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共6页)_第1页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共6页)_第2页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共6页)_第3页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共6页)_第4页
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共6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微机监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摘 要:微机监测系统中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牵引点转辙机电流电流变化情况的直观图形表示,本文详细分析了ZD6单机牵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特性,由此判断道岔转换设备运用状态的方法。关键词:道岔动作电流 曲线 分析道岔动作电流监测是微机监测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微机监测系统以曲线的形式描述出动作电流的变化。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一条以电流为纵轴、时间为横,以一定测量时间间隔的各电流值逐点连接绘制而成的曲线,蕴涵了道岔转换过程中的电气特性和机械特性。一、道岔动作电流正常曲线特性分析结合四线制道岔控制电路及ZD6电动转辙机动作过程,参考如图一所示的道岔动作电流曲

2、线,详细分析了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时间特性和各曲线段的含义。(一)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时间特性 1. T2-T1=1DQJ吸起时间+2DQJ转极时间0.3s。2. T3-T20.05s ZD6电机上电时间。3. T4-T10.6s 其中T3T4段为道岔解锁,密贴尖轨开始动作时间。4. T7-T4=道岔尖轨移动时间,时间的长短视转换阻力而变,一般取T4T7间的平均电流作为道岔动作电流。5. T8-T70.25s 尖轨密贴至道岔锁闭的时间,其电流值对应道岔的密贴力。6. T9-T80.05s ZD6完成机械锁闭,自动开闭器速动接点断开电路的转换时间7. T10-T9=1DQJ缓放时间0.4s(二)道岔

3、动作电流曲线各段的含义 1. 电机启动时(T2-T3段)曲线骤升,形成一个尖峰,峰顶值通常为6至10A。若峰值过高,说明道岔电机有匝间短路。2. 电流至峰点后迅速回落(T3-T4段),弧线应平顺。若有台阶或鼓包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造成解脱困难。3. T4-T5段曲线基本呈水平状,略微向下。T6-T7段为一略微向上的平顺曲线。T5-T6段为一大半径,方向朝下的弧,谷底值与T4-T5或T6-T7段的平均值之差,不应大于0.4A,若大于则说明工务尖轨有转换障碍(根部阻力、滑床板缺油、尖轨吊板等)。4. T4-T7段平均值为转辙机工作电流。曲线应平滑,若电流幅值上下抖动则有如下可能:滑床板凹凸不平、炭

4、刷与整流子面接触不良或有污垢、电机有匝间短路。T4-T7段曲线若有大量的回零点,则为电机转子断线。5. T7-T8段为锁闭电流,一般高于T6-T7段,但不应高出0.25A以上,若有则为道岔密贴调整过紧。当道岔进行四毫米试验时,在T8后有一串逐渐下滑的波动段,波峰与波谷间的电流之差不应大于0.35A,若大于则为磨擦带不良。6. T9-T10段为1DQJ缓放时间。7. 双动、三动及四动道岔,其动作过程是串连的,第一动转换完毕,其自动开闭器接点自动切断其动作电流,同时接通第二的动作电流,以此类推,因此其动作电流曲线是单动的组合,如图二所示。图 二 二、典型的异常曲线分析1、启动延迟曲线:如图三所示,

5、特点是启动前有一段时间(大约是零点几秒)道岔动作电流为0. 产生原因:可能是由于启动电路中的某一个继电器接点接触不良或继电器本身不良造成。图 三2、自动开闭器动作不灵活曲线 如图四所示,特点是道岔机械锁闭时,电流曲线延时。产生原因:自动开闭器的几个轴动作不灵活产生(拐轴、自动开闭速动爪轴、连接板轴)。处理方法: 在各轴上注钟表油或变压器油。图 四3、锁闭电流超标曲线 如图五所示,特点是道岔锁闭电流增大。产生原因:道岔调整过紧,齿条块缺油等多种原因。处理方法: 密贴调整,注油等。图 五4、动作电流不平滑曲线如图六所示,特点是动作电流呈锯齿状,不平滑。产生原因如下:(1)电机碳刷与转换器面不是圆心

6、弧面接触,只有部分接触,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环火。(2)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机换向器面清扫不良。(3)滑床板清扫不良。图 六5、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过小曲线 如图七所示,特点是动作电流曲线长时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内,道岔不能锁闭,转换过程超时。产生原因: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图 七6、 启动电路断线曲线 如图八所示,特点是电流几乎为零。产生原因:道岔启动电路断线。图 八7、道岔动作电流过小或1DQJ不良曲线 如图九所示,特点是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自己停转,控制台无表示,实际道岔在四开状态。产生原因:一是动作电流过小或是电机特性不良,二是1DQJ继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继电器保持不住。

7、 图 九8、 抱死曲线 如图十所示,可以判断为双动道岔的第二动产生抱死曲线。卸下电机后,用手摇把摇,能摇动,说明为电机抱死;摇不动,是减速器抱死。图 十9、自动开闭器动作不灵活曲线 如图十所示,此种曲线是道岔启动接点断不开而形成的曲线,道岔机械锁闭。产生原因是自动开闭器的几个轴动作不灵活产生(拐轴、自动开闭速动爪轴、连接板轴),处理方法在各轴上注钟表油或变压器油。图十一10、不能解锁曲线如图十二所示,当启动时,就不能解锁,也就是启动时就空转。处理方法:一是振动动作杆,二是松开密贴杆螺丝,再扳动。三是摘下动作杆,再扳动试验,同时削尖齿注油。(电流不小于故障电流)图十二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当转辙设备不良或者发生故障时,电动转辙机的电气特性曲线会随着发生变化。所以掌握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变化规律,就能正确判断道岔转辙设备的运用状态,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正常使用的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道岔故障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