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补角和对顶角_第1页
余角补角和对顶角_第2页
余角补角和对顶角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教案6. 3余角、补角、对顶角(1)1.在具体的图形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教学目标2.掌握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并在解决问题时加以运用;3.经历观察、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培养探究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1. 余角、补角的认识及应用;2. 培养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认识.教学难点对知识的探求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情境引入:用一副三角板摆出图6-25,提问:图中/ a与/ B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引出余角、t【n从简单的教具入手,得 至V直观的图形,弓1出概念.补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卩 i s &#

2、187;A1iA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2)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图6-25观察图形,积极回答问题.做一做练一练:让学生学会思考知识间1.填写表格,并思考问题,根/ a的度数50°n 0(0v nv 90)的联系,寻找规律时可以培养据填与的内谷归纳出一般规律:同/ a的余角450从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 a的补角1200的思维方式.想一想: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2 .已知3组角:(1)对A组中的每一个角,在学生能熟练地找到正确B组中找出它的补角,并用线连接;的答案,思考提出的问题,并(2) B组中有哪些角的余角

3、在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结论,从而C组中?分别找出这些角,并用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连接.X思考:怎样的角有余角、怎样A组卩组C组的角有补角.练一练判断:通过这个小练习,让学生、亠 注意:1.90°的角叫余角,180°的角叫补角()体会互余、互补,揭示了两个1.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2.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无的一种关系.2如果/ 1+ Z 2 + / 3=180 ° ,那么/1、 Z 2与/ 3互补。关.在学习概念时要注意其实2.互余、互补是指数量关系,.( )质.与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例1 如图,如果/ 1与/2互 为余角,Z1与/3互为余角,那 么/ 2

4、与/ 3相等吗?为什么?解:/ 2与/3相等.因为/ 1与/2互为余角,/ 1与/3互为余角, 所以 / 2 = 90°/ 1,Z 3= 90°/ 1, 所以/ 2=/ 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通过问题,进一步思考, 发现知识中存在的规律.让学 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论证 的过程,熟悉推理证明的步骤 和要求.思考:如图,如果/ a与/ B互 为补角,/ a与/ 丫互补,那么/ B 与/ 丫相等吗?为什么?解:/ B与/ 丫相等.因为/ a与/ B互为补角,/ a与/ 丫互为补角, 所以/ = 180°/ a, / = 180 ° / a. 所以/

5、#/ Y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如图,如果/ 1与/ 2互补,/ 3与/4互补,/ 1 =Z 3,那么/ 2 与/ 4相等吗?为什么?1.如图,如果/ 1与/ 2互余, / 3与/4互余,/ 1 =Z 3,那么/2 与/ 4相等吗?为什么?j学生小组讨论得到的结论:思考:你得到什么结论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质疑拓展:解:根据题意,可得/ f=/ a+ 30 °,因为/ a与/ B互为补角,所以已知/ a与/ B互为补角,且/ B 比/ a大 30°,求/ a、/ B 的/ a+/ B= 180°,即/ a+

6、(/ a+ 30°)= 180°,所以/ a= 75 / B= 75°+ 30°= 105°.在简单的图形中进一步认识补角,并对角度进行计度数.当堂反馈一、判断:(1) 如果两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相等。()(2) 如果/ 1 =40。,/ 2=60 ° ,/ 3=80 ° ,那么/ 1、/ 2、/ 3互为补角。()二、填空:(1) 一个角是36 ° ,则它的余角是它的补角是。(2) : / 1 和/ 2 互余,二 /2=- / 1;/ / 1 和/ 2 互补,/ 仁- / 2。三、如图,/ AOB=Z COD=90°,则/ BOC与/AOD有怎样的大小关系?为什么?知识总结:说说余角、补角的定义和性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图形/ / 討X1数量关系/ 1 + Z 2 = 90°/ 1 + Z 2= 180°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整 理,便于学生区别、记忆,是 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能力总结:1. 学习了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2. 经历“观察一一猜想一一说理”的认知过程,发展了对图形的观 察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 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课后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