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第二皇元探秘水世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教师寄语: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重点)2. 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习过程】一、导入:想一想: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分子呢?二、阅读学习(一)认识分子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它们都是由构成的。想一想: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二)实验探究:1. 一滴水(约0. 03g)约含10个水分子,通过计算得出结论-2. 实验:(1)推动注射器的活塞(2)观察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实验:将10ml水和10ml酒精
2、混合均匀后,观察现象。得出结论3. (1)实验:将少许红墨水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2)观察现象观看二氧化氮扩散视频。得出结论j(三)由以上学习总结得出分子有哪些特征?1. Z3. 4. 5. (四)正是由于分子具有这样的特征,自然界里的水才会通过分子能量的变化实现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水通过什么形式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能量从哪里来?你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 过程吗?李白的诗句是否正确?(五).挑战自我 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下列事实。(1)湿衣服在阳光下更易晾干(2)油菜花香味扑鼻(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一烫会恢复原状(六)当堂达标测试1. 如图信息能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
3、间有间隔C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I)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2. 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可禁止青少年饮酒 D.可防止酒后驾车3.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o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 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4. 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 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
4、观点从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5.洋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质量很小6. 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七)拓展延伸课外作业1. 以“我是一个小小的水分子"为题写一篇科普性的小文章。2. 课外探究小实验:将满满的一玻璃瓶水放到冰箱里冷冻,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学情分析
5、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教师不 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应对学生的情况有着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 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已经从宏观上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能用蒸发、凝聚、凝固、 液化等词语描述水的三态变化,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水是由水分 子构成的,但是对于“物质状态变了,其内部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微粒 怎么变?用微粒的观点怎么解释变化? ”这样的化学问题还不能清楚认 识,在这些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让 学生重新认识水的三态变化,初步认识物质变化的微观本质。本课所面对的是初中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 力均以形成,并且也有了对生
6、活现象产生疑问的能力,比如:“物质到底 是由什么构成?”所以在课堂上我将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 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并且能够正确的解决他们的疑 问。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还能让他们 在探索中学到知识,从知识中解决自己的疑问。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效果分析“寓教于乐”是-种理想的教学状态,这种教学状态也是保护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方法,在整个课堂中我非常注意让学生体会 “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让学生过多的停留在形成结论后的单纯 机械的练习之中。本节课整体效果还不错。首先是学生知识环节,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整体认识不够, 而且不愿意去看书及思考。本
7、环节如果改成让课代表点名学生回答预 习学案上的知识点填空,可能效果较好。因为我们的学生都存在一 个特点是学习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是被动地去学习,不愿意思考 问题,从本环节也能看出我对学情分析不够。其次,也是我一直都存 在的问题,上课都能给学生准备一些习题,也能给时间给学生思考, 但是对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的评价力度不够,没能给学生充分发挥的 机会,也没有适当地鼓励学生,这可能也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思考 问题及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再次,由于复习内容较多,虽然本课的 重难点都能突破,但是对于学生本身的难点,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分化。 我们学生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溶解度的计算,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设 计了让
8、学生进行相关的计算,但是由于时间较紧,本环节没有得到有 效的突出。总之,经过本次公开课,让我对我们学生的学情及我个人都进行 了深刻反思,也让我对我今后的整个学习进行了改变。我希望经过我 的努力能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鲁教版八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 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己经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及发生这些变化 所需要的条件,同时也有了一些有关分子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经验,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学生还不了 解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不能自发地从微观角度去分析 物质的变化,对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
9、的现象不易产生探究的冲 动。为此,本节的教学起点应当定位于从水分子运动的角度认识水的 三态变化的实质。在第一章接触到了微观的原子、分子的基础上,教 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 变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特征,并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设置本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 立起微粒观,以便让学生能更深入的认识身边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变 化的本质。评测练习: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2课时)1. 如图信息能说明()。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是构 成物质的唯一微粒2. 对“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10、)。A.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隔 C.可禁止青少年饮酒D.可防止酒后驾车3. 对下列事实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 八月桂花,十里飘香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B. 水银温度计里的水银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C. 25m3石油气可加压装入0. 024m3的钢瓶中 分子间是有间隔的D. 浓氨水和浓盐酸接近时“空中生烟”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4. 在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为了搜索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人们用了 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试用化学观点从 微粒的角度分析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5.洋
11、葱被誉为“蔬菜皇后”。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质量很小6.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分子从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C.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课后反思学习了运动的水分子,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做 好以下几点:(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上课前我采用向学生 手上滴上酒精、向教室中喷洒花露水,学生都能够从物理的角度解释 酒精、香水挥发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凉意、闻到香味,却看不到,
12、这是 为什么?由这个问题引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 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处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二)辅助模型、挂图等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本课是学生 从宏观世界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感 悟微观粒子的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比如 说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是否等于200ml这个问题,生活中我们 可以用一碗寅豆和一碗小米混合来感知,但进入微观粒子世界,就很 难去给学生说明,加上学生缺乏想象力,因此利用Flash播放水分子 进入乙醇分子的空隙,形象而生动地体现了分子间有间隔。(三)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本课我
13、准备了几个演示实验,比如:品红的扩散、浓氨水遇酚酸变红以 及压缩气体,品红扩散我做了改动,补充为热水和冷水中的对比实验, 学生明显看到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扩散快,由此得出温度升高分子 运动速率加快的结论。浓氨水滴入酚酸变红,实验现象明显,由这个实 验引发学生思考:浓氨水与酚献不接触是否能交红;在整个过程中,尽量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 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 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 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 信心。总之,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课后再进行也发现自己的语言、 教态、教学组织等一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补缺,力求 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更大提高。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课标分析本节课是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下二级主题化学物质的多样 性中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三态变化。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 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本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 习化学,从宏观的水到微观的水分子,去认识微观的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经营各类合同范本
- 书代理销售合作合同范本
- 养猪用地合同范本
- 兼职项目加工合同范本
- 结婚宴请致辞(15篇)
- 代理专利注册合同范本
- 代销终止协议合同范本
- 专柜委托制作合同范本
- 专用商品购销合同范本
- 养鸭大棚用地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专题06 压强计算(压强与浮力结合题)-上海市2024年中考复习资料汇编(培优专用)【解析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壶口瀑布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航天禁(限)用工艺目录(2021版)-发文稿(公开)
- 中医中药在罕见病中的应用
-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规范》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 人教版PEP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完整)
- 《陶瓷彩绘装饰工艺》课程标准
- 预防颈动脉斑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