内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教案正文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柔臂组合授课学时12授课时间周一 5.6节

19、周四 7.8节授课类型大课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手段口传身授内容纲要:教学目的与要求:正确了解并能熟练掌握各种柔臂的动作与形态。重点与难点:呼吸、情感与柔臂的配合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蒙族舞蹈中柔臂的表现力十分丰富,这也是蒙古族舞蹈的典型特点。柔臂时要求挺拔、稳重、端庄,要有视野开阔的感觉;拧转动律以腰为轴,左右转体走扇面形,上身微先后靠;做软手柔臂时,要求肩臂松弛,背部舒展,更强调它与情感的起伏产生特殊的表现力。一、活动1、肩部的软开2、腰部的柔韧性二、柔臂的动律训练1、软手柔臂短句由肘部发力,做到从肩、肘、腕、掌、指尖,呈连绵不断地波浪式的运动。2、上下柔臂短句

20、上下柔臂是左右两侧交替上拔、下压的运动关系,切不可用肩发力或端肩。3、上下加拧转柔臂短句做柔臂时,要将上下、拧转、绕圆、横摆等不同的动律变化有机地融合起来,加以队形的流动变化,要求身体紧紧地围绕着腰这个轴心,形神兼备,舞得稳重、端庄、舒展、细腻。三、柔臂与步伐的配合1、柔臂与圆场步的配合注意气息下沉,不要飘。2、柔臂与挫步的配合气息与力度的紧密配合。四、柔臂的综合训练组合思考题、讨论题、作业等: 复习本节内容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教案正文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硬腕组合授课学时12授课时间周一 5.6节周四 7.8节授课类型大课教学方法口传身授教学手段口传身授内容纲要:教学目的与要求:腕与肩的紧密配合重点与难点:呼吸、情感与肩的配合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设计、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蒙族舞蹈中腕的表现力很强,通过腕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腕部要求力度与速度和情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