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_学期任教学科: _任教年级: _任教老师: _xx 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25 中附小谭常明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8 页例 6 及相关练习。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内容包括体会余数的含义及利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两大部分内容。课标中指出“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落实四能目标” 。例 6 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2、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在数学上被称为“等余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所求得的商,而是余数。例 6 中题目的呈现、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乃至最后对余数含义的说明,都借助了直观的手段。 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借助直观, 让学生学会利用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以清晰地“看到”数量关系,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 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 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
3、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2.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应用意识。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与含义并解决问题。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发上采用了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
4、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程中感悟新知。教学准备: 课件、主题图、小旗图。学具准备: 水彩笔、学具盒等。教学过程:一、回顾规律,激趣引入。1. 回顾规律。小游戏:猜一猜课件出示 : 猜一猜后面会是什么?(学生猜完后显示答案验证)( 1)( 2)提问:你们怎么猜得这么准?师:就像小朋友们说的,这两幅图都是“一组一组”不断重复出现的,也就是按规律排列的, 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就能知道下一个是什么图形了。同学们真善于观察!2. 激趣引入。课件出示:学生问号数,老师猜颜色。1234567891
5、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师: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快吗?学完这节课你们就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意图: 通过猜一猜的游戏, 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规律知识, 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换角色,生说师猜的活动,使学生对新知的学习感兴趣,吸引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 提出探究问题。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先从简单的情况开始。课件出示例 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
6、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 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问题: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通过圈划(一组一组圈起来,带着学生说第1 组第 1 面是黄色,第2面是红色,第 3 面也是红色,其余的第2 组、第 3 组均是按照这样的规律) ,引导学生回答:小旗是按照黄红红为一组的规律摆的;要求的问题是第16 面的颜色。2. 提出要求,自主探究。师:明白了题目的意思, 下面请大家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你们可以用学具来摆一摆,或是用纸来写一写,画一画,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写完后可以先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活动,教师巡察, 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选取典型案例。【设计意图:感知事物的规
7、律,并用多样化的方式来表达。】(二)交流方法,组织研讨。问题:第 16 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我们一起看一看。用实物投影呈现学生作业,组织其他学生读懂这个学生的想法。预设 1(接着画):师:这位同学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结果的?师:从哪里看出他是按照规律去做的?图上一个一个圈表示什么意思?师:谁也想到了同样的方法?能把你们的思考过程再一次告诉其他同学吗?带领全体学生复述画图法的解题思路, 教师利用黑板上的小旗图重现这个方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法。评价:真了不起!你们很善于运用规律, 而且还能用接着画
8、的方法把规律表示出来。看来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根据规律, 接着画出后面的图案得出答案。【设计意图: 评价语是对数学方法的归纳。画图法虽然层次低, 却是算式法的基础,为过渡到抽象的除法算式做准备。因此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预设 2(用除法解答)16÷ 35(组) 1(面)53)1 61 51教师引导:这位同学列的算式,你们看明白了吗?算式中的16、3、5、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重点问题:能看着图边指边说,让大家更明白吗?(引导学生说清:小旗按照“黄红红”的规律排列,可以把3 面看做一组,每组中的第 1 面都是黄色,第 2、 3 面都是红色。看 16 里面
9、有几个 3,还余几,余几就说明是下一组的第几面, 就和前面任何一组的第几面的颜色一样。 余数是1,就说明第 16 面小旗是下一组里的第 1 面,应该是黄旗。)师:这个同学是通过哪个数来判断出第16 面旗子的颜色的?为什么余数是1,旗子的颜色就一定是黄色呢?师:(结合图解读余数的含义)如果余数是2 呢?小结:看来,最后一面旗子的颜色是由余数决定的。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设计意图: 通过数形结合,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除法算式。画龙点睛的小结提升,帮助学生进行方法归纳。 】(三)数据变化,体会方法。1. 基础练习,巩固方法。师:(出示题目) 按照这样的规律摆下来, 第 20 面小旗应
10、该是什么颜色?试着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指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问题。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20÷ 3=6(组) 2(面)师:根据计算结果如何确定第20 面的颜色?2. 回顾过程,梳理方法。师:解决这类问题,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谁能简单地给大家说一说?(接着画的方法和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这个问题还能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吗?试一试看!3. 变式练习,提升认识。出示题目:按照这组小旗的规律接着往下摆, 第 27 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选取典型
11、案例并指名板演。组织全班讨论: 27÷ 3 9 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师:没有余数说明什么?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三、巩固练习,积累经验。1. 出示情境图(课本练习十五的第 4 题)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色。(1)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2)独立解决问题。(3)你是怎样做的?(4)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方法的比较,培养学生优化意识。】2. 练习十五第 5 题。第 32 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1) 独立读题并解决问题。( 2) 你是怎样做的?(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